歷史上有人挖過秦始皇墓嗎?

彩虹hh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


秦始皇號稱千古一帝,並且那時候流行厚葬之風,所以自古以來,當然有很多想打秦始皇陵主意的人。

第一個對秦始皇陵動手的就是項羽。

《史記 高祖本紀》記載了項羽的一個罪行:“懷王約入秦無暴掠,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財物,罪四。”

項羽焚燒阿房宮的故事我們都知道,其實項羽還盜掘了秦始皇陵,把秦始皇陵的地面建築焚燒一空。

《漢書 劉向傳》進一步指出:“項羽焚其宮室,往者鹹見發掘。”

因為司馬遷和班固所在的時期,距離漢初還比較近,所以記載的比較詳細。

而酈道元在《水經注》中也記載了項羽盜掘秦陵的傳說:“項羽入關發之。以三十萬人三十日動物不見窮。”

三十萬的軍隊參與盜掘,似乎與班固的說法有相似之處。

很有可能是,因為秦陵規模太大,項羽並沒有找到入口,只是焚燒了地面上的建築以洩憤。

史書第二次記載的秦陵被破壞的,竟然與一個小孩有關。

《漢書 劉向傳》記載:“牧兒亡羊,羊入其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燒其臧槨。”

話說這是一個小孩,在放羊的時候,一隻羊掉進了一個洞裡,小孩點著火把進洞找羊,不小心把洞裡的棺槨給燒了!

這個洞當然不是一般的洞,其實是個盜洞。

秦始皇陵有可能已經被漢代的一些高人盜掘了。

第三次記載秦陵被盜,是漢末的赤眉軍乾的事。

《水經注 渭水》記載:“關東盜賊消槨取銅”。

赤眉軍盜掘漢墓的歷史,我們都不陌生。很可能是在盜掘過這些漢陵之後,轉向秦陵,把秦始皇的棺槨都破壞了,用來取銅用。

十六國時期的後趙皇帝石虎,也光顧過秦陵,把裡面的一些銅柱子,取出來融化了用。
之後的唐末黃巢也盜掘過秦陵,但是已經沒有什麼有價值的文物出土了。

之後的清朝土匪,民國軍閥,等都打過秦陵的主意。

所以說,秦始皇陵,很可能是一座空陵了。


更多歷史類原創內容,歡迎關注@歷史寶藏。

歷史寶藏


史書記載,項羽帶兵進入關中後,先殺了已投降劉邦的秦王子嬰和秦王室貴族,然後把咸陽城內擄掠一空,最後一把火燒了咸陽城。接著,項羽又帶兵來到秦始皇陵,命士兵挖掘始皇陵,將陵墓上下所能見到的東西統統運走。當時運東西的人有30萬,30多天還沒有運完,足見陵中珍寶之富。最後,項羽將不能過走的東西一把火燒了,大火燒了許多天。這可能是秦始皇陵最早和破壞最大的一次劫難。

項羽東撤後,關東的盜賊紛紛湧入秦始皇陵,傳說搗毀陵內銅槨以取銅。再後來,傳說有一個牧童在此放羊,羊走進了被亂軍挖開的地下穴道,找不到了。牧童便拿了一個火把,進入墓穴中去找羊,結果失火,大火燒了90多天。據說,方圓數十里的陵區地面,也隨著一些陪葬坑和陪葬墓的坍塌而下陷了好幾米。這樣使秦始皇陵的地面建築蕩然無存,地下埋藏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這些記載都被當今考古發現所佐證。秦始皇陵發現的陪葬坑、陪葬墓幾乎都遇到過被盜和火焚的破壞。

經過四年楚漢戰爭,劉邦打敗了項羽,建立了西漢王朝。為了籠絡人心,公元前195年,劉邦下令對秦始皇陵妥為保護,安排20戶人家住在秦始皇陵附近,作為守陵人看管秦始皇陵。此後,各朝各代的統治者對秦代帝王陵墓,也都下令保護。宋太祖開寶三年(公元970年),曾令臨潼縣保護和修整秦始皇陵。清朝的陝西巡撫畢沅,還曾為秦始皇陵立碑。

但是秦始皇陵埋藏豐富,必然會引起各種人物的覬覦。據記載,東漢末年赤眉起義軍、魏晉後趙時期統治者石勒和石季龍、唐朝末年黃巢起義軍等都盜掘過始皇陵墓。

地下宮殿可能沒有被盜

已出土的兩乘銅車馬位於秦始皇陵封土下面地宮西墓道的耳室裡。有史料記載秦始皇陵地宮普遭火焚和洗劫,如果真是這樣,那墓道旁的隨葬品應該首先遭到破壞。但銅車馬出土前沒有遭到火焚和其他人為破壞,這也為地宮沒有被盜火燒做了一個旁證。十餘年來,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封土四周進行了細緻的鑽探工作,先後打了4萬多個探孔。鑽探資料表明,秦始皇陵地宮四周均有4米厚的宮牆,宮牆還用磚包砌起來,並且找到了若干個通往地宮的甬道,發現甬道中的五花土並沒有人為擾動破壞的跡象。只發現兩個直徑1米,深度不到9米的盜洞,但這兩個盜洞均遠離地宮,尚未進入秦始皇陵地宮之內。此外,秦始皇陵地宮中存在大量水銀的事實,更是其未遭到盜掘的有力證據。因為地宮一旦被盜,水銀就會順盜洞揮發掉。由上述理由可以推斷,秦始皇陵地宮可能沒有被盜。


哥是前衛


秦始皇陵墓位於現今的西安市臨潼區下河村(見下圖)。歷史上對秦始皇陵有過想法的人不在少數,昔有西楚霸王項羽,南北朝後趙暴君石虎,唐朝末年的軍閥黃巢,近代也有歷史學家郭沫若等人,但幸運的是,他們的想法都沒有得逞,至於今天秦始皇陵仍保存完好。



據《史記·高祖本紀》(卷八)記載:“懷王約入秦無暴掠,項羽燒秦皇宮室,掘皇帝冢,私收其財物,罪四”;除此之外,《漢書·劉向傳》也記載:“項羽焚其宮室,往者鹹見發掘”。

可見秦始皇墓的的確被世人所惦記,但仔細想一想也不足為奇。

始皇帝生前統一六國,收刮各國奇珍異寶來填充皇室,過著無比奢侈的生活,享盡人間榮華富貴。即便是死後,也想在另一個世界繼續統管天下,鞭笞百姓。也就有了,後來我們史書上看見所記載的陵墓裡無數的奇珍異寶。


在上個世紀70年代,歷史學家、文學家郭沫若就提出挖掘秦陵的想法。在一切準備就緒之後,郭聯名向周恩來總理提出建議,卻直接遭到了周總理的否定並提出批示:“十年不開帝王墓”。這才讓始皇陵躲過一劫。

在當時的情況條件下,周總理的批示無疑是正確而又有先見的。70年代,我國的考古技術還有很多尚未攻關的地方,一些文物的保護技術還不成熟,就之前的挖掘明帝陵來說,挖掘出的許多文物當場遭到氧化和破壞,瞬間灰飛煙滅。不得不說這是考古史上一個重大的事故,給國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明帝陵文物出土遭到氧化後破壞圖)

周總理鑑於這一次慘敗深刻的教訓,對秦始皇陵做出了正確的保護,是很有遠見的。後來(1974-1977年)挖掘的兵馬俑,也再次證實了秦始皇陵挖掘的技術尚不成熟。當時才出土的陶傭還五顏六色、神采奕奕,但剛出土不久就被氧化掉,沒有了顏色,如泥土一般。以至於旁邊的一些坑墓就不敢再進行挖掘。


(剛出土的兵馬俑)

(現在的兵馬俑)

秦始皇陵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懸疑,希望能在有生之日考古技術能達到挖掘和保護的技術,讓我們一睹千年帝王的偉大作品。

想要進一步瞭解秦始皇陵的朋友可以參考以下書籍: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考古》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的《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卷》

北京大學出版社《科技考古學》

復旦大學出版社《考古學理論》

文史金蟬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你還有什麼好的建議過意見歡迎你的留言或私信。


文史議春秋


根據陝西考古學者近三年的研究得出結論,秦始皇陵沒有遭到盜取及毀壞,我們目前的條件也不具備開發秦始皇陵的條件!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秦始皇陵規模非常大,是500米ⅹ500米的大型地宮,按照以往考古的程序,必須挖這麼大的坑進行填埋,實在是一項巨大的工程!

其次,秦嶺地下水位非常高,大概地下16米就可以見到地下水,而秦始皇陵位於地下26米,如果不能改道地下水,極有可能,秦始皇陵一打開就會全部被地下水淹沒,這是我們都不願意看到的!

再次,秦始皇陵是用水銀進行高密度密封的,如何打開水銀密封層,也是非常有難度的!

最後,保護地下文物的色彩難度是巨大的,很多陶器及絲綢在地下幾百上千年隔絕空氣,顏色還是非常豔麗的,一凡見到空氣,顏色退化,甚至絲綢衣物可以馬上變為灰塵!這是都是我們不遠看到的!

所以我們必須具備開挖相匹配的能力才可以進行開挖!


一統漫天飛舞


當然有!

第一個動手挖掘秦始皇墓的就是西楚霸王項羽了,《史記》記載:

懷王約入秦無暴掠,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財物。


項羽進入咸陽之後,縱容士兵燒殺淫掠,無惡不作,這還不算,他還一把火燒了阿房宮,把好端端的文物古蹟燒成了灰燼。

燒了阿房宮之後,項羽又把目光瞄準了地下。

據說項羽動用三十萬大軍玩命地挖掘,人多力量大,僅僅過了兩天就挖到了墓門,就在這時,突然發生了一件怪事。

原來他們挖到了一個怪異老龜雕像,這隻老龜眼睛紅紅的,像在流血一般,眼睛死死地盯著前方的一顆小樹,這顆樹也十分怪異,上下都是白白一片,像是漢白玉柱子一般。


而在白色小樹的頂上,盤旋著一條吐著信子的赤練蛇,惡毒地注視著眼前發生的一切,就在這時,不可思議的一幕出現了,在場的幾百名士兵瞬間石化,變成了兵馬俑,後面跟上來的士兵嚇傻了,紛紛退出墓道。

後來,相士勸告項羽道:“秦始皇陵建於中華龍脈之上,如果貿然挖斷龍脈,會山崩地裂,洪水氾濫,後果不堪設想。”項羽聽信了相士的話,這才停止挖掘。

當然,以上是傳說,不足為信!但項羽應該挖過秦始皇陵寢,但中途不知為何停止了,或許是因為要調兵去打仗,或許是因挖掘工程量太大,要知道,秦始皇陵是花了整整30年才建造完成的,豈是一朝一夕就能挖得到的。


第二個進入秦始皇陵的是一個放羊娃,《漢書》記載:

牧兒亡羊,羊入其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燒其臧槨。

說的是,一個放羊娃在秦始皇陵附近放羊的時候,突然一隻羊掉入了洞口之中,這孩子點著火把進入洞中去找丟失的羊,結果不小心把洞中的棺槨燒了。

這個洞肯定是盜洞,說明之前有人進入過秦始皇陵,並且有可能盜走了文物。

這個記載不知是真是假。


第三個是郭沫若。解放後,郭沫若對秦始皇陵動起了心思,他準備把秦始皇陵墓挖開,看看裡面到底還剩下什麼寶貝,然而提案報到周恩來之處,當即被否掉了。

因為在此之前,在郭沫若的主導下,文物部門曾經挖過明定陵,結果因為保護措施不力,剛出土的大量文物瞬間氧化了,許多珍貴字畫變成了灰燼,非常可惜。

因此,周恩來果斷地拒絕了他。


一半秋色


歷史上的帝王陵墓無一不被挖過,秦始皇陵自然也不能倖免。關於秦始皇陵被挖掘的記載有很多,從秦末一直持續到民國,而地宮被盜的記載僅有兩次。以目前的探測手段來講,並不能判斷地宮是否被盜掘。

秦始皇陵始建於公元前247年,即秦始皇登上秦王位時,中間經過三個階段,直到秦二世二年才草草完工,共歷時39年。陵墓大多為囚徒、民夫所建造,最多時有來自全國各地的72萬囚徒,其規模讓人驚歎。

秦始皇陵是仿照都城咸陽的佈局建造的,總體上呈回字形,封土為核心外有內外兩重城垣,城垣四面設置高大的門闕。除此之外,還有六百多座陪葬墓、陪葬坑,一起形成地面上秦始皇陵仿照咸陽宮的形態。

秦始皇陵封土之下就是方形地宮,陵墓的一切建築都以地宮為核心。從目前考古探測來看,地宮位於封土堆頂臺以下,距地平面35米,面積相當於一個足球場,其墓室也是方形,位於地宮中央,高度為15米。

史料中記載的地宮是下挖三層地下水,其中有人魚膏做成的長明燈。地宮寶頂猶如空曠的天際,用珍珠寶石鑲成日月星辰,地上是模擬的山川丘壑,在“江河大海”裡灌注水銀,由機械運轉,似奔流不息。

地宮中除了放置秦始皇的棺槨外,還有大量的陪葬品。《史記》中記載地宮是“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滿之。”是說地宮中裝滿了各種奇珍異寶。這些取之不盡的奇珍異寶,讓歷朝歷代盜墓者趨之若鶩。

據文獻記載,從秦末到民國,對秦始皇陵的盜掘活動一直持續不斷。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當數項羽對秦始皇陵的盜掘。關於項羽盜掘秦始皇陵,還有一個民間傳說。在公元前206年,項羽命英布去盜秦陵。

當英布打開秦陵地宮大門時,裡面突然射出無數箭矢,當場死傷無數士兵,隨後又飛出無數怪鳥,鳴叫著四處散去,又有無數奇獸衝出,咬傷士兵後四處逃散。英布不敢進入地宮,項羽卻身先士卒衝進地宮。

眾人皆被墓中景象震驚,但見星光燦燦,山巒起伏,山峽中雄關高距,乃函谷關,項羽正要衝上去,忽然從關中發出一陣亂箭,項羽只得向南衝去。還有一個“霸王溝”的故事,說項羽命十萬大軍挖掘秦陵。

在陵墓南面和西北尋找陵墓隧道,挖了半月未見蹤跡。有個鶴髮童顏的老人遂上前勸項羽,說他不該動用大量勞役,否則會蹈秦始皇的覆轍。項羽大悟,馬上命令停挖,返回楚地,只留下了兩條“霸王溝”。

傳說項羽在挖秦始皇陵時,從墓中飛出一些金雁,消失在南方。到三國時,張善在日南做太守時,有人送給他兩隻金雁,根據雁身刻字,可知是秦始皇陵內陪葬品。這些雖是民間傳說,但也根據史料而來的。

《水注經》中就有記載,項羽以三十萬卒發掘秦陵,早走大量隨葬寶物,運了三十日還沒有運完。正是史料的記載,在後世才留下了種種傳說。《史記》和《漢書》中,都有項羽毀壞秦陵和挖掘地宮的記載。

西漢建立後,劉邦下令對秦陵進行保護,當時有二十戶人作為守陵人保護秦始皇陵。即便如此,盜掘活動並未停止。據《漢書》記載,有一孩童在秦陵附近放羊,不料有隻羊突然掉進地洞中,孩童進入尋找。

孩童舉著火把順著地洞竟走進了秦陵地宮,不料引發大火,將秦始皇的棺槨燒燬。《水經注》也對此記載作了補充:“牧羊人尋羊燒之,火延九十日不滅。”單從記載來看,秦始皇陵地宮被盜的可能性很大。

到了西漢末年,赤眉軍也挖掘了秦始皇陵,他們將挖出的銅器熔掉做兵器。但這些銅器沒有說明是來自地宮,可能是來自周邊的陪葬墓群。魏晉時期,後趙的石虎也對秦陵盜掘過。唐末黃巢的盜掘規模很大。

在明朝都穆的《驪山記》中,有對黃巢盜掘秦陵的記載。但這些記載在新舊《唐書》中均沒有記載,因此這一說法受到不少學者質疑。到了五代,節度使溫韜也曾對秦始皇陵大規模盜掘過。

宋代以後盜掘現象有所減緩,直到清末,盜掘活動再次發生。在光緒年間,秦陵再次被盜墓賊光顧。當地官府隨後命人將盜洞口用實物封死,並進行嚴加看護。民國初年,軍閥劉鎮華等人都嘗試過挖掘秦陵。

然而,近年來,隨著文物考古及歷史研究的發展,對於秦始皇陵是否曾被大規模盜掘的問題,史學界及考古界提出了兩種不用的看法。一種看法認為,秦始皇陵確實曾遭到大規模的盜掘。

而另一種看法則認為,到目前為止,尚未有人進入秦始皇陵的地宮之內,因此秦始皇陵不可能會遭到大規模盜掘。目前考古界遵循不主動發掘帝王陵寢,因此對於秦陵是否被盜及內部情況如何,都是未解之謎。

綜上,歷史上確實有人挖過秦始皇陵,而且人數還不少,但是否有人挖掘到地宮,這個還有待商榷,僅憑史料記載很難對其下定論。


野史也是史


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下河村,不管哪個朝代肯定都有盜墓者去嘗試過,不過都是以失敗而告終,兵馬俑有幸去看過,兵馬俑特別難修復,更別說那些陪葬品了,實話實說,秦始皇陵有沒有被盜過不重要,我們這些老百姓在乎的是社會的穩定可持續發展,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服穿,人人有房住。


Donne100


據史書記載,秦始皇陵墓的修建前後進行了三十多年,從嬴政當上秦王一直到秦二世時期才算搞定,為修建這座陵墓,無數農夫、工匠死於此地。秦始皇的陵墓工程如此浩大,可見其厚葬之思想,由此也可推測其地宮裡隨葬品應該是當時天下之精華,《史記》說得好:“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滿之”。

所以,歷史上歷代盜墓賊對秦始皇陵墓無不垂涎三尺——誰不知道這裡有寶貝?但秦始皇陵墓實在是太大了,要深入地宮進行盜墓,困難不可思議。

項羽入關後,曾經率兵對秦朝大加報復,也曾帶人對秦始皇陵墓進行大規模的盜掘,這件事《史記》、《漢書》乃至《水經注》都有記載。據傳,項羽的軍隊遭到了秦始皇陵內部的弓箭機關射殺,不得不停止盜掘,其實,筆者覺得應該是項羽沒有找到入口。憑藉著現代的高科技找到地宮入口都極其困難,何談當年純靠手工的將士。

王莽篡位後,赤眉軍也曾光顧過秦始皇陵。十六國的石虎也曾光顧過。盜墓活動一直持續到民國,陝西軍閥劉鎮華也曾盜過。新中國成立後,由於國家規定不主動挖掘帝王陵墓,所以考古學家雖然判斷出了地宮的方位,但是一直沒有動工挖掘,關於歷代盜墓賊是否將地宮盜掘一空目前還是一個謎。


文史工作坊


秦始皇墓分為陵墓地上建築,陵墓地宮和陪葬坑,秦皇陵的地上建築早在項羽攻破咸陽時就被付之一炬了,而陪葬坑也就是現在的秦兵馬俑,據說當時也受到波及,現在考古證明,兵馬俑的坑道里有被火燒過的痕跡,很顯然項羽當時也沒有放過陪葬坑,不過萬幸很大一部分兵馬俑保存了下來,才有了現在人們看到的氣勢恢宏的秦兵馬俑。



秦兵馬俑被稱作世界第八大奇蹟,光陪葬坑就如此規模,那秦皇陵的地宮可能遠超出人們想像。據司馬遷史記記載,地宮“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可見地宮的氣勢磅礴。



歷史上無數人打過秦皇陵地宮的主意,除了西楚霸王項羽外,南北朝石虎,唐末起義軍領袖黃巢,以及近代郭沫若等人都曾打算挖覺秦皇陵,而各種名不見經傳的小盜墓賊更是數不勝數,不過都以失敗告終,連地宮入口都沒找到,根據現在考古的探測證明,秦皇陵地宮目前還沒有被盜洞打穿,歷經上千年盜墓考驗,仍然保存完好,可謂是人類之福,也足以感嘆古代中國建造技藝的高超,看來基建狂魔的美名從古就有。



當今我國的考古政策是不主動發覺陵墓,只做搶救式發覺,而像皇陵這一級別的陵墓更是隻保護不發覺,所以想要知道秦皇陵地宮的真正面目,看來還要等很長時間了。不過現在遙感成像和探測技術已經很先進了,我們可以藉助現代科技間接瞭解下秦皇陵地宮的真實模樣。



經過探測,真實皇陵地宮就在所見的封土堆下。位於封土堆頂臺及其周圍以下,距離地平面有35米深,而東西長170米,南北寬145米,其主體和墓室均呈矩形狀。墓室是位於地宮中央,其高有15米,大小則是相當於一個標準的足球場。


北極猩觀世界


秦始皇的地宮目前是沒有人真正挖進去的。幾千年了,眾多的盜墓賊都覬覦這塊超大的肥肉,但是由於秦始皇地宮的規模龐大、防盜墓的措施做得非常的精密(內有各種機關,以及大量的汞-水銀,劇毒),所以至今沒有盜墓賊能夠成功潛入,盜取裡邊的寶物。我國現代考古工作者,雖然也研究過秦始皇地宮,但是,由於目前我們對於這麼大規模的挖掘之後,文物的保護措施並不能做到非常完美(秦陵兵馬俑挖出後即褪色),所以一直沒有進行過國家層面的考古挖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