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出生地赫圖阿拉城怎麼樣?有哪些歷史文化?

雲緋


赫圖阿拉,滿語意為橫崗,是清代關外三京之首,清王朝的發祥地,滿族肇興之地。赫圖阿拉城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
赫圖阿拉城外著名地標:努爾哈赤戎裝騎馬像
赫圖阿拉城始建於公元1603年,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在此登基稱汗,建國號大金,建元天命,史稱“後金”。公元1634年,皇太極尊此城為“天眷興京”,後人又稱其為老城。
努爾哈赤畫像
赫圖阿拉城經過四個世紀風雨洗禮,成為清前歷史的見證。皇家寺廟長年香火繚繞,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四位皇帝曾先後九次東巡,併到此拜廟祭天,祈求大清國運昌盛。
景區外圍大多是根據旅遊局要求修成滿族民居風格的飯店,門口大量泊車為自駕遊觀光者。
飯店的院落也是滿族風格。
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努爾哈赤從舊老城費阿拉遷居於此,後金天聰八年(1634)改稱興京,作為後金的第一個都城。赫圖阿拉城依山而建,三面環水,風景秀美,這裡不光是努爾哈赤出生地,也是滿族第一國都。
赫圖阿拉城距今已經有四百多年曆史,是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座山城式都城,也是迄今保存最完善的女真族山城。
【網圖】
赫圖阿拉分為內、外兩城,方圓十里。內城住的是努爾哈赤的家屬和親族(包括汗宮大衙門、漢王寢宮、昭忠祠、罕王井、塔克世故居、啟運書院、正白旗衙門等八旗衙署、文廟、關帝廟、城隍廟),外城住的是八旗兵丁(包括駙馬府、鎧甲製造場、弧矢製造場、滿族民俗博物館、地藏寺、滿族老街等),城外住的是各種工匠,有兩萬多戶。
努爾哈赤就在這裡統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八旗制度,為清朝的興業打下了基礎。

【努爾哈赤出生地】

努爾哈赤出生地也就是塔克世故居。塔克世本人就埋在離赫圖阿拉城不遠的清永陵。
大汗的寢宮也是如此寒酸……簡直就是茅屋。
上圖這些簡易房是圈養牲口的。
棚頂茅草是刷過防雨材料的。
石碾子極沉
努爾哈赤出生地必然有滿族傳統的搖籃。
滿族風格的枕頭和被褥。
雞舍上面的兩個小窩是雞下蛋的地方。
八旗秘藥各種賣中草藥。
滿族民居的這個大涼蓆看著破舊,其實納涼效果遠勝過現在賣的涼蓆。坐上去十分爽快。
養馬的馬廄。
滿族餑餑售賣處。
景區為要錢也是使盡渾身解數
滿族風格的臥具
傳統年畫
老瓷瓶

【正白旗衙門】

【罕王井】

很多遊客往龍嘴裡扔鉛筆,問是什麼講究,答曰扔一次少一塊錢……
罕王井從供應千軍萬馬飲水也未曾乾枯,至今源源不斷,為當地居民所用。
罕王井的井水十分冰涼,尤其是旅行熱天摸上去十分舒爽。
金盆洗手

【文廟】

【汗宮大衙門】

汗宮大衙門是赫圖阿拉城每天表演努爾哈赤登極大典的地方,當然努爾哈赤登基過麼?我表示懷疑。
【網圖】
這些演員屬於在清永陵和赫圖阿拉城景區來回串場表演的,離得近看發現不少太監都是婦女假扮的。
相對於真正的清代帝王登基大典,表演隊的規模可謂十分寒酸。歷史不甚瞭解,但是皇帝(努爾哈赤生前也不是皇帝)登基大典上後宮嬪妃會被允許參加麼?個人猜測頂多皇后可以參加吧?就算妃嬪可以參加肯定也不能都站在大太陽底下曬著?更不可能像表演中裡福晉和格格登臺獻舞了。
現場人山人海(恰逢黃金週),雖然是冷門景點,但是冒著大太陽觀看的遊客也是滿滿的,幸虧走運搶佔了有樹蔭的地方。

【滿族民俗展覽中的滿族旗袍和刺繡】

【旗袍博物館】

【滿族美食八碟八碗】

由於人口少胃口小,沒有買全套的八碟八碗,只是買了其中幾樣:滷水豆腐、山蒜炒柴雞蛋、豬肝灌腸、燉河魚。
滿族八碟八碗的正常規模如下:
八碟八碗原為滿族正宗桌席。
飯桌上的八碟八碗,與滿人的豪爽相匹配。碟是實實在在的大碟,碗是深深大大的高碗,當這高高大大的一齊落滿桌,不由得你不舉碗痛飲,暢快淋漓。豬肉燉粉條,酸菜、粘玉米、笨雞等等,等等。現今八碟八碗的飯店已經在全國各地都有,是典型的東北菜。
在遼寧撫順滿族的發祥地,在撫順您能吃到最正宗的“八碟八碗"席。
八碟還分為四冷四熱,冷菜基本為拼盤類,如素拼、豬頭肉等,熱菜以炒菜類為主,如:木須肉,竽香肉絲,糖醋里脊等。

作者:“小方說歷史”團隊
歡迎關注公眾號“小方說歷史”
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
歡迎點贊和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