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蠢的仁義,還是別有用意,宋襄公為何堅持禮讓楚軍?

宋襄公曾經被列入到春秋五霸中,他在位的時候,確實一直爭取霸權,可與齊桓公這些人不同,宋襄公一生確實沒有什麼建樹,倒是給後世留下了一個大笑話。

他在與楚國的關鍵一戰中,多次浪費好的戰機,讓楚軍能順利過河,強大的楚軍直接就把宋軍給打敗,正是這場大戰的結果,讓宋國失去了爭霸的可能,襄公自己也受傷,此後他一直沒辦法走出來,成為列國的笑柄,後世對於這場泓水之戰,也有著不同的看法。

愚蠢的仁義,還是別有用意,宋襄公為何堅持禮讓楚軍?

宋襄公在戰爭開打之前,受到國內臣子的阻礙,宋與楚之間的實力差距太大,可襄公之前剛剛在會盟的時候被楚王抓住,這口氣他咽不下來,而楚國也是宋國爭霸中最大的強敵。

之前春秋時期的戰爭,雙方都還講信義,什麼時候約定好在哪打,這些都有著嚴格的要求。有時候雙方不像是在打仗,倒像是約架之類的,該退就立即退,也不帶追殺之類的。

宋襄公所堅守的信義,確實是之前的那一套,他為了仁義不襲擊楚軍,如果說他放楚軍順利過河,還有別的設計,那他的做法算機智。

愚蠢的仁義,還是別有用意,宋襄公為何堅持禮讓楚軍?

可他放楚軍過來,自己一點準備都沒有,對方順利就把宋軍給打敗了,他就是白等著楚軍過來,那就是愚蠢。

但宋襄公的做法,也得到了一些人的支持,其實襄公對於戰爭的態度,也反映了宋國的特點,在列國裡面,宋是非常特殊的國家,它與衛國一樣,都是原本殷商遺民所建立的國家,在封爵中,他們也得到了公爵的封號,在列國中的地位是比較高的,宋衛堅持著原本殷商文化,國內貴族風氣盛行。

愚蠢的仁義,還是別有用意,宋襄公為何堅持禮讓楚軍?

因此它們對於禮儀是非常重視的,也就鬧出了不少笑話,襄公認為禮儀是最重要的,它把這些理念都用在打仗上。

其實從晉楚崛起開始,列國的戰爭形勢就發生了大的變化,原本的義戰漸漸變成了混戰,兵不厭詐這類的理念,也漸漸用到了戰爭中。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春秋末期孫武等人的出現,他們大大改變了戰爭的走勢,也就讓戰國變成了大混戰時期。宋襄公這個人非常要面子,他為了能爭霸,也做了不少表面工作,宋國當時在中原的實力還是很強的。

愚蠢的仁義,還是別有用意,宋襄公為何堅持禮讓楚軍?

有宋國在中原,就能抵擋住楚國的北上,宋襄公堅持要稱霸,也是有著一些資本,如果他在楚軍渡河的時候攻擊,也不見得能打敗楚軍,宋楚兩國的差距較大,它們不太可能打贏,可由於襄公的愚蠢佈置,讓本來勝算就不大的宋國情況變得更加糟糕,這場戰爭過後,宋國也沒能再崛起了,徹底淪為了二線左右的國家。

其實宋國處在了較為尷尬的地方,四面都有著不少的強敵,原本為了限制他們的發展,就在周邊設置了不少的國家。

愚蠢的仁義,還是別有用意,宋襄公為何堅持禮讓楚軍?

​利用這種方式,監視宋國,不讓他們發展起來。宋國要是還堅守原本的這套古禮觀念,就不太適合當前的形式,可襄公等人還是沒有改變這點,繼續使用這一套,他的失敗是無法避免的。襄公還是比較義氣的,後來更是想要幫助重耳。

可他泓水之戰受到極大打擊,失去了進取心,漸漸就放棄了自己。宋國也失去了崛起的機會,宋襄公的時代,也成為宋國為數不多的活躍期,此後宋國一直沒辦法恢復,它們最終的悲劇,也是沒辦法避免的,而楚國突然介入爭霸,也體現了它們的野心,它們是打算要在中原地區擴張自己的勢力,如果不是晉國的崛起,它們應該就能發展過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