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的“死不瞑目”——為何贏得了項羽,卻終究敗給了他?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史記·淮陰侯列傳》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於東巡途中病逝;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於大澤鄉起義,天下群雄紛紛響應;

公元前207年,劉邦佔領咸陽,子嬰投降,秦亡;

公元前206年,劉邦“還定三秦”,“楚漢之爭”開啟;

公元前202年,項羽敗於垓下之戰,自刎於烏江,劉邦在山東定陶稱帝,國號漢。

劉邦的“死不瞑目”——為何贏得了項羽,卻終究敗給了他?

四面楚歌的項羽

故事似乎到此結束了,西漢繼承了秦朝的遺產,劉邦成為最終的勝利者。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01

如果我們把眼光從劉邦、項羽二人身上移開,跨過長城的界限撇開“華夷之辨”的偏見,放眼“全中國”,你會發現,在秦朝崩潰後,抓住時機,迅速崛起的並不只有劉邦與項羽,還有一位我們不得不重視的人物——他就是冒頓單于

這其實是一場三人的角逐賽

只不過,冒頓單于避免了最初的正面交鋒,待到劉、項二人經過殊死搏鬥,其中一人疲憊勝出後,他才進入賽場,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迫使劉邦納貢稱臣,摘取了勝利的果實。

當然,我們無法斷定冒頓單于是否從一開始就打著“坐山觀虎鬥”、“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想法,但從結果看,

無論有意還是無意,他確實成了最後得利的“漁翁”

並且,在我看來,冒頓單于的獲勝,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從秦王朝崩塌那一刻起,一切已成定局

02

我的依據主要有三:

其一,秦末漢初,以冒頓單于為代表的匈奴一方,佔盡了天時、地利與人和。

據史書記載,匈奴一族的最早登場,是在戰國時期。

劉邦的“死不瞑目”——為何贏得了項羽,卻終究敗給了他?

戰國時代的匈奴人

《史記·秦本紀》中有這麼一段歷史:前318年,韓、趙、魏、燕、齊五國攜匈奴一起共同伐秦,這恐怕是中國史料中關於匈奴的最早事蹟。

半個世紀後,匈奴再次出現:

“(李牧)常居代、雁門,備匈奴。……匈奴數歲無所得,終以為怯。……李牧多為奇陳,張左右翼擊之,大破匈奴十餘萬騎。滅襜襤,破東胡,降林胡,單于奔走,其後十餘歲,匈奴不敢近趙邊城。”(《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由此推知,直至戰國末年,匈奴不過是北方眾多戎狄之一而已,其規模與實力甚至不能與林胡、婁煩、東胡等老牌部族相提並論,而中原諸國,自趙武靈王首創“胡服騎射”後,在與北方諸狄的交鋒中,是擁有絕對優勢的。

待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併六國,此時的匈奴儘管已經達到相當程度的軍事化,但並未完成北方草原的統一,故而,仍然無法與“大一統”的秦朝相抗衡

,所以,在秦軍的打擊下,匈奴不斷往北潰逃,使得陰山以南的全部地區盡歸秦朝。

劉邦的“死不瞑目”——為何贏得了項羽,卻終究敗給了他?

秦始皇雕像

如果秦始皇沒有突然病逝,如果秦二世沒有那麼昏聵,匈奴的氣數可能就止於此了

可惜沒有如果,隨著秦始皇的突然病亡,秦朝的統治快速走向崩潰,長城以內的中原大地陷入連年動亂之中,而

那條由蒙恬建立起來的北方防線,也隨之土崩瓦解,“長城防衛體制”與“四十四縣”瞬間化為烏有

此時的北方草原,由於遠離“權利遊戲”的中心,並未受到戰火的波及,因此,本已元氣大傷的匈奴幸運地獲得了休養生息的時間,並且還抓住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成功崛起

抓住機遇的那個幸運兒,就是匈奴的太子——冒頓。

與目光短淺、甘於現實的父親,頭曼單于不同,冒頓是一個真正的野心家,並擁有與之相匹配的能力與格局。

秦始皇去世後的次年,冒頓殺父自立,很快,通過“扮豬吃虎”滅掉了勁敵東胡,接著乘勝西伐月氏,迫使其西遷。

解決掉東、西兩個心腹大患後,他率領匈奴大軍,一鼓作氣,向西征服了樓蘭、烏孫等西域諸國,向北兼併了丁零、薪犁等草原部族,向南滅掉了包括婁煩在內的老牌胡人部落,佔領河套地區。

劉邦的“死不瞑目”——為何贏得了項羽,卻終究敗給了他?

西漢初年的匈奴疆域

短短几年,匈奴就成長為一個雄踞大漠南北,劍指中原的龐大帝國!

而此時的劉邦與項羽,還深陷於戰爭的泥淖中。

03

其二,匈奴以逸待勞,西漢疲於應對,“白登之圍”不是偶然。

雖說劉邦最終打敗了項羽,在眾人的擁護下登上了皇位,但他這個“皇帝”的分量,與當年的秦始皇相比,水分太足,不提也罷。

始皇帝的偉業我就不再贅述了,單論劉邦,漢初所謂的“統一天下”,大致範圍也就是中原一帶而已,甚至裡面有相當一部分疆域都歸其他異姓王所有

此時的劉邦,與其說是皇帝,不如說就是個名義上的“盟主”,漢朝真正的揚眉吐氣,要待到漢武帝時才開啟。

當然,我們也不能說當時的匈奴與之相比,就多麼地固若金湯、團結一致了。但相較於西漢,匈奴有更充裕的時間完成統一併鞏固統治

故此,與人困馬乏的漢軍相比,匈奴軍隊養精蓄銳、以逸待勞;

選擇在西漢建國不久就揮師南下,匈奴人實為趁虛而入、趁火打劫;

選擇嚴冬之下的北方為主戰場,匈奴是“以彼之長,攻彼之短”(劉邦集團大部分是南方人,此前基本沒有寒冷地帶作戰的經驗);

劉邦的“死不瞑目”——為何贏得了項羽,卻終究敗給了他?

獅子山西漢墓兵馬俑

再加之,此時的劉邦還未從打敗楚霸王項羽、成功問鼎帝位的巨大喜悅中清醒過來,御駕親征、驕傲自大、貪功冒進.......把兵法上不能踩的雷區都踩了個遍!

所以,白登之圍,劉邦的敗局幾乎早已註定。

04

其三,匈奴人遠勝於中原的“騎兵技術”,是當時的漢軍取勝的最大阻礙。

遊牧民族的騎射能力在冷兵器時代幾乎無往不利,甚至主導了全球戰爭史2000年。

可以這麼講,冷兵器時代,農耕民族要想戰勝遊牧民族,要麼是在它還未成長起來之前,把一切都扼殺於搖籃之中;要麼就只能尋求“技術”層面的革新,找到克敵制勝的關鍵,否則,如若陷入長期的拉鋸戰中,結果只會是耗死自己,壯大對方。

劉邦集團顯然已經錯過了把匈奴扼殺於搖籃之中的時機,而西漢初年的軍事力量,與匈奴相比,實在沒有多少勝算。

為何這麼說呢?

我們可以用“反推法”。

匈奴第一次被擊潰,是什麼時候?

漢武帝時期。

劉邦的“死不瞑目”——為何贏得了項羽,卻終究敗給了他?

漢武帝塑像

與西漢初年相比,漢武帝時代有何不同?

國力強盛?兵強馬壯?這些都對,但卻不是關鍵,關鍵之處在於——冶鐵技術的革新

在此之前,漢軍與匈奴用的都是青銅兵器,武器差距上不大,但馬匹沒人家的充足,騎射能力也不佔優勢,綜合比較而言,漢軍也就人數上能拿得出手。

但人數多也沒多少用處,匈奴兵不但擅於長途奔襲,而且喜歡“游擊戰”,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跑,人家又是隨水草而居,漢軍即使勝利了也沒有城池可以佔領,時間一長還是得走人,然後匈奴又跑回來了……

如此反覆,陷入惡性循環,無論如何吃虧的都是漢朝,因此很多朝臣都主張“議和”,不是他們沒有血性,也不是他們怕死,其實是無可奈何下的選擇。

不過,轉機終歸在漢景帝時到來。

先秦時期,我國的冶鐵技術以生鐵鑄造為主,這種方式鑄造出來的鐵器,

又硬又脆,容易折斷不適合用作兵器,多用於農具。

劉邦的“死不瞑目”——為何贏得了項羽,卻終究敗給了他?

鐵器鍛造

西漢初期,中原的冶鐵業進一步發展,出現了高4-5米,容積多達50立方的超級鍊鐵爐,冶鐵工廠數量激增,導致鐵器價格下跌到只有青銅器的1/4

,成本大大降低。

更重要的是,炒鋼技術的發明終於解決了生鐵硬而脆的問題,鐵製兵器開始在軍隊中普及

鐵矛、鐵製長刀、鐵鎧……精良的鐵器裝備,使得漢軍的戰鬥力提升數個等級,而這些,成為了漢武帝時代的“北逐匈奴”堅實基礎。

名將陳湯就對此作了個直觀的總結:

“夫胡兵五而當漢兵一,何者?兵刃樸鈍,弓弩不利。”(《漢書·卷七十》)

漢武帝時期,鹽鐵已收歸官營,朝廷對兵器的管控十分嚴格,“炒鋼”這種核心技術,匈奴更是無法掌握,因此,漢匈對峙的形勢迎來了逆轉——即使在騎射能力上漢軍稍有欠缺,武器裝備的改良換代能完全彌補這一差距

劉邦的“死不瞑目”——為何贏得了項羽,卻終究敗給了他?

漢武帝茂陵的騎兵傭

設想一下,雙方交戰一個來回,匈奴的兵器基本都被漢軍斬斷,赤手空拳之下,即使匈奴人再怎麼孔武有力,也很難取勝吧?

所以說,技術的革新,是漢朝克敵制勝的“王牌”

如此前提下,再回到建國初期的西漢,面對擁有壓倒性優勢的匈奴騎兵軍團,劉邦一無良馬,二無利刃,想取勝實在太難了

我相信,即使沒有“白登之圍”,也會有“某某之敗”,就算偶爾能取勝,也很可能是慘勝,甚至會拖垮這個剛剛建立不久的王朝。

因此,我認為,秦末的天下大亂,使匈奴的崛起成為必然,楚漢相爭之後,劉、項二人無論是誰獲勝,最大的贏家都會是匈奴。



參考文獻:

-司馬遷(漢),《史記》;

-餘太山,“匈奴的崛起”,《歐亞學刊》,2003年00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