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戰亂年代的悲劇英雄

導讀:年少輕狂君主心

智勇雙全戰沙場

優柔寡斷改原意

烏江自刎葬真情

談及項羽,人們對其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是千古第一猛將!有人說:他是殘忍暴戾的小人!片面之詞,哪能訴說完西楚霸王跌宕曲折的一生。功過終有論,時勢造英雄。

項羽—戰亂年代的悲劇英雄

年少輕狂君主心—有追求才有動力

項羽生於秦國的封建統治制度之下,是沒落的楚國將門之後,因楚國的滅亡,而被迫跟隨其叔父項梁流亡吳中,叔父項梁讓其學習知識,奈何項羽學習馬虎對待,各樣技術學習一遭:學書法不成,學劍術又不成,內心深處卻渴望以一敵萬,便與叔父學習用兵之道,但是兵法也只學習到了皮毛,好在項羽人高馬大,力氣超群,徒手便可以舉起鼎,人總有一樣是上天所安排的天賦,我們在生活中要善於發現和運用,項羽的天生神力,讓很多人被他的氣場所震懾。當你在一方面特別出眾的時候,真的會有特別的收穫。這樣的種種事情在生活中經常可以遇到,每個人都是特別的,都是才人,不拋棄不放棄,生活一定會給你特殊的驚喜。

在項羽二十二歲的時候,有一天遇到秦始皇出巡在外視察,看到秦始皇出巡的馬車儀仗很是威風,便對叔父說:"彼可取而代也。"這在當時封建時代說這樣的話可是要被殺頭的,但項羽卻不為所動,心中有夢就要大聲的說出來,也可見他當時內心深處稱王的想法是多麼堅定。就像小時候的我們,嘴裡總是嚷嚷著要當科學家、當老師…長大後發現有追求的人,心有抱負,付諸行動終會有結果。接下來因為發生了陳勝、吳廣起義,項羽與叔父緊抓這次機會,一起響應號召起義,為推翻秦國政權付出一份力,歷史總是如此的殘酷現實,戰亂年代像項羽這樣年輕有為的有志青年被推上了歷史的舞臺,時代在不斷髮展,即使年輕有為的有志青年,也不應放鬆自己。項羽的結局,有多半也是因為後期放鬆了自己的修行。人生就是一場修行比賽,只有不斷的進步才能彌補自身所缺失的問題。

智勇雙全戰沙場—果斷勇猛

項羽—戰亂年代的悲劇英雄

因為響應起義的號召,使得項羽和叔父拉攏了許多民心,於是項梁召集精兵八千,項羽為將領,與秦軍交戰,接連勝出。軍心大振,光復楚國就在眼前,項羽與叔父一起征戰秦軍,項梁統軍在東阿大破秦軍,項梁連勝秦軍,正當他得意之際,秦軍突派大量的援軍支援章邯,章邯在得到援軍後突襲項梁,項梁兵敗被殺。驕兵必敗,成功並非一朝一夕,切不可掉以輕心!不禁讓人感慨。

章邯因戰勝項梁得意忘形,便覺得楚軍不足以懼,繼續攻打楚軍。兩軍在鉅鹿交戰。據在《史記》中的記載:"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如此破釜沉舟之法,只能進不能退,要麼死要麼贏。讓我們看到了項羽錚錚鐵漢,看到了放手一搏的果敢決定,正是這個決定點燃了將士們的熊熊鬥志,這一場浴血奮戰成就了項羽。也是歷史上最著名的戰役之一廣為流傳,鉅鹿之戰可以說是項羽的巔峰時期,收穫了地位和人心,這一戰名揚天下,這一戰有勇有謀,這一戰既彰顯了項羽的實力更展露了自己的謀略,自此西楚霸王誕生。

項羽—戰亂年代的悲劇英雄

優柔寡斷改原意—做人要穩重

項羽做了霸王之後,諸侯割據,分封地為王,其中封劉邦為漢王,駐地關中。劉邦身邊的左司馬曹無傷偷偷的告訴項羽說劉邦想要在關中稱王。項羽因為剛立為王,害怕地位受到威脅,心生猜忌,便與范增等人設下鴻門宴,意欲殺了劉邦,以除後患。而項伯聽說此事,他與劉邦身邊的人張良為好友,便想勸說張良逃命,沒想到反被張良拉攏,勸說項羽不要殺劉邦,認為殺了劉邦是為不義之舉。項羽心軟,看重情義,顧全大局。最終還是沒能下令殺了劉邦,也正因為他的優柔寡斷、心裡善良的一面救了劉邦一命,卻不想為自己的人生埋下了禍端。但是換而言之,若項羽在鴻門宴中殺了劉邦,那麼項羽應該會與天下為敵,畢竟自己根基尚未穩定,殺與不殺只在一念之間,我想項羽當時還是考慮了大局的吧!放在當世人的身上,我們也會諸多思考。這個時期項羽的性格與鉅鹿之戰中放手一搏的形象有很大的差別,正如古人云: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能堅守本心,多方考慮,已實屬難得。鴻門宴可以說是項羽地位改變的轉折點,他改變了項羽身邊人對他的態度,讓亞父等人心生失望,後也選擇了離開。

項羽—戰亂年代的悲劇英雄

烏江自刎葬真情—知恥重義流千古

項羽一生的戰役都是以少勝多而著名,唯獨在垓下之圍中戰敗,四面楚歌,軍心渙散,項羽最終選擇烏江自刎。這一戰是項羽與劉邦最後的較量,不以成敗論英雄,項羽雖敗,但他的豪情仍在。本可橫渡烏江,明哲保身,在《垓下之圍》曾這樣記載: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

項羽將自己的遭遇困境看成是上天註定,這個時候信命的他看起來些許的悲涼,但在最後關頭還是能想到江東父老,內心深處還是有很多的牽掛,情義的難以割捨。甚至在見到漢騎司馬馬童,項王竟將自己的頭顱贈與舊友呂馬童,看似此為無奈之舉,實為情義使然。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利兮,我想當時的項王內心也是絕望之至了吧!縱然項王拿起武器奮力一戰,殺出一線生機。但誰能料到虞姬在營中邊舞著劍,邊唱著歌,卻揮劍自殺;而項王又痛失愛人,這種被天拋被人棄也終使他自刎江邊。留下霸王別姬的悽美真情故事代代回味。放在今時往日,這種愛恨決絕的果斷又有幾人能夠做到,這樣的時不利己困境遭遇,也可以說是很悲慘了。

項羽—戰亂年代的悲劇英雄

一代英雄就此在歷史的長河中拉下帷幕,以現代人的思想觀點去重觀《史記·項羽本紀》你會發現這無疑是戰亂年代的一個悲劇,項羽在營帳中最後發出的聲音,表達出了自己的自負、勇猛、柔情、悲壯。項羽的一生有拼死決戰的勇猛剛強,有感無怨時的自負自嘆,有訣別美人、名騅時的血性柔腸,有不渡烏江的知恥重義。項羽是可悲的,但他留給後人的形象是值得品讀的。李清照曾贊項羽:"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不論項羽最後的結局如何,都應當為項羽不屈的精神點贊。這種精神也是我們這個時代青年所要學習的。

項羽—戰亂年代的悲劇英雄

世事變遷,不變的是經典。翻開古人記載下來的史書,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令人嘆惋的人物形象,無一不讓我們深思。年少時的項羽是有追求的,敢說敢做;青年時的項羽是英勇拼搏年輕有為的典範。易中天說曹操是個可愛的奸雄,我想說項羽是個可愛的英雄,他是唯一一個保持真實自我的人,一個敢打敢拼敢愛敢恨痛痛快快的真漢子!在范增不止一次進諫讓項羽殺了虞姬,項羽都不為所動。古之帝王能有幾人,真心愛一人。生命的最後他的自刎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維護自尊的最好選擇,他在歷史上得到了重生。在人們心中他還是那個威猛高大的霸王!沒有人的一生是絕對的歲月靜好,都應抓住時光做個敢拼搏的少年,不問過往,但問前程,活得有價值,過的有意義。項羽實現了他的"君王"夢,敢問朋友啊~年少時的追求實現了嗎?人生道路何其長,不負時光不負心!

參考文獻:《史記·項羽本紀》

《史記·項羽本紀贊》

《詠項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