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市場進入大嚴寒時期,好面子的老百姓為什麼不敢買車了?

汽車產業作為國內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是拉動我國經濟重要的驅動力,在近年來,汽車消費市場不太景氣,汽車產銷量行情低迷,其對國內消費市場和國內經濟造成拖累。

值得一提的是,新年來突如其來的疫情,無可避免的影響到我國經濟,汽車市場受到影響在所難免,從最新的汽車市場數據來看,汽車市場進入嚴寒時期,如何調動人們的購車慾望?

中國汽車市場進入大嚴寒時期,好面子的老百姓為什麼不敢買車了?

汽車市場進入嚴寒時期,後續將迎來“春季”行情?

近日,據中汽協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月,汽車產銷量出現大幅下滑,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5萬輛和31萬輛,環比均下降83.9%,同比分別下降79.8%和79.1%。

從數據上來看,2月當月,無論是汽車產量還是銷量同比均出現大幅下降,表明國內汽車市場進入嚴寒時期。主要原因是受到疫情的影響,汽車生產供應受到壓制,消費者對汽車的需求受到抑制。1-2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04.8萬輛和223.8萬輛,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45.8%和42%。1-2月份的汽車市場行情同樣不容樂觀,原因同樣如此。

疫情對供需市場兩端帶來影響,對汽車產業的衝擊可見不小。在此期間,國內的很多經濟政策在大力支持企業發展,並防控疫情,比如,貨幣政策通過信貸支持,降低融資成本,財政政策通過稅費優惠等措施,來支持相關企業的發展,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中國汽車市場進入大嚴寒時期,好面子的老百姓為什麼不敢買車了?

汽車消費市場不景氣,已經影響到整體消費市場,通過數據來看,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130億元,同比名義下降20.5%,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48476億元,下降18.9%。

可見,汽車消費拖累到整體消費增速1.6個百分點。當前消費是拉動我國經濟的主要驅動力,汽車消費也在拖累國內經濟的增長。

值得強調的是,疫情對國內經濟及消費的影響是暫時的,我國在防控疫情方面已進入收尾工作,國內企業正有序復工復產。汽車市場供應端活力正在復甦,需求消費端將成為之後帶動汽車產業的關鍵,當疫情結束後,國內消費市場將迎來一波小高峰,汽車消費市場亦如此。

從時間上來看,當前汽車產業市場雖然處在嚴寒時期,但是春天近在咫尺,在疫情期間一部分受壓制的汽車消費需求將被釋放,短期將帶動整體汽車消費市場行情。

中國汽車市場進入大嚴寒時期,好面子的老百姓為什麼不敢買車了?

汽車作為大額及低頻消費品,勞動者的收入及收入預期是汽車消費的關鍵。而收入及收入預期受到經濟環境的影響。當前我國短期經濟遇到下行壓力,部分勞動者的收入及收入預期受到影響,對汽車的消費慾望降低,從而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到汽車消費行情。

不過,長期看,我國經濟仍將是向好發展的,經濟的持續發展能夠給廣大勞動者帶來紅利,目前,我國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有全球最多的中等收入群體,這也就意味著,我國的消費市場潛力雄厚,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汽車消費市場也將從中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