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和安卓有什麼不一樣?

用戶7542282463949



不要再說速度

如果現在還有人說安卓和IOS的區別是一個卡頓一個不卡頓,我只能說還活在上個世紀。過去我們說安卓比IOS卡的原因是由於資源調配的問題,安卓優先調配資源處理後臺運行程序,而IOS優先調配資源處理前端顯示,在當時運算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安卓就會顯得比IOS更卡,但是IOS會殺掉應用程序後臺。

但是隨著各個廠商努力堆砌硬件,從硬件的計算能力角度來看,目前安卓旗艦機器的體驗已經與IOS相同了,因為安卓5.0之後已經改變了系統的底層處理優先級,優化了動畫效果。而且安卓機器還有更大的內存可以使用,目前已經動不動標配到8G運存往上了,跟市面上大多數筆記本電腦一樣,即便你IOS內存壓縮技術再怎麼牛逼,也頂不過安卓上10G的運存暴力。

目前還在嚷嚷安卓系統使用卡的人,要麼是系統版本太低機器太老了,要麼是不經常清理垃圾程序,要麼就是不愛護硬件經常超頻玩遊戲,要麼就只能是萬年不用安卓機器的無腦黑了。

如果你確實感覺安卓旗艦機器好像的確是不如iPhone,那麼請去“設置”中的“開發者選項”,把“窗口動畫”、“過渡動畫”、“動畫時長”三個默認值從1X加快到0.5X,你就感覺安卓機器飛起來了一樣。實際上就是過渡動畫在作祟,同樣的啟動時間,IOS與安卓看起來不一樣速度的區別就在於兩者的動畫效果。IOS的過渡動畫效果自然度安卓無法比,也不能比,蘋果已經註冊了專利。所以一般而言第三方廠商自己二次開發系統的時候,會將默認動畫從1X調到0.75X左右,這樣看起來動畫效果就更加順滑一些,但實際上加載速度是不會改變的。

所以說對於系統而言,真實的運行速度與真實的體驗是兩碼事情,至少目前安卓與IOS的運行速度是不相上下的了。有人會說硬件與軟件不兼容,每一個品牌方都會在谷歌常駐有軟件調試團隊,就是為了方便調試系統與硬件的兼容程度確保流暢度。

隱私保護是唯一差距

那麼IOS與安卓到底差距在哪裡呢?核心就是對隱私的蒐集程度,換句話說是對APP權限的開放程度。早期的安卓(4.0以前)開放程度非常厲害,厲害到APP可以隨意讀取用戶的基礎數據,可以相互啟動,可以隨意調用手機的硬件權限。在免費使用軟件的時候,你的的個人信息早就被廠商抓取走了。

而近年來谷歌才開始收緊安卓系統的權限開放程度,但是也僅僅只是象徵性的收緊,比如告知用戶APP可能使用的權限,用戶有權阻止APP讀取,但是APP也有權不給授權我就不讓你用,比如說我們的“社交老大”微信,如果你不給電話權限我就不給你用,這種情況如果出現在IOS上蘋果早讓微信滾蛋了。這就是為什麼通常安卓機器的推送可以比iPhone更加準確,用戶的信息都被抓取過去了。

蘋果對於用戶隱私的保護性足夠優秀,而且是硬件級別的,從iPhone 5s指紋識別開始就內置了獨立的存儲芯片專門存儲指紋信息,蘋果自己也無法調取,更別說其它第三方了。這就是為何即便你換了蘋果設備登錄了iCloud,其它信息都可以同步過來,唯獨生物識別必須重新錄入。並且蘋果對於APP向用戶的授權要求也非常嚴格,不允許APP之間調配,系統輸入法從來不記錄你的輸入習慣,所有開發者必須將詳細的權限調配寫到開發list裡面,審核人員發現問題直接就拒了。


所以過去對於隱私的保護,是目前IOS與安卓最大的區別,過去有的人總說iPhone是美國人用來竊取國外情報的,叫大家不要用;實際上並不知道自己的信息已經被同胞蒐集洩露得差不多了。不然你以為保險貸款賣車賣房的電話是怎麼打給你的?


PM宋先生


安卓和iOS可謂是現在手機系統的兩座大山,前幾年還在堅持使用wp系統的諾基亞也開始投入安卓的麾下。

眾所周知,安卓系統是谷歌公司開發的操作系統,主要適用於只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iOS是蘋果公司開發的移動操作系統,只應用於蘋果公司的智能產品。

細說安卓和iOS的差別還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運行機制/後臺制度/指令權限

安卓採用的是虛擬機運行機制,任何程序都可以在後臺運行,除非用戶自己手動操作或者內存不足才會關閉 ,開放性較高,數據處理指令權限最高。

iOS採用的是沙盒運行機制,每個軟件都有獨立的沙盒,不能相互訪問,也不能在後臺運行,安全性較高,UI指令權限最高。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既然不能再後臺運行那為什麼我的蘋果手機在不打開微信的時候也能收到消息呢?那是因為你收到的消息是微信平臺的推送服務,其應用本身是被系統掛起的,這裡的掛起和運行不是一回事,只是數據駐留在內存裡而已。所以即便是最新款的蘋果手機,運行內存也只有4GB。安卓的後臺軟件會以各種形式霸佔內存,所以對運行內存的需求也要高一些。

還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區別就是流暢度,為什麼安卓系統用久了會出現卡頓現象而iOS卻不會呢?

主要是因為硬件配置不同,iOS的處理都是基於GPU進行加速,相當於藉助GPU的力量進行渲染,自然流暢度會高;

安卓要適應各種品牌的手機硬件,所以要靠程序本身進行渲染,久而久之,CPU壓力過大,就會越用越慢。


鎂客網


感謝閱讀!

我曾經也是IOS用戶,用了幾代蘋果手機,然後換了華為手機,體驗了2,3年安卓系統了,對兩個系統認識還是比較深的,現在我們來談一談IOS和安卓有什麼不一樣。

1.日常系統的流暢性

一開始使用感覺安卓不跟手,但是速度傻快,傻快的,比蘋果手機速度快。IOS動畫效果流暢,安卓經常掉幀。IOS系統的屏幕響應速度快,但APP加載速度不一定比得過安卓。IOS一些小功能比安卓做得好,比如屏幕複製文字。安卓系統的小功能比IOS豐富,更加人性化,操作更加方便,比如安卓有返回鍵,短信自動分類,一鍵刪除。


後來習慣安卓系統的邏輯方式,感覺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備用機MATE9PRO用了3年並不卡,別家的安卓系統不知道,華為的安卓系統確實不卡。目前我的主力機是MATE20,更新方舟編譯器後發現有趣的現象,屏幕響應速度提升了,動畫也基本不掉幀了,感覺和IOS一個樣,速度更是快得很。

(圖:方舟編譯器)

2.APP的可玩性和工作方便性。

我以前玩國外大型3D遊戲,在蘋果APP Store裡下載,必須給很多錢才能下載,而安卓系統就不用,有很多安卓APP遊戲平臺都是免費下載的,甚至有破解版的,安卓系統能玩PPSSPP模擬器大型遊戲,蘋果IOS只能越獄才能玩。IOS上面的第三方軟件支付服用有30%提成,而安卓沒有,以前蘋果手機上充值遊戲經常被扣。

(華為手機無線PC模式)

在工作方便上,IOS遠不如安卓;IOS在電腦上傳個文件,還得授權,拷貝文件更是認證步驟麻煩,安卓系統直接打開USB開關,數據直接傳輸。華為手機上有PC電腦無線模式,工作非常方面,蘋果的IOS沒有。IOS的語音系統比安卓好,華為的小E語音就是個智障,不過目前升級系統好多了。

3.玩遊戲方面

以前用蘋果手機的時候玩遊戲賊順手,指那打那,安卓手機玩遊戲就不行,技能反應遲鈍不跟手,畫質不好,大型遊戲卡頓。遊戲是安卓和IOS分區的,遊戲開發商由於IOS統一了標準,所以會優先優化IOS的。



華為手機去年更新GPUTUBRO技術後感覺好了很多,非常穩定,大型遊戲也不卡了。今年用了MATE20更是全面的提升,GPU支持線性過濾,遊戲畫質也變好了,更新方舟編譯器後感覺遊戲跟手了,按鍵反應快一些目前就我感覺來說,安卓遊戲體驗已經追上IOS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感覺IOS系統已經沒有任何優勢了,反正我是用不回IOS了。各位小夥伴怎麼看!歡迎留言和關注。


解悟科技諸葛慕


做為如今手機市場上兩大針鋒相對的系統,安卓和iOS確實是各領風騷的!安卓如今發展成國產機標配,而iOS是蘋果專配!安卓和iOS特點的不同勢必帶來體驗的不同,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兩者的區別!


IOS與安卓的區別:

1、兩者運行機制不同:IOS採用的是沙盒運行機制,安卓採用的是虛擬機運行機制。

2、兩者後臺制度不同:IOS中任何第三方程序都不能在後臺運行;安卓中任何程序都能在後臺運行,直到沒有內存才會關閉。

3、IOS中用於UI指令權限最高,安卓中數據處理指令權限最高。

4、發行的公司不同:ISO由美國蘋果公司開發更新;安卓由美國谷歌公司開發更新

5、免費與收費:ISO非開源的,需要收費的;安卓是開源的,任何人可以免費使用而不用交費

iphone沙盒機制解釋:應用程序位於文件系統的嚴格限制部分,程序不能直接訪問其他應用程序。以殺毒軟件中的沙盒技術解釋一下。“沙盒”技術是發現可疑行為後讓程序繼續運行,當發現的確是病毒時才會終止。“沙盒”技術的實踐運用流程是:讓疑似病毒文件的可疑行為在虛擬的“沙盒”裡充分表演,“沙盒”會記下它的每一個動作;當疑似病毒充分暴露了其病毒屬性後,“沙盒”就會執行“回滾”機制:將病毒的痕跡和動作抹去,恢復系統到正常狀態。

安卓虛擬機機制解釋:android本身不是為觸摸屏打造的,所以所有的應用都是運行在一個虛擬的環境中,由底層傳輸數據到虛擬機中,再由虛擬機傳遞給用戶UI,任何程序都就可以輕鬆訪問其他程序文件。


米斯爾伯爵


非常高興回答您的這個問題,以下是我自己的一些理解和看法,希望能幫到大家,也希望大家能喜歡我的回答。

停止談論速度

如果仍然有人說Android和IOS的區別是紙盒和非紙盒,我只能說他們在上個世紀還活著。以前我們說過Android比IOS卡好是因為資源分配的問題。Android優先分配資源來處理後臺運行的程序,IOS優先分配資源來處理前端,這說明在當時計算能力有限的情況下,Android會比IOS出現更多的顯卡,但是IOS會殺死應用後臺。

但是,在廠商努力打造硬件的同時,從硬件計算能力的角度來看,Android旗艦機的體驗與IOS是一樣的,因為Android5.0改變了系統的底層處理優先級,優化了動畫效果。而且Android有更多的內存可供使用。它現在固定在8G的存儲空間。和市場上大多數筆記本電腦一樣,即使你的IOS內存壓縮技術非常強大,它也無法承受Android上10G的存儲暴力。

那些還在吵著要Android卡的人,要麼是系統版本太少,要麼是太老了,無法清理垃圾程序,要麼是不關心硬件,不加班玩遊戲,要麼就是已經有幾千年沒有用Android機器的沒腦子的人。

如果你確實覺得Android的旗艦機不如iPhone好看,打開設置中的開發人員選項,將默認的“窗口動畫”、“過渡動畫”和“動畫長度”的值從1X加速到0.5X,你會覺得Android機器在飛。事實上,過渡性動畫正在製造麻煩。IOS和Android在速度上的區別在於兩者的動畫效果不同。IOS的過渡動畫效果是Android無法比擬的。蘋果公司已經註冊了一項專利。所以一般來說,第三方廠商在開發自己的二次系統時,會將默認動畫從1X調整到0.75X,這樣會使動畫效果更加流暢,但實際上加載速度不會改變。

所以對於系統來說,真正的運行速度和真正的體驗是兩碼事,至少目前Android和IOS的運行速度是一樣的。有些人會說硬件和軟件是不兼容的。每個品牌在谷歌中都會有一個軟件調試團隊,以方便調試系統和硬件兼容,確保流暢。

那麼IOS和Android有什麼不同呢?其核心是隱私收集的程度,換句話說,對應用程序權限的開放程度。早期的Android(4.0之前)是如此開放,以至於APP可以隨意讀取用戶的基本數據,互相啟動,隨意調用手機的硬件特權。當你免費使用該軟件時,你的個人信息早已被竊取。



大魚M8198


安卓開放,比較適合喜歡玩機的人,因為可以大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但也讓它的安全性降低,再就是碎片化,碎片化產生的垃圾更本不知道怎麼清理,而ios越來越封閉,現在基本上最新的系統都沒有越獄的了,不易產生垃圾,系統很長時間內都比較流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