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的花卉、花鳥,感謝分享轉發

張 大千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國畫大師,無論是繪畫、書法、篆刻、詩詞都無所不通。早期專心研習古人書畫,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後旅居海 外,畫風工寫結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大家對他的山水畫都比較熟悉,卻不知他的花卉、花鳥也同樣留有宋人遺風。


張大千的花卉、花鳥,感謝分享轉發


《茶花》 立軸設色紙本 1980年作


此作花朵以沒骨法為之,每朵花各有其形狀和韻致,花瓣飽滿而有凹凸的效果,藤黃點染的花蕊與花瓣融合在一起,墨葉將花朵襯托出來,為了打破都是沒骨法這種單調,畫家將枝條畫得格外婀娜,再以濃墨勾畫葉脈。畫面上跳動著活潑的線條和嬌豔的色彩,正有“玉佩搖光翠”之感。


張大千的花卉、花鳥,感謝分享轉發


《金碧牡丹》鏡片設色鉤金紙本,1944年作 《花卉》1948年作


張大千的花卉、花鳥,感謝分享轉發


《金線藍牡》 立軸 1946年作


張大千的花卉、花鳥,感謝分享轉發

《牽牛花》,鏡心設色紙本


款 識:天孫淚溼玉羅裳,刷翠成花花幾行。終古銀河隔秋水,怕人偷插鬢雲香。畫牽牛花始於明代陳白陽,多以寫意畫出,墨葉蘭花層層垂落,饒有風趣,別具一格。 其後,張大千、齊白石多以牽牛入畫,白石好用西洋紅畫出,即所謂“紅花墨葉”派;張大千則是以水墨勝出,又以色彩不入俗套而聞名,畫法是在陳白陽的基礎上 又有新意,已經是自己的風格,且以此作品為最早。


張大千的花卉、花鳥,感謝分享轉發

《海棠》 鏡心 1976年作


張大千的花卉、花鳥,感謝分享轉發

《菊竹雙清》 立軸 1941年作 《芙蓉幽禽》 鏡片 張大千、陳佩秋 1981年作


張大千的花卉、花鳥,感謝分享轉發

《東籬秋色圖》 立軸


張大千的花卉、花鳥,感謝分享轉發

《甘香圖》 鏡心設色紙本


款識:甘香得自淡之餘,玉笙官廚味不如。他日閒居歌十畝,掩關常讀老農書。蜀人張大千。張大千畫菜蔬的作品並不常見,多在其二三十年代,此幀以甜菜花為題,先以石青、石綠、石黃、赭石畫成,後以濃墨勾勒根莖,為張大千早年菜蔬題材畫作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詩情畫意相得益彰。


張大千的花卉、花鳥,感謝分享轉發

《竹菊圖》 鏡心 1978年作 《文殊蘭》 立軸設色紙本 1949年作


張大千的花卉、花鳥,感謝分享轉發


張大千的花卉、花鳥,感謝分享轉發


張大千的花卉、花鳥,感謝分享轉發

《國色天香 牡丹》 鏡心設色紙本


張大千的花卉、花鳥,感謝分享轉發

《歲朝圖》 立軸設色紙本 1938年作


1938 年秋後,張大千逃離日軍佔領下的北平,經上海、香港,輾轉回到四川,住在青城山上清宮。1939年立春,農曆尚在戊寅歲尾,他為老同學雅林畫了這幅《歲朝 圖》,祝對方“己卯開歲百福”。如同春聯、年畫,歲朝圖作為一種迎年、賀歲文化,題材都以吉祥、熱鬧、喜慶為主,作品也就常常不免落於俗套。張大千此畫, 正是一幅選材、構圖、用筆、設色都頗費心思的藝術精品。畫中呈現的是三樣冬春之際衝寒而放的花卉:山茶、梅花、水仙。由於僅僅各取一枝,位置安排又掩映得 宜,整個畫面就顯得疏朗清新,避免了紅豔滿紙的喧鬧與俗氣。畫法兼工帶寫,而以小寫意為主。彩與墨,既互為映襯,自身又忽濃忽淡,忽取沒骨,忽用勾勒,極 富變化之美。水仙亭亭玉立。淡墨揮出的翠葉,娉娉嫋嫋,柔美多姿,配上頂端盛開的黃花,真所謂“綠帶拖雲,金卮照雪,露濃見影,風細聞香”。水仙下面是一 枝橫斜而出的梅花。幾朵白梅,或含苞,或綻放,頗得清冷之味。梅枝亦用淡墨揮寫,卻因筆觸迅疾、堅定、有力,枝末更以枯筆掃出,而與水仙葉的柔婉形成對 比。梅花前面是山茶。濃墨刻畫的樹葉,仍然有深有淺。葉破處小枝微露,枝斷處截痕宛在,工筆之細,令人稱絕。濃葉簇擁中,一朵紅山茶綻然開放;另一朵紅蓓 蕾正含羞待放。紅花的呈現,於水仙、寒梅的清雅之外,帶來了春容煥發的迎年氣象。


張大千的花卉、花鳥,感謝分享轉發

《松鼠梅石圖》 鏡片設色紙本


張 大千的畫之所以一紙值千金,這跟他的勤奮和臨摹分不開的,他學養深厚,又肯埋頭苦畫,學藝術苦功夫是一定要下的,現在很多畫家愛錢甚於愛藝術,急功近利, 畫的一般卻敢自稱大師,故真正的精品不多,我輩藝術行者,更要耐得住寂寞,苦下功夫,多多積累學養,向大千老師學習,爭取在藝術的道路上創造出自己獨有的 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