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下雨天和什麼最配?

有些東西,要用時才能想起。比如雨具......

張志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裡,把頗為煩惱的雨天寫得怡然閒適。有了隨遇而安的心境,搭配上基礎的雨具,即使是斜風細雨的日子,也能如溫暖春陽。

“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雨巷中與丁香姑娘的相遇,凹造型的,是一把油紙傘。男子手中的油紙傘,和姑娘的惆悵迷茫的眼神,微雨中溼漉漉的芬芳很搭。傘為媒,是古時男女初逢,傳情達意的好道具,許仙和白蛇西湖斷橋的橋段是證明。

古人雨天不可能宅家,也得出門,那出門都會帶什麼雨具呢?

古代的下雨天和什麼最配?


雨衣

我們較熟悉的是“蓑衣”,說起蓑衣,就會想畫片裡穿著支支愣愣的蓑衣,戴著斗笠,穿著草鞋的漁翁。一人一孤舟,獨釣寒江雪的蓑笠翁,在各種畫片中都是這造型。

“蓑衣”這名字,來源於三國時,吳國學者韋昭對這種原始雨衣的解釋“蓑襞衣也”,李時珍《本草綱目·服器部》說得更具體:

“蓑草結衣,御雨之具。”

清郝懿行《證俗文》亦稱:

“案襏襫,農家以御雨,即今蓑衣。”

其實,蓑衣在更早時候的正式名字叫“襏襫”,這兩個字比較難度,與“博士”同音。

“襏襫”,是古人使用最廣泛的原始雨衣。《國語·齊語》裡記載:

“脫衣就功,首戴茅蒲,身衣襏襫,霑體塗足,暴其髮膚,盡其四肢之敏,以從事於田野。”

頭上戴著茅蒲編的帽子,身上穿著襏襫,這是先秦時齊國農民遇雨天做農活時的裝束。

古代的下雨天和什麼最配?


製作襏襫的材料多種多樣。製作據宋羅願《爾雅翼》:

“襏襫以莎草為之,今人作笠,亦多編筍皮及箬葉為之;其臺為衣,編之若甲,毿毿而垂,故雨順注而下。”

莎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葉片為線形,表皮寬而光滑,防水性能強。在古代,莎草的用途十分廣泛,無論東西方。電影《達芬奇密碼》中,記載了重要線索的文字,就是被達芬奇寫在莎草紙上,這種材質十分怕酸,遇酸就會爛成渣。

除了莎草,蒲葵也是製作襏襫的上好材料,其葉似棕櫚,掌狀分裂,呈扇面形,人們常用的蒲扇就是用蒲葵製作的。用蒲葵製成的蓑衣又稱“葵衣”,清代文學家李調元在《南越筆記》中記載:

“按粵俗,以葵衣御雨。《通志》雲:新會蒲葵,其本作扇,其末作蓑笠、蕈席。又有一種油葵,出陽江恩平,性柔,止可作蓑笠。”

除此之外,還有用藺草、白玉草編製成的蓑衣。今天,藺草的一大用途就是做草蓆,日本對這種材質的草蓆很是青睞,藺草蓆售價不低,喜歡網購傢俱用品的多數都知道。

古代的下雨天和什麼最配?


在古代,還有用絹絲製作、外塗油脂的“高級雨衣”。這種雨衣又被稱為“油衣”。油衣避水性極好,與現代雨衣功能十分接近。

由於這種雨衣材料比較“高級”,油衣多為達官貴人所用。據《宋會要輯稿》,北宋皇家設有各種製作器具的作坊,其中就有“油衣作”。宋朝一些富家子弟雨天出行都愛穿油衣,《西湖老人繁勝錄》記述南宋都城情形:

“遇雪,公子王孫賞雪,多乘馬披氈笠,人從油絹衣。”

到了明清時,油衣已進入尋常百姓家。在北京有“竇氏油衣”。清張子秋《都門竹枝詞》稱:

“雨衣油紙家家賣,但看招牌只一家。你也竇家我也竇,女娼男盜盡由他。”

因為竇氏油衣好賣,還出現了“山寨”的竇氏油衣。

古代的下雨天和什麼最配?


到清朝時,防雨服裝更為豐富,除雨衣外,還有“雨裳”,從皇帝到百姓都穿,以顏色區別等級。《大清會典》規定:

“皇帝雨裳,明黃色,油綢,不加里,左右幅相交……”

民間還出現了“雨裙”,用油布製作,使用時裹在褲裙外面。李海觀小說《歧路燈》中提到:

“我無事不來,今日特來問譚爺借雨帽、雨衣、雨裙,俺家裡要走哩。”

雨帽

我們今天不止是雨衣,但凡有一點遮風擋雨功能的衣服,都是連帽的。不用時耷拉在領子後,時髦減齡顯年輕,碰到個大風下雨天氣,往頭上一兜還能抵擋一陣。古人有點軸,衣服是衣服,帽子是帽子,不能混在一塊。所以,古人的雨衣不帶帽子,雨天還要戴雨帽才能出門,雨帽稱作“笠”。

古代的下雨天和什麼最配?


笠,和襏襫年代一樣久遠。《詩經·小雅·無羊》中有“爾牧來思,何蓑何笠”,《周頌·良耜》中也提到:“其饟伊黍,其笠伊糾”。

“笠”又稱“笠帽”,形狀有方圓之分,晴雨兩用,遮陽用的叫“涼笠”,蔽雨則稱“雨笠”。材料與製作蓑衣差不多,用草編織的叫“草笠”,用蒲葵編的叫“蒲笠”,另外還有“竹笠”、“棕笠”、“藤笠”、“氈笠”等,都是根據製作材料命名。笠在古代使用廣泛,其造型有種簡練的美感,陶瓷中笠式盞,笠式碗都很受喜愛。

一般說來,笠是勞動者戴的,不少文人逸士也喜歡戴笠,唐代詩人陳陶《避世翁》有云:“海上一蓑笠,終年垂釣絲。”漸漸地,蓑衣、斗笠成了古代文人的“隱士服”,一襲蓑衣一頂斗笠,逃離世俗、歸隱江湖。

古代的下雨天和什麼最配?


除了笠,唐代時還出現了新式雨帽——“油帽”,現今常見的宋詞詞牌名“蘇幕遮”指的便是這種帽子。宋·王明清《揮麈錄》前錄卷四載“高昌”之風俗雲:

“俗多騎射,婦人帶油帽,謂之蘇幕遮。”

近人俞平伯《唐宋詞選釋》考證,蘇幕遮是波斯語的譯音。傳入中原後,男人也戴起了油帽。油帽前加上一個紗幕,很受女子喜愛,遮擋住了女子的好容顏,有神秘感,更重要的是擋灰塵擋塵沙。今天的一些特殊時期的應急“發明”,多數是從歷史上找靈感。

到了明代,有點身份地位的人又不屑戴斗笠了,如《明史·輿服志三》所記載:

“今農夫戴斗笠、蒲笠,出入市井不禁,不親農業者不許。”

李時珍《本草綱目·服器部》中說:

“笠,乃賤者御雨之具。”

古代的下雨天和什麼最配?


雨鞋

先秦時,出現了一種雙層木底鞋,稱“舄”(音同“戲”)。這種鞋子可以防止溼氣入侵,一般為貴族所用,《周禮·天官》中記載

“屨人掌王及王后之服屨,為赤舄黑舄。”

木屐是古代出現得一種非常早的鞋,今天我們已經很少穿木屐了,但是,木屐卻始終是日本“和服”的標配。“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李白夢中游天姥山,登山用具中,最為強調的就是“謝公屐”。謝公屐的發明者謝靈運,貴族出身,又是文壇大家,又是戶外愛好者,設計的裝備也風雅得很。

古代的下雨天和什麼最配?


到了宋代,木屐多用作雨鞋。宋張瑞義《貴耳集》中說:

“東坡在儋耳,無書可讀,黎子家有柳文數冊,盡日玩誦,一日遇雨,借笠屐而歸。”

說的是蘇東坡冒雨戴笠著屐而歸的情景。《紅樓夢》中,講到寶玉去探望病中的黛玉,正碰上下雨。

“只見寶玉頭上戴著大箬笠,身上披著蓑衣……黛玉看他脫了蓑衣,裡面只穿半舊紅綾短襖,繫著綠汗巾子,膝上露出綠綢繖花褲子,底下是掐金滿繡的綿紗襪子,靸著蝴蝶落花鞋。黛玉問道:‘上頭怕雨,底下這鞋襪子是不怕的?也倒乾淨些呀。’寶玉笑道:‘我這一套是全的。一雙棠木屐,才穿了來,脫在廊簷下了。’”可見,木屐的材質也有好壞之分。

除了木屐之外,在隋唐時期還出現了一種叫“油靴”的雨鞋。油靴也稱“油膀靴”,這種靴子一般不直接穿在腳上,功能相當於鞋套,分有筒和無筒兩種款式,有筒稱為“油靴”,無筒稱“油鞋”:用木片做底,木底釘釘子以防滑。靴面用細絹製作,外面塗上桐油或蠟。

古代的下雨天和什麼最配?


南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諸行》便提到當年都城臨安街頭有賣油靴的商鋪:

“都下市肆,名家馳譽者……彭家油靴、南瓦宣家臺衣、張家圓子、候潮門顧四笛、大瓦子丘家篳篥之類。”

元朝時還流行一種“雨靴”,似與油鞋差不多,用布做幫,外面塗上桐油,鞋底釘上大帽子釘,防滑不怕潮。這種雨靴也是軍需,當年元軍攻打南國緬軍,抓獲不少俘虜,用一雙雨靴就能換回一名俘虜。

古代的下雨天和什麼最配?


雨傘

在古代中國,有多種關於傘發明的傳說和文獻,目前普遍流傳的是這幾種說法——

其一,荷葉的啟示。

一種說法認為,在4000年前,一位兒童頭頂一片大荷葉,冒雨行走,雨珠從凸面的荷葉斜邊滾下,啟發人們發明了傘;另一種說法指出,3000多年前周武王帶兵打仗時遇暑熱,路過荷塘時士兵們摘荷葉遮擋灼熱的陽光。有士兵說:如果隨時都能帶著荷葉就好了。這句話觸動了周武王,他命令工匠加以研製和改造,於是發明了傘。

其二,移動的亭子。

這傳說與魯班有關。魯班在鄉間幹活時,妻子云氏每天往返送飯,遇上雨季,常常挨淋。魯班沿途建造了一些亭子,遇到下雨可在亭內暫避。然而,固定的亭子不能真正解決問題。一天,雲氏突發奇想,“要是隨身有個小亭子就好了”。魯班聽了媳婦的話後獲得靈感,依照亭子的樣子,裁了一塊布,安上活動骨架,裝上柄——“傘”就這樣問世了。這狗糧真是撒到全世界,撒了幾千年啊。真是愛情點亮靈感,羨煞單身狗。

古代的下雨天和什麼最配?


其三,帶長柄的笠。

據說傘是在笠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徐廣注《史記》時寫道:“笠有長柄者謂之簦”。唐代顏師古在注《急就篇》時有更詳盡地說明:“簦、笠,皆所以御雨也。大而有把,手執以行,謂之簦;小而無把,首戴以行,謂之笠。”如此看來,簦就是安裝了手柄的大笠,除了材料和收放功能外,其形制和今天的傘並無多大區別。

其四,莊嚴的華蓋。

最初用於遮陽避雨的是一種不能開合的用具,名叫蓋,一頂圓形布蓋子下邊支著一根長棍,不能收攏也不能伸展。相傳它最初出現在黃帝與蚩尤的戰爭中。時值春末夏初,風捲塵揚,烈日炎炎,黃帝命人在戰車上撐起“華蓋”來遮住陽光、擋住風沙,好看清對方的陣勢。後來,黃帝獲勝了,人們以為是“華蓋”保佑的結果,視其為榮譽和權力的象徵。

其五,戰車的車篷。

從考古資料看,與我們今天使用的傘最接近的是一種戰車上的車篷,因此有人認為傘起源於車傘。戰國時期的車傘造型與後世的傘形非常接近,但這一時期的傘具尚無傘鬥,傘弓(即傘骨)直接插入傘柄上端的蓋鬥中,環蓋鬥鑿出楔形榫眼用於裝傘弓。車傘的體量較大,骨架主要材料為木、漆、青銅,傘面材料不可考,可能是綢、布或獸皮。

古代的下雨天和什麼最配?


漢代隨著造紙術的發明和改進,開始用有韌性的樹皮造紙做傘面,然後塗上油脂或天然桐油,油紙傘應運而生。除了發揮遮陽擋雨的日常之用,一些文人雅士會在傘面上題詩作畫,遣情抒懷。

傘為尋常百姓普遍使用是在宋朝,南宋畫家劉松年《鬥茶圖》中,四人有三人攜帶雨傘。據吳自牧《夢粱錄》中的記載,宋代傘的種類很多,形狀多樣,顏色豐富,有專門供士人用的青絹涼傘,有皇帝出巡用的黃羅傘,還有普通人用的青灰小傘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