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為何一定要讓兒子學詩?還說不學詩,連話都不會說。

孔子認為“不學詩,無以言”,所以囑咐兒子一定要好好學習《詩經》,他說詩有“興、觀、群、怨”的功用,那麼,什麼是“興”,什麼是“觀”,什麼是“群”,什麼又是“怨”呢?本文就為讀者諸君一一解析。

孔子為何一定要讓兒子學詩?還說不學詩,連話都不會說。

孔子

一、孔子對兒子孔鯉的教導


《論語·陽貨》有云:“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孔子的兒子叫孔鯉,據說生這個兒子時,魯昭公送了孔子一尾鯉魚,所以起名字叫孔鯉,字伯魚。人沒有不愛自己的孩子,盼著自己的孩子成才的,孔子是大教育家,門下三千弟子,賢者七十二人,對孔鯉當然更要好好教育一番,上面引用的《論語·陽貨篇》裡的這一段話,就是孔子教育兒子的話,大概意思就是說:“孩子你為什麼不好好學習一下《詩經》裡的詩呢?詩可以寄託思想,反映現實,交流感情,抒發不滿,近了說可以侍奉父親,遠了說可以侍奉君主,而且還能知道很多鳥獸草木的名字。”看看孔子這諄諄教導的勁兒,就知道他有多愛自己的兒子了。


孔子為何一定要讓兒子學詩?還說不學詩,連話都不會說。

舊時讀書人都要學習《四書五經》

二、孔子所說的詩,指的是《詩經》


古人提到詩的時候,指的就是《詩經》。我們現在都知道“四書五經”是傳統文化中的經典,過去的讀書人是一定要熟讀,現在的國學教育中,也少不了這部分內容。“四書”就是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四部作品;“五經”就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這五部作品,《春秋》由於文字過於簡略,通常與解釋《春秋》的《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分別合刊,“四書”雖然放在前面,其實是從宋朝才開始這麼叫,“五經”之名則始於漢武帝。

《詩經》是西周到春秋期間的一部詩歌集,詩的作者都是佚名,傳說是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的,孔子一定要讓兒子學習《詩經》,可見在他心中詩有多麼重要了,他所提出的“興、觀、群、怨”,是總結《詩經》的功用,也間接說明了詩歌的社會作用,以及對人性和人情的培養和薰陶。

那麼,什麼是詩歌的“興、觀、群、怨”呢? 以下是筆者的理解。

孔子為何一定要讓兒子學詩?還說不學詩,連話都不會說。

古籍

三、什麼是詩歌的“興”、“觀”、“群”、“怨”


詩可以興

詩可以興,主要是指詩歌對人們的思想感情具有啟發和感染作用,可以引發聯翩的想象,可以“引譬聯類”“感發志意”

,增進人的修養。《論語·學而》記載,子貢引用《詩經》裡的詩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來說明品德修養必須要不斷提高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稱讚,這也算是詩歌起興作用的一個小例證。

詩可以興,除了說可以激發人的感情,也有人認為這個興是“比興”之興,說是“詩”可以讓人學會運用象徵性的語言藝術,學會用譬喻,用“告諸往而知來者”的語言來解釋世界,學會用舉一反三的方法進行類比聯想,最終以這些方法和手段提升人的精神,以達到禮義教化和人格的完成。

這些話說起來有點高深莫測,我不懂也不想深究。詩歌可以激發人的思想感情,我是非常認同的,這也往往是我們讀詩的一個很主要的目的或者說是原因。我們所具有而無力言明的思想感情,願意它被人說出來,產生共鳴和與人相通的欣慰。我們所不具有的思想感情,也願意有人來告訴我們,讓我們欣喜地發現人世間居然有這樣的美景,有如尋幽訪勝時所能產生的快樂。從這個角度說,詩性和哲學應該是相通的,詩人必該比常人所思更深,所見更廣,所能具有的思想感情也更加博大和深沉。這樣,我們才能在讀詩的過程中,見識更多,體會更多,潛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吧?


詩可以觀


詩可以觀,則點明瞭詩歌的認識功能,即“觀風俗之盛衰”、“考見得失”,指的是詩歌能反映社會現實生活和人情物態,可通過詩歌來考察社會狀況、政治得失和人民的願望.此外,“觀”也可以包括對賦詩者品性和志向的觀察。
我的感受是通過詩歌可以觀察瞭解到世間萬物和人間萬象,當然,也還包括寫作者的心志,而後者可能也是主要的一個方面。

世界在每個人的眼中都是不一樣的。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因為有“我”,才有這個世界存在。我們讀詩所看到的一切,也許與我們所見相同或相似,那會令人感到親切,人心本來是喜歡趨同或者求同的。我們也會看到不同,這不同應該會令人感到欣喜,新鮮的東西對人來說總是有趣的,正是因為永遠有新的有趣的事物可以去發現,去追尋,生活才是有意思的。

羅素的話“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應該就是這樣的一層意思。

所以讀詩,要善於體會作者的用心,從中發現新的意義和解釋。這樣的“觀”,是讀詩的快樂所在。


詩可以群



詩可以群,“群”字簡單講就是合群。孔子把“群”看成是君子必須具備的一種道德修養。比如,孔子說“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君子周而不比”,就是把“群”作為一種君子必備的美德來提倡。

孔子主張詩教、樂教,認為詩歌和音樂教育可協調社會關係和群體氛圍,使人們和諧相處,即“群居相切磋”,“和而不流”,人們可藉助詩歌來交流思想,溝通情感,以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與融洽。

我們對“群”的理解卻可以不限於此,詩可以群,想來是以詩歌中某些情感的普遍性和共通性,而使人達到相互的理解和諒解,從而使社會能夠和諧吧?歡樂了人們唱酒歌,悲傷了人們吟哀詩,或者看到豪邁的詩歌使人起了壯懷,吟詠飄逸美妙的作品使人一消塵俗之念,詩歌可以使不同的人通過一個感情的觸發點,互相瞭解和融合,人不再孤獨,找到了群。


孔子為何一定要讓兒子學詩?還說不學詩,連話都不會說。

孔子

詩可以怨


詩可以怨,這裡的怨,並不只如字面上所說的是怨氣,是憤慨之言。韓愈在《送孟東野序》的開篇即說:“物不得其平而鳴”,這種不平則鳴,也是詩可以做到的“怨”。

“怨”的內容既可以是針對社會政治的,也可以不侷限於宏觀政治領域,舉凡家庭、朋友、男女以及各種社會人事之間,都會有情感的鬱結,都可藉詩歌加以抒發。

有一句話說“詩為心聲”,寫詩抒發一下心裡的牢騷怨氣本來也是正常的。司馬遷就說過:“《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不過,《論語》中所談到的的“怨”和“可以怨”的詩,大多平和溫婉,具有諷諫,規勸和協調人類社會關係和情感的意義,其目的仍在於完善和培養人的道德情感。儒家的“詩教”講求“中和之美”,“怨”也應該是“溫柔敦厚”和“止乎禮儀”的。

按我的理解,嗟嘆個人境遇的不幸,諷喻社會的弊端,都可算作“怨”的範疇。怨的境界自然也有高下之分,讀詩者細品則可知。


孔子為何一定要讓兒子學詩?還說不學詩,連話都不會說。

功夫在詩外


四、從詩歌寫作者的角度來理解“興觀群怨”


孔子的幾句話雖然都是從讀者的角度來說的,但其實每一句也都可以作為寫作者的指南。

知道“興”,就該真誠地體現自己,也該保持敏銳的感觸能力,前進的熱情和信心,以創造美的典範。

知道“觀”,就該客觀地觀察世界,完善自己的品格,具有對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熱愛自然,熱愛生命,也如朱光潛所說的那樣:對人世的悲歡好醜懷有普遍的平等的同情。

知道“群”,可以說就是知道了寫作的社會意義,詩歌可以完全是個人感情的抒發,但不能完全侷限於個人的天地。不能與人溝通的詩歌存在的價值不是很大,比如說某些晦澀難懂的現代詩,也許技藝是完善的,也許思想是深刻的,也許感情也不能不說是真實的真誠的,但是除了自己或二三子之外沒人能懂,那樣的詩歌白白浪費了作者和可能有的讀者(會有些不嫌煩,耐性好得出奇的人)的時間以及紙張筆墨。再比如說有些作者的思維非常獨特乃至奇特,和平凡大眾全不能相通,這類高人都只適合關起門來自己熱鬧去。

真正知道“怨”的,其實是掌握了一種作文的方法,怨而不怒,哀而不傷,平和雅正,溫柔敦厚。這些東西體現在寫作的方法上,實際上展現的卻是一個人的品格。詩品也即人品,說來說去,正如陸游教育兒子的話:“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


孔子為何一定要讓兒子學詩?還說不學詩,連話都不會說。

詩意地棲居


五、不學詩,無以言



據《論語》記載,孔子還曾說過:“不學詩,無以言”。這也是他教訓兒子的話。不學詩,連話都說不好了嗎?我並不是很相信,但由此可以看到,人對自己的孩子的期望總是更為高遠和不同。

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做一個具有高尚品格美好情操的人呢?那樣的人,不管遭遇是怎樣,在精神上,總能得到大快樂,幸福的天地將更為寬廣,麻雀的所見和天鵝總是不同。我不知道人能不能像荷爾德林所說的那樣“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但是真的,我知道,人可以選擇讓心靈在詩的國土裡棲居。


孔子為何一定要讓兒子學詩?還說不學詩,連話都不會說。

詩經蒹葭的畫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