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產權改革才能去槓桿

過去一段時期以來,政府在大力推行去槓桿,以降低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那麼,怎麼看這一政策?為了說明這一問題,文章將首先指出高槓杆率產生的原因,然後說明該如何去槓桿。

高槓杆率產生的原因

我們首先承認個體具有“理性”,個體自己會判斷多高的槓桿對自己合適。假如個體具有較高的風險承擔能力,預期自己今後的收入有保障,那麼他會支付高的借款利率,或借更多錢去投資或消費。

因此,讓個體自己去判斷風險才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不同的金融企業提供不同的借貸服務,以滿足不同人的需求。如同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價格,這些不同的服務自然也有不同的價格,即借貸利率。要允許高風險的借貸服務和低風險的借貸服務同時存在,就像允許價格高低不同的商品同時存在。

槓桿率本身雖然不是價格,但允許不同的槓桿率存在,是讓“利率”這一價格機制發揮作用的重要條件。假如用行政命令的方式降槓桿,那也意味著利率機制失去作用。行政化的去槓桿追求的是“社會平均槓桿率”,認為把這個槓桿率降下來,金融就安全了。但這是個沒有意義的概念。把不同人的負債率累加,求平均值不能說明什麼問題,因為它無法放映不同的人對不同槓桿的接受水平。而且也沒有人可以事先說明,多高的社會平均槓桿率是“合適”的。

由於人們一般不會隨便加槓桿,正常情況下普遍的高槓杆不太可能出現。如出現普遍的高槓杆,那要從產權制度上尋找原因。與私人相比,國有部門更容易出現主動加槓桿的情況。這一方面是因為國有部門借貸的資金成本低,另一方面是有政府信用的擔保,銀行願意借錢給它。這裡順便要說的是,與國有部門的高槓相伴的是產能過剩和低效率等問題,其原因在於當國有部門可以用加槓桿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時,就失去了創新和削減成本的動力。換句話說,廉價的信貸使國有部門可以繼續維持低效率的生產,如大量的冗員。

國有部門的高槓杆會推升整個社會槓桿率。當國有部門通過大量借貸來實現自己的目標,解決自己的問題時,也製造了通貨膨脹,推高了資產,尤其是住房價格的上漲。而普通大眾看到住房價格上漲後,出於避免貨幣貶值或追求收益等目標,也會去買房來,這就提高了他們的槓桿率。可見,國有部門的高槓杆率,會傳遞到私人部門,推升私人部門的槓桿率。不難發現,國企和地方政府是主動加槓桿的部門,而私人部門是被動加槓桿的部門。

個體在借貸時,一般來說會對風險進行評估,如風險在他評估的範圍之內,那就不叫風險,超出他預計的範圍才構成風險。一般而言,市場不可能自己製造出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槓桿水平。如市場風險普遍地超出個體估計的範圍,那意味著個體普遍地判斷錯誤,將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這種情況的出現,源於投資者普遍地被通貨膨脹製造的信號誤導。通貨膨脹使加槓桿變成了“高收益、低風險”的贏利方式,也即這種“槓桿紅利”促使投資者加槓桿。那麼通貨膨脹又是誰製造的呢?哈耶克說“通貨膨脹是由政府及其工作人員造成的,除此之外的任何人都不可能造成通貨膨脹”。哈耶克這句話同樣適用於“槓桿”,即一個社會普遍的高槓杆率只能是政府製造的,是政府為了實現自己的宏觀政策目標或維持低效率的部門的結果。

以市場化方式去槓桿

目前政府用一種行政化的方式去槓桿。這種方式的特點是一刀切,而我們知道“槓桿”是結構性的,既有豪賭未來的賭徒,也有具備還款能力並且也願意承擔高風險的企業家,他們都可能是高槓杆。政府一刀切地去槓桿,將扼殺後者,使創新活動受壓制。此外,行政化的去槓桿使利率這一價格機制失去作用,不利於資金的市場化配置。更為嚴重的是,這種方式去槓桿,其結果是國進民退和經濟結構的惡化,因為民企在“去槓桿”中首當其衝地被“去除了”,而國企則往往毫髮無損。

與行政化的去槓桿方式相比,市場化的去槓桿不把降低社會平均槓桿率作為目標,而是通過產權改革,使借款主體自己承擔風險責任,政府不再為低效率的國有部門提供信貸支持。當有了“債務硬約束”時,將在源頭上消除了產生高槓杆的因素。同時政府也不再幹預經濟,製造通貨膨脹。

結語

加槓桿是大眾在通貨膨脹下采取的一種“理性”行為。假如沒有產權改革,那麼投資者會預期政府會繼續通過通貨膨脹的方式“解決問題”,加槓桿會繼續成為大眾的一種理性選擇。概而言之,去槓桿應該是產權改革的自然而然的產物,如不進行產權改革,那麼“去槓桿”只是治標不治本,高槓杆率會重來,金融風險不會被根除。

(作者為浙江工商大學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