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源頭眾說紛紜 溯源工作亟待“破局”


 

 (抗擊新冠肺炎)新冠病毒源頭眾說紛紜 溯源工作亟待“破局”

  中新社北京3月14日電 題:新冠病毒源頭眾說紛紜 溯源工作亟待“破局”

  作者 郭超凱 張素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至今,人們一直在對新冠病毒進行溯源,以求“知其所以然”。最新研究表明,圍繞病毒的源頭眾說紛紜,溯源工作亦是難點重重,亟待“破局”。

  當地時間3月13日,美國宣佈“進入應對新冠肺炎緊急狀態”。在此前,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首次公開承認,一些似乎死於流感的美國人在死後的診斷中被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呈陽性。這一表態一石激起千層浪,也讓有關病毒源頭的討論愈發激烈。

  一位長期關注相關問題的生物學家14日對中新社記者表示,儘管新冠肺炎在武漢暴發了,但新冠病毒是否是在武漢首次從動物進入人體,也就是所謂的病毒起源地,一直存有爭議。

  不少國內外學者也有相似觀點。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直言,疫情首先出現在中國,但不一定是發源在中國。而加拿大智庫“全球研究”刊發的一篇文章也指出,疫情暴發以後有媒體大肆宣傳新冠病毒源於中國,“實際上病毒起源長期以來仍是未知”。

  在專家看來,檢驗各國家的病毒樣本,確定其起源以及世界範圍的傳播來源和傳播方式非常有意義。一個例證是,意大利米蘭薩科醫院傳染病科研究小組近日發現,意大利疫情可能是經德國傳播,而非直接來自中國,原因是“意大利新冠肺炎病毒的基因排序與德國1月出現的一例確診患者吻合”。

  即便是在中國的武漢,對於疫情暴發地點也隨著研究推進而有不同看法。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武漢金銀潭醫院副院長黃朝林等團隊提出,華南海鮮市場並非疫情發源地,只是在疫情中“推波助瀾”。

  為追蹤病毒的傳播路徑,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近日前往華南海鮮市場採集樣本。她在受訪時說,病毒溯源需要搞清楚市場裡的野生動物從何而來,她還建議追蹤瞭解野生動物交易的人,“關閉市場之後,他們交易的動物到哪裡去了”。

  病毒溯源對於石正麗來說並不陌生。2004年,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SARS)疫情平復,她和團隊開始尋找SARS病毒自然宿主。經過十餘年追蹤,他們最終確定SARS病毒來源於中華菊頭蝠。這次,他們用實驗數據證實新冠病毒或源於蝙蝠。

  但前文所述的生物學家對本社記者表示,病毒溯源極為困難,即使學界普遍認為SARS病毒源於蝙蝠,也僅是因為在蝙蝠體內找到類似的病毒。而在新冠病毒溯源過程中,即便認為源頭是蝙蝠,還需弄明白中間宿主、病毒突變歷史、病毒如何進入人體等,否則難以真正釐清脈絡。

  事實上,集中科研力量尋找病毒源頭是科學家們的重要攻關方向之一。他們通過全基因組測序,進行序列比對,搜索數據庫尋找同源性。相關科研團隊還表示,下一步還將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開展流行病學和溯源調查,搞清楚病源從哪裡來、向哪裡去,提高精準度和篩查效率。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在接受本社記者採訪時建議啟動跨國科學調查和研究論證。他說,世界衛生組織應該協調相關工作,研究世界各地原因不明的新冠病毒是否為同一類型,在基因序列上有何區別,以此來追蹤疫情。

  多位專家同時強調,溯源工作並非是糾結地域之爭,也不是相互“甩鍋”,而是為有效阻斷病毒傳播。科學的問題,需要聽取科學和專業意見。

  還有專家提出,病毒溯源要立足當下、著眼未來。日常研究中獲得的病原體信息若能有效積累下來,在不同機構、平臺中實現共享,建立和完善病原體數據庫及直報系統,那麼當新病毒再出現時,人們才能“變被動為主動”,真正防患於未然。(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