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五體、五臟在中醫臨床的應用

邪在肺心脾肝腎,宜刺皮脈肉筋骨

I導讀:《靈樞·官針》“凡刺有五,以應五臟”,五體針法正是由“五臟之氣外合於皮脈肉筋骨”的對應關係而形成,為我們展示了古典針刺的選穴理法。

五行、五體、五臟在中醫臨床的應用

五體針法的主治範圍

一、針皮膚治邪在肺

《靈樞·官針》中的毛刺、半刺、直刺均屬於刺皮法。“半刺者,淺內而疾髮針,無針傷肉,如拔毛狀,以取皮氣,此肺之應也”;“毛刺者,刺浮痺於皮膚也”;“直刺針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氣之淺者也”。由於肺主皮毛,故淺刺皮毛可宣洩皮毛部的邪氣以宣肺氣,臨床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束表、發熱、咳喘等和肺臟有關的疾病以及一些皮膚病。現代的皮膚針刺法亦屬此類。

二、針血脈治邪在心

《靈樞·官針》中的絡刺、贊刺、豹文刺均屬於刺脈法。“豹文刺者,左右、前後針之,中脈為故,以取經絡之血者,此心之應也”;“絡刺者,刺小絡之血脈也”“贊刺者,直入直出,數髮針而淺之出血,是謂治癰腫也”。心主血脈,刺中血絡出血可去瘀生新,即使無出血也可宣洩經絡中的邪氣,使氣血調和從而令瘀血得除,邪熱得解。所以該類刺法常用於治療瘀血阻絡或紅腫熱痛等血分有熱之證。

三、針分肉治邪在脾

《靈樞·官針》中的分刺、浮刺、合谷刺屬於刺肉法。“合谷刺者,左右雞足,針於分肉之間,以取肌痺,此脾之應也”;“分刺者,刺分肉之間也”,“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這些刺法是在肌肉比較豐厚處進針至分肉間,其作用是宣洩肌肉中的邪氣。由於脾主肌肉,故該刺法可健脾益氣從而達到行氣化溼、滌痰通絡等作用。此類刺法主要用於肌肉疼痛之肌痺或水腫、洩瀉等津液輸布失常引起的疾病。

四、針筋治邪在肝

《靈樞·官針》中的恢刺、關刺均屬刺筋手法。“關刺者,直刺左右盡筋上,以取筋痺,慎無出血,此肝之應也”;“恢刺者,直刺傍之,舉之前後,恢筋急,以治筋痺也”。由於肝主筋,所以這種刺法可祛除在筋的邪氣,由此達到舒筋活血、養血通絡的作用,臨床多在關節附近的肌腱或韌帶上進行針刺,因為筋會於節,四肢筋肉的末端都在關節附近,如犢鼻穴等。

五、針骨治邪在腎

《靈樞·官針》中的短刺、輸刺均屬刺骨法。“輸刺者,直入直出,深內之至骨,以取骨痺,此腎之應也”;“短刺者,刺骨痺,稍搖而深之,致針骨所,以上下摩骨也”。由於腎主骨,所以針深至骨的刺法可以與腎氣相應以驅除在骨的邪氣,能使腎氣得旺、腎精得長,以治療骨痺或生殖等病位在腎的各種疾患。如骨質增生引起的頸椎病、腰椎病等。

“春夏瘦而刺淺,秋冬肥而刺深”。《內經》中關於針刺深淺的內容非常豐富,如《靈樞·邪氣臟腑病形》根據脈象論述針剌深淺;《靈樞·終始》根據虛實補瀉論針刺深淺;《靈樞·四時氣》則有根據不同季節論刺之深淺。《難經·七十八難》還有依性別分針刺的深淺等。而本篇介紹的“五刺法”是就五臟與五體的內外對應關係,認為五臟疾病可外達五體,而針刺外周的五體則可以調節在內的臟腑失調,選擇與相應臟腑對應的深淺不同的組織結構部位(皮、脈、肉、筋、骨),並將不同組織的刺法分別稱為“刺皮部、脈邊刺、刺分肉、刺筋部、骨邊刺”。《內經》“五刺法”展示給我們一個古老又嶄新的選穴理論和方法。

摘自《五體針法詮新》,人民衛生出版社

五行、五體、五臟在中醫臨床的應用

輔行訣中的五行藥物彙總

(一)、味辛皆屬木:(計17味)

1、木中木 桂 羊肝 (肉桂 桂枝桂心)。

2、木中火 椒蜀椒

3、木中土 姜(生薑 乾薑 炮乾薑)粳米 阿膠 伏龍肝。

4、木中金 細辛 細辛根 礬石山萸肉。

5、木中水 附子苦參。

(二)、味鹹皆屬火:(計15味)

1、火中火 旋覆花雞心。

2、火中木 大黃 代赭石 蔥葉芥子。

3、火中土 澤瀉黃飴。

4、火中金 厚朴葶藶子。

5、火中水 消石(硝石) 芒硝 栝蔞戎鹽 海蛤。

(三)、味甘皆屬土:(計15味)

1、土中土人參牛脾。

2、土中木 甘草(炙甘草) 升麻半夏 黃芪。

3、土中火 大棗雞子黃。

4、土中金 麥門冬 白酨漿 苦酒酢。

5、土中水茯苓瓜蒂。

(四)、味酸皆屬金:(計15味)

1、金中金 五味子 犬肺胡麻油。

2、金中木 枳實 石膏 雄黃牡丹皮。

3、金中火豉(鹹豉)皂角。

4、金中土 芍藥杏仁。

5、金中水 薯蕷 王瓜根地榆。

(五)、味苦皆屬水:(計18味)

1、水中水 地黃豬腎熟地黃。

2、水中木 黃芩 梔子 薤白 韭葉柴胡 麻黃 知母 蔥白 赤小豆。

3、水中火 黃連栗子。

4、水中土白朮。

5、水中金 竹葉 龍膽草木通(通草)。

五行、五體、五臟在中醫臨床的應用

藥物陰陽五行藥理扼要:

中藥藥物五行藥(屬)性之功效,總而言之:

木性藥(味辛)補肝,補肝者補血;

火性藥(味鹹)補心,補心者補神;


土性藥(味甘)補脾,補脾者補中;

金性藥(味酸)補肺,補肺者補氣;

水性藥(味苦)補腎,補腎者補精。

分而論之:

(1)、木性藥:有宣發之功,可補肝益腎養心瀉脾抑肺。

①、木中木,補血、益精、養神、斂氣、調節陰陽;溫經助陽,燥溼除冷。

②、木中火,補神、養血、和中、調氣、斂精;溫中散寒,祛風止痛。

③、木中土,和中、養神、斂精、補氣血;扶陰昇陽,益氣生津。

④、木中金,補氣血、養精、斂神、和中;散寒化飲,斂汗開竅。

⑤、木中水,補精、養血、益氣、斂神、調節陰陽;補陽益火,溫中燥溼。

(2)、火性藥:有溫煦之功,可補心益肝養脾瀉肺抑腎。

①、火中火,補神、益血、和中、調氣、斂精;安神降逆,行氣下水。

②、火中土,和中、補神、益氣、調精、斂(清熱)血;補中潤肺,洩熱滲溼。

③、火中金,補神氣、益腎、和中、斂(清熱)血;降逆平喘,燥溼行水。

④、火中水,補精氣神、補血、調節陰陽;潤燥軟堅,清熱導滯。

⑤、火中木,補血、養神、益精、斂氣、調節陰陽;逐瘀通經,潛陽降逆。

(3)、土性藥:有運化之功,可補脾益肺養心瀉腎抑肝。

①、土中土,補中、養神、補氣、斂(清熱)血、斂精;大補元氣,固脫生津。

②、土中金,補精氣、和中、斂(清熱)血、調神;瀉溼除煩,生津利咽。

③、土中水,補精、和中、補氣血、斂神;降逆散結,利水祛溼。

④、土中木,補精血、養神、斂氣、和中;補中固表,緩急解毒。

⑤、土中火,補神、養血、和中、調氣、斂精;益胃除煩,緩和藥性。

(4)、金性藥:有斂固之功,可補肺益腎養脾瀉肝抑心。

①、金中金,補氣、益精、和中、斂(清熱)血、調神;斂汗降逆,止渴止咳。

②、金中水,補精、養血、補氣、斂神、調節陰陽;補中活血,養陰潤腸。

③、金中木,補氣血、補精、養神、調節陰陽;清熱散瘀,行積除痞。

④、金中火,補神氣、養血、斂精、和中;調中下氣,除躁降逆。

⑤、金中土,補神氣、和中、斂(清熱)血、斂精;斂陰潛陽,柔肝止痛。

(5)、水性藥:有潤滋之功,可補腎益肺養肝瀉心抑脾。

①、水中水,補精、補氣血、斂神、調節陰陽;益陰填髓,涼血生津。

②、水中木,補精、補血、養神、斂氣、調節陰陽;昇陽解鬱,滋陰燥溼,解表散結。

③、水中火,補精、補神、養血、和中、斂氣;清熱燥溼,養胃強筋。

④、水中土,補神氣、養精、和中、斂(清熱)血;燥溼利水,固表止汗。

⑤、水中金,補精氣、和中、斂(清熱)血、調神;清熱燥溼,通經利尿。

注:

1、抑,壓、壓制,引為抑制之意,指中醫學中之反侮關係,藥物之“輕瀉”或“輕下”的作用。

2、調,調節、調整,是不同於滋(扶)陰補(升)陽的斂陰潛陽之意,指中醫學中之相乘或相侮關係,藥物之“瀉”或“下”的作用。

3、斂,引為收斂、收縮、壓縮、減小之意,指中醫學中之相乘或相侮關係,藥物之“瀉”或“下”的作用。

4、亦陰亦陽為中。補中,為補陰陽之氣;和中,為補氣養血。

五行、五體、五臟在中醫臨床的應用

80味藥物陰陽五行屬性歸類簡論:

(1)、木性藥(陽):有宣發之功,可補肝益腎養心瀉脾抑肺。17

①、木中木(陽中少陽) 4 桂(肉桂),木中木。辛、甘,熱。入腎、脾、膀胱經。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桂心,木中木。辛、甘,熱。入腎、脾、膀胱經。味厚燥性,助心陽、交心腎,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桂枝,木中木。辛、甘,溫。入心、肺、膀胱經。發汗解肌,溫經通脈。羊肝,木中木。甘、苦,性涼。入肝經。補氣血、調水道,補肝益肺、明目止咳。

②、木中火(陽中正陽) 1 蜀椒,木中火。辛,溫。有小毒。歸脾、胃、腎經。溫中散寒,驅蟲止痛。

③、木中土(少陽中陰) 6 生薑,木中土。辛,溫。入肺、脾、胃經。散寒發表,溫中止嘔,止咳化痰,解毒。乾薑,木中土。大辛,大熱。入肺、心、脾、胃經。回陽救逆,溫中散寒,溫肺化飲,溫經止血。炮乾薑,木中土。平,溫。入肺、心、脾、胃經。溫中止瀉,溫經止血。粳米,木中土。甘、苦,平、微寒。入脾、胃、肺經。益氣生津,補益脾胃,顧護胃氣,培補汗源。阿膠,木中土。甘、平。歸肝、肺、腎經。補血止血,滋陰潤燥。伏龍肝,木中土。辛,溫。歸脾、胃經。溫中止血,和胃止嘔,澀腸止瀉。

④、木中金(陽中少陰) 4 細辛,木中金。辛,溫。入肺、腎經。祛風散寒,止痛化飲,開竅。山萸肉,木中金。酸、澀,微溫。入肝、腎經。補肝益胃,澀精斂汗。礬石,木中金。酸、澀,寒。歸脾、大腸、肝經。解毒殺蟲,止瀉止血,祛痰開竅。細辛根,木中金。辛,溫。入肺、腎經。祛風散寒,止痛化飲,開竅。

⑤、木中水(陽中正陰) 2 苦參,木中水。苦,寒。入心、肝、大腸、小腸、胃經。清熱燥溼,祛風殺蟲。附子,木中水。大辛,大熱。有毒。入心、脾、腎經。回陽救逆,補陽益火,溫中止痛,散寒燥溼。

(2)、火性藥(陽):有溫煦之功,可補心益肝養脾瀉肺抑腎。15

①、火中火(陽中至陽) 2 旋覆花,火中火。苦、辛、鹹,微溫。入肺、脾、大腸、胃經。消痰降逆,行氣下水。雞心,火中火。鹹。入心經。補心安神、鎮靜神經,治五邪。

②、火中土(至陽中陰) 2 澤瀉,火中土。甘、淡,寒。入腎、膀胱經。利水滲溼,洩熱。黃飴,火中土。甘、酸,溫。歸脾、胃、肺經。補中益氣,緩急止痛,潤肺止咳。

③、火中金(陽中太陰) 2 厚朴,火中金。苦、辛,溫。入肝、胃、肺、大腸經。行氣燥溼,降逆平喘。葶藶子,火中金。苦、辛,大寒。入肺、膀胱經。瀉肺平喘,逐飲行水。

④、火中水(陽中至陰) 5 戎鹽,火中水。甘、鹹,寒。入心、肝、腎、膀胱經。平血熱,助水髒,清熱利水。栝蔞,火中水。甘,寒。歸肺、胃、大腸經。清熱化痰,寬胸開結,潤腸通便。芒硝,火中水。辛、鹹、苦,大寒。入胃、大腸、三焦經。瀉熱導滯,潤燥軟堅。硝石,火中水。苦、鹹,寒。入心、脾經。利尿瀉下,破堅散結。海蛤,火中水。苦、鹹,寒。歸肺、胃經。清肺化痰,軟堅散結。

⑤、火中木(陽中太陽) 4 大黃,火中木。苦,寒。入脾、胃、大腸、心包、肝經。攻積導滯,瀉火解毒,逐瘀通經。代赭石,火中木。苦,寒。歸肝、胃、心經。平肝潛陽,降逆,止血。蔥葉,火中木。辛,熱。入胃、肺經。利五臟,清熱散寒,發汗通脈,消水祛腫。芥子,火中木。辛,溫。入肺、胃經。溫中散寒,豁痰利氣,通經止痛。

(3)、土性藥(亦陰亦陽):有運化之功,可補脾益肺養心瀉腎抑肝。15

①、土中土(亦陰亦陽) 2 人參,土中土。甘,微苦,微溫。入脾、肺經。大補元氣,補脾益肺,固脫生津,安神。牛脾,土中土。甘、微酸,溫。入脾經。補脾健胃,消積除痞。

②、土中金(中之少陰) 4 麥門冬,土中金。甘、微苦,微寒。入心、脾、胃經。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益胃生津。白酨漿,土中金。酸、甘、微苦,微溫。入肝、脾、胃、大腸經。清熱利咽,瀉溼退黃,消腫斂瘡。苦酒,土中金。酸、甘、微苦,微溫。入肝、脾、胃、大腸經。清熱利咽,瀉溼退黃,消腫斂瘡。酢,土中金。酸、甘、微苦,微溫。入肝、脾、胃、大腸經。清熱利咽,瀉溼退黃,消腫斂瘡。

③、土中水(中之至陰) 2 茯苓,土中水。甘、淡,平。入心、肺、肝、膀胱經。淡滲利水,健脾補中。瓜蒂,土中水。苦,寒。有小毒。歸胃經。湧吐痰食,祛溼退黃。

④、土中木(中之少陽) 5 炙甘草,土中木。甘,平。入心、肺、脾、胃經。補中益氣,清熱解毒,潤肺祛痰,緩急止痛,調和諸藥。升麻,土中木。辛、甘、微苦,涼。入肺、脾、胃經。發表透疹,解毒昇陽。半夏,土中木。辛,溫。有小毒。歸脾、胃、肺經。燥溼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甘草,土中木。甘,平。入心、肺、脾、胃經。補中益氣,清熱解毒,潤肺祛痰,緩急止痛,調和諸藥。黃芪,土中木。甘,溫。入肺、脾經。補中益氣,固表止汗,託瘡生肌,利水消腫。

⑤、土中火(中之至陽) 2 大棗,土中火。甘,微溫。歸脾、胃經。補中益氣,緩和藥性。雞子黃,土中火。甘、平。入心、腎經。滋陰養血,益胃除煩。

(4)、金性藥(陰):有斂固之功,可補肺益腎養脾瀉肝抑心。15

①、金中金(陰中少陰) 3 五味子,金中金。酸,溫。歸肺、心、腎經。斂汗止渴,斂肺止渴,澀精止瀉,安神明目。胡麻油,金中金。甘,微溫。入肝、腎、大腸、小腸經。療瘡滑胎,涼血止痛,生肌解毒,治瘖生髮。犬肺,金中金。酸,溫。入肺經。溫中補肺,止咳降逆,行氣下水。

②、金中水(陰中正陰) 3 薯蕷,金中水。甘,平。歸肺、脾、腎經。健脾補肺,益腎養陰。王瓜根,金中水。苦,寒。入胃、大腸、心、肺、膀胱經。瀉熱利水,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益氣生津。地榆,金中水。苦、酸,寒。入肝、大腸經。涼血止血,收斂解毒。

③、金中木(陰中少陽) 4 枳實,金中木。苦,微寒。歸脾、胃經。破氣行積,化痰除痞。牡丹皮,金中木。辛、苦,微寒。入心、肝、腎經。清熱涼血,活血散瘀。石膏,金中木。辛、甘,大寒。入肺、胃經。清熱瀉火,止渴除煩。雄黃,金中木。辛,溫。有毒。歸肝、胃經。解毒殺蟲,祛痰。

④、金中火(陰中正陽) 3 豉,金中火。甘、辛、微苦,偏涼。歸肺、胃經。發汗解表,調中下氣,清熱除煩,除躁降逆。皂角,金中火。辛、鹹,溫。入肺、大腸經。祛風痰,開竅閉,除溼毒,消腫,殺蟲。鹹豉,金中火。甘、辛、微苦,偏涼。歸肺、胃經。發汗解表,調中下氣,清熱除煩,除躁降逆。

⑤、金中土(少陰中陽) 2 芍藥,金中土。苦、酸,微寒。歸肝、脾經。生血斂陰,柔肝止痛,平抑肝陽。杏仁,金中土。苦、微辛,微溫。有小毒。歸肺、膀胱經。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5)、水性藥(陰):有潤滋之功,可補腎益肺養肝瀉心抑脾。18

①、水中水(陰中至陰) 3 地黃,水中水。甘、苦,涼。入心、肝、腎經。滋陰涼血,清熱生津。熟地黃,水中水。甘,微溫。入肝、腎、脾經。滋腎填髓,補脾益陰,利脈止瀉。豬腎,水中水。鹹、苦,平。入腎經;滋陰補腎,益氣固精,斂汗聰耳,消積利水。

②、水中木(陰中太陽) 9 黃芩,水中木。苦,寒。入肺、心、膽、大腸經。清熱燥溼,瀉火解毒,止血安胎。梔子,水中木。苦,寒。入心、肝、肺、胃、三焦經。瀉火除煩,清熱利溼,涼血解毒。薤白,水中木。辛、苦,溫。歸肺、胃、大腸經。通陽散結,下氣行滯。韭葉,水中木。辛、微酸,溫。溫脾益胃,止瀉散冷,助腎補陽,固精暖腰,散瘀逐痰。柴胡,水中木。苦、微辛,涼。入肝、膽、三焦、心包經。和解退熱,疏肝解鬱,升舉陽氣。麻黃,水中木。辛、微苦,溫。入肺、膀胱經。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知母,水中木。苦、寒。入腎、胃、肺經。清熱瀉火,滋陰潤燥。赤小豆,水中木。甘、酸,平。歸脾、心、小腸經。利水消腫,利溼退黃,解毒排膿。蔥白,水中木。辛,溫。歸肺、胃經。發汗解表,散寒通陽。

③、水中火(陰中至陽) 2 黃連,水中火。苦,寒。入心、肝、膽、脾、胃、大腸經。清熱燥溼,瀉火解毒。栗子,水中火。鹹、甘,溫。入脾、腎經。養胃健脾,補腎強筋。

④、水中土(至陰中陽) 1 術,水中土。苦、甘,溫。入脾、胃經。補脾益氣,燥溼利水,固表止汗。

⑤、水中金(陰中太陰) 3 竹葉,水中金。甘、淡,寒。歸心、小腸經。清熱除煩,利尿。龍膽草,水中金。苦,寒。入肝、膽、胃經。清熱燥溼,瀉火解毒。木通,水中金。苦,寒。入心、小腸、肺、膀胱經。清熱利水,通經下乳(古稱“通草”,今稱“木通”;今之“通草”,古稱“通脫木”)。


黃繩武:五臟用藥精要

導讀:肺是華蓋、清虛之髒、嬌髒,不耐寒熱,用藥宜恰到好處,不能太過,其性喜潤而惡燥;心主血,為神明之官。養血方有張仲景的炙甘草湯、柏子養心丸、天王補心丹、歸脾湯。症有心慌、胸悶、脈結代,病如現代的風心病、二尖瓣狹窄、冠心病等......本文講述五臟用藥精要,句句是乾貨,裨益臨床。

★肺之用藥

肺是華蓋、清虛之髒、嬌髒,不耐寒熱,用藥宜恰到好處,不能太過,其性喜潤而惡燥。

1.外感咳嗽

基本方:前胡、桔梗、杏仁、甘草。

風寒咳嗽:基本方加蘇葉、法半夏、橘紅、白前。外感風寒,喜用辛燥之品,雖可治病,但會傷陰液,而以上藥物都比較平和。

咳而嘔吐加生薑;若初起風寒咳嗽,荊芥用多了病人咳嗽可加劇,最好用蘇葉,杏蘇散是比較平緩之劑,用時效果好;痰多加法半夏、陳皮;對風寒重證,可酌情用麻黃或炙麻黃絨。在治療風寒咳嗽時蘇葉、荊芥、麻黃不能超過10g,生薑用3g即可,不宜過多,過多傷肺。

風熱咳嗽:基本方加貝母、桑葉、牛蒡子。咳而作嘔加枇杷葉、法半夏;口乾,舌欠潤,開始加蘆根清潤流暢之品,日久則加沙參、麥冬;痰多加瓜蔞仁。風熱咳嗽初期,宜用清發之品,但薄荷刺激性太強,又是芳香之品,宜少用。可用2g;不宜用過於苦寒之晶,因苦寒易化燥傷陰;也不宜過早加用炙枇杷葉、炙款冬花等,以免留邪。有人治風熱咳嗽用川貝母,黃老認為病初起用浙貝母好,有清熱解毒作用。黃老喜歡蘇葉、白前、前胡合用,作用平穩,效果好。

2.內傷咳嗽

寒飲射肺:方用麻黃、桂枝、杏仁、紫菀、生薑、橘紅、茯苓、法半夏、蘇子、五味子。重者酌加細辛、乾薑、白朮;胸脅滿悶、氣逆甚者,加旋覆花;喉如水雞聲加射干。

風熱壅肺:方用桑葉、川貝母、瓜蔞仁、馬兜鈴、冬瓜仁、桔梗、白茅根、枇杷葉、生薏苡仁、杏仁、萊菔子、枳殼。重者酌加金銀花、連翹、黃芩等。

3.哮喘

喘有寒喘、熱喘,及腎不納氣、肺氣不降所致者。

初喘常用麻黃、杏仁、蘇子等,但麻黃對久喘不利,並傷肺陰;

喘證初發或老病新發屬痰飲,用小青龍湯;肺熱用麻杏石甘湯;

長期久喘,腎不納氣,用杏仁、蘇子、沉香、胡桃肉、五味子、白果,並加養腎之品,不用麻黃,因麻黃對久喘不利,並傷肺陰;

腎陽不足加蛤蚧等昇陽之品;肺氣不降用三子養親湯;

胸悶氣喘加全瓜蔞、杏仁、貝母、蘇子、蘇梗。

4.痰

寒痰用二陳湯加旋覆花,熱痰加海蛤粉,同時要注意培土,偏涼加茯苓、白朮,偏熱加山藥、茯苓。

對肺結核,肺陰傷或陰水不足,仿清燥救肺湯,用南北沙參、山藥、炙百部、川貝母;如有盜汗加地骨皮、百合;舌紅,苔欠潤,痰中帶血,力口阿膠珠、黑芝麻(滋腎)、冬蟲夏草;出血多加白茅根、旱蓮草、藕節(白及太滋膩,用時易滯,且傷肺氣,不宜多用)。

在藥中還要加行氣藥,但咯血不能用桔梗,因桔梗升提肺氣,雖可排膿提痰,但對出血不利,胸悶時才可用之。咳喘病位主要在肺、脾、腎,咳嗽不止於肺,也不離於肺,肺不傷不咳,脾不傷不久咳,腎不傷咳而不喘。

★脾之用藥

脾喜燥惡溼,主運化,脾虛生溼。

脾氣虛:

四君子湯重用白朮,用焦白朮,若苔白而不潤,用生白朮,生白朮潤,焦白朮燥。

若脾虛溼滯,胃脘不適,苔白稍厚,輕者加陳皮為異功散;重者苔白膩,胃脘脹悶,用六君子湯;若胃脘脹悶甚,脹痛不思食,用香砂六君子湯;這都是脾胃氣虛,失於和降而引起溼聚,因程度不同而分別所用的代表方,可見中醫治病到什麼程度用什麼藥,不能太過。

若脾虛洩瀉.一般用參苓白朮散,治腹瀉關鍵是重用茯苓15~30g,以及扁豆、白朮等,用淡滲之品分消水氣。關於砂仁、白豆蔻、草豆蔻、肉豆蔻的用法,一般化溼用白豆蔻,脾腎虛寒、五更洩用肉豆蔻,中焦虛寒(脾寒)用砂仁。

脾陽虛:

方用黨參、白朮、炙甘草、茯苓、乾薑、砂仁、法半夏、陳皮、白豆蔻、草果 扁豆。脾腎虛寒、五更洩,加肉豆蔻;有下墜感,用枳殼少許。

脾陰虛:

能食而瘦,大便秘結,口乾咽燥,舌質紅,脈細。治宜養益脾陰,方用沙參、山藥、甘草、蘆根、黃精。重者加石斛、玉竹、沙參、甘草。甘草一定要用生甘草,因其能瀉火存陰,恐炙甘草滯;養陰一定要配山藥,怕滯一定要配茯苓。

脾虛食滯:

方用山楂、神曲、麥芽、谷芽、雞內金、萊菔子、川楝子、檳榔、廣木香。

寒溼困脾:

方用藿香、佩蘭、蔻仁、白朮、陳皮、薏苡仁。若脾虛氣陷用補中益氣湯,也是由四君子湯發展而來的,由異功散去淡滲利下之茯苓,加黃芪補氣、柴胡主升、升麻升提清陽之氣而成,昇陽舉陷,除升提藥外,應重用補氣藥。

若脾虛化源不足,引起心脾兩虛,出現心慌、氣短、失眠、納呆、崩漏,治宜補心脾,用歸脾湯。該方養心不離補血,健脾不離益氣,全方大量壅滯藥中加了一味廣木香,理氣行滯。這裡不用陳皮而用廣木香,因陳皮燥溼有傷陰血之嫌,而廣木香作用平和,又能理脾行氣。

總之,治脾要慎用滋膩藥,因滋膩礙脾。

★心之用藥

心主血,為神明之官。養血方有張仲景的炙甘草湯、柏子養心丸、天王補心丹、歸脾湯。症有心慌、胸悶、脈結代,病如現代的風心病、二尖瓣狹窄、冠心病等。

心陽虛:

方用人參(或黨參,病重用高麗參)、黃芪、桂枝、炙甘草、茯苓、石菖蒲、遠志、當歸。

手足不溫用桂枝、炙甘草;重者可用附片。

遠志是通心神藥,用生遠志好,不要用炙遠志。西藥用遠志酊排痰,這裡體會到痰排不出來用點遠志好,但要用生遠志,不用炙遠志,因肺喜潤惡燥,但潤過則聚痰。

心陰虛:

治宜養心陰、補心血。方用柏子仁、龍眼肉、雞子黃、阿膠、西洋參(或太子參)、五味子、麥冬。

養心血用柏子仁、阿膠、龍眼肉;健忘加酸棗仁、小麥、甘草;失眠加酸棗仁;鎮靜心神、化痰用生龍齒:寧心安神、化痰利水用茯神(朱茯神少用);夢遺用金櫻子、龍骨;盜汗用煅龍牡、黃芪、浮小麥;口乾加麥冬;心火上炎用蓮子心、生地黃或連翹、黃連。

心血瘀阻:

方用丹參、遠志、生蒲黃、三七末、藏紅花、炒五靈脂、當歸、香附、川牛膝。

胸悶甚加全瓜蔞、石菖蒲、鬱金;治冠心病、胸悶、苔膩用菖蒲、鬱金;大便幹,用瓜蔞、薤白,滋陰通大便,開胸陽;心悸加生龍齒、柏子仁、琥珀末;關節麻木者加用牛膝、桑枝;納差加白朮、雲茯苓;高血壓、頭暈加夏枯草、石決明。

治冠心病,若血壓高禁用當歸;血壓低者可用當歸。對冠心病一般醫生喜用活血化瘀,黃老認為對老年人(因冠心病老年人多)雖要通。但病因是血管硬化,化瘀的當中要養一下、柔一下。

★肝之用藥

肝為剛髒,將軍之官,性喜條達,惡抑鬱,故宜柔。肝鬱有一般肝鬱,有肝鬱化火。鬱宜達之。肝的治法,有疏肝、養肝、涼肝、暖肝、洩肝、舒肝、抑肝、柔肝之分。

舒肝:

對一般肝鬱採用舒肝之法,不宜疏肝,以免太過;肝鬱較甚,才用疏肝之法。木宜條達,舒肝常用逍遙散,是調肝良方。

方中柴胡疏肝。柴胡有北、紅、軟、銀、竹葉等之分,銀柴胡退虛熱,疏肝氣則用紅柴胡、北柴胡。方中薄荷辛涼疏散,量宜少,用1g,以助柴胡疏肝氣以免化火,不使火幟。

重點是用當歸、白芍養肝血,當歸辛、苦、溫,配白芍才能養肝血。此方妙在雖是治肝鬱代表方,但未用一味行氣藥,因行氣藥多香燥,肝鬱易化火,香燥藥既助火又傷陰,故不用。

若肝鬱化火就要用丹梔逍遙散清氣分、血分之熱。對肝熱患者要仔細觀察小便,肝熱重小便呈茶色,此時疏肝不宜用柴胡,因柴胡就升、降、沉、浮來看主升,雖柴胡劫肝陰不作定論,但柴胡至少不養陰,易導致肝經風熱上炎,這時往往用白薇來和解表裡。

白薇對虛熱能發表解散,如產後虛熱所用玉竹湯中就有白薇;《金匱》用白薇治療小便黃,既能利小便,又能退虛熱,其性也不燥。若尿黃、手足心熱,則用青蒿退尿黃。

柴胡青蒿鱉甲飲,是清散之劑,能治肝熱,凡慢性肝病均有胸悶,不思飲食,而青蒿護肝,且可利膽,此即所謂不用柴胡而用清淡之品之意。

對肝鬱來說,苔薄白用當歸;苔薄黃用丹參,因其性平涼且活血行血,還有解毒作用。對肝炎病人,當歸用之太過易致嘔吐。

疏肝:

用於證見胸悶不舒,胸脅脹滿,脈弦澀者。疏肝常用青皮、香附、橘葉、川楝子,均為辛溫或苦寒之品。疏肝止痛,用香附量要大(其中有四制香附丸、七制香附丸等,均為婦科要藥)。香附善於調經,味辛性溫,疏肝力強,過用則傷肝,非養肝之品,其特點是兼能暖宮,如艾附暖宮丸治宮寒不孕。

除痛經寒凝氣滯用此或烏藥外,一般較少用到該藥,僅用橘葉即可。若嫌橘葉力不足,可用青皮(青皮力量較花青皮力量強),其性與橘類相似,如陳皮、香櫞等;若化火則用川楝子;脘腹脹痛可選用佛手,因其性平淡。

陰虛陽亢:

症見頭暈耳鳴,面紅易怒,舌紅少苔,脈弦細,治宜育陰潛陽,方用龜甲、生牡蠣、阿膠、麥冬、生地黃、白芍。肝陽上擾,症見巔頂痛,眩暈,眼花,治宜平肝熄風,藥用鉤藤、石決明之類,不宜用辛溫走竄之品。鉤藤平穩效佳,無副作用。有人用菊花,但其香味濃厚,並非肝陽旺者之所宜。

凡過於香竄升散之藥均不宜用,治病應順其性。胸脅滿痛,用生牡蠣平肝散結;若巔頂痛、目霧、太陽穴痛,並非生牡蠣所能治,需用石決明;前額痛則用石決明加鉤藤,痛甚用鉤藤加白蒺藜、桑葉、菊花;若巔頂痛、耳鳴、耳聾且脹,血壓高,則用磁石、石決明;若手指麻木、肌肉蠕動如蟻走,應防風動。

養肝:

常用女貞子、桑椹子、生地黃、熟地黃、白芍、枸杞子等。

頭暈眼花、心慌失眠,用熟地黃、白芍、枸杞子以養心柔肝;舌質紅用生地黃;重用白芍、枸杞子甘溫平,為滋養肝腎之要藥,若肝火上炎,用之並不宜,因性溫,若配菟絲子則為溫潤添精之用;腎水不足而致肝火旺用熟地黃、玄參。

若牙齦出血、脈弦細,用龜甲、牛膝、阿膠、太子參;如果是血小板減少引起的牙齦出血,並非平肝所能奏效,需養血,用黃芪15~30g,女貞子、龜甲,仿歸脾湯加味可升血小板。血小板減少不用生牡蠣,此藥可使血小板下降,而用黃芪、當歸、山萸肉、炙甘草、女貞子、龜甲、阿膠等。

清肝:

用於胸脅脹,口乾咽燥,舌紅苔黃者。常用藥物:玄參、青黛、青蒿以清肝;口苦用炒梔以清肝經氣分之火,口不苦用牡丹皮以清血分之火;水虧虛火上炎者,用鹽炒黃柏、知母以清熱降火。

洩肝:

用於脅痛,口苦咽乾,帶下色黃,質黏稠有氣味,或陰癢者。治宜清洩肝經溼熱,用龍膽草、茵陳、梔子、黃芩。

鎮肝:

用於巔頂痛,耳鳴,耳聾且脹者。用石決明、磁石以鎮肝潛陽;

若有肌肉跳動,頭暈,用鉤藤、天麻、羚羊角、龜甲、桑葉、杭菊花以鎮肝熄風;若抽搐用全蠍、殭蠶、地龍以熄風止痙;若陰虛陽亢宜育陰潛阻,用大定風珠加減;若血虛生風,宜養血熄風,用加減復脈湯之類。

★腎之用藥

腎藏精,為陰陽之髒;主生殖。腎無實證,只補不足,不瀉有餘,因此臨床上分腎陰虛、腎陽虛、腎氣虛。

腎陽虛:

常用杜仲、補骨脂、巴戟天、仙茅、仙靈脾、鹿角膠、鹿角片、鹿茸、肉桂、附片、紫河車;菟絲子。

性慾淡漠用二仙湯,仙靈脾較仙茅作用弱,重則用鎖陽、陽起石;大便幹用肉蓯蓉;夜尿多用覆盆子、益智仁、桑螵蛸;腎不納氣用胡桃肉、五味子。

腎陰虛:

常用生熟地黃、山藥、桑椹子、首烏、枸杞子、知母、龜甲、阿膠、龜甲膠。相火偏旺,面赤耳鳴,重用生地黃、女貞子、磁石;失眠多夢用夜交藤、百合;滋腎陰補任脈用龜甲,龜甲膠力較強,填精偏溫。

陰陽兩虛:

視其偏陰虛、偏陽虛,參考以上用藥。

黃老清下焦熱多用知柏地黃湯,其中黃柏壯水平火,用鹽水炒入腎;知母生津利尿。

治陰虛遺精的病人,黃老不用收澀藥,而是專於交通心腎。因為遺精緣於用腦過度,心火動,腎水不足,用腦傷神明,髓海不足,心腎不交,故不能固澀,而應治以平相火、降腎水。治腎陽虛遺精,則宜溫陽固澀。

有問題可留言或者私信我,覺得對您有所幫助,記得看後點擊關注,後續內容更好看,也可以轉發給身邊朋友看一看!

記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