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膽提一下新冠肺炎診療方案裡的2個致癌物:細辛、檳郎

1 診療方案裡的馬兜鈴酸

衛健委在2月19日發佈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以下簡稱“診療方案”)。在診療方案中,有一個“中醫治療”的部分。其中有一個“清肺排毒湯”,方劑中有一味藥:細辛。

斗胆提一下新冠肺炎诊疗方案里的2个致癌物:细辛、槟郎

細辛是一味常用的中藥,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也是一種馬兜鈴酸植物。馬兜鈴酸是什麼東西呢?

這是一種有較強腎毒性的天然物質。馬兜鈴酸可以偶聯DNA,形成DNA加合物,造成基因突變,主要導致泌尿道上皮細胞癌、膀胱癌。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腫瘤研究機構(IARC) 2009年已將馬兜鈴酸列為1級致癌物。致癌物能打上這個“1級”的標籤,是因為有確鑿的證據,證明對人類有致癌性。國際社會首先注意到馬兜鈴酸的健康危害,是腎衰竭。1993年,比利時學者發現,有近百名婦女因長期服食含有廣防己的減肥藥,腎臟因此出現病症,嚴重者最後需要換腎[1]。調查發現,減肥藥方里原本用的是防己,但是因為錯誤,使用了含馬兜鈴酸的廣防己。這個事件,促成了國際上對含馬兜鈴酸的傳統藥或保健品的查禁。

有一個歷史悠久的著名藥方——龍膽瀉肝湯(丸),被稱為“袪火良藥”。原藥方以木通入藥,但是因為市場上資源短缺,在上世紀80年代,地方中藥標準被修改,以“關木通”代替木通。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不幸的是關木通是一個馬兜鈴科草藥。因為含有馬兜鈴酸,從1994年開始,龍膽瀉肝丸也在國際上被查禁,之後才引起國內注意。

2003年2月,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印發《取消關木通藥用標準的通知》,明令凡生產龍膽瀉肝丸的藥廠企業,必須將配方中的關木通改正為木通。按照新標準生產的龍膽瀉肝丸,亦同時被列為需醫師處方的藥品。

斗胆提一下新冠肺炎诊疗方案里的2个致癌物:细辛、槟郎

當然,馬兜鈴酸也不只是中草藥的特色。居住在多瑙河流域附近的村民,容易患一種巴爾幹腎病,是慢性間質性腎炎,會導致腎功能減退,同時患者常伴隨出現尿道癌。這種獨特的疾病,可能與當地居民食用馬兜鈴屬植物的種子有關。

馬兜鈴酸與尿道癌發病的相關性,也可以從一個臺灣的研究中看出。在臺灣,尿道癌的發病率很高,是其他地區的4倍。有研究表明,臺灣尿道癌的高發,與民眾服用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有關[2]。對臺灣尿道癌中的基因突變的研究發現,發生在p53抗癌基因上的突變,與巴爾幹腎病病人尿道癌中的突變相似,而且在83%檢查到基因突變的病人中,腎皮質中也可以檢測到馬兜鈴酸和DNA的加合物[3]。所以,這些跟癌症有關的突變,其實是馬兜鈴酸誘發的,並不是來自遺傳。2017年,《科學·轉化醫學》雜誌發表文章表明,馬兜鈴酸不只傷腎,還會傷肝,跟肝癌的發生有相關性[4]。

斗胆提一下新冠肺炎诊疗方案里的2个致癌物:细辛、槟郎

2 細辛的問題有多嚴重?

診療方案的中藥裡出現了細辛,這個問題有多嚴重呢?

斗胆提一下新冠肺炎诊疗方案里的2个致癌物:细辛、槟郎

診療方案中提到抗病毒藥物的時候,也同時指出了相關的不良反應,比如說到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的時候,就提到“腹瀉、噁心、嘔吐、肝功能損傷”等不良反應,以及可能出現的藥物相互作用。

但是對於中藥,並沒提到任何不良反應,大部分人也許因此得出一個錯誤的印象:中藥都是非常安全的。

從現代醫學研究的觀點來看,談毒性一定要談劑量,到底細辛裡會不會含有馬兜鈴酸?含量有多少呢?

其實之前對這個問題已經有過研究,表明馬兜鈴酸含量在細辛的地上部分最高,根部最低。《中國藥典》2005年版,也對細辛的藥用部位做了修訂,規定其根莖為藥用部位,是否這樣就解決了馬兜鈴酸的問題呢?

不少研究檢查過市面上含細辛的製劑,看看到底會不會有馬兜鈴酸。有一份研究對此結果有所總結,發現在12個涉及的品種中,有4個品種檢查出馬兜鈴酸[5]。

斗胆提一下新冠肺炎诊疗方案里的2个致癌物:细辛、槟郎

圖:文獻報道的細辛製劑中馬兜鈴酸含量檢查[5]。

其實在中醫裡,也有“細辛不過錢,過錢命相連”一說,也是知道細辛有毒性的,本來使用就應該很慎重。古代的一錢,相當於現在的3.72克,而“診療方案”裡用的是6克,是否還是安全的劑量呢?喝藥的吃瓜群眾,瞭解這些潛在的問題嗎?

“診療方案”中沒有提到細辛含馬兜鈴酸的可能性,自然也沒有提“清肺排毒湯”是否能檢查出馬兜鈴酸。

我們敢認為“清肺排毒湯”肯定不含馬兜鈴酸嗎?顯然不敢。

即便嚴格使用的是細辛的根莖,產地不同的細辛,馬兜鈴酸含量也會有差別。

如何確保“大鍋藥”有抗病毒的療效,又如何保證“大鍋藥”的安全性,是我們都應該關心的問題。

3 診療方案裡的檳榔

在“診療方案”中,還給輕型肺炎患者推薦了一個含焦檳榔成分的方子。

斗胆提一下新冠肺炎诊疗方案里的2个致癌物:细辛、槟郎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說法,檳榔也是1級致癌物。

有什麼樣的證據證明檳榔能致癌呢?太多了。

動物試驗表明,檳榔的提取物,如檳榔鹼和檳榔產生的亞硝胺(也稱為檳榔特異性亞硝胺,BSNA),能夠誘導動物產生腫瘤。其中的檳榔鹼被認為是主要的致癌成分[6]。

斗胆提一下新冠肺炎诊疗方案里的2个致癌物:细辛、槟郎

從流行病學上看,有一份在臺灣的調查發現,如果每天嚼20塊檳榔塊,連嚼20年,得口腔癌的風險就會增加到9倍。只要嚼了檳榔,即便不嚼20塊那麼多,跟不嚼的人比起來,得口腔癌的風險也要增加3倍 [7]。

同樣,“診療方案”中也沒有提到檳榔的致癌風險。

因為疫情來勢洶洶,應對不免有些慌亂,從心理上說,不管是有用還是沒有的招,只要是招,大家都恨不得一起使出來。

但是,如果我們冷靜想一想,是否真有必要這麼慌亂呢?我們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一點?

根據各地衛健委發佈的信息,目前在非湖北地區,累計治癒出院比例達到了75%,即便是在湖北,情況也在好轉,治癒率超過了40%。

從新聞上看,中醫藥積極參與了新型冠狀病毒(NCP)肺炎的救治,患者在出院的時候,還會帶走能吃幾個星期的中藥。

沒有不能逾越的冬天,這場疫情終將會過去。

但是,病毒感染是一個急性病,說來就來,說走就走,但致癌物卻是一個長期、慢性的風險。

冬天過去之後,會不會留下一個長期的致癌風險給春天呢?

“是藥三分毒”,合理的用藥,必須基於對藥物帶來的獲益和風險的綜合評估。

細辛、檳榔的風險已經由世界衛生組織告訴我們了。含有這些成分的藥方,到底具體有什麼樣的治療效果?目前尚缺一個說法。 參考文獻:

1、Vanherweghem, J.L., et al., Rapidly progressive interstitial renalfibrosis in young women: association with slimming regimen including Chineseherbs. Lancet, 1993. 341(8842):p. 387-91.

2、Lai,M.-N., et al., Population-basedcase-control study of Chinese herbal products containing aristolochic acid andurinary tract cancer risk.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2010. 102(3): p. 179-186.

3、Chen,C.H., et al., Aristolochicacid-associated urothelial cancer in Taiwa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2. 109(21): p. 8241-6.

4、Ng,A.W.T., et al., Aristolochic acids andtheir derivatives are widely implicated in liver cancers in Taiwan andthroughout Asia.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7. 9.

5、胡志祥, etal., 近 5 年細辛及其製劑中馬兜鈴酸的研究進展. 中草藥, 2010.41(2): p. 318.

6、Sharan,R.N., et al., Association of betel nutwith carcinogenesis: revisit with a clinical perspective. PloS one, 2012. 7(8): p. e42759-e42759.

7、Wu,M.T., et al., Risk of betel chewing foroesophageal cancer in Taiwan. Br J Cancer, 2001. 85(5): p. 658-6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