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陵之戰”既是師兄弟之戰,也是大國之間的戰略博弈

前言

戰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繼春秋時期之後的大變革時期。經過春秋時代的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推翻智氏,三家分晉,奠定了戰國七雄的格局。

“馬陵之戰”既是師兄弟之戰,也是大國之間的戰略博弈

戰國七雄

如果有人問戰國初年誰的實力最強,那麼毫無疑問是魏國,至於後來統一天下的強秦,這個時候被魏牢牢地壓制在關內,無力出關逐鹿中原。魏國憑藉著李悝變法,在戰國七雄中率先提出了土地私有制,刺激了社會底層的百姓,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而且魏地本身就大量出產鹽、鐵、粟米等戰略資源,因此國富民強。軍事方面,吳起訓練的魏武卒堪稱華夏曆史上第一支特種部隊,名動天下。據《吳子·圖國》中記載:

"於是文侯身自布席,夫人捧觴,醮吳起於廟,立為大將,守西河。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餘則鈞解。闢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

可惜的是,由於魏國意圖東進的戰略失誤,導致了後期失去河西走廊,無力抗擊秦軍,而齊國更是一舉打破魏軍幾十年的不敗神話,大將龐涓兩次敗於師兄孫臏之手。這兩戰,尤其是第二次的馬陵之戰導致魏國國力迅速由強轉衰,退出了爭奪天下的舞臺。馬陵之戰的主人公是一對師兄弟,這場戰役不光是他們對壘的戰爭局勢,也是多個大國博弈的政治舞臺,下面就讓筆者帶領大家走進歷史的記載,撥開迷霧,來複盤這場曠世大戰。

“馬陵之戰”既是師兄弟之戰,也是大國之間的戰略博弈

河西走廊範圍

幾十年不敗四處樹敵

由於魏國是從晉國分裂而來,所以論其歷史淵源的話,它並沒有什麼世仇國家,但是實際上它卻樹敵無數,首先是三晉家的另外兩家趙韓,雖然三家共同出兵擊敗智氏,但那是利益使然。魏國強大後,首先就覬覦了這兩家的國土,並不停出兵騷擾,久而久之魏軍發現,由於實力差距過大,趙韓對魏的蠶食敢怒不敢言,於是更加猖狂,將這兩家當成自己的後花園,需要練兵時就來溜達一圈。

“馬陵之戰”既是師兄弟之戰,也是大國之間的戰略博弈

戰國初期的魏國地圖

其次是秦國,秦軍如果想問鼎中原,就必須從函谷關走出去,但是河西通道牢牢被魏軍抓在手裡,客觀的說,函谷關既保護了秦地,又限制了秦軍出關,如果想從函谷關暢通無阻,就必須打通關外的大片河西寬闊地帶。秦人當然知道這個道理,多次試圖強行搶奪河西平原,可惜沒等到商鞅之前,實在無力和吳起抗爭。據《吳子·勵士》中記載:

"今臣以五萬之眾,而為以四賊,率以討之,固難敵矣。於是武侯從之,兼車五百乘,騎三千匹,而破秦五十萬眾,此勵士之功也。"

本希望靠著人數優勢突破封鎖,結果卻給魏武卒送去了戰功,此戰之後,秦軍也不得偃旗息鼓,不願意去做無畏的犧牲。

“馬陵之戰”既是師兄弟之戰,也是大國之間的戰略博弈

馬陵之戰中的龐涓面對萬箭齊發無奈自刎

除了和臨近幾國摩擦不斷,魏齊兩國居然出人意料地結仇了,我們知道秦所奉行的政策中有一條是遠交近攻,意思是聯絡距離遠的國家,進攻鄰近的國家。其實這個策略在當時很適用,因為諸強之間的勢力犬牙交錯,盤根錯節,很容易在出兵的時候被人攻打後方,而遠交近攻就可以避免這一問題。

魏國並沒有打算和齊國交好,在它的心中,天下的諸侯國都將臣服在魏軍的鐵蹄之下,但是齊國和其他國家窮兵黷武的發展思路不同,歷來以商養戰,所以在它的理念中,中原不能出現一個超級大國威脅到他的存在,如果有這個苗頭,齊人願意用援軍和金錢雙管齊下扼殺掉對方。

“馬陵之戰”既是師兄弟之戰,也是大國之間的戰略博弈

魏軍

憑藉著縱橫天下的特種部隊魏武卒,強魏已經幾十年沒有品嚐到失敗的滋味了,地盤也越來越大,但是無形之中卻積攢了大量的敵人,這也是它後來在兩次戰爭後就喪失了爭霸機會的重要原因。

中原均勢論齊國出兵

在魏惠王時期,他突然發現不管魏國怎麼征戰,卻還是無法找到突破口,而且魏地四周全是潛在的敵人,讓他倍感壓力,想到之前他在爭奪王位時趙韓兩家意圖扶持他的兄弟,他就氣不打一處來,於是他決定畢其功於一役,先對趙興兵攻克趙地,再一舉拿下韓地,讓魏重現當年強晉的風光。

“馬陵之戰”既是師兄弟之戰,也是大國之間的戰略博弈

魏惠王使得魏國推出了爭霸的行列

為了消除隱患,他分別找了韓秦齊三家的國君,進行了充分的溝通,獲得了不出兵的承諾,於是魏軍大舉進攻邯鄲。可是沒有想到的是,本來答應不出兵的齊國突然變卦了,據《史記·三十世家·魏世家》中記載:

"十七年,與秦戰元裡,秦取我少梁。圍趙邯鄲。十八年,拔邯鄲。趙請救於齊,齊使田忌、孫臏救趙,敗魏桂陵。"

我們可以從《史記》中看出,在魏軍攻克邯鄲之後,齊軍才開始和魏軍交鋒,並且戰勝了魏軍,可是答應救趙之後,為什麼齊國不和趙軍一起守衛邯鄲呢?

正所謂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齊救趙的動機本來就不純,從戰爭的過程來看,根本就是打算趙魏二國拼個你死我活後好坐收漁翁之利,筆者絲毫不懷疑如果趙取勝,齊軍會趁勢殺入邯鄲。不過雖然齊軍用心險惡,卻也實實在在的在桂陵戰勝了魏軍。齊軍知道龐涓回軍後,將部隊退至本國境內的桂陵,選定陽晉道上的有利地形,居高臨下,以逸待勞;而魏軍在行軍良久後,沒有回軍國都,而是不顧舟車勞頓,選擇了與齊軍主力決戰。

“馬陵之戰”既是師兄弟之戰,也是大國之間的戰略博弈

魏軍與齊軍主力決戰

由於不佔地利,而且魏軍人困馬乏,所以毫無懸念的敗給了齊軍,損失了不少士兵,其實這些損失魏國倒是承受得起,關鍵的是這一戰最大的意義在於,它打破了魏國幾十年未嘗敗績的傳說,而孫臏和龐涓這對師兄弟,也將再次相遇。

筆者認為,雖然這場戰役並不是曠世大戰,但是對於魏軍主將龐涓來說,確是奇恥大辱,因為對方主將孫臏和他的仇恨極其深厚,敗在他手下自然是無法容忍的事情。所以在雙方又一次相遇時,頗有軍事能力的龐涓罕見的心態失衡,一步一步落入師兄事先挖好的陷阱中,導致自己身死的同時也葬送了魏國最後的有生力量。

“馬陵之戰”既是師兄弟之戰,也是大國之間的戰略博弈

孫臏並不是他的本名

孫臏奇計馬陵滅龐涓

戰國時期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但凡是有點名氣的人,都說自己是鬼谷子的徒弟,從蘇秦張儀到商鞅李斯,從白起樂毅到孫臏龐涓,筆者不禁要問,這些人的時間跨度有幾百年,先不問鬼谷子的才能有多大,這樣的老壽星從古至今又有幾人呢?筆者估計這就和現代社會的社會精英都畢業於某某商學院一樣,給自己臉上貼金呢。

孫臏和龐涓也是師從鬼谷子,學成之後兩人都來到魏國做官,但是龐涓嫉妒師兄,於是加害與他。據《資治通鑑·周紀·周紀二》中記載:

"初,孫臏與龐涓俱學兵法。龐涓仕魏為將軍,自以能不及孫臏,乃召之。至,則以法斷其兩足而黥之,欲使終身廢棄。齊使者至魏,孫臏以刑徒陰見,說齊使者。齊使者竊載與之齊。田忌善而客待之,進於威王。威王問兵法,遂以為師。"

“馬陵之戰”既是師兄弟之戰,也是大國之間的戰略博弈

龐涓夜走馬陵道

按理說你把師兄攆出魏地了,已經達到目的了,可是不知道為什麼他還是不夠滿意,一心想置他師兄於死地。好不容易有機會遇上了,卻又在桂陵戰敗了。按理說這並不是雙方實力的真實體現,可是龐涓卻氣憤至極,決定下一次要對師兄痛下殺手。

其實魏國雖然敗於桂陵,但是綜合國力還是十分強大的,很快就從戰敗的陰影中走了出來。桂陵之戰的十三年後,魏軍大舉進入韓地,欲滅其國。韓國想到了十三年前的事情,立刻向齊王求救,於是齊王答應了救援韓國,但是心裡的計劃依舊是漁翁得利。由於魏軍強大,很快韓就支持不住了,這時候齊軍看準時機,包圍了魏的國都大梁,圍魏救韓。

“馬陵之戰”既是師兄弟之戰,也是大國之間的戰略博弈

圍魏救韓

魏惠王很憤怒,龐涓也很憤怒,大家都很憤怒,誰來承受王者之師的怒火?非孫臏帶領的齊軍莫屬了。於是魏軍掉轉馬頭,氣勢洶洶地向齊地進發。面對來襲的敵軍,孫臏決定使用減灶法誘敵深入,將十萬灶的坑數減少到五萬,接下來減少到兩萬,營造了一種齊軍逃跑了的假象。龐涓大喜,果然率兵追擊,結果在馬陵中了埋伏,大軍被齊軍伏擊。

眼看突圍無望,自己也敗給了師兄,這位魏國的統帥不免心灰意冷,拔劍自刎。齊軍趁勢追擊,全殲了以魏武卒為核心的全部魏軍,此戰之後,魏國國力大減,也失去了對河西通道的掌握,馬陵之戰,雖然戰方是魏與齊,但實際卻是秦國與中原大地的歷史轉折點。

“馬陵之戰”既是師兄弟之戰,也是大國之間的戰略博弈

現代的野戰部隊也有行軍灶

結語

其實,龐涓也是一位難得的名將,按理說不應該犯下如此低劣的錯誤,不過仔細思索,也能想到其中的道理。戰國時期是奴隸制度向封建制度過度的時期,人們普遍最有濃厚的階級思想,將人分為三六九等,孫臏作為一個公認的殘疾人,如果龐涓戰勝他,也沒有什麼稱道的地方,但是萬一失敗就將貽笑大方,所以龐涓輸不起,正是這種想贏怕輸的心態影響力他的判斷。

就好比兩軍對壘,大將捉對廝殺,我方派出威武上將,陣前叫罵,結果對方派出了一個"張瘸子"、"李傻子","劉瞎子"來應對,你說這仗還怎麼打?有點心眼的,怕對方有詐,不敢輕舉妄動,就是能打過對方,也沒有什麼可以炫耀的地方,還落下來欺負弱者的口實,萬一要是輸了,那也就直接去向國君請罪吧,碰上脾氣烈的沒準直接自殺了,所以龐涓才會喪失理智,中了孫臏的誘敵之計。

但是我們也要清楚的認識到,這場戰爭並非師兄弟二人的宿命決戰,在他們二人的身後,是魏、趙、韓、秦、齊多個大國的博弈,魏國敗於樹敵太多,更深一層次,敗於數十年前的西拒東進的戰略方針。從吳起離開魏國那一刻,就註定了今天的慘敗局面。


參考文獻

1《吳子》 吳起

2《史記》 司馬遷

3《資治通鑑》 司馬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