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之戰,歷史會告訴你誰才是狼?

背景

河南之戰,河西之戰,匈奴失去了南下與東進的軍事基地,也失去了兩塊水草豐美的寶地,降低了匈奴人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

對匈奴來說,更大的問題是他們內部的分裂,渾邪王的投誠,帶走了數萬人馬,幾十個部落從匈奴分離出去,這使得本來就比較鬆散的匈奴力量,變得更加不穩。而這個惡果,將在不久的將來凸顯出來。

眼前,伊稚斜單于急於與漢帝國進行一場大決戰,消滅漢軍,以勝利鞏固匈奴內部團結,提振士氣,再尋機收復失地。

依照伊稚斜單于的最初想法,他要親率匈奴大軍,到長城關塞附近與漢軍較量。叛而復歸的“自次王”趙信在漢帝國任職多年,多次參與對匈奴的軍事行動,對漢武帝的脾性,漢軍的實力,還是相當瞭解的。

他勸伊稚斜單于,且息雷霆之怒,要稍安勿躁。他獻出計策:匈奴人應該提前退到漠北地區,休養生息,以逸待勞,漢軍必然會遠來,匈奴人要密切注視漢軍的動向,以匈奴有備之軍,對付漢軍疲憊之師,必然會取得勝利。

伊稚斜單于內心不情願,但還是接受了這條建議。

<code>“信教單于益北絕幕,以誘罷漢兵,徼極而取之。”/<code>

佈局

漢帝國也急於尋找匈奴主力決戰,趙信給單于的謀劃,早有間諜報告給了漢武帝,他與諸將議曰:

“翕侯趙信為單于畫計,常以為漢兵不能度幕輕留,今大發士卒,其勢必得所欲。”

物資裝備,漢帝國已提前備好。出擊匈奴單于主力,務必要用最得力的將軍,漢武帝毫不猶豫地選擇霍去病擔任主攻,“捕虜言單于東”,他便將霍去病的出塞地點從定襄(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改到代郡(今河北蔚縣),為的是希望使用霍去病這把鋒利的寶劍,直擊伊稚斜大單于。

公元前119年(元狩四年)春,漢武帝派遣大將軍衛青出定襄,撥五萬精騎,配步卒及役夫計數十萬;驃騎將軍霍去病出代郡,將五萬精騎,“敢力戰深入之士皆屬驃騎”,配備精裝甲冑,良馬,威力巨大的弓弩刀矛。

出戰前,漢武帝命兩路大軍“鹹擊匈奴單于”,但從其調撥的人員裝備,出發地點看,他還是將攻破單于主力的希望放在霍去病身上。

衛青大戰單于,軍至窴顏山

衛青率前將軍李廣、後將軍曹襄、左將軍公孫賀、右將軍趙食其,出定襄,向北直趨千餘里,越過沙漠,到達漠北戈壁。在這裡,衛青軍團發現了匈奴單于主力已經集結待命,等著漢軍前來。

<code>“適值大將軍軍出塞千餘裡,見單于兵陳而待。”/<code>
漠北之戰,歷史會告訴你誰才是狼?

衛青

<code>“適值大將軍軍出塞千餘裡,見單于兵陳而待。”/<code>

一望無際的漠北戈壁,清晨的太陽昇起,照得大地暖洋洋的,微風吹拂著每一位戰士的臉龐,他們個個表情嚴肅,精神抖擻。雙方的軍隊在漸趨漸近,像是兩片洶湧的汪洋在匯聚。

匈奴人清一色的騎兵部隊,戰馬打著響鼻,一種躍躍欲試的狀態。

漢軍卻並不著急,衛青讓步兵推著武剛戰車,在中軍前沿結陣,讓前沿呈現出弧形陣形。

武剛車,車身蒙上牛皮,前方開孔隙,捆上長矛伸出車外,車上立堅固的盾牌,弓箭手可以在車內通過射擊孔射箭。

衛青打破慣例,主動發起進攻。他先讓五千輕騎兵向前衝。輕騎兵們駕馭戰馬,一路小跑地向匈奴人靠近。伊稚斜單于馬上令出一個萬人隊,向漢軍騎兵疾馳。他恨透了漢帝國,恨透了漢武帝,他要將漢軍撕成碎片。

兩軍騎兵甫一接戰,漢軍掉轉馬頭向回跑,匈奴人緊追不捨,必欲將對手置於死地。

在距離本陣還有一百米時,漢軍騎兵,忽然分走兩翼,將中央部位顯露出來,匈奴人看得很清楚,不知何時,漢軍中軍前沿陣地上,佈滿了一種奇怪的東西。

這是漢帝國最新改良的床弩(又名車弩),它既可射出長矛,也可射出寒鴉箭,此箭數十支齊發,殺傷面更大。

匈奴“自次王”趙信,在漢朝多年,也見過這種武器,但他不信漢軍能攜帶它,這種武器體大笨重,機動性差,移動起來非常耗費人力。

然而,趙信低估了漢帝國的實力,漢帝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為了打嬴這一仗,漢武帝還專門調動數十萬步兵、民夫一起參戰,戰馬就有十四萬匹之多。

匈奴的騎兵衝向漢軍陣地,箭雨迎面而來,床弩的威力巨大,一瞬間,削倒一大片衝鋒騎兵。分走兩翼的五千漢軍輕騎兵,折回頭再次殺向匈奴人,武剛車後的漢軍步兵弓弩手也尋機射殺匈奴人。

伊稚斜單于大怒,再命兩個萬人隊向前衝鋒,衛青命二萬重裝騎兵迎戰。雙方混戰在陣前,戰鬥異常激烈,漢匈軍隊從晨起,殺到日中,再殺到日幕,陣地中間積屍如山,不斷地有戰士加入戰鬥,戰況空前慘烈。

這種情況下,誰能堅持到最後,誰就能取得勝利。日幕時分,太陽西墜,突然漠北戈壁上,大風驟起,飛沙走石打得人難以睜眼。征戰一天,雙方軍隊死傷慘重,人困馬乏,大風突起,戰鬥更加困難。但衛青認為,這是絕好機會,他馬上命令左將軍公孫賀、右將軍趙食其率軍,從兩翼包抄單于大軍,漢軍步兵推動武剛車,將陣地前移,壓向匈奴人。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史記.匈奴列傳》載:

“單于視漢兵多,而士馬尚強,戰而匈奴不利,薄幕,單于遂乘六騍,壯騎可數百,直冒漢圍西北馳去”。

單于帶頭跑路,匈奴兵無鬥志,將無戰心,很快潰散。衛青催動大軍繼續追擊伊稚斜單于,直到窴顏山趙信城(今蒙古國杭愛山南面),得匈奴軍糧進行補給,然後放火將趙信城焚燬。

此戰衛青軍團消滅匈奴人一萬九千餘人,漢軍損失相當,可謂是慘勝。

霍去病大戰左賢王,封狼居胥山

伊稚斜單于在與衛青軍團戰鬥時,非常惱怒左賢王為何遲遲不來增援,按照既定的時間,左賢王理應率軍出現在戰場上。

他有所不知,左賢王的狀況比他好不了多少。

驃騎將軍霍去病,將五萬精騎,出代郡,也向北邊突進千餘里,卻沒有發現單于主力,他估計單于主力應該是在西邊。

霍去病非常擅長臨機決斷,兵法講,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綜合分析衛青軍團的實力,霍去病覺得,即使自己的軍團沒有到位,舅舅衛青照樣有能力與單于主力對抗,自己不如改變計劃,直擊左賢王部。

左賢王正要前去接應單于,漢軍突然出現,倉促間難以應對,匈奴左賢王各部落只能各自為戰,霍去病揮軍在左賢王地界,左衝右殺,如入無人之境,匈奴人為之喪膽。霍去病揮軍追殺逃敵,直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國烏蘭巴托東側),祭祀了天神,再達姑衍山(今蒙古國肯特山以北),祭祀地神,繼續向北進軍,到達瀚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

此戰,霍去病軍團損失一萬餘騎,殺匈奴人七萬四百四十三級,匈奴章渠王、比車耆王皆戰死,屯頭王、韓王以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八十三名匈奴貴族被俘虜。

漠北之戰的影響

漠北之戰,衛青、霍去病軍團,共計消滅匈奴人近十萬人,再次俘獲一批匈奴貴族,焚燬大批匈奴人的糧草物資。漠北之戰,證明了漢帝國才是真正的狼。

河南之戰、河西之戰,匈奴人左右賢王兵力盡損,地盤大大縮小。而漠北之戰直接造成了“漠南之王庭”,匈奴人再也不敢將主力靠近漢朝北部邊境,為避免再次受到重創,匈奴人開始將戰略重心從漢帝國正北轉向西北。

然而,也正是緣於匈奴人的轉移,他們的生存環境發生了大變:漠南地區水草豐美,自然條件非常適合放牧,而且漠南區域,基本上全為匈奴所有。西北地區則不同,常常發生乾旱、暴雪等天災,對以牧為生的匈奴人,無疑是巨大的災難,加之西北地區,國家林立,實力雖然比不上匈奴,卻佔有大量優質的生存資源,這些都使得匈奴人的生存環境變得惡劣起來。當生存環境不佳,生活窘迫時,內部最容易發生變亂,此後數十年,匈奴人頻繁發生內亂,實力越來越弱。

但需要說明一點,匈奴人畢竟是有四百多年曆史的大民族,尚武精神深入骨髓。他們的實力受到削弱,卻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與中原漢帝國的爭鬥,也遠沒有休止,直到一百餘年後,東漢王朝還在與匈奴人糾纏,這個民族甚至加入到“五胡亂華”的行列,給中原地區帶來巨大災難。

後序

  • 漠北之戰,漢帝國的損耗也很大。
<code>“兩軍之出塞,塞閱官及私馬凡十四萬匹,而復入塞者不滿三萬匹”。/<code>

連年用兵,漢帝國出現了海內虛耗的景象,農民為逃避沉重的徭役與賦稅,流離失所,成為流民。為解決窘迫的財政問題,漢武帝進行幣制改革,實行鹽鐵專賣,進一步放開以錢贖罪制度。

  • 大將軍衛青榮寵漸衰,驃騎將軍霍去病日益顯貴。
<code>“大將軍日退,而驃騎日益貴”。/<code>

休整兩年,公元前117年,漢帝國稍微恢復些元氣,漢武帝再次準備對匈奴用兵,噩耗傳來,大司馬驃騎將軍霍去病去世,年僅二十三歲。“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豪情壯志,尤在耳邊。

十二年後,公元前106年,大將軍大司馬衛青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