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春秋:泓水之戰--一個人的“仁義”之戰,一個國的無端禍殃

一個人應不應該仁義?答案是肯定的,必然的,應該仁義。但一個人能不能替別人仁義呢,能不能替一個國仁義呢??那是肯定不行。畢竟每個人的仁義標準不同,有時候他覺得對他的對手很仁義了,但是對於那些被仁義的人那就是殘酷,悲慘了。他倒是獲得了仁義的美名,而那些被仁義的人們卻像是遇到飛來的橫禍。今天我們就來看這樣一場關於“仁義”的戰爭,泓水之戰--以國而資美名。

讀史春秋:泓水之戰--一個人的“仁義”之戰,一個國的無端禍殃

一、仗還可以這麼打

前面我們說到宋襄公被楚王抓住,最後給放了回去,那是顏面丟盡。宋襄公不曾反省,想到堂堂男兒,豈能受此折辱,他決定找回面子,一雪前恥,於是他不顧公子目夷和公孫固的勸說,聯合衛國、許國和滕國討伐臣服楚國的鄭國(現在的鄭國已經淪為牆頭草,完全不復當年春秋小霸的模樣)。誒,打不贏楚國,我收拾一下你的小弟總可以吧。鄭國當然打不贏,於是向楚國老大哥求救,楚成王遂率師進攻宋國本土,來迫使宋國退軍。兩軍集結對峙在泓水兩岸,泓水之戰於是爆發。

讀史春秋:泓水之戰--一個人的“仁義”之戰,一個國的無端禍殃

當時宋軍駐屯於泓水北岸,楚軍要攻打宋軍,必須自南岸渡河而過。對於北岸的宋軍來說,這絕對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自然天塹,楚軍要想渡河那是肯定要付出極大代價的。

讀史春秋:泓水之戰--一個人的“仁義”之戰,一個國的無端禍殃

所以當楚軍開始渡河時,右司馬公孫固向宋襄公建議:“彼眾我寡,可半渡而擊”,宋襄公拒不同意,說仁義之師“不推人於險,不迫人於阨 ”。宋軍於是站在對岸,似乎翹首以盼的等著楚軍渡江,楚軍於是也莫名其妙地安然渡過了泓水,估計官兵們心頭都在納悶,難道這麼順利嗎?他們想不到更順利的還在後面。楚軍渡河後還需要重新列隊集合,佈列陣勢,這時公孫固又奉勸宋襄公乘楚軍列陣未畢、行列未定之際發動攻擊,但宋襄公仍然不予接受。說道:"君子用兵,不鼓不成列,不擒二毛,何必行詭計?"。於是一直等到楚軍佈陣完畢,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宋襄公這才擊鼓向楚軍進攻。可是,這時一切都已經晚了,本來兩軍力量就懸殊,弱小的宋軍哪裡是強大楚師的對手,一陣廝殺後,宋軍受到重創,宋襄公本人的大腿也受了重傷,其精銳的軍隊也悉數為楚軍所殲滅。還好在公孫固等人的拼死掩護下,宋襄公才得以突出重圍,狼狽逃回宋國。泓水之戰就這樣稀裡糊塗的,完全就像兒戲一般的被宋襄公給“導演”了出來。

讀史春秋:泓水之戰--一個人的“仁義”之戰,一個國的無端禍殃

二、戰後評價

戰後宋襄公人並不認為自己做錯了,他覺得自己是個仁德的君子,自己的美名應該傳遍天下了吧。但宋國人卻不這麼認為,大家都埋怨宋襄公指揮不當,錯失攻敵良機,害的宋國打了敗仗,百姓跟著遭殃。宋襄公也感到委屈呢!他向臣民辯解說:"古之為軍,臨大事不忘大禮、君子不重傷、不擒二毛、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意思是他是君子,打仗講究禮數,不打受傷的人,不打老人,也不設陷阱,不打沒準備好的軍隊。估計《孫子兵法》的孫武想出來揍他一頓。

讀史春秋:泓水之戰--一個人的“仁義”之戰,一個國的無端禍殃

《毛選》裡也對宋襄公的這次事蹟作了評註,稱其為“蠢豬式的仁義”。告誡大家仁義也要分場合,也要看對象。

這裡我想要說的是,對於宋國人民來說,這不是一場飛來的橫禍嗎,這場戰爭本來可以避免的,即使無法避免,也至少要有戰鬥的有意義吧,但宋國軍隊似乎只是成了宋襄公所謂的仁義的“炮灰”。宋襄公同樣是一個不稱職的君主,他可以仁義,但不能代表宋國去仁義,戰爭是宋國的戰爭,不是他個人道德的表現舞臺,以一國之資,來博己之美名,不可笑,不可恥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