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 從身陷牢獄的嬰孩到中興的君主,他不負高祖,不輸漢武!

從身陷牢獄的嬰孩到中興的君主,他不負高祖,不輸漢武!

公元前91年,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已經來到了暮年時刻,這一年他的一位嫡皇曾孫出生,這個襁褓中還在牙牙學語的貴胄不會想到,一場大禍即將降臨。

數月之後,西漢王朝最為血腥的一場政治陰謀——巫蠱之案爆發,太子劉據和他的全部兒女、妻妾都死於非命,幾個月大的太子之孫成了唯一的倖存者,但也因為此案被收入監獄。在監獄裡,這個嬰兒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個貴人——負責追查此案的官員之一、廷尉丙吉。

丙吉對此案的冤情心知肚明,太子劉據生前性情穩重和善,頗得民心,但是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保住這個太子唯一的血脈。

丙吉找了兩個獄中的女犯餵養這個嬰兒,每天都要前來探視。監獄環境惡劣,好幾次這個嬰孩生病幾乎性命不保。丙吉日夜看護,拿自己的俸祿求醫問藥,終於他的身體漸漸好起來,丙吉給他取了名字“病已”。

劉病已在丙吉和兩位監獄乳孃的細心看護下慢慢長大。

但事情卻沒有那麼一帆風順,劉病已四歲那年,漢武帝病重,有方術士進言說,長安的監獄中有天子氣(現在細思,這方術士觀測的真是正確,對古人的智慧,不得不佩服),矇昧而恐懼的漢武帝命人帶兵到長安的所有監獄中,無論罪行輕重,一律殺死。

當這些人來到劉病已所在的監獄中時,丙吉關上大門,無論外面如何交涉和威脅,他都拼死守護這個孩子。悲憤的丙吉大喊道:“即使是平民百姓,也不應該無辜被處死,更何況這是陛下的親皇曾孫吶!”

漢武帝聽到這樣的回稟,終於清醒過來,大赦天下。劉病已又一次絕處逢生。

從身陷牢獄的嬰孩到中興的君主,他不負高祖,不輸漢武!

幾日之後,劉徹走到了生命的盡頭。臨終之前,他留下遺詔,恢復劉病已的皇家身份,由掖庭收養。

來到掖庭的劉病已遇到了他生命中的第二個貴人——掖庭令張賀。張賀曾經是衛太子劉據的門吏,他十分心疼這個一出生就遭難的孩子,不僅細心照顧,還拿自己的俸祿供給劉病已讀書。

劉病已漸漸成長為一個英姿勃發的少年,十六歲那年,張賀親自做媒,並用自己的家財準備聘禮,為他迎娶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平民女許平君為妻。

一年之後,劉病已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出生不久便失去父母的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初為人父的喜悅。

雖然許家並不是什麼富貴人家,但是他的岳父許廣漢和他的妻子許平君辛勤勞作,供他讀書和遊歷。

自小無枝可依的劉病已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十七八歲的劉病已和他的先祖劉邦有頗多相似之處,他既學習儒家經典,卻不讀死書,喜歡在長安周邊的民間遊歷,他常常帶著妻子許平君一起到杜縣的鴻固原上遠眺四方,也與市井之徒鬥雞走狗,好行俠仗義。

在這樣的經歷之中,劉病已獲得了與那些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的皇子們不一樣的成長體驗,他深刻地認識到了官吏們的運作方式和百姓疾苦,為他後來“王霸道雜糅之”的理念打下了基礎。

從身陷牢獄的嬰孩到中興的君主,他不負高祖,不輸漢武!

公元74年,年僅21歲的漢昭帝劉弗陵駕崩,無子。輔政大臣霍光擁立了昌邑王劉賀為繼任者,然而僅僅27天后,劉賀就被霍光廢掉,其中的糾葛和博弈難以言說,不知真是劉賀失德,還是霍光擅權。

皇位空懸之際,丙吉抓住機會向霍光進言推薦了劉病已。此時張賀已經去世,但是他生前曾多次向他的弟弟張安世誇讚劉病已,而張安世此時是霍光的副手,無疑也站到了劉病已這邊。

命運的齒輪十分巧合地全部為他轉動。

十八歲的劉病已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但是局面一點都不輕鬆。霍光受漢武帝託孤,輔佐漢昭帝劉弗陵十幾年,還能廢立劉賀,他的家族和門下勢力可謂權勢滔天。當時霍光自己是大司馬兼大將軍掌管全國兵權,整個長安城的守衛掌握在他的兒子和侄子手中,整個皇宮的禁衛軍掌握在他的各個女婿手中。

在登基的那天,霍光和劉病已同乘一車去祭祀祖廟,霍光的威嚴和強大的勢力網第一次明白地展現在了他的面前,史書記載劉病已“如芒刺在背”。

這個民間天子或許正是因為勢單力薄才被霍光選中,此時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忍耐、等待。繼位之後,霍光試探性的請求還政於他,他都堅定地謝絕了,還給霍光增加爵位,表明自己無意爭權的態度。

然而,隱忍的劉病已在一件事情上沒有讓步——立皇后。

當時的臣子看到他對霍氏的態度,都以為會是霍光的小女兒霍成君當皇后。而富於智慧的劉病已給群臣下了一道微妙的詔書:“我有一把十分心愛的舊劍遺落在民間了,你們能幫我找回來麼?”

從身陷牢獄的嬰孩到中興的君主,他不負高祖,不輸漢武!

雖然已經貴為天子,劉病已不會忘記曾有一個人,在他微賤的時候給了他一個溫暖而完整的家庭。臣子們立刻領會,紛紛上言請求立許平君。從此,“故劍情深”的典故流傳千古,後來唐代的王昌齡曾在詩中感嘆道:“一聞漢主思故劍,使妾長嗟萬古魂。”

然而,事態的發展遠遠出乎了大多數人的意料,甚至可以說成了劉病已一生的痛苦。霍光的妻子霍顯看到女兒竟然輸給了一個民間女子,十分不滿。或許是太長時間的權傾朝野讓她迷失了心智,她暗中收買宮中的醫女在許平君生產時下毒。

我們無法想象許平君奄奄一息時,一旁的劉病已是怎樣的心情。以他的聰慧,那一刻他應該就知道了真相,事發後數日,他就將所有為皇后診治的醫生統統以大逆不道罪下獄。

自登基那一天起,他處處隱忍,事事順從,現在,僅有的一次衝動竟然害死了自己的髮妻!

愧疚、悔恨、自責,種種痛苦的心境湧上心頭,他放聲大哭一場,在群臣的反對面前,違背祖制,將髮妻遷往杜縣下葬——那是他們還是一對民間夫妻時常常遊玩的地方。

然而,形勢逼人,不容他過分表達哀傷,不得不收起眼淚,繼續忍辱含垢,笑著面對霍光,同時立霍成君為皇后。十分奇特的是,霍成君一直沒有生育。

從身陷牢獄的嬰孩到中興的君主,他不負高祖,不輸漢武!

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為這一天,劉病已整整等待了6年。他清楚地知道,霍家唯一的支柱就是霍光,其他如霍雲、霍山之輩,無非是紈絝子弟。

劉病已循序漸進地開始了行動。首先,給霍光以接近皇帝的禮儀厚葬,並給霍氏大加封爵,麻痺他們的同時開始明升暗降。他將霍雲、霍山的軍職剝奪,然後給以尚書的職位。尚書的職責是在皇帝察看奏章之前先行處置,劉病已卻下令臣民們可以不通過尚書直接向自己秘密上奏,等於架空了二人。

隨後,他又將霍光那些手握兵權的女婿們調離出京,擔任地方官,同時將宮中和京城的守衛職責全部交到了自己人的手上。

霍家雖然很不滿,但是也沒有太出格的舉動。然而,漸漸的京城中議論四起,霍家害死許皇后的言論傳播開來。霍顯十分驚慌,將事情真相告訴了霍雲、霍山。他們聽到之後,終於明白了劉病已一系列行動的真正目的——如若沒有這件事,霍家或許還可以退出朝政,保全富貴。事已至此,他們明白已經無路可退,只有魚死網破了。

霍雲、霍山開始秘密聯繫京外的小舅子和姐夫,準備起事,但事情很快敗露。

劉病已等待的就是這一天!他迅速地先發制人,霍氏一族統統被抓,然後族滅,霍皇后也隨之被廢。

非常難能可貴的是,這個功過分明的君王在後來的麒麟閣十一功臣的名單中,仍然將霍光位列第一。他說,霍氏雖然謀反,但是霍光對大漢的功勳也不應抹殺。

從身陷牢獄的嬰孩到中興的君主,他不負高祖,不輸漢武!

自此,劉病已正式開始了他的時代。他下了這樣一道前無古人的詔書: “聞古天子知名,難知而易諱也,其更名詢。”

在古代,皇帝的名字都需要避諱,如若不加以注意就容易治罪。劉病已是第一個為民改名的皇帝。“病”和“已”這兩個字在民間太常用,他不希望有無辜的百姓因為這種事情而被治罪,於是改名劉詢。

雖然是一件小事,我們卻能看出劉詢“知百姓疾苦”,不是一句空話。

這個從民間走出的天子十分注重官僚的素質和作為,尤其是與老百姓最為接近的地方官們。在史書中,可以頻頻看到他對官吏們的審核、考察和諄諄誡勉。

班固在《漢書》中由衷的稱讚說,這是整個西漢吏治最好的時代。

最好的不僅僅是吏治。在這一時期,糧食價格達到了最低點,農業發展欣欣向榮,甚至超過了文景之治時。

在軍事上,劉詢繼承了漢武帝的遺志,組織了兩漢四百年最大規模的對匈奴作戰,十六萬鐵騎兵分五路出塞,大勝而歸,匈奴徹底分裂,南匈奴單于前往長安稱臣納貢,北匈奴遠遁,此後數十年間再無戰事——他做到了太爺爺漢武帝都沒能做到的事——西域都護府在他的手中建立,天山南北第一次納入國土,大漢天威遠及萬里蔥嶺之外!

從身陷牢獄的嬰孩到中興的君主,他不負高祖,不輸漢武!

公元前49年,42歲的劉詢病逝,諡號孝宣皇帝,廟號中宗。宣者,寬仁哲惠,浚達有德也。

中宗之廟號,更顯示出劉詢的能力及貢獻。在以制定廟號、諡號嚴格而著稱的西漢一朝,劉詢是四位擁有正式廟號的皇帝之一。其他三位是漢高祖劉邦,廟號太祖;漢文帝劉恆,廟號太宗;漢武帝劉徹,廟號世宗。(廟號源於商朝,最原始的廟號只有四種,創基立業曰“太”、功高者曰“高”、世代祭祀曰“世”、中興者曰“中”,另外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給予祖或宗的稱號。)

宣帝遺命,與妻子許平君合葬於杜縣的杜陵。在今天杜陵的封土堆上,你會發現一個獨特的佈局,歷代的陪葬陵大都在東西北三面,因為講究南面為尊,而許平君的封土堆在宣帝的南面,劉詢以這樣獨特的方式表達了對妻子的愧疚與思念。

在杜陵發掘出來的瓦當上,以這樣的句子來描述那個時期:“海內皆臣,歲登成熟,道毋飢人,踐此萬歲”。

從身陷牢獄的嬰孩到中興的君主,他不負高祖,不輸漢武!

自此,繼承了秦帝國遺志的西漢王朝,歷經百年的奮鬥,從文帝的謹慎持重、與民休息,到景帝的平定內亂、韜光養晦;從武帝的攻守異形、開疆闢土,到宣帝的四夷賓服、天下殷富,四個性格各有特色、能力各有所長的帝王,被恰到好處的安排到了他們的位置,大一統的格局被鞏固,大一統的理念深深烙入華夏民族的印記裡,歷史在西漢展現了它最為仁慈的一面。

文、景、武、宣,起、承、轉、合,完美的節奏,完美的註腳,也是完美的句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