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金瓶梅》媲美的“三言”裡的美好女性為何有些慘死

就算你沒有看過馮夢龍編纂的全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恆言》(簡稱三言),也應該聽過裡面“杜十娘”、“白娘子”等經典人物的名字。

作為三部反映民間文學的明末短篇小說集,“三言”與凌濛初創作的《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簡稱兩拍)在文學界的地位是可以和《金瓶梅》相媲美。


這不僅是因為它們的內容反映的都是市民階層的社會生活和思想情感,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小市民的生活故事,體現的是作者對人性本質的拷問。


與《金瓶梅》媲美的“三言”裡的美好女性為何有些慘死


但是和《金瓶梅》有所不同的是,《金瓶梅》是裡面的人物通過自己扭曲的人性,讓自己最後變成了悲劇,但是在三言故事裡的女主角,無論是閨房小姐,還是青樓歌妓,她們都是一群性情美好的女性。

比如剛烈悲壯的杜十娘,至死不渝的周勝仙,聰慧隱忍的趙春兒……在三言的愛情故事中,女性肩負著美好的品質。


對比這下,反倒是男性顯得薄情寡義,品格低劣。

但是,這些品性優良的女性,結局卻各不相同,就拿最著名的兩個故事舉例——《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和《賣油郎獨佔花魁》為例。


與《金瓶梅》媲美的“三言”裡的美好女性為何有些慘死


同樣是一見鍾情的青樓名妓,杜十娘最後的結局是負心漢背叛而跳江自盡,而莘瑤琴最後是與心上人團圓美滿地生活在一起。

有人說這是馮夢龍為了豐富小說,這種說法未免太過單一,其實我們如果去了解作者的生平經歷以及他所處的社會環境,就會知道,三言對於馮夢龍的意義不僅僅是一本短篇小說集,也包含著他對於這個世界深刻的見解和洞察。

1 新舊思想下的結合體


若按當時的封建禮教思想評判,馮夢龍算的上一個離經叛道的人。

他曾經因為與一名歌姬侯慧卿熱戀,雖然最後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娶到意中人,但是在他廝混於酒樓時,接觸了大量的民間題材。


這也為他後來編寫的民間文學的作品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在這段不合規矩的失敗愛情重,讓馮夢龍意識到了“情”的重要性。


與《金瓶梅》媲美的“三言”裡的美好女性為何有些慘死


他曾說:“世俗但知理為情之範,熟知情為理之為。”這顯然與程朱理學下的“存天理,滅人慾”的封建思想相違背。

在三言中,馮夢龍歌頌愛情,支持世人追求婚戀自由的慾望,而不是用禮教那一套觀念去定義一個人的好壞,最典型的就是。


在《蔣興歌重會珍珠衫》中的三巧因為丈夫多年經商,難耐空房而出軌,對於這種“失節”的女性,馮夢龍也是給予了一定理解,讓她在最後得到了丈夫的原諒成為了妾室。

與《金瓶梅》媲美的“三言”裡的美好女性為何有些慘死

因為受到李卓吾和王陽明的影響,再加上自身的經歷,馮夢龍對人性中與生俱來的慾望,並不是像傳統儒家禮學一樣,一棒子打死。


但是和大部分讀書人一樣,青年時期的馮夢龍也曾有過讀書當官的夢想,他曾這麼形容自己的讀書歲月“不佞童年受經,逢人問道,四方之秘復,盡得疏觀;廿載之苦心,亦多研悟”,可見他也有對於世俗功名的嚮往。

與《金瓶梅》媲美的“三言”裡的美好女性為何有些慘死


這就讓馮夢龍或多或少還是會吸入封建的道德理念,同樣是在“三言”中,一方面我們看到了追求真愛,反對包辦婚姻的呼籲,另一方面還是會並存“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樣的封建思想。


比如在《鬧樊樓多情周勝仙》中,作者肯定周勝仙對愛情的執著,但是因為她違抗父命,不願聽從父親對自己婚姻的安排,作者對她最後的安排也是變為亡魂,不得善終。

與《金瓶梅》媲美的“三言”裡的美好女性為何有些慘死


在《警世通言》的序中,馮夢龍也提到“令人為忠臣,為孝子,為賢牧,為良友,為義夫,為節婦,為樹德之士,為積善之家,如是而已矣。”

由此可見,作為封建社會的一個進步文人,馮夢龍基本還是站在先秦儒家的思想基礎之上,去講“真情”。

我個人的理解是,在三言中,那些美好的女性回去追求真愛,釋放慾望,是馮夢龍本人肯定人性中“情慾”的形象化。


故事中如願以償的女性,代表著他對婚戀自由的嚮往,以及偽禮教的批判,但是那些最後因情而死的女性,也反映了他在那個“禮教吃人”時代的迷茫和困頓。

2 資本主義萌芽與封建主義


明朝末年,江南已經開始出現了一些“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等純商業僱傭關係,這也是中國古代的“資本主義萌芽”。


馮夢龍出身於明末的蘇州,當時蘇州以絲綢聞名,所以當地的紡織業和手工業非常文明。

與《金瓶梅》媲美的“三言”裡的美好女性為何有些慘死


在《醒世恆言》中記載:“絡緯機路之聲通宵徹夜,那市上兩岸牙行有千百餘家。”可見當時不僅有家庭手工的紡織品,還有獨立的手工業作坊。

因為絲綢業的興盛,需要大量的女性勞動力紡織,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女性對於經濟發展的地位,也讓女性能夠為家庭賺取更多的收入,並且當時也出現了大量“男性經商,女性持家”的家庭模式。

與《金瓶梅》媲美的“三言”裡的美好女性為何有些慘死

如果家庭中,妻子參與紡織手工業生產,那麼除了男性以外,女性就可以成為了家庭的第二勞動力,和丈夫共同養家。


若是丈夫常年在外經商,那麼妻子更是成為了家中的“一把手”,在家庭中成為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在這種情況下,女性因為能為社會創造生產價值,所以無論是在社會還是家庭中,地位也會隨之而來的提高,而女性地位提高的最主要表現,就是她們對於自身婚姻的選擇權更多。

與《金瓶梅》媲美的“三言”裡的美好女性為何有些慘死


在儒家“男尊女卑”的思想下,“三言”出現的一些女性開始有了獨立的人格和自我意識,就像趙春兒幫助富二代丈夫改過自新,蘇小妹用才智刁難新郎以及莘瑤琴拒絕富家公子,偏愛小商人等行為,這都體現了女性在愛情上的自我主見。

並且這些女性除了樣貌的美麗,還有著良好的教養和聰慧的心智,這說明,在明末資本主義萌芽的誕生下,社會對於女性美好的判斷,已經從外表開始延伸到內在。

不過遺憾的是,江南那些微弱的“資本主義萌芽”只能在封建王朝下的“苟延殘喘”,當時中國普遍還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男性依舊作為第一生產力,而妻子需要依靠丈夫或兒子才能生存下去。

與《金瓶梅》媲美的“三言”裡的美好女性為何有些慘死


再加上傳統儒家“重農抑商”的思想,上層統治者依舊推崇農業,抑制商業,所以在明朝的社會中,部分地方出現了在兩性上的進步思想,但是也僅僅是部分地方。

相比較男性,女性依舊處在一個被動的位置,她們對於命運的選擇權,也受到更大的限制,婚姻對於女性命運而言,依舊起決定性的作用,女性的價值還是隻能通過婚姻來實現。

這麼一看三言故事裡的女性在愛情裡的悲歡離合,也只是當時社會的一部分縮影。

與《金瓶梅》媲美的“三言”裡的美好女性為何有些慘死

3 結局是留給後人的思考

馮夢龍編纂的三言,在有段時間裡,被列為“禁書”的行列,因為裡面對情慾和女性價值的肯定,顯然是不符合當時封建道德。

其實光看書名,我們就能猜出馮夢龍希望這些民間故事可以流傳給後人,以作為對後人的警醒之言。

對於整個社會來說,馮夢龍這樣的個人在對抗著整個時代的落後思想時,難免會有力不從心的感覺,他在三言的愛情故事中,賦予女性不同的結局,大概也是在自己憧憬和無奈兩種情感下交織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