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文學家馮夢龍傳世鉅著“三言”中反抗女性形象出現的原因

任何文學作品的創作的靈感不外乎來源於社會合作者自身,“三言”也不例外,晚明動盪的社會環境和馮夢龍的前衛思想誕生了這部呼喚女性權益的著作,下面來為大家從這兩個方面分析“三言”反抗女性形象出現的原因。

明朝大文學家馮夢龍傳世鉅著“三言”中反抗女性形象出現的原因

1社會文化因素

明代處於中國封建社會後期,這一時期的特點概括起來講就是,在這個階段封建的傳統社會發展到了高峰,並開始向新的近代社會過度,晚明恰是這個過度的起點。社會經濟高度發展,雖然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可是固有的舊的自然經濟仍處於統治地位。在這個時期充斥著尖銳的社會矛盾,這也使得農民起義持續不斷社會矛盾極其尖銳,可是總的來說這個時候的明代依舊是一個封建集權專制的朝代。雖然有李贄等思想家主張男女平等,反對封建制度對女性的迫害,也嘲諷抨擊傳統封建思想。可是古老的儒學思想依舊處於主導地位,雖然理學起始於宋代,可是理學卻是在明代被奉為官學,統治者為了自己的權力,將理學中的“存天理,滅人慾”加入封建思想中,使其成為判斷和衡量婦女價值和道德的首要標誌。

在這個資本主義萌芽時期手工業商業繁榮,城市經濟繁榮起來,進而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市民階層,在這個新興的階層中,一種新生的市民意識正生機盎然地與封建傳統觀念分庭抗禮。這種作為一個隨經濟繁榮而出現的新階層,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文化有很多的不同之處,使農業文化時常陷入極端,產生違揹人性、違背客觀實際情況的指導思想與價值觀,對應到女性身上,就是王權、族權、父權、夫權的四位一體壓迫。一些思想前衛的文人對女性的看法產生了改變,首先針對的是“存天理,滅人慾”,進而將矛頭指向了封建社會對女性的禁錮,隨著這種市民意識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女性也開始對舊的針對女性的傳統束縛產生懷疑,接著開始反抗,最後愈演愈烈。

明朝大文學家馮夢龍傳世鉅著“三言”中反抗女性形象出現的原因

馮夢龍因此捕捉到時代的新氣息,站在人性的高度,刻畫出了一大批女性,這些女性展示了各個階層女性對這個社會的反抗,有貴族婦女、有奴婢、有商女、有風塵女子等等,她們從新的時代氣息中感受到自己的壓抑,意識到自己地位的卑賤,人格的低下,個性的壓抑和才華的埋沒,從而她們開始反抗,爭取自己的權益。總之,市民意識的興盛和思想領域翻天覆地的變化,是“三言”中反抗女性形象得以產生的且能夠被人們接受欣賞的哲學依據。

2創作者的因素

古代女性形象不是客觀存在的女性本身,是男性用他的思想和意志創造的,所以女性形象是被男性充分自我化了的。因此,要想知道“三言”中女性形象的來源,首先得先了解馮夢龍這個人。

2.1馮夢龍所處的時代背景

馮夢龍出生於明後期萬曆二年(1574年),卒於1646年。他出生時西方正是文藝復興時期,與之遙相呼應,在我們這個有著幾千年文明的東方大國,不僅是李自成起義、明朝滅亡、清兵入關的激烈動盪時期,更是我國封建社會開始解體、資本主義萌芽發展、城市平民勃起的重大轉折時期,新思想、新觀念伴隨新人、新生活不斷湧現,但由於轉折剛剛開始,新舊犬牙交錯的複雜現象尤為突出,馮夢龍正像一切傑出的文學家一樣,他的作品是時代的鏡子,深刻地反映了這一時期市民生活和思想的全面豐富性和複雜性。

明朝大文學家馮夢龍傳世鉅著“三言”中反抗女性形象出現的原因

2.2馮夢龍的個人思想

馮夢龍的思想受明代哲學家李卓吾很大。李卓吾的思想帶有鮮明的叛逆色彩和反傳統精神,是一位激進的思想家。正因如此,馮夢龍的一直保持著進步思想觀念,他對女性的看法夢龍受李卓吾的影響,敢於衝破傳統觀念。他提出:“世俗但知理為情之範,孰知情為理之維乎?”強調真摯的情感,反對虛偽的禮教。 這些從三言中表現出的反抗女性形象就可看出。

首先,馮夢龍認為女性應有自主選擇婚姻的權利,“三言”中的女性,有不少敢於自選配偶,自主婚姻的,她們是坦誠、勇敢、熱烈和執著的,她們敢於打破封建禮教的枷鎖,無視門弟的高低,只要情之所向,便勇敢向前,甚至以死捍衛自己的愛情。這是作者對女性勇敢、堅決追求婚姻自主的肯定,也是對真正愛情的肯定。 “三言”中的女性享有自主婚姻的權利,正是馮夢龍主張男女平等這一觀念的反映。

其次,他認為女性有追求自己愛情的自由。在“三言”中的女性自己追求愛情的基本條件是雙方都有情有義。換句話說,從一開始,女性就有選擇己悅者或悅己者機會。這種機會不是傳統社會中的女性敢想象到的,而且在他們的婚姻關係中,首先考慮的也是情投意合,並且女子可以為自己的婚姻做主,這不但是女性意識的覺醒,也是對晚明社會的映照。“三言”中女性選擇配偶,不僅僅為了愛情或圖一時之快,而更是強調了對真摯感情的追求,這也反映了馮夢龍的情教思想,他認為萬事萬物皆由情生。如鶯鶯對愛情的追求,篇末詩說:“今日張生仗李鶯”,指出張李婚姻的成功,是與鶯鶯個人的主動和努力追求分不開的,也是對女性追求愛情的勇氣和決心的肯定。

明朝大文學家馮夢龍傳世鉅著“三言”中反抗女性形象出現的原因

再次,馮夢龍對女性貞操方面表現出自己的態度是許可和寬容的,如對王三巧的紅杏出牆,並未給予批評譴責。在“三言”中,馮夢龍強調了女性為自己的丈夫守節純屬於自然、因感情所致的因素,如朱多福不嫌棄陳多壽的惡疾,不但不離不棄,而且細緻入微的照顧她,這就屬於忠於愛情。再比如鄭意孃的守節,她的行為打破了傳統的貞潔觀念,鄭意娘愛自己的丈夫忠於自己的愛情,願意為了丈夫守節而亡,這是純粹的因為愛之所至而產生出的忠貞。最後,馮夢龍極力宣揚女性才智,否決女子無才便是德,試圖用理論來證明男女平等。在“三言”中,他所刻畫的女性角色,或才華橫溢或機智勇敢,反正是各具風采。如劉方、聞淑女、趙春兒、玉堂春等等。他用濃厚的進步思想氣息渲染出一大批才情智能的女子,他讓她作品中的女性盡情地發揮自己的情感和才華,這充分的反映了馮夢龍和晚明的特徵。

總的來說,馮夢龍尊重女性,肯定女性權益,認為女性應獨立自主,不應禁錮在封建傳統思想下,不應再處於從屬的地位。他對女性的這些觀點是進步的。所以他刻畫了一大批個性鮮明的新時代女性。馮夢龍筆下的一個又一個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不僅僅體現了他所處時代、社會及所受思想對其作品的影響,同時,這些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又對以後文學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塑造、發展與演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比如說,“三言”對“二拍”的影響中,女性的反抗性更進一步得到了彰顯,等等。當然,我們通過閱讀和分析作品,不難發現,作品中的女性雖然有反抗性,但是,她們的反抗性有一定的侷限性和不徹底性。這種女性形象的兩面性是受作者所處時代的複雜性和所受思想的矛盾性而形成的,也體現了晚明社會的現狀。“三言”中的女性雖然反抗不徹底,但在一定程度上,讓我們重新認識了女性,重新審視愛情和婚姻,也為以後我們更好地認識中國歷史上各階段的女性提供了一定的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