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自律越焦慮,不明白為何要自律?|保持四個原則,輕鬆養成自律

你不去解決問題,你就會成為問題。


越自律越焦慮,不明白為何要自律?|保持四個原則,輕鬆養成自律


每天都在鼓勵自己自律,生活還是一團糟

朋友曉華2015年大學畢業就考上了我們當地的公務員,當他去年意識到不能讓自己處於“提前退休”的狀態時,他告訴自己一定要自律。

於是他開始報班學習,報健身房,學PPT,學手帳,學寫作,學繪畫……

曉華開始下班時間為自己“鍍金”,每天起床都要為自己加油打氣,可他的生活還是一團糟。

在工作上,不僅得不到領導的重視,而且因為平時下班後不喜歡參加聚會,和同事關係也不是很好……

曉華很疑惑,不是說:“自律給我自由”嗎?

曉華說:“怎麼越自律越沒有自由可言?

不斷地向前走,不僅沒有走進自己想要的圈子,而且在現在的圈子也混的不是很好。

越自律越焦慮,不明白為何要自律?|保持四個原則,輕鬆養成自律

那自律的意義何在?

自律的出發點是為了幫助自己解決問題,而不是逃避痛苦的現實

曉華最初想要自律的原因是覺得公務員的工作一眼望到頭,覺得沒意思,別人混日子,自己也混日子,下班時間精彩就可以了……

這樣的想法導致他在工作上遇到問題,總是想著明天再處理,他也不想被周圍的同事同化,於是選擇特立獨行,覺得自己做一個“獨行俠”就好。

所以曉華追求自律的出發點是逃避痛苦的現實,而不是為了幫助自己解決問題……

追求快樂,逃離痛苦是人的本性。但如果不去解決問題,我們就會成為問題。

越自律越焦慮,不明白為何要自律?|保持四個原則,輕鬆養成自律

自律是什麼?

自律是主動要求自己以積極的態度去承受痛苦,解決問題。

通過自律,我們在面對問題時才會堅定不移,並且能夠從痛苦中獲取到成長的智慧,這是心智成熟的過程。

所以很多人口中所宣稱的自律,只是為了逃避痛苦的現實,而不是為了真正幫助自己解決問題,這樣的自律僅僅停留在口號層面,而不曾發人深省。

要想解決問題,首先要研究自己問題究竟是什麼?

越自律越焦慮,不明白為何要自律?|保持四個原則,輕鬆養成自律

找到問題所在才能解鎖真正的自律。

保持四個原則,快速解鎖真正的自律,讓自己事半功倍

001

不貪圖現實的安逸,學會先苦後甜,延遲滿足

為什麼有很多年輕人選擇“精緻窮”,寧願刷信用卡去購買一件奢侈品,也不願拿這些金錢來投資自己的大腦,因為他們不懂得延遲滿足。

在面對物質誘惑時,他們選擇先享受快樂,而後帶來的卻是無窮無盡的痛苦,每當信用卡到期時,就會選擇分期付款,如果沒有足夠的金錢去還信用卡,就會選擇找朋友借錢,拆了東牆補西牆,這樣的人心裡壓力特別大,是因為在他們小時候父母沒有讓他們養成延遲滿足的習慣。

習慣是人生最大的指引。

多久可以養成一個新習慣?

有一個說法是21天養成習慣,在《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一書的作者說:“習慣養成可以分為三類:

行為習慣養成需要一個月,比如記賬、閱讀、寫日記。

身體習慣的養成需要三個月,比如運動、早起、健身。

思考習慣的養成需要六個月,比如邏輯思考能力、創新能力、正念冥想。”

不懂得延遲滿足的人,很可能是小時候父母對他們有求必應。

這類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只要想要一樣東西,他就必須要得到不罷休,於是父母為了讓孩子開心和快樂,便總是毫無原則地答應孩子的所有要求。

於是長大後,當自己想要的和物質財富不匹配時,就會選擇提前預支消費來滿足自己的物慾。

心理學家們曾說:

“懂得延遲滿足的孩子,長大後會有清晰的人生方向,並且能夠吃苦耐勞,也更容易成功。”

所以自律的第一步就是不要貪圖現實的安逸,學會調換痛苦和享樂的先後順序,延遲滿足。

越自律越焦慮,不明白為何要自律?|保持四個原則,輕鬆養成自律

002

對自我高度覺知,客觀評價自我,學會承擔責任

很多人活了一輩子,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於是他們選擇隨波逐流,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內心沒有方向也就沒有力量。

還有一類人,“寧願我負天下人,也不願意天下人負我,只要犯了錯,不是自己的問題,而是別人的問題,是公司的問題,甚至是其他的各種問題,反正不會是我的問題。”

這一部分人就是在成長過程中,不懂得去承擔屬於自己的責任,不想承擔責任,卻貪婪的想要享受所有的權利,對自己沒有客觀分析的能力,也不具備審視自己的能力,究其原因,其實他們都是在選擇逃避,不能直面問題,進而解決問題。

逃避問題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人生本來就苦難重重,人生的問題和痛苦都具有非凡的價值,逃避問題就會錯失成長。

逃避問題會讓自己陷入自欺欺人的狀態,久而久之自己就會變得不自信,就不會認為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而認為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是普通人心理健康的前提。

富蘭克林曾經說過:

“唯有痛苦才能給人帶來教益。”

只有當自己不再逃避問題,能夠客觀清晰地評價自己的所作所為,對自我具有一定的認知,同時學會承擔責任,這樣才能成長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

越自律越焦慮,不明白為何要自律?|保持四個原則,輕鬆養成自律

003

忠於事實,用一生的時間不斷反思,才能繪製人生藍圖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是出自《論語》的一句話。

自我反省是人類進行自我革新的最大動力。一個不懂得自我反省的人,可能實踐了很多年,還是在原地轉圈,任何一種行動都要以自我反省為句號。

最近幾年很流行一個詞——覆盤。意思就是在一件事情結束之後,自己給自己留一段空白的時間來總結這一件事情,自我行動的得與失。

當進行一次次深度的覆盤之後,下一次對於同樣的事情就有了不一樣的經驗。

要想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覆盤必不可少。

所謂智慧,就是將思考與行動緊密結合起來。

忠於事實,不斷反思,對自我做出客觀清晰的評價,同時敢於接受外界的質疑和挑戰,改變自己的本性,超越自己的本性。

忠於事實,我們需要一輩子保持誠實。因為有時候難免會欺騙人,也會自我欺騙。所以我們要保持誠實。

是任何人,任何事,都需要保持誠實嗎?不是的,我們需要針對不一樣的人和事,不斷自我調整。

越自律越焦慮,不明白為何要自律?|保持四個原則,輕鬆養成自律

004

保持平衡,富有彈性的約束機制

保持平衡,讓我們以保持誠實為己任,亦需要隱瞞部分事實和真相。

任何一件事,有好就有壞,事物都具備兩面性,甚至多面性。

如果一個人特別喜歡生氣,另一個人一輩子都不生氣,這兩種人都是不可取的,而我們的選擇是要折中而定。

如果一個人一輩子都不生氣,那麼留給外界的形象就是唯唯諾諾,膽小怕事,更談不上有人想要尊重這一類人,有時候適當發洩情緒是有必要的。

如果一個人每時每刻都在生氣,那麼留給外界的形象就是暴躁易怒,身邊的人可能都走光了,所以這時就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平衡。

其實每一個個體都是一個“彈簧人”,人為什麼具有直面痛苦的能力?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具有彈性。

舉個例子,當我們參加演講比賽時,做好了,充分準備,結果卻不如人意時,這時我們大腦會告訴自己:“可能對手真的太強了……我這一次沒有準備好,下一次我一定準備的更加充分……”諸如此類的語言,都是我們在進行自我安慰。

因為演講比賽的失落情緒,讓人體失去了平衡,所以我們需要進行自我安慰來讓人體保持平衡。

當我們學會保持平衡,我們就放棄了自我的負面情緒,與此同時在內心中萌生了積極的想法。

越自律越焦慮,不明白為何要自律?|保持四個原則,輕鬆養成自律

最後總結

解決人生問題的關鍵在於自律。

人生的問題和痛苦都具有非凡的價值,逃避問題會錯失自我成長。

只有通過自律,我們在面對問題時才會堅定不移,並且從痛苦和問題中獲取智慧,改變本性,超越本性。

塞內加曾說:“人要不斷學習生存,也要不斷學習死亡。”

生與死就好似硬幣的兩面,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兩面性,甚至多面性。我們不能改變外界的環境,但我們可以積極的探索自我,對自我進行客觀清晰的認知,不斷自我革新。

逃避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唯有自律,不斷堅定內心積極的信念,以積極的態度去迎接困難和挑戰,才是真正的英雄主義。

當我們學會了真正的自律,我們的人生旅程才剛剛開始。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