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神經症的那些事——焦慮、疑病、強迫

關於神經症的那些事——焦慮、疑病、強迫

1、焦慮症的發病率要遠高於抑鬱症,這跟社會的快節奏不無關聯,它大大削弱了人們延遲滿足的能力,因為只要出現細微的不適,人們就就更傾向於立刻、馬上得到,來消除不適感。否則,就會緊張、焦慮、恐懼。

比如麥當勞、肯德基等快餐的出現,很大程度減弱了我們對飢餓的忍耐度,哪怕一點點飢餓感都會增加人體的不適,如果不能及時滿足食慾,焦慮感就會明顯上升。

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興起,降低了人們對於獲取信息速度的閾值,我自己就是手機重度使用者,每次陪老婆逛街都會不由自主地掏出手機翻看一遍(刷知乎、看朋友圈和微博),雖然被懟過好多次,但很難抵擋這種誘惑,不看就渾身不適。

對抗焦慮的很多辦法,其實就是要降低這種快節奏對自己的影響,比如做冥想,本質是訓練個體的專注能力,主動地削弱信息獲取的數量和速度。專注和投入是對抗焦慮的核心。

No choice is the best choice.

關於神經症的那些事——焦慮、疑病、強迫

2、焦慮症患者有個共通的特點:迫不及待地尋求答案。

最近給一個患者推薦了《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殺死你》一書,跟她介紹的時候概述了書的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說了焦慮、恐懼的成因,第二部分介紹了緩解焦慮的方法。她當時就問,我可不可以跳過第一部分直接讀第二部分。

下午收了一個病人,診斷為疑病障礙,他懷疑自己的植物神經消失了(就是字面意思),導致他感覺除了大腦和心臟還在工作以外,其他五臟六腑都喪失了功能。問診時反覆跟我確認什麼時候能做B超、CT等物理檢查,並多次打斷我要求儘快完成檢查。

似乎延遲滿足的能力越來越稀缺。現代生活在提高了生活水平的前提下,也大大增加了我們對及時反饋的訴求。任何的等待和不確定都加重了個體的緊張焦慮感。

對抗焦慮,可以嘗試慢下來,每天都給自己一定的時間放空自己,不要尋找答案。畢竟大老師曾經說過:當時想不通的事就放一放,後邊就再也想不起來了。

關於神經症的那些事——焦慮、疑病、強迫

3、焦慮具有壓倒一切(overwhelming)的特質,這使得焦慮的個體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生活中,也無法體驗到當下的樂趣。

焦慮者往往迫切地想要解決引起焦慮的因素,但越深入,反而越焦慮。

打個比方,焦慮其實是“良幣被劣幣驅逐”,良幣就是全身心投入和享受,而劣幣就是迫不及待地尋找解決方法。焦慮者大多數時間被後者支配。

一個疑病症患者懷疑自己得了艾滋病,他的解決辦法是查百度,想要從百科裡找到證明自己不是艾滋病患的證據,但他發現每次查完手機,只會讓自己更加苦惱。這就是劣幣。

良幣是什麼?對普通人來說,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引用《綠皮書》的臺詞——我父親曾經說過,不管你做什麼,都要做到極致,工作就工作,笑就笑,吃飯的時候要像是最後一餐那樣去享受。

關於神經症的那些事——焦慮、疑病、強迫

4、最近連著接診了幾個疑病症患者(過度擔心懷疑自己得了重病——癌症、艾滋病等),發現他們都有查百度的習慣。

然而不論查到好的結果(不支持診斷),還是查到不利的結果(支持診斷),患者的焦慮情緒都會加重。

這就很有趣了。

記得以前學診斷的時候也有類似情況。每次學到一個新的疾病就會懷疑自己得了這種病,而且相應的身體部位真的會產生不適感。

難道我們真的得了重病麼?

顯然不是。而是大腦的認知過程出了問題,我們放大了某些小概率的事件,讓大腦誤以為身體出現了嚴重的疾病。這種放大效應尤其在我們查看相應的信息後會變得更加顯著。

所以當身體發出異常信號後,我們應該去找專科醫生來尋求答案,而不是檢索網絡信息。畢竟百度的搜索質量真的很差,如果你真的想查,也建議你換個搜索引擎,比如丁香醫生就很靠譜。

關於神經症的那些事——焦慮、疑病、強迫

5、每次採集病史,都會問病人生病前性格如何,很多人會說自己性格追求完美。但繼續追問下去就會發現一些問題。

大多數人所謂的追求完美並非源於Ta自己內心,而是抱著這樣一個觀念——“只要我表現的不夠完美,我就會被拒絕”。

在這樣的觀念的指導下,Ta會有各種各樣的衝突。

Ta會有社交焦慮,認為只要自己表現的不好,就會被別人認為是沒能力的,就會被排斥。接著出現焦慮的情緒反應,臉紅、顫抖、出汗等生理反應,還有迴避社交場合。

另外一個困擾很多人的問題就是“討好型人格”,為了不讓別人指責自己,只要遇到衝突,Ta都會選擇自己忍著,表面看似一團和氣,但內心痛苦不已。

想要改變,首先就要改變認知,一個人可以追求卓越,但不要為了讓自己在別人眼中看起來完美而追求完美,這樣只會毀了Ta。

關於神經症的那些事——焦慮、疑病、強迫

6、為什麼你容易焦慮、煩躁、被激怒?

美國心理學家舍恩提供了一種思路。他指出焦慮是人的一種生存本能,人類祖先在遠古時代需要捕獵,他們常常需要直接面對猛獸的威脅,因此那些懂得焦慮、擔心,或者“戰鬥或逃跑”反應的人群才能更容易生存下來,反而不知道害怕的人應該都成為了猛獸的腹中餐。

現代人多數是那些更為“焦慮”或者懂得“害怕”的人群的後代,因而焦慮可以稱為一種“生存本能”。

但這種生存本能也有副作用。現代社會已經不需要人們為了生存而去捕獵,大多數年代是和平發展為主題。但人體內遺傳下來的生存本能仍然支配著我們,讓我們把很多微小的信號判斷為是“危險的”,甚至是威脅生命的。

這就是焦慮的過度擔憂,它會讓人體處於“戰鬥或逃跑”的狀態,交感神經亢奮,心慌、胸悶、手腳出汗,甚至瀕死感。

這就是焦慮譜系障礙共有的表現。包括社交恐懼症、疑病症、驚恐發作,都有類似表現。

進化心理學也有類似的觀點。

關於神經症的那些事——焦慮、疑病、強迫

關於神經症的那些事——焦慮、疑病、強迫

7、檢驗一個人是否有完美主義傾向的小方法:看書是否必須從頭看起,還是隨便從哪一頁都可以開始閱讀。

好幾個朋友留言都說必須從頭(或序)開始看,說隨便哪一頁開始儘可能會漏掉很多內容,不如不看。但很少有人真的能從頭到尾完全堅持看下來的。

還有幾個是喜歡買新書,買來就束之高閣,想著得找整塊的時間才能開始,不能零敲碎打,但結果就是再也想不起來這本書的存在。

追求完美(強迫)本身沒問題,但副作用可能就是拖延。

對於相對複雜的任務來說,比如看一本小說或專著、寫一篇論文,如果總是抱著“萬事俱備才能開始”的想法,很可能結果就是無法啟動,一直拖延。

對於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群來說,要嘗試摒棄這樣的想法,看書要試著拿起來就看,不要想著一口氣能完全掌握。寫文章要開始動筆,先寫出來再進行修改。

畢竟大多數情況下,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