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一樹梨花壓海棠”是一句很有意境的詩?

老萬


為什麼有人說“一樹梨花壓海棠”是一句很有意境的詩?

磊落故人想了想,無非以下三種可能。

1.說這句話的人根本不懂詩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這本是蘇東坡調侃老朋友張先為老不尊,老牛吃嫩草,八十歲了還納了一個十八歲的小妾。小妾青春年少,豔若海棠,而張先垂垂老翁,滿頭白髮白如梨花。

這首詩可以說香豔,但絕對稱不上有意境。但有些人讀的詩少,見的好詩少,就認為這是一首好詩,很有意境了。

2.說這句話的人是蘇東坡超級粉絲

好吧,其實我一開始想說的是腦殘粉。

腦殘粉追捧起他們的偶像來有多瘋狂?說偶像人好看,歌好聽,偶像放個屁都是香的,這都是最基本的。有的粉絲甚至可以斥巨資幫偶像宣傳造勢,比如粉絲為了幫王俊凱慶祝他17歲的生日,在其老家重慶的一輛輕軌列車上包了一條線的廣告,這條線是重慶地鐵線中最繁忙的一條,時間跨度一個多月,光廣告費就花了大約1000萬元。

比起現在的追星族的“腦殘”,有人居然在追蘇東坡,把他的一首“玩笑詩”拿出來,說很有意境,我覺得很欣慰,所以我的良心不能讓我說他們“腦殘”了。

3.說這句話的人就喜歡這種詩

大家都是凡人,食五穀雜糧,有七情六慾,患“寡人之疾”的不在少數。這類人就喜歡找一些帶色的笑話、古代的豔詞來看,忽然有一天,他們發現了這首詩,而且作者竟然是大文豪蘇東坡,頓時就像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一般,覺得自己達到一個新的人生境界—原來我並不俗啊,蘇東坡的詩能說豔俗嗎?

就這樣。


磊落故人


《古代八十老人娶妾生子創奇蹟》

”一樹梨花壓海棠”這個詩句,可是一個有特別有趣真實故事。說的是北宋大文豪蘇軾(蘇東坡)和好友張先之間的故事。


張先在80歲的時候,暗戀上一個18歲的黃花少女。於是張先就託媒下聘禮,八抬大轎鑼鼓喧天的,把她娶到家門納小為妾。二人在成婚之日,大擺酒宴。張先一想到我這八十歲老翁,今天又做了新郎,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於是詩興大發提筆做了一首詩:”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

哈哈!正是這首詩才引出了後面的故事。不料這首詩被好友蘇軾看到了。蘇軾一看你這不是老牛吃嫩草嗎?看把你美的,還括不知恥的做了一首詩。蘇軾是何許人也?他可不是讓過的主,於是蘇軾也提筆回應了一首詩:”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哈哈!你說張先這老頭也是的,你都八十了竟然娶了個十八歲的黃花閨女。論年齡你都是人家的爺爺輩分了。你娶也就罷了還做了一首詩。要不說這文人就是會說話。還把人家的年齡十八倒過來說成是八十,非要說成和自己是同齡。然後還美其名曰補充了一句,只差一花甲,還自我感覺差的不是太多吧?


也難怪惹火了蘇軾,蘇軾心想看我怎麼羞臊與你。文人和文人要是掐起來,那可就是風趣幽默了。

蘇軾一句”一樹梨花壓海棠“可謂經典。用”一樹梨花“四字。描繪滿頭白髮,猶如梨花一般形象生動。同時一個”壓“字也對應了上句話”鴛鴦被裡成雙夜“。竟然把不便說破話,用一個”壓“字還是給捅破了。哈哈!這蘇軾也夠缺德的了!巧妙的用了一個”壓“字“來誘發他人的無限遐想!

張先和十八歲的小妾共同生活了八年。奇蹟的是小妾在八年裡還給張先生了兩男兩女。張先一生共有十子兩女。長子和小妾的女兒竟然相差六十歲。誰也不會相信是,張先和小妾生活的特別甜蜜恩愛!張先去世後,小妾悲傷過度孤單無依,不久也抑鬱死去!





o星火燎原o


《一樹梨花壓海棠》是北宋時的大詩人蘇軾所作。

整首詩是: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在這首七言絕句中,最妙的就是最後這一句,堪稱畫龍點睛之筆。

其中“梨花”就是指的他的朋友張先(用梨花的白,暗喻張先的八十高齡);

而“海棠”就是指張先迎娶的小妾(用海棠的紅,暗指小妾年芳十八);

居中的“壓”更是絕妙將他們老夫少妻的夫妻生活,活靈活現又意味深長的表述了出來。

其實通俗的來說,整首詩其實就是暗諷老朋友張先“老牛吃嫩草”。

但是事實上更具諷刺意味的是,張先居然在娶了這個十八歲的小妾的八年內,夫妻生活協調。

這位小妾還為張先前後生了兩男兩女。

最終張先在八十八歲時,年老而終。

而這位小妾因為失去了這位老丈夫,得了抑鬱症,幾年後就病逝了。

至於蘇軾的這句“一樹梨花壓海棠”,更是從那時便一直流傳到了現在。

在周星馳飾演的《唐伯虎點秋香》裡,就有這樣一句“小弟我亦是人稱玉樹臨風勝潘安,一樹梨花壓海棠的小淫蟲周伯通。”

這其中後半句的意思其實就是指:自己就算年老了也會只愛年青美貌的少女,而不會去喜歡年齡相適合的婦人。

而1997年的美國電影《洛麗塔》,也是講述的一箇中年男人愛上了一個少女的愛情故事。

不知是哪位有惡趣味的翻譯,居然把這部電影名翻譯為:《一樹梨花壓海棠》。

這就可見,這句詩是多麼的有意境了。

如果你喜歡我的解讀,請點擊關注,感謝你的閱讀。


宇哥帶你讀原著


原作出處

這句詩句出自於蘇東坡所作的七言絕句,是用來調侃好友張先在80歲的時候迎娶18歲小妾。原作是醬紫的:

張先所作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

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

蘇軾所作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梨花指的是白髮的丈夫,海棠指的是紅顏少婦,一個“壓”道盡無數未說之語!“一樹梨花壓海棠”是老夫少妻,也即“老牛吃嫩草”的委婉的說法。

作為聯句,則需要求出句才合成一聯

我們可以看到句子的格律:

一樹梨花壓海棠

仄仄平平仄仄平

典型的是對句的句式,所以需要合成聯就得出一個出句。

辣麼,如何來做這個出句呢。我們可以沿著引用的句意,場景已經很明瞭,洞房花燭夜,老牛吃嫩草,如何來將這個景融入到兩句對聯裡面,又能賦予其一定的情感,這就需要選擇好物象來進行合理的構建,與下聯形成流轉而又渾然一體的成聯。

例如,我們可以選擇的物象有鴛鴦、交杯酒、紅頭蓋、錦衣、紅燭、屋外的星、月等等,這些都是在這個洞房花燭夜固有的物象。

出句對句需要注意格律、詞性等要素

我就嘗試做一個出句,與對句來形成一個成聯,選用剛剛的物象,如:

滿天星宿遮光眼

一樹梨花壓海棠

看格律,二四六交替,平仄相對

滿天星宿遮光眼

仄平平仄平平仄

一樹梨花壓海棠

仄仄平平仄仄平

看詞性

滿天星宿遮光眼

形名名名動名名

一樹梨花壓海棠

數名名名動名名

在數字對上,滿、無等次可以特對數詞

看句意:漫天的星星都遮起了眼睛,為什麼呢,因為害羞地不敢看,畫面太美了,怕辣眼睛,哈哈。

再比如,我們選擇燭火來做出句物像,則可以

三根燭火爭春色

一樹梨花壓海棠

醬紫上下聯的意思就更相近,詞性,格律相符,

讀起來也更具美感。




荖朽尋禪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北宋時期著名詩人張先在其80歲的時候娶了一個18歲的小妾,為了表達自己的歡喜之情,在自己的新婚之夜他作了這樣一首詩: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


後來當時還是文學青年的蘇東坡知道了這件事以後,寫詩調侃張先道: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我們都知道梨花是白色的,雪白雪白的。唐代著名大詩人岑參在其名作《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有一名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而海棠通常我們所見的海棠是火紅的紅海棠。由此我們可以得知,梨花指的就是白髮蒼蒼的張先,而海棠就是指的那位18歲的紅妝新娘,其間一個“壓”字。各位可想而知了,我就不詳細解釋啦。


為什麼有人會認為這句詩很有意境?首先,在不明白這首詩創作背景的情況下,只要是見過梨花和海棠的人,都會產生一種猛烈的視覺衝擊,我熟悉這首詩創作背景的人,自然覺得很有有意趣……

注:

清朝劉廷璣在《在園雜誌》裡寫道,有年春天他到淮北巡視部屬,"過宿遷民家",見到"茅舍土階,花木參差,徑頗幽僻",尤其發現"小園梨花最盛,紛紜如雪,其下海棠一株,紅豔絕倫",此情此景,令他"不禁為之失笑"地想起了一首關於老人納妾的絕句《一樹梨花壓海棠》。

由此人們都認為這首“一樹梨花壓海棠”的絕句就是蘇軾所作。其實,這是誤記!

“一樹梨花壓海棠。”原本是一句明朝期間就廣為流傳的民間段子。其原作之人已經不可考。目前發現的最早版本出自明代蔣一葵的《堯山堂外紀》 ,之後如《北華月刊》、《寄廬茶座》、《拾慧篇》等書都收錄有類似的段子,故事主人公和詩句各有不同,但都沒說作者是蘇軾,只說是民間“某翁”“浙江定海徐某”或者“滬上詩翁陳某”等所作。


舊事舊人歷史說


說起“一樹梨花壓海棠”這句詩,就要講一講蘇軾和張先這兩位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的故事。

張先一生風流成性,在他八十歲那歲,看上了一個十八歲的黃花閨女。在二人大喜之日,張先賦詩一首“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

蘇軾看後,覺得應該諷刺諷刺張先,便給張先寫信一封,內容為“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蘇軾作詩戲侃張先,巧用“一樹梨花壓海棠”,罵他“老牛吃嫩草”。一個“壓”字用的是相當的巧妙。梨花是白色,代表了張先的滿頭白髮,海棠是紅色,代表了穿著嫁妝的小妾。根據上一句“鴛鴦被裡成雙夜”便知二人在幹些什麼。這個“壓”字嘛……小編有點想入非非了,大可怕了!但更令小編吃驚的是,這位小妾婚後居然還為張先生下了兩男兩女!真的厲害了!小編不得不懷疑此事是否與隔壁老王有瓜葛?

不管怎麼說,他們在一起共同度過了八年的歡愉時光。

如果喜歡秀峰觀世界的分享,記得關注並點贊呀!

老哥聊生活


一樹梨花壓海棠,神馬意思?不就是說一個老頭睡了一個小姑娘嗎!沒什麼意思!


我心依舊


北宋詞人張先(990_一1078),浙江湖州人,當過縣和州官,最高至尚書都官郎中。他善詩詞會樂府,樂觀至老不衰。其寫的詩詞內容多反映士大夫詩酒生活和男女之情,語言精巧。有人戲稱他為老流氓。他退休後歸隱湖杭間。歐陽修和蘇軾常去訪遊,飲灑賦詩。張先八十歲高齡時娶了個貌美如花的十八歲女子為妄,高興之餘寫了一首詩:

我年八十卿十八,

卿是紅顏我白髮。

與卿顛倒本同根,

只隔中間一花甲。

事後,蘇軾知道後寫了一首詩調侃張先:

十八新娘八十郎,

蒼蒼白髮對紅妝。

鴛鴦被裡成雙對,

一樹梨花壓海棠。

蘇軾的詩戲侃張先,巧用“一樹梨花壓海棠”,罵他“老牛吃嫩草“。這句詩成為夫妻老少配的名句流傳。梨花和海棠並非園中的梨子樹開的花,海棠也並非真的海棠花。蘇軾(蘇東坡)用梨花對應張先詩中的白髮即八十歲白髮老翁,用海棠對應張先詩中的紅顏即十八歲少女。這種比喻極為貼切:頭上白髮和梨樹白花都色的;紅顏的膚色嫩紅和海棠的花紅色紅。一個“壓“字和“鴛鴦被中“道盡了人們皆知又羞於出口的千語萬言,極為巧妙。

張先娶小妄後,小妄為他生兩男兩女,加上先的妻妄們生的共十子兩女。大兒子比小女兒大六十歲。張先八十八歲後去逝。


存銘歲月1


所謂的“一樹海棠壓梨花”,只不過是千百年來,“男權至上”思想的一種意淫狀態,是男人們自我陶醉的一種境界而已。

且不說“八十老翁對十八紅妝”,這樣的情況能發生在多少男人身上,就算是偶爾發生的極個別案例,如蘇東坡、蘇大學士所描述的那樣,又有幾個人能過上正常的性生活呢?但是,千百年來,無聊的文人們就是喜歡前赴後繼地渲染這種畫面,而且還想像出:這樣的結合不僅正常,而且還能生下二男二女,這種類似神話故事之類的傳說有意義嗎?

除了滿足那些無聊、無知、無能男人們的性想像之外,沒有其它任何意義!



臨時客


很多人第一次看到這句話,很多人認為是在描述梨花和海棠花的自然美景,可是這句話可不能隨便用在寫景的文章裡。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句詩的創作背景。

《一樹梨花壓海棠》是北宋文學家蘇軾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用來調侃好友張先在八十歲時迎娶十八歲小妾。

張先所作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

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

蘇軾所作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一樹梨花壓海棠

梨花指的是白頭髮的丈夫,而海棠指的是紅顏少婦。

蘇軾作的這首詩,說的就是張先活了88歲,娶了個18歲的小妾之後只活了8年。小妾為他生了兩男兩女。後來張先死後,小妾也鬱鬱而終。張先曾經是進士,他的詩多數反映了士大夫的詩酒生活和男女之情。

楊振寧和翁帆

其實,老夫少妻的婚配關係在社會上並不鮮見。45歲的黃舒駿娶了21歲的嬌妻;52歲的鄧建國娶了90後黃梓琪;高曉松娶了比他小19歲的80後嬌妻徐粲金;最有名的還是楊振寧,娶了比自己小54歲的翁帆。

電影《洛麗塔》也是如此

《洛麗塔》改編自美國作家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中年男子亨伯特與少女洛麗塔的情愛故事。

大學教授年幼時經歷了失去初戀女友之痛後,自此他對未成年少女有特殊的感情。當他看到夏洛特年僅14歲的女兒洛麗塔時,他瘋狂愛上了這個美麗的少女。

八十老翁娶嬌妻,白髮配紅顏,一樹梨花壓海棠,風流乎亦荒唐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