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甲午戰爭!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差點成了中國宰相...

1894年,日本借朝鮮東學黨起義,出兵朝鮮,蓄意挑起戰爭,清政府倉皇迎戰。最終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


你不知道的甲午戰爭!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差點成了中國宰相...

甲午中日戰爭

(一)甲午戰爭的幕後推手: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生於日本,死於中國(被刺殺),曾四次組閣日本首相,甲午中午中日戰爭就發生在他的第二次組閣任期內。當時,日本議會是反對中日戰爭的。但伊藤博文通過天皇施壓的方式,迫使日本議會通過了他發動中日戰爭的提案。


你不知道的甲午戰爭!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差點成了中國宰相...

伊藤博文在哈爾濱被暗殺

(二)甲午戰爭的導火索:朝鮮東學黨起義

朝鮮的東學黨起義,類似於中國的太平天國運動,也是農民反抗封建統治者的。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朝鮮歷史上最大的農民起義。清政府應朝鮮政府的請求,前去鎮壓起義;而日本人,是不請自來。蓄意與清軍發生衝突,挑起戰爭。


你不知道的甲午戰爭!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差點成了中國宰相...

東學黨起義領袖:全琫準(被抬的人)

(三)甲午戰爭的實力對比:北洋水師的衰落

在19世紀七八十年代,清政府佔明顯優勢:北洋海軍二千噸位以上的戰艦有7艘,總噸位27000多噸;而日本海軍二千噸位以上的戰艦僅有5艘,總噸位約17000多噸。

在此之後,日本以國家財政收入的60%來發展海軍、陸軍,明治天皇甚至裁剪宮廷支出,補充造船費用。而清政府,在1888年後,就再也沒有增添任何軍艦,甚至連槍炮彈藥都停止購買了。

到甲午戰爭前夕,日本已建立了一支擁有63000名常備兵和23萬預備兵的陸軍,包括6個野戰師團和1個近衛師團。戰前日本海軍有軍艦32艘、魚雷艇24艘,總排水量72000噸,超過了北洋海軍。


你不知道的甲午戰爭!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差點成了中國宰相...

日本軍艦

(四)甲午戰爭後的伊藤博文:欲聘其為宰相

甲午戰爭爆發後,伊藤博文辭去首相職位,前往中國。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中國朝野不但沒有仇視伊藤博文,反而給予厚重的禮遇。

維新派人士,前往伊藤博文下榻處,自稱門生,執師禮。

更有甚者,朝野上下,有人上書,欲以蘇秦之法待伊藤博文,執宰相印。


你不知道的甲午戰爭!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差點成了中國宰相...

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這次來到中國,最大的收穫,是在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後,幫助康有為、梁啟超、黃遵憲等人逃亡日本,為維新派保留了火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