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講的道理孩子不愛聽:讓孩子讀“人物傳記”比家長說的管用

有一個家長找到我,很苦惱:老師,我家孩子平時我和他爸爸和他說什麼都聽不進去,他也已經上六年級也不小也該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整天都和一個七八歲的小孩子似的。

“家長講道理孩子不聽,或者是根本聽不懂”,這件事情也該是很多家長都會遇到的。就比如,很多家長會和孩子說為什麼要讀書,讀書有多重要,但是你說了一堆孩子根本就沒有聽進去。

作為一線教師,經過這幾年工作積累,我發現一個共性:家長和孩子講道理,孩子是很難吸收的,因為這個道理對於孩子來說太空了,可能要孩子到了家長這個年齡階段,才懂家長當時說的道理。

但是,小豬佩奇說的話,孩子們就容易記住。同樣哈利波特說的話,孩子們也很容易相信。

根據這個情況,我發現比家長講道理更管用並且更能讓孩子形成自己的思想甚至是目標的方法就是:讀名人傳記,看看名人的一生。


家長講的道理孩子不愛聽:讓孩子讀“人物傳記”比家長說的管用

家長講的道理孩子為什麼不愛聽,為什麼聽不進去

1、道理太空,離孩子的實際生活很遠

我依然記得今年1月中旬去聽了一場講座,是關於老師如何管理學生,說實話到現在我已經不記得演講者到底講了什麼。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演講者所講的東西離我太遠了,我根本就感受不到。再者,演講者講了太多的道理,這些道理根本就有可以落地執行的可能。

講的道理太虛,離孩子太遠,這是孩子不愛聽的一個原因。

很多家長很喜歡和孩子去講自己的小時候有多不容易,吃不飽穿不暖,目的是希望孩子能珍惜現在家長給他的生活,好好聽父母的話好好學習。

但是,你說的你的小時候,距離孩子太遠了,甚至是有孩子是根本就不相信你小時候是這樣的,這時候你講道理還不如給孩子看一遍《暖春》來的真實。


家長講的道理孩子不愛聽:讓孩子讀“人物傳記”比家長說的管用

2、道理說多了反反覆覆就是那些

“你要好好讀書,成績好了才能考上好的大學,考上好的大學才能找到好的工作”,“爸爸媽媽辛辛苦苦掙錢給還好的生活學習環境,你要好好讀書,好好聽話”......有沒有發現,從還一年級開始,家長給孩子講道理繞過來繞過去就是那幾個點。

聽一次聽三次估計沒有問題,但是一直聽,孩子就不會當一回事了,更何況你說的和孩子還是有脫離感的,久而久之孩子就是左耳進右耳出。

3、家長也沒有以身作則

這幾年和孩子接觸下來,才發現“孩子的一言一行父母不一定記得住,但是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能記得很清楚”。

你剛和孩子說完,不能玩手機要做作業的,後一分鐘就坐在沙發上肆無忌憚地打遊戲刷抖音。時長教育孩子要和同學朋友好好相處,後一秒鐘就兩口子吵得不可開交。前一秒告訴孩子要愛護環境,後一秒隨地扔了一個垃圾。

如果是這樣講道理,講道理就成了空談,不但沒有效果,還容易讓孩子反感。


家長講的道理孩子不愛聽:讓孩子讀“人物傳記”比家長說的管用

讓孩子讀人物傳記的好處

1、人物傳記真實性強

我小時候我爸爸媽媽經常會和我說他們小時候的生活有多艱難,但是我真的沒有辦法深切的去體會,而我現在能夠深刻體會到他們小時候的艱難都是來源於我這幾年所讀的書的。

人物傳記是記錄人物的生平事蹟,是真實存在的。具有很強的紀實性,年代久遠的傳記被當做史料來看待。家長書中的語言帶給讀者的感染力,更夠讓讀者融入當時的環境中。

2、人物傳記能夠讓孩子獲得人生啟迪

人物傳記記錄了人物的生平事蹟,這是事蹟可以都痛苦的快樂的,有成功的有失敗的,通過看人物傳記孩子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噢,原來每一個人都不可能一帆風順”。

同時,孩子也可以通過人物遇到問題時是怎麼解決問題的,因為什麼事情導致自己失敗了,有因為那些努力使得人物獲得成功。

通過閱讀人物的一生,孩子可以初步知道人的一生會經歷各種各樣的事情,也會形成遇到問題是怎麼去解決的初步想法,慢慢會知道怎麼面對失敗有如何面對成功。

能寫人物傳記的,他的人生一定是比普通人更精彩的,這一生有很多可以借鑑之處。


家長講的道理孩子不愛聽:讓孩子讀“人物傳記”比家長說的管用

3、人物傳記能夠讓孩子樹立目標

一個人能否過好自己的這一生,不僅需要智慧,還需要從小就有自己的目標。這些目標怎麼來 ?是家長給孩子說你未來要去做醫生、做企業家嗎?

肯定不是的,這這是家長給孩子的目標,並不能成為孩子自己內心真正的目標。

古人說:“少年養志”,如何養志,通過讀名人傳記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除此之外,孩子也可以通過人物傳記看到書中的人未來自己的目標經歷了許許多多的困難,自己實現目標中遇到困難便不會輕易放棄。

4、人物傳記能夠讓孩子找到人生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如果孩子以娛樂明星為榜樣,這個榜樣可能很多時候起的是壞作用。如果是以古聖先賢、英雄豪傑為榜樣,那麼,這些人物就能夠給孩子極大的正面激勵。

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想想那些偉大人物是如何面對挫折的,就會勇敢的面對挫折;在孩子遇到困惑的時候,就可以從這些偉大的人生中尋找到啟示,自然就能幫助孩子度過成長中的困難。


家長講的道理孩子不愛聽:讓孩子讀“人物傳記”比家長說的管用

人物傳記如何閱讀

很多家長會和我說:老師,孩子讀完也記住什麼,就拿來當娛樂書來閱讀了。

這個很正確,尤其是年齡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因為孩子的理解能力也比較弱一些,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1、找適合孩子的人物傳記

我們可以估計孩子的愛好等一些條件去給孩子選擇人物傳記,比如孩子很喜歡科學,可以選擇科學家的人物傳記,這樣孩子更容易被吸引。

2、講述人物的事蹟

讀完人物傳記,可以讓孩子給家長講述書中講述的人物的一生,這一生他都經歷那些事情,他又是怎麼去處理遇到的問題的,在這個交流的過程中家長也可以對孩子進行引導,一定是比你講道理更管用的。

家長講的道理孩子不愛聽:讓孩子讀“人物傳記”比家長說的管用

適合中學生的人物傳記書單推薦

1. 《真愛讓我如此幸福》

2. 《卡夫卡傳》

3. 《牛犢頂橡樹》

4. 《從文自傳》

5. 《拿破崙傳》

6. 《富蘭克林自傳》

7. 《薩爾瓦多;達利的秘密生活》

8. 《榮格的生活與工作》

9.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傳》

10. 《蘇東坡傳》

11. 《傑克;韋爾奇自傳》

12. 《巴赫傳》

13. 《懺悔錄》

14. 《我生活的故事》

15. 《約翰遜傳》

16. 《薩特傳》

17. 《卓別林自傳》

18. 《我的愛,我的自由》

19. 《居里夫人傳》

20. 《羅素自傳》

21. 《羅曼;羅蘭傳》

22. 《我妹妹與我》

23. 《華盛頓全傳》

24. 《我畢生的故事》

25. 《房龍傳》

26. 《無盡的探索》

27. 《甘地自傳》

人物傳記,很多人會說讀完沒有用,但一定會對孩子潛移默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