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是如何解決建築業融資困境的?

導讀:傳統建築業由於信息不透明,存在諸多弊端:建設單位規避招標、虛假招標、任意壓縮工期、惡意壓價等情況較為普遍;建築企業出賣、出借資質,圍標、串標、轉包、分包等現象嚴重;建設工程主體責任不落實,施工管理混亂。建築業市場主體行為上的不規範操作也加重了市場風險,減弱機構融資意願,制約行業的健康發展。

供應鏈金融是如何解決建築業融資困境的?

由於建築行業的特殊性,融資難一直是一個公共“痛點”,尤其在產業結構深度調整的當下,不少上下游企業因此屢屢出現供應鏈失衡現象。

現實中,傳統建築業受制於產業鏈和服務週期過長,規避招標、虛假招標圍標、轉包和違法分包等現象在傳統管理模式下難以改變;另一方面,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建築業“去產能”措施不斷加碼,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逐漸浮出水面,導致多數中小企業資金鍊日趨緊張,轉型步履維艱。

築行業融資面臨的困境

相較於其他工業企業,由於建築行業產品的特殊性,其生產、銷售及回款模式週期更長,並面臨較為嚴重的流動性問題,導致其在投融資過程中呈現如下特徵:

●建築企業通常存在較大的資金的需求。

1.由於承接項目需經過招投標確定,隨市場競爭加劇,企業更存在被要求墊資施工等現象,且工程款拖欠難收;

2.由於建築行業施工技術複雜和產品形式多樣,使得其產品在建造過程中需要耗用大量的物資設備;

3.由於建築企業產品通常只有在建成並經驗收合格交付使用後才開始回款,過程付款比例低,結算付款週期長,資產流動性差,這要求建築企業保有大量流動資金。

●其次,建築行業對資金的使用效率較低。

建築行業工程項目分佈點多、面廣、線長,施工隊隨工程項目轉移生產點,特別是國際建築項目,這帶來建築企業作業隊伍分佈分散,經營呈現法人多極化,導致資金分散,並形成資金閒置;另一方面多極化管理帶來的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容易產生投資失誤,無法實現資金時間價值。

● 建築企業資金週轉壓力較大。

建築行業競爭激烈造成企業盈利能力較弱,且由於建築企業回款週期長、缺乏合格的擔保、質押物等原因,基於風險性和可盈利性考量,建築行業較難獲得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授信。同時,由於建築企業根據項目進行貸款容易造成貸款期限集中,帶來到期還款量較大,還款期資金壓力大,且貸款集中也容易帶來資金上的閒置。

此外,傳統建築業由於信息不透明,存在諸多弊端:建設單位規避招標、虛假招標、任意壓縮工期、惡意壓價等情況較為普遍;建築企業出賣、出借資質,圍標、串標、轉包、分包等現象嚴重;建設工程主體責任不落實,施工管理混亂。建築業市場主體行為上的不規範操作也加重了市場風險,減弱機構融資意願,制約行業的健康發展。

傳統融資渠道侷限性大 供應鏈金融或許是出路

建築企業傳統融資方式可分為負債類融資和權益類融資,其中負債類融資又主要包括銀行貸款、企業及公司債券、商業信用、融資租賃及政策性貸款等。

但是,發行債券對企業資質有較高要求,而貸款則存在缺乏合格的擔保和質押、銀行信用指標有限及集中貸款的到期還款壓力等問題。在經濟發展新常態特徵愈發凸顯的當下,保證資金充實更加成為建築企業可持續經營的基石,現實條件要求企業要創新融資方式,拓寬融資渠道。

在此現狀下,供應鏈金融模式是適應於建築行業發展趨勢的融資方案。

“供應鏈金融”服務是對當前銀行貸款融資方式的強化,金融機構(主要是商業銀行及其互金平臺)通過引入核心企業、第三方企業(如物流公司)等,實現對信息、資金、物流等資源的整合,有針對性地為供應鏈的某個環節或全鏈條提供定製化的金融服務,達到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為各方創造價值,並把單個企業的不可控風險轉變為供應鏈企業整體的可控風險。

供應鏈金融的服務對象是建築施工企業及其上下游企業,開展供應鏈融資對建築施工企業及其上下游企業和銀行等金融機構都具有重要意義。根據資產種類的不同,商業銀行主導下的供應鏈金融在又主要可分為應收賬款融資、保兌倉融資、動產質押融資三種模式:

● 應收賬款融資模式:上游的中小企業將核心企業給它的賒賬憑證轉讓給金融機構,進而取得融資用以繼續自身再生產,若到還款期限中小企業不能還款,則金融機構可憑應收賬款向核心企業收款;

● 預付款項融資模式:下游的中小企業向金融機構上繳一定押金並憑藉核心企業的信用向金融機構貸款,所獲貸款用以向核心企業進貨。而為確保中小企業的融資是為了進貨,通常會引入第三方物流企業對貨物進行監管;

● 存貨質押融資模式:中小企業利用手頭上的貨物抵押申請貸款,貨物存放在第三方監管公司,由第三方監管公司負責貨物的監管、貨價的評估以及貨物的發放等,金融機構在一定程度上借鑑監管公司給出的評估結果發放貸款,中小企業用運營所得還貸。

從實踐來看,預付款項融資模式主要集中於中小建築企業對建築原材料的採購融資,例如冀東水泥早於2010年11月,便與華夏銀行北京光華支行、民生銀行北京萬壽路支行、深發展銀行北京亞運村支行合作,向北京市第二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混凝土分公司和北京看丹合力混凝土有限公司開展了保兌倉業務。

應收款項融資模式主要應用於為核心企業上游供應商進行融資,銀行以大型建築施工企業為風險控制主體,以建築施工企業的供應商為融資主體,通過責任捆綁,以供應商對建築施工企業的應收賬款為質押,以對建築施工企業的總授信額度分解,來實施對供應商的貸款。

實踐中,若銷售已經完成但貨款尚未收妥,則適用產品為保理或應收賬款質押融資;若訂單已下單產品仍在生產中,則為訂單融資,類似於國際貿易中的裝船前融資,擔保方式為未來應收賬款質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