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三大路徑看歷史三次基建房建共振

建築:三大路徑看歷史三次基建房建共振

華泰證券

通過回顧2009年、2012年、2016年基建房建寬鬆,我們發現二者存在共振,中國建築基建訂單增速領先房建約一年。基建寬鬆或通過土地財政、或房建施工託底經濟就業,或通過信用擴張改善房企銷售融資等驅動房屋建設回升。7 月基建指數已如期企穩,繼續推薦高成長設計(蘇交科、中設集團)與低市淨率品種(中國鐵建、四川路橋、葛洲壩、中國化學);房建指數或於今年10月觸底回升,建議積極關注中國建築、金螳螂。

基建寬鬆領先房建約一年,但對地產投資影響不固定。2008 年以來的三輪基建寬鬆都伴隨著房建開工改善,但與地產投資無顯著的確定性關係。除2013 年外,中國建築2005 年至2018年上半年基建新簽訂單增速均領先房建一年,基建訂單增速與房建訂單增速(滯後一年)相關係數高達0.71,遠高於同年增速相關係數0.02。2009 年2 月地產投資發力滯後基建一年,持續時間與基建相同;2012 年11 月地產滯後基建投資約8個月,持續時間僅4 個月,基建為主但也更為謹慎;2016 年7 月地產投資領先基建2 個月,持續時間長達16 個月,地產投資韌性顯著增強。

路徑一:基建寬鬆通過土地財政融資。2012年-2017年,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平均佔地方政府基金收入的86%,佔全國政府基金收入的79%,而政府性基金支出佔廣義基建投資資金來源的20%。2012 年,土地出讓金增速與基建投資增速同步反彈;2015 年,土地出讓金領先基建投資回升半年左右。土地出讓仍承擔了彌補基建資金來源的重要功能,但作用時間有所延長。目前,國有土地出讓金收入增速自2015 年上揚以來,一直保持高位運行,2018 年1-7 月同比增長35.10%,未來若繼續通過土地出讓來籌集基建資金來源,我們預計空間較為有限。

路徑二:增加保障房施工託底經濟增加就業。基建產業鏈較短,主要拉動上游原材料投資,基建寬鬆後經濟並沒有實質性好轉的情況下,可能階段性放寬房屋建設託底經濟增長和保障就業。2011年以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是推動房建增長的重要手段,2012 年和2017年保障房竣工均維持在較高水平。基建向房建的傳導主要是通過房屋新開工面積和竣工面積增速的企穩回升驅動,2018 年1-7 月,房屋施工面積同比增長3%,較1-6 月的2.5%繼續改善。若未來施工面積增速改善趨勢延續,我們預計房建和裝飾板塊有望受益。

路徑三:信用擴張改善房企銷售和融資。整體來看,基建寬鬆一般都伴隨著信用擴張,資金溢出改善地產銷售和房企融資,進而增加房建施工。但從三輪基建寬鬆來看,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領先地產投資反彈的時間不斷加長(2/8/10個月),主要是寬貨幣向寬信用傳導的遲滯導致。未來房建企業訂單和收入的改善,需要繼續關注本輪寬貨幣向寬信用轉換中地產企業銷售和融資情況改善的延續性。

建築:三大路徑看歷史三次基建房建共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