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亂髮脾氣!滿足孩子這四個需求,他們會更友好

很少有父母會以有意的方式去鼓勵兒童的不適宜行為, 但是很可能會無意識地向兒童傳遞出錯誤的信息。

當兒童自我感覺良好而不覺得自已無價值和無能力時,他們就更有可能去參與積極的行為。

從心理學角度看如果兒童關於安全、尊重、獨立、承認和聯繫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的話,那麼他們在情感上的挫折就會導致表現出種種不適宜的行為。

缺乏安全感,孩子做壞事引起大人關注

如果兒童是在被接受和尊重的、得到成人的教育而不是懲罰的環境中成 長,那麼他們長大以後就更有可能獲得自信而成為團隊中能幹的一員。

如果他們感覺他們一直都受到公平的對待,他們就更有可能去接受成人的管理而形成適宜的行為。

總是亂髮脾氣!滿足孩子這四個需求,他們會更友好

兒童能感覺出是成人在負責任地構建環境,知道誰可能會回應他們的行為,誰會保護、養育和指導他們。

這樣一種對成人的定位就能為兒童的學習提供情感的安全基礎。

那些感覺不到安全的孩子更會去做一些試圖引起成人關注的事情。這樣的行為在群體中往往是不恰當的,因為這些兒 童試圖獨佔成人而不讓他們去回應其他兒童。

讓孩子有發言權,親子關係沒有勝負

父母通常都期待兒童能尊重自己的願望,能隨著自己的長大實現自己的夢想。需要記住的是,如果你要獲得尊重,那麼你就要給別人以尊重。對於孩子,也是如此。

對兒童和成人來說,學會彼此尊重並嘗試瞭解彼此的觀點是非常重要的。隨著兒童的成長和發展,他們希望獲得傾聽和理解,希望得到承認與肯定,希望在影響他們生活的事務中有發言權。


總是亂髮脾氣!滿足孩子這四個需求,他們會更友好

那些運用權力和獨斷的父母,她們給兒童設立強制的要求並期待兒童會盲目地服從。

但是,父母會受到一系列失敗的打擊,因為孩子並不是會一直聽話,他們的期望不斷增高以致又回到原地。

真正敏感的成人是不會如此去做的。 他們不會以通牒的方式為兒童建立起一個“沒有勝利者”的環境。他們準備充分地去尊重兒童,會和兒童分享權利,如做選擇的權利和制定規則的決策權。

這樣的尊重的定位就會告訴兒童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行動。受到尊 重的兒童就更有可能產生那些合作的行為。

能力被低估,孩子會以破壞性方式展示獨立

通常來說兒童不會故意去讓成人心煩。他們更希望在一個建設性的與和諧的環境中生活和遊戲。

當他們長大後,他們就有越來越強烈的獨立的需要,希望“我自己來做”。一些父母有多種理由不願讓兒童發展起適當的獨立性。

她們可能不相信兒童具有生理和認知上的能力來完成一項活動,比如把一個帶碟子的杯子拿到廚房裡去。

她們可能不想要兒童分享他們自己的角色,如允許孩子彼此間回答問題,或者教另一個孩子如何完成一個複雜的拼圖。

她們可能會覺得“如果你想完成它,那你就必須自己做”,也就是說,她們不相信兒童會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完全清理好桌上的顏 料。她們可能不願意讓學步兒去自己喂自己,因為會覺得“這要花費太多的 時間,而且會搞得一團糟”。


總是亂髮脾氣!滿足孩子這四個需求,他們會更友好

當父母公開地溝通或者更敏銳地期待時,她們就正在剝奪兒童實踐其情感獨立需要和發展能力的機會。兒童的行為會和成人的期待趨向一致。

如果父母有信心處理好和兒童的溝通問題,那麼兒童就更有可能獲得發展的機會。

如果孩子的能力被低估或者忽略了,那麼兒童就會以另外的形式,通常是不受歡迎的形式,來展示出他們的獨立。

對於父母來說更為有利的事情就是要促進兒童發展建設性、發展的和獨立的行為,而且避免去回應兒童關於獨立的不當行為。

承認孩子的不足與成果,提高其自我價值感

兒童需要學會信任成人和同伴,而每一個孩子也都需要得到關愛、理解和關注。但父母很難以最恰當的方式去回應每一個兒童的需要。

有時,父母容易掉入比較和競爭的圈套中,會以此來承認或激勵兒童。比較和競爭容易讓孩子感覺不好,而且也會降低兒童的自尊感。

然而,如果孩子沒感覺到自己在被關注,那麼他們也會覺得氣餒,覺得自己是無關緊要的,會從小組中分離出來,甚至感到被拋棄。


總是亂髮脾氣!滿足孩子這四個需求,他們會更友好

研究證據指出,那些感覺自己很重要和很有價值,以及在成人幫助下建立 起溫暖、積極的人際關係的兒童更容易使自己的行為符合成人的期待和願望。

因此,兒童和父母都期望能發展起良好的人際 關係以鼓勵兒童表現出適宜的行為。

為了要向兒童傳達出承認,要時常使用孩子的名字,在適當的時候給兒童以定期的關注,要自然地和兒童就活動、興趣和家庭等進行交談。

如果能設置一個專門的時間,如一週一次來進行一對一的交流也是非常有幫助的。這會讓成人和兒童建立起更加親密的聯繫。

此外,承認孩子的努力和成功也是一個方法,但這不是唯一的方法,這意味著承認兒童是家庭中重要和有價值的成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