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類似美國殺死"關鍵將軍“蘇萊曼尼,這樣的案例嗎?

冰今


美國的這種做法叫做斬首行動,其實,歷史上還是有好多斬首行動的例子。

1,二戰美軍擊斃山本五十六

1943年4月,美軍破譯了有關山本五十六行程的詳細電文,羅斯福下令幹掉山本五十六。山本五十六的座機在途中,遭遇18架美機圍攻,機毀人亡。那時,山本五十六乃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影響很大,這次斬首,對日本打擊不小。

2,擊斃本拉登

阿富汗戰爭以後,本拉登作為基地組織的精神領袖,一直受到美國追捕,奈何本拉登滑得像泥鰍,追了多少年還是一無所獲。的確,一個不用手機,不上網,對外界聯絡只用信使的傢伙真的不好逮。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美軍在對戰俘的偵訊過程中,還是知道了信使的存在,跟蹤著信使,知道了本拉登在巴基斯坦的藏身之處。2011年,24名海豹突擊隊員坐著4架黑鷹,躲過了巴基斯坦防空,突擊了本拉登院子,僅用40分鐘就擊斃了本拉登,結束了行動。

3,俄羅斯斬首杜達耶夫

發生於1996年俄羅斯與車臣的戰爭期間,杜達耶夫是車臣的獨立領袖,是俄羅斯的眼中釘肉中刺。本來,精確斬首就不是容易的事,不過,杜達耶夫使用的衛星電話讓俄羅斯軍方這邊給監控了,還買了線人,知道了杜達耶夫的藏身處。在最後一次用衛星電話的時候,估計這傢伙麻痺大意,聊的時間長了點,就被俄羅斯軍方給鎖定了,一下子引來了兩枚導彈招呼,把命丟了。這下我終於理解為啥本拉登連電話都不用了…

4,以色列“斬首”阿布·傑哈德

1972年慕尼黑慘案以後,以色列發起了報復性的天譴行動,對慘案有關的巴解高層進行了一系列暗殺,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對巴解二號人物阿布·傑哈德的暗殺。1988年四月,掌握了情報的以色列,直接讓24名以色列突擊隊員坐著潛艇悄悄登陸了突尼斯海岸,神不知鬼不覺的突擊了阿布·傑哈德的住所,幹掉警衛後把阿布·傑哈德打成了篩子並全程錄像,然後全身而退。


吐蕃國護法國師鳩摩智


小雪微鑑:就在前幾天,美伊局勢正朝著不可控的方向發展,原因是美國殺死了伊朗名將,這起斬首行動的背後,實則是美國對於地緣政治的考慮,美國是一個務實的國家,他只會站在利益的天平上考慮問題。其實,這起斬首行動的被害人,是應美國邀請,希望可以和伊拉克進行和談,但是兩軍相鬥,不斬來使,美國犯了兵家大忌,歷史上,有名的刺殺行為比比皆是,小雪這就給你娓娓道來。

斬首行動,自古有之。但是,斬殺兩國使者,卻鮮見於記載中

蒙元時期,忽必烈派往緬甸的使者就被緬甸國王無情殺死,造成外交局勢緊張,甚至兩國戰爭。

而事實上,忽必烈對於這位使者的要求也很簡單,就是友好,但是在這位使者前往緬甸以後,面對國王的無理要求——脫鞋,卻顯示出了極大的憤慨。

在宗教文化中,對於蒙古人而言,公開場合讓其脫鞋,這是一種極大的侮辱,但是,就是這樣的情況下,這位使者也保持了極大的剋制,可是,緬甸國王卻愣頭青般把他給殺了,這徹底激怒了忽必烈。

要知道,成吉思汗在的時候,蒙古人的鐵騎一直打到了歐洲西海岸,你一個蠻夷小國竟然敢殺害兩國使者,簡直是豈有此理。

於是,忽必烈派雲南都護前往蒙緬邊境,進行救援和戰爭。無疑,最後的結果是緬甸慘敗,但是就這件事來看,緬甸國王確實是犯了兵家大忌,這和美國暗殺伊朗高級軍官的做法如出一轍,令人憤慨。

在最近,又傳出了美國暗殺伊朗高官的後因,伊朗高官正在策劃對美國大使館進行炸燬的行動,實則是為了美國人的人身安全,這其實就是一方所言,為了混淆國際輿論

美國的做法令很多人都心中不快,即時是他的盟國,也覺得此事大為不利。歷史上,事出有因這個詞,早就寫在了《孫子兵法》中。但凡有軍事行動,必須師出有名,而美國就杜撰出來了一個名,作為混淆國際輿論的煙霧彈。

好在中東並沒有爆發全面戰爭,這也是雙方的共識。

總結:兩國相爭,不斬來使,美國的暗殺行為,無疑是赤裸裸的報復和挑釁,但歷史上卻有跡可尋,看來美國高官還是熟諳中國的孫子兵法吧。

文/小雪歷史微鑑,古事新說,快意江湖!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小雪歷史微鑑


說實話特別相似的案例不多,因為老美這次玩的有點犯規,非戰爭時期動用軍隊擊殺他國將領,特別是蘇萊曼尼還可能是傳達回應的信使,怎麼看都有點壞規矩的感覺。吐槽機私以為把他抓走都比殺了強,起碼少點把柄。

二戰中刺殺海因裡希或者山本五十六這類例子不太適合,那畢竟是在戰爭期間針對敵國的刺殺。而一戰前刺殺斐迪南大公、安重根刺殺伊藤博文之類的例子也不太合適,畢竟兩個刺客的身份不屬於國家軍人。

思來想去我還真找到兩個有點類似的例子,就寫出來跟大家品鑑一下。

刺王殺駕的傅介子

這事兒發生在西漢昭帝時期,那時候漢朝經常和匈奴打仗,於是就經常拉攏西域小國幫忙。政治上的事兒大家都懂,通常不會太光彩,那群西域小國就此變成牆頭草,兩邊拿好處就是不幹活兒。

傅介子是當時的平樂監,這是一個管馬廄的官兒,這老兄一點都不和平安樂,他是個超級鷹派,一般能動手基本不會吵吵。因為是鷹派,所以他常常攬一些出使的活兒幹,對西域諸國很熟悉。

看到這幫小國玩兩面通吃的把戲,這位老兄氣得冒煙,就帶著人去了樓蘭。樓蘭王以為他還是來送錢的,高高興興的設宴招待,而這個狠人找個機會把人家腦袋給砍了。砍完還拎著腦殼恐嚇樓蘭朝臣,“漢軍將至,勿動!動則滅國”!

打電話的杜達耶夫

焦哈爾·杜達耶夫也是一個狠人,這個車臣第一任總統雖然是蘇聯空軍出身,但對曾經效力的國家一點沒手下留情。八一九事變中他支持葉利欽奪權,隨後又親自在格羅茲尼奪了蘇維埃的權。

外交上能忽悠的葉利欽把車臣的俄軍全撤掉,內部還能聚集一大票驍勇善戰的軍隊,絕對是個出將入相的梟雄。第一次車臣戰爭也證明了他的實力,曾經無比光榮的俄羅斯陸軍在他面前丟盔卸甲,臉都丟到姥姥家了。

可這麼一個牛到爆炸的人物死的卻極其逗逼,1996年4月21日深夜,他正在給老朋友康斯坦丁·波洛夫打電話,天上卻突然飛來了兩枚導彈......其實杜達耶夫已經很小心了,他打電話基本都在空地上,而且嚴格控制通話時間。

然而那天正好俄羅斯的特工帶著信號檢測設備在他附近收集信號,又非常倒黴的有兩架飛機在附近,這個俄羅斯動用幾萬大軍都沒殺掉的梟雄,就這麼死在了兩枚導彈下,連句遺言都沒留.....


總體來說傅介子那次斬首的性質有點類似這次蘇萊曼尼事件,都是非交戰國殺死對方高層,傅介子玩的還更兇殘些;而刺殺杜達耶夫這次在手段上相似,都是動用飛機發射導彈直接擊殺。扯淡完畢。


歷史吐槽機


歷史上的殺死關鍵將軍的事件還是有的,比如二戰期間美軍殺死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

山本五十六被稱為戰爭冒險家,他是日本海軍航空兵的創造者,也是二戰期間日本海軍的關鍵人物。他策劃的偷襲珍珠港被稱為世界軍事史上的經典的偷襲戰例,使得美軍傷亡慘重,直接導致了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他是日本二戰時最有名的將領,死後還被追授為元帥。

我們來看一下美軍刺殺山本五十六的過程,山本五十六這小子原本打算去拉包爾,布因等前線去視察,順便激勵一下前線士兵的士氣,畢竟打了這麼多場仗,小鬼子也累了,不激勵激勵以後還怎麼打勝仗啊。山本就這麼打算要去了,誰成想下面的人都反對,說什麼美國的飛機的作戰半徑已經覆蓋到了山本這次去前線的飛行路線。山本那裡管的了這個,還是很固執的要去,便說你們多派幾架戰機保護我便是了。地下的人看他這麼堅持,也不好再說什麼了,只能由他去了。

不知是否是天意,山本五十六的這次出行計劃完全被美軍掌握了,原因是日軍的這份秘密電報被美軍截獲並破譯了。情報部門迅速向美軍高層反應,並請示是否安排伏擊行動。但美軍高層並沒有立即回覆,而是向美國總統羅斯福請示,因為高層認為在戰場上伏擊對方統帥是卑鄙的行徑。羅斯福收到消息之後竟也犯了難,最終在美國海軍艦隊總司令金和海軍部長諾克斯的堅持下批准了對山本五十六的伏擊計劃,山本的生命進入了倒計時。

當山本坐著飛機去視察的時候,美軍的飛機突然呼嘯而至,P-38戰鬥機的機槍噴出了復仇的火蛇,不一會兒山本的座機便冒了火,緊接著便墜毀了,可憐的山本在飛機墜毀之前腦袋上便捱了一槍,身子上也捱了一槍,之後就見了閻王爺。由於山本五十六是日本海軍的關鍵人物,日本一直秘不發喪,直到山本的骨灰由“武藏”號戰列艦運送到日本後,日本才公佈了山本的死訊,並追授其為元帥。山本的死非常關鍵,使得日本海軍從此一蹶不振,最終走向了滅亡。

可以說山本的死大大加快了日本海軍的覆滅,因此我認為山本的死對於整個二戰的進程起到了加速作用,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取得了絕對的上風之後,便騰出手來支援歐洲戰場和中國戰區,為促進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像美國這次在沒有宣戰的情況下,直接幹掉他國如此重要的將軍,在歷史上還真不多,牽強的來說荊軻刺殺秦王嬴政應該是沒有在宣戰的情況下進行的,不過嬴政是秦王,而不是將軍。


寬哥侃歷史


歷史上類似美國這麼幹的恐怕還真沒什麼可類比的案例。

要討論這個問題,首先要說一下蘇萊曼尼是在怎麼一種情況下被殺死。

一、蘇萊曼尼是死於美國軍隊之手,而美軍是得到了正式的授權。

二、美國和伊朗雖然關係緊張,但是並沒有處於戰爭狀態。

三、根據一些媒體報道,蘇萊曼尼去伊拉克是因為美國主動提出要求,希望伊拉克出面調解美國與伊朗之間的關係,蘇萊曼尼是作為使者接受邀請去的伊拉克,然後遭到美軍的突襲被殺。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僅僅前兩個條件來說,一個國家的軍隊在不處於戰爭的情況下,奉命殺死另一個國家的政要,這在歷史上已經是非常少見的事情了。勉強類比的話,班超在鄯善國突擊匈奴使團有些接近,但是相比之下當時大漢和匈奴也是處於事實上的戰爭狀態,情況還是有些不一樣。

至於加上第三個條件來說就非常惡劣了。所謂兩國交兵還不斬來使呢,這故意以調停的名義讓第三國把人騙來,然後在第三國動手殺人。這可是一下子坑了兩個國家,更沒把自己的信譽當回事。

當然,第三個消息的真實性目前還有待確認。不過即使如此,在進入現代以後,雖然也有一些國家出於政治目的,有過暗殺其他國家政要的行為,但是起碼要遮掩一下。像美國這次這樣公然以非交戰國政要為目標動手的,可以說是唯一一例,也可以說是非常危險的先例。


不沉的經遠


戰國四大刺客刺殺小國就類似美國擊殺蘇萊曼尼

首先先說美國擊殺蘇萊曼尼的效果:由於蘇萊曼尼控制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也門等國軍事和外交,是核心人物,一旦死了,蘇萊曼尼時期的團結協作就成為鳥獸散了。

中東地區親伊朗武裝沒有了蘇萊曼尼的控制、協調和指揮,各國政府可以輕鬆收拾親伊朗武裝。

以下是歷史上各大刺殺案件及其效果:

1、曹沫劫持齊桓公。魯國攻打齊國,反被齊國擊敗,不得不割地求和。曹沫齊桓公來割地協議時,用匕首劫持齊桓公,逼迫齊桓公退還魯國土地。

2、專諸刺殺吳王僚。專諸為了讓公子光能夠即位為吳王,在烤魚中藏匕首,裝成送菜服務員,趁機刺殺吳王僚,成功讓公子光即位,給了吳國成為春秋五霸的機會。

3、聶政刺殺韓國相國俠累。為幫嚴仲子報仇,聶政單人一人,直闖相國刺殺俠累,最後自殺。效果不詳。

4、荊軻刺殺秦王政。燕國太子丹意圖刺殺秦王政,解除秦國對六國的滅國威脅,但因為荊軻刺殺失敗,反被秦王政派遣的王翦、王賁、李信軍擊敗燕國主力,太子丹被李信斬殺。

5、呂布殺董卓。在外戚何進被宦官所殺,宦官被袁紹所殺,構成東漢支撐基礎的兩大勢力外戚和宦官都被滅的情況下,標誌著士族時代來臨的董卓以軍權獨攬了東漢中央朝政,董卓遷都長安一為防守、二重建東漢文官系統、三可把洛陽搜刮的財富用於重建;對外董卓對山東諸侯作戰順利,降伏涼州的韓遂、馬騰等西涼叛軍,呂布為了獲取更大功名和利益,和王允合作,刺殺了董卓,打破了東漢晚年董卓專制局面,為曹操專制提供了機會。

曹操之所以能夠挾天子以令諸侯,還得多謝呂布。沒有呂布殺董卓,統一北方的將是董卓而非曹操,三國局面也很難形成。

6、許貢客刺殺孫策。這也是三國時期政局的一個重大變動。很多證據表明,孫策死前並非意圖趁曹操進行官渡之戰襲擊許昌,而是攻打佔領廣陵的陳登。

如果孫策不死,在曹操忙著擊敗袁紹統一北方時,孫策肯定是忙著西進攻打黃祖和劉表,奪取荊州,然後攻佔巴蜀,形成南北割據局勢,不會出現三國。

《三國志 周瑜傳》記錄了孫策的戰略意圖:

“頃之,策欲取荊州,以瑜為中護軍,領江夏太守,從攻皖,拔之。”

孫策、周瑜攻下皖時,是建安四年,並在當年擊敗黃祖。官渡之戰是在建安五年。

由此可見,孫策奪下江東後,就將意圖吞併劉表的荊州。

曹操一統北方,從建安五年的官渡之戰,一直到建安十二年曹魏遠征烏桓,才基本結束。

在這七年裡,即位的孫權做了什麼呢?

孫策在建安四年大敗黃祖,建安13年孫權才擊敗黃祖。

同樣的時間,曹操擊敗袁紹,一統北方,孫權不過是擊敗劉表手下的江夏太守黃祖。

孫權耽擱了東吳7年時間——在這7年裡,東吳完全可以攻佔劉表的荊州、奪取劉璋的巴蜀,形成天下二分。

上面這些故事,都是因為刺殺導致局勢大變的歷史,和蘇萊曼尼死後,伊朗不再強力控制中東一樣。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東漢初期,也就是公元35年就有佔據“蜀地”的“公孫述”派刺客成功刺殺了,進軍攻打蜀地的“東漢名將”,“來歙”、岑彭”倆員大將。

公孫述刺殺東漢戰將指揮官,其目的是阻止漢軍平定四川,交兵之時。而不是無緣無故的刺殺。

在歷史上,如倆國沒有交兵,像美國在它國襲殺伊朗軍事高官,這種情況應該是很少見的。


夏有涼風61


近日,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在美軍導彈的精準打擊之下喪生,中東地區再度陷入動盪之中。隨著蘇萊曼尼的死亡,“斬首行動”一詞,又再次進入了人們的視野。那麼,歷史上還有哪些著名的“斬首行動”呢?

(蘇萊曼尼舊照)

“斬首行動”是一個近代才出現的軍事術語。一般是指用導彈等武器,通過精確的打擊,首先消滅敵方頭目的行動。簡單地說,就是趁著敵人沒有察覺,發起以消滅敵方首腦為目的的軍事行動。

通常情況下,斬首行動必須要符合三個基本條件。

一是行動前,必須能精確地掌握敵人的情報。二是行動中,打擊必須要做到迅速、精準。三是行動後,要能夠準確預估事發後可能出現的各種後果,並進行妥善處理。

在最近一個世紀裡,有很多著名的“斬首行動”。

在車臣問題中,車臣“獨立之父”杜達耶夫,就是俄羅斯軍方的頭號目標。

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杜達耶夫多次遭到俄軍導彈的襲擊,但基本上全都化險為夷。這些事件,無疑體現了杜達耶夫出色的反偵察能力,但同樣也離不開潛藏在俄羅斯軍中的內應的幫助。

1996年4月22日,杜達耶夫一如既往地在幕後運籌帷幄。俄羅斯軍方很快捕捉到了杜達耶夫電話的電磁波信號,並將目標鎖定在了一個小範圍之中。

身處目標周邊的俄軍很快行動,他們以極低的金錢代價,買通了線人,確定了杜達耶夫的藏身之處。

之後,俄羅斯派出兩架蘇25戰鬥轟炸機,在距離目標40公里遠的地方,發射了兩枚反輻射導彈。杜達耶夫同他的4名保鏢當場被炸死,俄羅斯的“斬首行動”大獲成功。

(杜達耶夫舊照)

杜達耶夫被炸死之後,巴薩耶夫成為了車臣政權中的實權人物。

巴薩耶夫多次製造恐怖事件,比起杜達耶夫,有過之而無不及。比如著名的“莫斯科劇院人質事件”和“奧塞梯別斯蘭學校事件”,都是出自他的手筆。

2006年,巴薩耶夫公開表示,如果俄羅斯不撤軍,那麼車臣戰爭將會一直持續下去。任何一個俄羅斯平民,都是可以襲擊的目標。當年7月,巴薩耶夫將普京列為了頭號目標,開始準備對他發起“斬首行動”。

為了除掉普京,巴薩耶夫準備了一支自爆卡車車隊。所有卡車上均裝滿了烈性炸藥。就在他親自帶領車隊,向普京接近的過程中。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特工,卻率先鎖定了他的位置。在車隊行進過程中,俄羅斯特工成功將其中一輛卡車引燃,隨後整個車隊便出現了連環爆炸,而巴薩耶夫則在爆炸中死亡。

“斬首行動”的發起者卻遭到了反斬首,巴薩耶夫恐怕算是斬首行動史上最憋屈的人了。

(巴薩耶夫舊照)

除了車臣的頭目外,本·拉登也是死於“斬首行動”的一個著名人物。說起來,由於杜達耶夫的前車之鑑,本·拉登為了避免自己被美軍鎖定,早已經不再使用電話和網絡。他一直都是通過信使來與外界聯絡,非常地小心謹慎。

2010年,美國中情局無意中監聽到了一名疑似拉登信使人物的通話。通過信使的對話,美軍最終鎖定了本·拉登正在巴基斯坦東北部阿伯塔巴德一個寧靜的小鎮上,這是美軍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的。

在確定了目標位置後,美軍迅速派出了海豹突擊隊,發起了著名的“海神之矛”行動。共有24名突擊隊員,分別乘坐2架黑鷹直升機。在成功進入目標區域後,黑鷹迅速降落,24名突擊隊員成功出現在了本·拉登的院子裡。

本·拉登就這樣莫名其妙地被“斬首”了,24名突擊隊員則無一人死亡。

“斬首行動”輕易不發動,通常一發動就會造成目標死亡。不過,也有一些“斬首行動”失敗的案例。

(卡扎菲舊照)

1986年,美國以打擊國際恐怖主義為理由,曾對利比亞實行了“黃金峽谷”行動。

美軍在此次行動中,一共有五個需要打擊的目標,它們分別是:的黎波里的阿齊齊耶兵營、西迪比拉勒港兵營、的黎波里機場軍用區、班加西民眾國兵營、班加西貝尼納軍用機場。

在這五個目標之中,阿齊齊耶兵營,是本次行動的重中之重。因為那裡是卡扎菲的指揮部,也是卡扎菲的住所所在地。

在行動發起後,這五個軍事目標悉數被美軍摧毀。但偏偏卡扎菲本人卻安然無恙。只有他的一個養女被炸死,兩個兒子受傷。儘管美軍的軍事目的已經達成,但卡扎菲活著,也似乎意味著斬首的失敗。


張生全精彩歷史


🍂🍂🍂多讀點書就會知道

🌳🌳🌳

🍵🍵🍵

比方說🍂🍂🍂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

周瑜打黃蓋,兩廂情願,這個事情就不說了。

周瑜被諸葛亮氣死,[泣不成聲][泣不成聲][泣不成聲]

王朗被諸葛亮罵死,[震驚][震驚][震驚]

這些都不算個事兒。

關鍵是吳國孫尚香的哥哥孫權趁著關公🎉關二爺走麥城之即,殺了關羽,倒致重情重義的劉皇叔發兵復仇,最後被🔥🔥🔥火燒連營…[泣不成聲]

其它的還有。

比方說,🌿🌿🌿🌵🌵🌵🌵🌵

🌳

🌳🌳

🌳🌳🌳

🌳🌳🌳🌳🌳

你猜~( ̄▽ ̄~)~[不看]



熱愛祖國熱愛母親


美國殺死蘇萊曼尼,屬於在對方不知情的情況下實施的"斬首行為"。目的是斬殺一些關鍵人物,造成重大影響。

中國古代有一些這樣的案例。

一,專諸刺王僚。-

春秋末期,吳王諸樊死去,傳位給餘祭,餘祭死後,傳位給弟弟夷昧,夷昧死後,傳位給季子札。季子扎不願為王,逃走,吳人立夷昧之子僚為吳王。諸樊子公子光認為自己是嫡系,立子應立自己。便私養謀臣以求自立。

從吳國投奔到楚國來的伍子胥,得知此事後,便把勇士專諸推薦給了公子光。

那年,吳王僚派兩個弟弟伐楚,被楚人截斷後路,不能回來。公子光和專諸決定乘此機會刺殺王僚。


四月的一天,公子光將甲士埋伏於地下室中,準備好酒宴請吳王僚赴宴。吳王在沿途及階陛,都安排了親信兵卒,手持雙刃劍侍立。酒喝得差不多了,公子光假裝肚子疼離開,入地下室,使專諸端著魚盤進獻王僚,近前,專諸從魚腹中取匕首,刺殺了王僚。專諸也被王僚的侍衛殺死。公子光使伏兵殺盡王僚的人。便自立為王,就是吳王闔閭。

二,許貢家人刺殺孫策。

三國時期,小霸王孫策威震江東。吳郡太守許貢,致書曹操,要曹操調孫策至京,以絕後患。孫策得書,大怒,殺許貢。許貢家人慾為許貢報仇。

一日,孫策于山中圍獵,追一鹿與眾軍分離。被許貢三位家人偷襲致重傷,不久而死。


吳王僚和孫策都是武功高強之人,正規打鬥,無人能敵,但都死於突襲暗殺。這種"斬首行動"確實十分厲害,令人猝不及防,能收到特殊的效果。

歡迎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