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快不破!恆大“網上賣房”啟示錄

唯快不破!恆大“網上賣房”啟示錄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這裡的“快”,不僅是說出招要快,更重要的是,應變要快。


唯有比對方快出招、快變招,甚至能料敵機先,方能在充滿極大不確定性的江湖中,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企業的生存之道,亦是如此。


從企業誕生那天起,就一直與不確定性共處,隨時面臨各種風險,如顧客群體在變、競爭對手在變、市場形勢在變、技術研發在變等等。


任何一個,都可能給企業帶來致命打擊。


要想在這種激烈競爭的環境中生存、發展乃至做到基業長青,“快”,無疑是危急關頭保護自身最好的“秘密武器”。


唯快不破!恆大“網上賣房”啟示錄

疫情之下,房地產公司靠什麼活


新冠肺炎疫情給很多企業帶來了經營壓力,也加大了市場的不確定性。特別對那些需要消費者出門“走兩步”的企業來說,壓力更大。


比如,房地產業就是受疫情衝擊較大的行業。


幾乎所有樓盤,都有個裝修亮麗、高檔別緻的售樓中心。這裡不僅是房地產企業實力的體現,更是大多數購房者最終決定簽訂購房合同的地方。


因為,房產交易有其特殊性,一套房子動輒幾十萬元甚至百萬千萬元級別,對大多數家庭來說都是鉅額支出,有的家庭還需要揹負貸款,所以不得不慎重考慮。


慎重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需“眼見為實”,要親自去樓盤“踩點”,看看社區環境、戶型、朝向、採光效果、周邊配套等等。只有對這些認可了,才有可能與置業顧問坐下來談價格。


但是,疫情之下,多地交通管制、小區封閉式管理,人們要麼不能出門,要麼不敢出門——當售樓中心沒有了往日的熱鬧,沒有人前來看房,房地產公司靠什麼活?


越是危急關頭,“快”這種“秘密武器”的功效就越能顯現出來。一些頭部企業反應速度非常快,取得了令人驚歎的成果。


2月13日,恆大在全國率先推出“網上購房”,全國樓盤全面開通網上購房通道,為疫情下的地產界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網上購房”,客戶看不到實房怎麼辦?


恆大用上了VR技術,實現網上全景看房、選房、購房一站式服務,所有信息在網上均可一鍵知曉,十分便捷。


有客戶擔心,通過VR看房,客觀上還是不如實地看房那麼直接,若是將來後悔了怎麼辦?為此,恆大推出“無理由退房”政策,表示“辦理入住手續前均可無理由退房”。


還有客戶擔心,若是房價進一步下降,那現在在網上定房將來不是受損失了?恆大又推出“最低價購房”政策,表示“買貴了可以補差價”。


不能看房、怕買錯、怕買貴,針對客戶的所有“痛點”,恆大快速拿出破解之法,讓客戶無後顧之憂。


恆大的此次創新,很快就見到成效。恆大稱,自2月中旬以來,公司已實現網上認購總套數99141套,優惠後房屋總價值1026.7億元。根據第三方機構克而瑞的統計,恆大2月銷售額達470億元,居行業首位。


唯快不破!恆大“網上賣房”啟示錄


唯快不破!恆大“網上賣房”啟示錄

動盪時代,最大的危險不是動盪本身


網上賣房並非新鮮事,為什麼此次恆大的創新之舉備受關注?


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陳春花教授的話說,就是“疫情之下,企業應擁有數字化轉型的能力”。


“為什麼要做數字化?最根本的原因不是數字化本身,而是非常多的客戶和消費者,已經率先進入數字化,顧客端已經變成數字化了,企業就去接受挑戰。”陳春花認為,數字化帶來的根本變化是轉向以客戶為中心。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數字化已變得越來越強大。PC時代,電商的呈現方式更多的是圖文,後來增加了視頻,發展到現在,直播方式已被越來越多人所接受。


既然李佳琦可以成為直播“帶貨網紅”,為什麼房地產不能嘗試網上賣房呢?


這一點在技術層面已不存在障礙,VR、直播、5G等新技術的應用,能更直接地“還原”實地看房場景,也能與置業顧客一對一溝通交流。


為什麼之前網上賣房一直不溫不火呢?網上的一個答案頗具代表性,“因為地產商一直是躺著賺錢。”


企業發展順風順水時,誰都想“躺著就把錢賺了”,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驗的是企業“能不能站起來”的能力。


事實上,在每個危機時代,都會湧現出一批成功的企業。那些經歷了數次變革、度過各種危機、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企業,都值得人們尊敬。


陳春花在總結這些成功企業時,發現了一些共同特徵:能夠讓企業和環境進行互動,在洞察趨勢中獲得先機,並進行徹底地自我變革,在危機中創造自己增長的方式和環境,從而逆勢增長。


恆大的網上賣房策略,究竟能取得什麼樣的效果,還有待時間檢驗。但進入3月份以來,恆大繼續加大了網上賣房力度,還推出了“獎勵+折扣”的優惠組合拳,比如將認購定金降至3000元、推薦成功可賺35000元等,這至少表明,在疫情下,恆大要將網上賣房進行到底的決心和信心。


“現代管理學之父”德魯克說,“動盪時代最大的危險不是動盪本身,而是仍然用過去的邏輯做事。”


17年前,“非典”壯大了淘寶、京東等一批電商企業。此次疫情,又會給企業帶來何種變革?


記者丨何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