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製品是膳食指南推薦的,也有說法豆漿、豆腐等不能吃太多,對攝入量有沒有權威說法?

海上生明月138296216


大豆類食物、大豆製品的確是十分優秀的食物,不過的確不適合過多食用,膳食指南中推薦大豆+堅果每日攝入量是30g,其中堅果類約佔10g,所以大豆類約佔20g。不過大豆是指黃豆、紅豆、青豆或大紅豆等大豆類豆果,如果把大豆類食物製作成豆製品的話就另當別論了,比如豆腐、豆腐乾、豆腐腦或者豆漿,由於加工過程加水稀釋或加熱、發酵等工藝損失了原本大豆中的一些營養成分,而且體積變大,30g的大豆不能等同於30g的豆製品,例如用30g大豆做成豆漿,我們大概都可以喝夠整整一壺豆漿了,用20g大豆來做豆腐,也夠一大塊了。


那麼為什麼不能吃多了大豆或者豆製品?有以下幾個原因:

①大豆中富含豐富的優質植物蛋白,雖然植物蛋白的確是不錯的成分,但攝入過量的話也對人體不利,過多蛋白質的攝入會導致肝腎代謝負荷,特別是對於有腎臟問題的人群來說更應當控量。有腎炎、腎衰竭的人群應當採用低蛋白飲食,在限定範圍內保證氨基酸攝入足量,但豆製品中的植物蛋白相比動物蛋白來說“非必需氨基酸”含量較高,所以吃多了其實更多是做無用功,我們應當多攝入含“必需氨基酸”多的食物,如牛奶、雞蛋、動物紅瘦肉等食物。

②豆製品中的嘌呤含量相對較高,對於痛風、高尿酸、消化性潰瘍的患者來說都是不利的,痛風、高尿酸患者需要攝入低嘌呤食物,最好避免大豆的攝入,少量攝入豆製品。另外因為大豆食物中膳食纖維含量尤其豐富,還可能會損傷胃黏膜,抑制更多營養成分的吸收。豆類中的低聚糖會促進腸道微生物的發酵效果,產生大量氣體,造成脹氣,可能會造成胃腸不適、屁多等問題。有急性胃炎、淺表性胃炎的患者也不適合多吃,會造成胃酸分泌過多,同樣對腸胃不利。

③有糖尿病合併腎病的患者同樣應當低蛋白飲食,否則加重腎臟負擔,讓併發症更加嚴重。

④大豆類食物中的“不飽和脂肪酸”豐富,不過佔比卻不算合理,其中ω6脂肪酸含量較高,但ω3脂肪酸佔比卻較低,雖然ω3和ω6都是對人體有益的脂肪酸,它們的適當攝入不僅能調節血清膽固醇濃度,還能夠抵抗細胞炎症,有抗癌的效果。但如果大豆吃過多,ω6攝入嚴重超標,ω3較低,那麼不飽和脂肪酸可能會反倒引起一些問題。因為體內的不飽和脂肪酸都公用一套代謝酶,這一種不飽和脂肪酸多了,另一種競爭就強烈,引起內平衡紊亂,研究發現,日常飲食中ω6佔比普遍較高,如果再攝入過多ω6反倒會加重細胞炎症、肥胖、三高等問題。


只有營養師知道


對於一個人每天需要攝入多少大豆,需要根據人體身高、體重、年齡、性別、身體體檢報告來制定,還要根據每個人每天攝入的其它蛋白食物量來計算。其中有一個蛋白質攝入量國際參考標準,一個正常成年人每天攝入蛋白質量為:每公斤體重是0.83克,中國營養學專家建議是每公斤體重是1克。

中國大部分營養學家提倡豆製品,中醫還提倡吃黑豆補腎。

我從事營養醫學研究已經有10年以上,得益於我的一位學生從美國留學回來的一位博士。他告訴我美國營養醫學專家的社會地位很高,以及他們康復技術的精湛。

美國營養醫學的基礎是細胞健康,我主導派系營養醫學的基礎為細胞健康,血管暢通。

細胞健康離不開蛋白質,在植物蛋白中,大豆含蛋白質的量是較高的,蛋白質含量達到35%。大豆蛋白含L半胱氨酸“較高”,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之一;大豆含大豆異黃酮,是植物雌激素。曾經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有一些專家提倡多吃豆製品,蛋白質好,又補鈣,有的專家又沒有告訴消費者明確的劑量。現在的偽娘是否過度食用豆製品後,與豆製品的大豆異黃酮有關?我們還在調研中。

最重要的是大豆的生物價為65%,也就是說人體攝入大豆後,其蛋白質吸收利用率為65%,其中有35%不被人體吸收,會在血液中形成尿素氮和肌酐,增加了肝臟和腎臟的代謝負擔。所以,西醫醫生對得了腎病的患者會醫囑:最好不食豆製品。在這裡說明一下,這與中醫的黑豆補腎的“腎”是兩個概念。前者西醫說的是腎臟,是器官,後者中醫說的腎有藏精生髓,納氣行水的作用,為先天之本。西醫的腎臟與中醫的腰子有關。

大豆的抗胰蛋白酶、脲酶、血球凝集素、皂素、甲狀腺腫瘤誘發因子不容易被破壞,所以大豆一定要經過100℃溫度,需要煮熟。


黃希細胞健康血管通暢


豆製品是蛋白質和鈣的良好來源,而且還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至於能不能吃太多,那也是引人而異的。我們來分析一下。

一、我們先分析一下大豆及其製品的營養價值:

1、預防骨質疏鬆

大豆中含有豐富的鈣元素,能有效的預防骨質疏鬆,所以非常適合老年人食用。

2、預防便秘

大豆的膳食纖維含量非常的高,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減少患有胃腸道疾病的風險,還有利於改善便秘。

3、心腦血管疾病

大豆中的膳食纖維可以有效的降低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和卵磷脂也可以降低血管中的膽固醇,對預防動脈硬化、冠心病等有很好的效果。

4、減肥者很好的食物來源

大豆蛋白質和膳食纖維含量很高,但是熱量卻很低,是減肥者很好的食物來源。

二、每種食物都有各自的特點,不同的特點就和適合不同的人群食用,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食用大豆應注意的事項:

1、豆漿攝入過多易引起腹脹。

我們通常說的豆漿不能多喝,主要是因為豆漿攝入過多會引起腹脹。因為豆漿含有一種叫水蘇糖的物質,不易被消化,與腸道菌群發酵會產生氣體引起腹脹。

2、小孩和老人不要大量食用豆製品。

小孩胃腸功能較弱,食用過量極易引起腹脹和消化不良。老人的肝腎功能減弱,大量食用會導致體內氮的含量過高,從而造成腎臟負擔。患有糖尿病、腎病、痛風、胃潰瘍等疾病的患者要在醫師指導下飲用。

總結就是:有些疾病對豆類有飲食禁忌的就不要再飲食或在醫師指導下食用;老人和小孩每天豆類攝入量不要超過15克,其中豆漿老人攝入不超過150ml,小孩攝入不超過100ml;成年人每天攝入豆類40克為宜。只要控制好攝入量,還是鼓勵大家每天攝入適量的豆類及豆製品的。

我是邢臺市骨科醫院營養科主任、邢臺市營養學會講師,專注於兒童營養和減脂健身的飲食和運動指導,喜歡的朋友關注我,免費指導您減重。


張醫生講談


關於豆製品的推薦攝入量最權威的也就是題主提到的膳食指南,我國在2016年修改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其中明確提出大豆的攝入量建議每天25~35克,不過這個攝入量包括了一定量的堅果。也就是說如果有吃堅果的習慣,那麼堅果和大豆及其製品可以交替著吃,或者都適量吃些,如果平時很少吃堅果,那麼大豆可以按照上述推薦的量吃。


(圖為2016版膳食指南)

不過需要區分一個誤區,25~35克的大豆並不等於同等量的豆製品,因為豆製品是大豆加工製品,營養素含量會有變化,一般來說,25~35克的大豆換算成相當量的豆製品大約換算情況如下:

  • 豆漿:500~700毫升
  • 豆腐乾:70~80克左右
  • 豆腐:150克左右
  • 腐竹:20~30克
  • 豆芽:200克左右
也就是說,吃純大豆可以吃到25~35克,而吃大豆的製品就可以吃到上述的換算量。

那麼為什麼會有說豆製品不可多吃?

膳食指南是針對於成年的健康人群,慢病人群或患有疾病的人群等特殊人群則需要根據情況及病情進行適量的調整。

例如素食人群,他們的飲食中是不涉及到肉類的,那麼這就意味著膳食中蛋白質攝取得量可能會不足,這時適量的增加豆製品及奶類可以幫助彌補這一缺陷。

例如有腎臟疾病的朋友,且需要嚴格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量,那麼豆製品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是不適合多吃的。

再例如患有高尿酸血癥或痛風的人群,大豆及部分豆製品的嘌呤含量相對高一些,適量攝入問題不大,但是過量攝入不利於尿酸的控制和疾病的恢復。

此外如慢性胃病、高血鉀症等特殊人群也是需要限制或減少豆製品的攝入的。


所以,大豆及其豆製品應該吃多少,需要根據自身情況來判定,健康人群的飲食及豆製品攝入量直接參考我國的膳食指南就可以,而特殊人群就需要特殊對待和考慮了。


謝謝閱讀、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被寫作耽誤的營養師


大豆製品確實是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鈣和優質蛋白的含量都非常的高,但目前很多居民又攝入不足,因此中國膳食指南建議應該多吃一些大豆製品,這有利於攝入充足的鈣和優質蛋白,有利於膳食平衡。

你說的豆漿和豆腐都屬於大豆製品,對於每天的攝入量建議,膳食指南也有權威的推薦,平均每天攝入大豆和堅果(加起來總量),建議是25~35克,刨除每週50~70克的堅果之外,每天就是建議吃約20克的大豆。

這20克的大豆,按等量蛋白質計算,如果換算成常見的大豆製品,就是約85克的豆腐,35克的豆腐絲,44克的豆腐乾,或300毫升的豆漿等等。


你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每天把這些豆製品選幾種喜歡的換著吃,比如今天早晨喝300毫升的豆漿,明天中午吃約44克的豆乾。也可以把每天約20克的大豆分到兩餐吃,早晨喝約150毫升的豆漿,中午再吃約22克的豆乾,這樣就能保證每天大豆製品的攝入,又不會過量。

當然,我如果你平時牛奶喝的少,還應該適當增加大豆製品攝入,具體是因人而異的,比如你平均每天只喝150毫升左右的牛奶(推薦量是每天300毫升左右),就應該多吃15克的大豆,大豆製品的量就建議每天約35克。


營養科普趙之德


怎麼會吃多呢?豆製品比肉要好很多,補充女性雌激素,大豆異黃酮,誰也不會天天頓頓吃,基本沒什麼問題。


黛妮歌手


五穀磨豆漿十多種堅果做成豆漿非常好吃健康我吃了十多年覺得很好也方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