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1 穿越回先秦?那你怕是得餓死……丨長安食跡·先秦吃貨考

穿越回先秦?那你怕是得餓死……丨長安食跡·先秦吃貨考

時下層出不窮的穿越文章或是電視劇似乎給了我們一種“只要我穿越回去就能用現代知識吊打那群土包子”的錯覺,在這裡我先給大家潑一盆冷水。

真的穿越回去,你可能連吃飯都困難……

為什麼這麼講呢?

來,我先給大家科普一下先秦時期的餐具:

穿越回先秦?那你怕是得餓死……丨長安食跡·先秦吃貨考

放下!這是洗手用的

盤:盛水(飯前洗手)

匜:盛水(飯前洗手)

豆:盛放醃菜、肉醬

簋:盛飯(相當於飯碗)

簠:盛飯(相當於飯盆)

穿越回先秦?那你怕是得餓死……丨長安食跡·先秦吃貨考

正反都能用的“敦”,莫名戳中萌點

敦:盛肉

瓿:盛酒水

盉:溫酒

甗:蒸食物

尊:盛酒

穿越回先秦?那你怕是得餓死……丨長安食跡·先秦吃貨考

萌你一臉的“鳥尊”

壺:還是盛酒水

爵:酒杯

鬲:用於燒煮的炊具

盂:盛水盛飯

穿越回先秦?那你怕是得餓死……丨長安食跡·先秦吃貨考

你要是把這玩意兒當成痰盂,你可能會被打死……

觚:酒杯

罍:酒壺(你們是有多愛喝酒啊喂!)

別說分清楚什麼都是幹什麼的,我們可能連這些字兒怎麼讀都記不住。

想一想,你受某位諸侯之邀去人家府上做客,人家給你端上來一盤水,你二話不說捧起來就幹了,完了還覺得自己行事坦蕩不羈,頗有任俠之風。

諸侯:這怕不是個傻子吧……

穿越回先秦?那你怕是得餓死……丨長安食跡·先秦吃貨考

如果你在穿越之前已經惡補過這方面的知識了的話,那麼我們下來進行下一步:

怎麼吃。

孔老夫子說,作為一個貴族,首先你是不能吃動物的下水的。

君子不食圂腴

然後不新鮮的,不能吃。

食饐而餲,魚餒肉敗,不食

顏色不好看的,不能吃。

色惡,不食

味道不好,不吃!

臭惡,不食

廚師做的不好,不吃!

失飪不食

切不好,不吃!

割不正,不食

醬配錯了,不吃!


不得其醬,不食

沒有醬?也不能吃!

食無醬不食

街上買的酒肉,不吃!

沽酒市脯,不食

坐的不端正?不好意思,這個也不能吃……

席不正不坐

都坐下,這都是基本操作。

穿越回先秦?那你怕是得餓死……丨長安食跡·先秦吃貨考

吃到好菜,必須要用豐富的表情來感謝主人。

有盛饌,必變色而作

骨頭要擺在左側,肉在右側;上魚時,若是燒魚,魚尾衝著客人;冬季魚肚向著客人右側,夏季魚脊向著客人右側;不把飯糰成球,不抓起飯又扔回去,不大口喝湯,不吧唧嘴,不啃骨頭,染指的魚得自己吃完別再放回去,不把骨頭給狗吃,不專注於一款食物吃個不停,不掀起飯散熱,不用筷子吃米飯(要用手),不囫圇吞吃羹(要嚼一嚼),不攪合羹湯,不剔牙,不直接喝醬。

毋摶飯,毋放飯,毋流歠,毋吒食,毋齧骨,毋反魚肉,毋投與狗骨。毋固獲,毋揚飯。飯黍毋以箸。毋嚃羹,毋絮羹,毋刺齒,毋歠醢。

作為上下五千年吃貨屬性根植到骨子裡的民族,

古人對吃這件事兒的琢磨程度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

甚至還有“以吃入道”的大牛,從烹飪之道中領悟到了治國之法……

殷商開國名臣伊尹由廚入政,從五味調和到陰陽燮理,自庖廚間領悟到治國之道,並以此王佐輔弼,興商六百年,為後世人臣表率。《呂氏春秋·本味》主要內容就是伊尹向商湯論述天下至味,駢羅出一份充滿想象力的食單。當時商湯還未舉事,被伊尹一席話饞的口水直流,問“可以開動了嗎?(可對而為乎)”伊尹說,不行,你現在巴掌大的地盤能有什麼好吃的,奪了天下,作了天子,天下的美食才憑君品嚐。

於是商湯造了反……

從古至今,“吃”都不僅僅關乎溫飽,更關乎尊嚴。

孔丘把“吃”上升到禮儀規矩高度,稱為後世君子的規範。

公叔齊和伯夷志在守節,“不食周慄,采薇充飢”最後餓死。

在先秦,有無數人都在為“吃貨”代言。

想想現在動輒就要把“西式餐桌禮儀”拿出來鼓吹一番的人,我只想說:

我們老祖宗玩這套繁文縟節的時候,歐洲大陸可能還在玩泥巴……

穿越回先秦?那你怕是得餓死……丨長安食跡·先秦吃貨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