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盤點那些即將消失的品牌之一:一汽夏利篇

時間如果倒回到三十年前,神車的地位還輪不上大眾,稱得上國民家轎的車只有夏利。從投產起,夏利迅速風靡全國,曾連續18年佔據銷量冠軍爆竹哦,也是第一個出口到美國的中國汽車品牌。然而短短的三十年後,夏利卻已然深陷退市泥沼……


近日,一汽夏利公佈了2017年年報,毫無意外的,夏利仍是鉅虧。

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51億元,同比下降28.34%,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6.41億元,同比降幅達1110.64%,虧損嚴重。一汽夏利資產總額為49億元,負債總額為48.1億元,負債率高達98.2%。由於連年虧損,幾近資不抵債的夏利,目前已宣佈暫時性停產。盤點那些即將消失的品牌之一:一汽夏利篇

這意味著,這個曾經呼風喚雨、將中國人真正帶入汽車時代的老品牌,已經到了消失的邊緣。雖說不管產品還是企業都終有生老病死,這是脫不開的自然規律。但堂主仍覺得遺憾。

歷史:曾經的”祖國山河一片紅“

某種意義上說,是夏利開創了中國消費者真正意義上的家用轎車歷史。“祖國山河一片紅”這個詞,形容了當年夏利的輝煌。如果說中國人第一次開車是普桑(教練車)的話,那麼絕大部分中國人第一次坐車就是非夏利(出租車)莫屬了。在80年代一直到整個90年代,擁有一臺鮮紅色的夏利成了無數中國人的夢想。

1986年,夏利的原型車“大發Charade”以全散件組裝的方式引入國內,不同於今天直接山寨,天津汽車是直接買斷了大發汽車的技術產權的。第一批國內組裝的夏利TJ730在國內汽車市場引起了非常大的轟動。與其他合資品牌帶來的都是已經在國外淘汰了一到兩代的車型不同,夏利可算是中國首款全球同步車型。盤點那些即將消失的品牌之一:一汽夏利篇

到1988年,天津汽車通過引進學習,開始了真正的國產,國產夏利代號為TJ7100。至此,TJ7100和它的各種改款車型一共銷售了12年,直到2000年才正式停產。

與今天不同,相對於九十年代普通人的工資,轎車的價格都過於昂貴,記得剛年一臺普桑最終上路需要將近四十萬左右,而就是年代初期的北京二環的一套房也不過是二十萬。所以絕大多數家庭擁有私家車在當年基本屬於妄想,甚至在街頭攔下一輛出租車都已經是件很奢侈的出行體驗了。

盤點那些即將消失的品牌之一:一汽夏利篇也正是因為當年汽車產品可選擇少且利潤豐厚,各汽車企業更新換代的動力並不充足。一直到1997年,天津汽車在推出代號為TJ7130UA的改款夏利,既便名為改款,也只是部分細節上略有改動,最大的變化是搭載了一臺1.3L發動機,最大功率103馬力,動力提升的同時非常省油,當時有不錯的口碑。

現實:夏利為什麼轟然倒下

其實在2000年的時候,夏利的失敗就已經埋下了伏筆。隨著我國加入WTO,貿易法規的改變使得轎車開始走入尋常百姓家,國內汽車市場需求的變化開始快速運轉,但夏利的光環由於車型更新緩慢而逐漸褪去。

夏利首先面臨的是出租車市場的衰退,其實某種意義上,出租車是可以提前預言市場發展的,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人們對出行體驗要求更高,而夏利出租車在空間和乘坐舒適性方面均適應不了市場了。且出租車長期處於高強度運轉狀態,龐大的夏利出租車小毛病偏多的弊病通過出租車師傅傳播到社會上,而天津汽車一直對此沒有任何應對措施,也導致了夏利逐步淡出出租車市場。此時抵擋、廉價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失去市場也就不奇怪了。

盤點那些即將消失的品牌之一:一汽夏利篇

其次,2002年天津汽車與一汽重組,天津汽車將其持有的天津汽車夏利股份有限公司84.97%中的60%以轉讓的形式出售給一汽,簡單的說,一汽在這次重組後掌握了夏利汽車公司50.98%的股權,從而成為了夏利的實際控制者。一汽出於集團整體戰略佈局的需要,將一汽夏利的定位為經濟型轎車生產基地,用來彌補一汽集團低端微型車、小型車產品線。此後能看到的資料顯示,雖然一汽集團先後投入數百億進行自主研發,但基本沒有涉及小/微型車市場,集團重點資源都向一汽轎車傾斜,受益最多的是一汽奔騰等車型。

盤點那些即將消失的品牌之一:一汽夏利篇

最後一個因素是一汽夏利的產品力隨著時代進步而止步不前,其實定位於經濟型汽車市場的那些微型車如比亞迪F0、奇瑞QQ、長安奔奔和吉利自由艦等車型,隨著市場消費水平不斷提升和消費取向的改變,也已經到了停產的邊緣,但與夏利不同的是,這些品牌早已進行車型升級以適應市場。但夏利卻只有經濟型車!產品層次無法上升,倒掉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驚醒:我們從夏利吸取到的教訓

單純因為競爭失敗而倒閉的公司很少,絕大多數公司都敗於對市場認知和前瞻研究的不足,尤其是自己佔有先發優勢時,守住優勢往往比冒險創新更易於選擇,因此當市場升級的時候,自身產品開發、營銷能力和品牌塑造定位就會與當前市場出現偏差。

在經濟型轎車快速萎縮的背景下,夏利的結構調整的部分跟不上汽車市場消費升級帶來的快速變化,這種結構性的錯誤使得客戶將其產品排除在選擇以外。盤點那些即將消失的品牌之一:一汽夏利篇

其實這種現象算是富貴病,多發在有著市場領先地位或者是技術標杆型企業身上。行業外有諾基亞,汽車界有以安全著稱的沃爾沃,汽車渦輪增壓的發明者薩博等都有過破產倒閉的經歷,他們無一不是曾經的市場或技術的領跑者。

這是因為技術相對其他品牌有較為明顯的優勢,或者佔有相對較大的市場份額時,堅守現有技術或者產品,往往更節省成本並可以擴大與其他競品的差距。但這有個前提,就是市場的消費習慣或興趣輕易不發生變化。

但不變的市場只發生在理論中,所以當蘋果推出大屏智能手機時,諾基亞已經船大難掉頭了,其他後發品牌反而容易引進新技術。沃爾沃、薩博的倒閉則更復雜一些,這類技術優勢的公司往往因為深化自己的同時而嚴重偏科,其產品越發展到極致越會偏離市場興趣,畢竟客戶在注重安全的同時還需要舒適性和空間。

回到夏利,唏噓之餘,也要明白,夏利的結束是時代的必然,它仍活在那個”有一臺車就是全部“的時代,在如今高速發展、競爭的時代裡,早已錯過了消費者的選擇了。而我們更要清楚,在堅守住自己優勢的同時,更要積極突破在的壁壘,適應隨時變化的市場需求,才能生存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