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吳三桂在緬甸將哪位皇帝絞死?

張春財


先回答題主的問題,吳三桂殺了南明王朝最後一位皇帝,永曆帝。明王朝最後復興的希望破滅在吳三桂的手裡,大明的這點天家血脈也是讓吳三桂一手報銷掉。

吳三桂是明清之交一位怎麼說都繞不過去的人物。崇禎皇帝煤山殉國之後,這老哥已經想明白了要投降新的勝利者大順政權,但是當他得知,農民軍的領袖們在北京的所作所為之後便已經開始動搖。當他得知李自成部下毒打自己的老爹索要錢財,尤其是劉宗敏霸佔了自己的愛妾陳圓圓之後怒不可遏,立刻調轉馬頭回山海關,讓全軍穿白掛孝,號稱要為崇禎皇帝報仇。

李自成得報之後也點起大軍,往山海關進發。與此同時,雄踞關外的清王朝,也在攝政王多爾袞的率領下,出動十幾萬八旗鐵騎準備逐鹿中原。

李自成與吳三桂激戰與山海關一片石,吳三桂兵少,但是擁有明末戰力最強的一支關寧軍,李自成勢大,但是闖軍戰鬥力不強,兩軍陷入僵持。吳三桂以“報君父之仇”向多爾袞乞師擊李。多爾袞卻明確提出,只有吳三桂剃髮降清才會相助。

眼看著,前有李自成大軍,後有清軍虎視眈眈,吳三桂萬般無奈只得剃髮降清。多爾袞立刻發難,清吳兩軍合兵一處,李自成大軍迅速大敗虧輸。自明初以來,山海關一直是北京的門戶和屏障。關門既已為清、吳軍所有,北京告急,李自成被迫西撤。此戰之前,崇禎帝殉國,明朝滅亡,此戰之後,李自成主力覆滅,離敗亡之日不遠,可謂一戰而滅兩朝。

吳三桂則被清廷冊封為平西王。

從這時候開始,吳三桂從一個前朝舊將,開始徹底轉變為一個軍閥。他手中握有的數萬主力是明末的特種部隊,長期以來在東北地區和他並肩奮戰已經成為吳三桂的私軍。

清朝入關之初,多爾袞準確的洞見了吳三桂和農民軍之間的仇恨,於是更加加以優撫,讓吳三桂出師攻打李自成。當年六月,吳三桂率軍進攻山東,平定李自成餘部,剛剛撲滅農民軍勢力便立刻跟隨英親王阿濟格追擊李自成入陝西。

到了順治二年八月,李自成已經身死,其主力大軍也基本被清軍消滅乾淨。

清廷便將吳三桂從前線調回。順治五年,清政府命吳三桂鎮守漢中。順治六年,吳三桂開始大開殺戒,不管是反清的農民起義軍還是朱明王室的反清力量,只要是在吳三桂的轄區裡作亂,吳三桂必定剿滅。

吳三桂降清之初,南明政權一度對吳三桂抱有期望,他們認為吳三桂只是和清軍暫時聯合意圖消滅李自成,所以南明福旺政權建立之後就封吳三桂為薊國公,還派專使北上,攜銀犒軍。吳三桂也表示對南京福王政權“不忍一矢相加遺”。但是伴隨著清王朝在全國的統一大勢逐漸明瞭,吳三桂放下了一切前朝重臣的面目,甘願充當消滅明朝殘餘力量的馬前卒。

順治八年,明桂王由榔在南寧稱帝,張獻忠的部將孫可望、李定國等都歸降了南明,率兵襲擾川北諸郡縣。清政府命吳三桂和李國翰一起率兵討伐。

從順治九年開始,吳三桂率領手下大軍,及清廷八旗各部攻打南明佔據的川、滇等省,吳三桂先克成都,和劉文秀在四川激戰。

之後吳三桂始終沒停,一直在賣力氣的攻打南明。順治十四年,孫可望突然反明。吳三桂抓住機會立刻進入貴州。到順治十六年二月,吳三桂與尚善、卓布泰合軍克雲南會城。桂王政權在中國已經沒有容身之地,在前線掛帥的都是曾經的大明王朝臣子吳三桂。

雲南陷落之後,永曆帝再無寸土,手中兵士越來越少,只得敗走緬甸。吳三桂仍然緊追不捨,打敗了名將李定國之後,吳三桂攻佔騰衝追到了中緬邊境。

順治十八年,緬甸王將永曆帝和家屬送交給清軍,永曆帝落到了吳三桂手裡。

關於這段南明王朝末代皇帝和吳三桂的會面有諸多野史記載,很多人說,吳三桂感慨莫名,見桂王有明君之相納頭便拜,現在看來,這多半是扯淡。在此時的吳三桂眼力,整個帝國都已經是大清的,他這一生最會玩的就是順勢而為和投機,還談什麼忠於明朝王室,就更不用拜了。

康熙元年的四月,吳三桂下令將永曆帝和皇子朱慈煊用弓弦勒死。

南明政權在大陸的抵抗宣告終結,而吳三桂也在此時得到了清廷的保證“世鎮雲南”吳。三桂在十幾年間成為清王朝統一全國的殺人刀,尤其是殺自己的老主子老朱家的人不遺餘力,勞苦功高。清王朝投桃報李,讓吳三桂獨承方面之任,在軍事上“假以便宜,不復中制,用人,吏、兵二部不得掣肘,用財,戶部不得稽遲”。

吳三桂之榮寵成為前朝大臣之中的鮮有例外,不過,他的頂子是朱明王朝的血染紅的。


歷史風雲錄


是南明永曆帝,朱由榔,明朝最後的一位皇帝,一直靠一些餘兵在西南方頑強的抵抗滿清,清兵攻進雲南後,永曆帝逃往緬甸。

吳三桂是明崇禎皇帝時期的武科舉人。李自成起兵後,打的明軍節節敗退,最後在山海關大戰中,卻敗給了吳三桂。之後吳三桂被封平西王,鎮守雲南,又揮兵入緬甸,抓住了永曆帝朱由榔。

最後將永曆帝絞死於昆明,其享年40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