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吳三桂適可而止,是否能和大清劃江而治平分中國?

康氏阿生


吳三桂的反叛直接的導火索是康熙的“削藩令”

首先我們來講述吳三桂這位梟雄,吳三桂在大明崇禎時代,擔任遼東總兵,鎮守山海關,讓努爾哈赤聞風喪膽,大明北部安全可謂固若金湯,但是在崇禎年間,朝中大臣勾心鬥角,大明各地出現反叛隊伍,以李自成為首的叛軍尤為壯大,直到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自縊而死。另外李自成屠殺了吳三桂家人,導致吳三桂放棄山海關,清軍入關

吳三桂在投誠清軍時,贏得多爾袞的信任,被封為平西王。順治即位後,吳三桂攻下雲南,順治就委任吳三桂鎮守雲南,因為當時雲南屬於蠻夷之地,很難管理,其實順治也是拿吳三桂當刀使,不料吳三桂在雲南逐漸有了自己的勢力

康熙即位後,吳三桂的勢力已經可以抗衡清朝政府,康熙不得已下令削藩,吳三桂這位敏感的政治家已經感受到自己的危險,於是在衡州稱帝,康熙派兵鎮壓,吳三桂的軍事實力遠遠超出康熙的想象,幾次鎮壓吳三桂都無功而返,最後吳三桂得病去世,才得以平息這場削藩戰爭。

以上是吳三桂與康熙的較量,不難看出,吳三桂這位梟雄是不可能與康熙劃江而治,所以他開關迎清是迫不得已,這才是真正的吳三桂,一位真正的英雄


憶古察史


我認為即使吳三桂適可而止,也不可能和大清劃江而治平分中國,理由有以下三點:

1.吳三桂在漢人眼裡是漢奸,不具備一呼百應的聲望。

吳三桂放滿清入關時就被漢人定義成了漢奸,所以吳三桂即使再反清也很少會有漢人支持他,因為名聲臭了。


2.吳三桂如果反清屬於叛亂,名義上不佔優勢。

吳三桂已經投靠滿清了,再次反水也是屬於叛亂,叛軍在名義上就不佔優勢,再沒人支持,很難和清朝抗衡。前明的舊臣對他恨之入骨,也不會有反清復明的組織幫助他。


3.清朝一直在提防吳三桂,吳三桂沒有機會取得勝利。

清朝一直在提防吳三桂,他的一舉一動都在朝廷的眼中,而且朝廷一直在想方設法限制吳三桂,吳三桂就像溫水裡的青蛙,還是蓋上鍋蓋的,吳三桂失敗只是時間的快慢的問題,反抗和不反抗都是一個結果。

以上就是我對吳三桂不可能和清朝平分天下的分析,如有不妥之處,還請各位到留言區留言指正。

我是歷史白話君,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回顧歷史,不忘昨天!

歷史白話君


如果吳三桂適可而止,是否能和大清劃江而治平分中國?

吳三桂因追殲南明餘勢和張、李判軍有功,被晉封為平西親王,實屬驕梟之雄。強逼親絞南明永曆皇帝,實屬殘爆毒辣,背信棄義,拋本民族和前明朝君臣之情於不顧,又屬奸詐小人和汗奸。鎮守雲、貴其間,招兵買馬,增強軍事力量,強化周邊民眾,擴大勢力範圍,增加個人利益,招兵買馬,增強軍事實力,終其一因,還是隱約間既以防朝庭,又為自己的野心作準備。

雖然在時機尚未成熟的康熙下紹“三藩削減”的激怒下,吳三桂喊著出爾反爾的“反清復明”口號,藉著“討擄復明”的旗幟,蠱惑了重多人跟隨支持和暴動,也在短短數月內,大有兇猛不可阻擋之勢,席捲近半個中國,直到長江南岸。

梟雄之心,狹隘輕估,以為長江天塹,易守難攻,縱是天鳥,也展翅難過。偏見與近功中,荒亂與急躁中,終因立國稱帝,內部起訌,軍心散亂土崩瓦解而告終。

三藩判亂,是康熙1673年下詔“三藩削減”的源頭,雖著三藩勢力的慢慢增強和擴大,康熙朝政意識到對大清江山的威脅,如果不加以限制,會對朝廷不利,於是下詔“三藩削減”,裁員減兵,減弱軍事力量,降級降職,宿小勢力範圍。

“三藩削減”的下詔,徹底惹怒了吳三桂,於是就聯合耿精忠,尚之信等支持者發動判亂,反抗滿清政府。

從康熙的“三藩削減”,不難看出,三藩判亂之前的勢力擴大,都在康熙眼裡容不下,更不必說,吳三桂的適可而止和劃江而治了,平分中國就更不可能了。


gydvj馬蘭老兵


實際上,當時的吳三桂正是因為想和滿清劃江而治,才最終敗亡的。

三藩之亂中吳三桂的起兵,其實完全都是被逼的。

為什麼?很簡單,滿清得了天下之後,自然是很開心的,開心的時候就會想,吳三桂這些人,可是漢人啊,我們奪了天下,這些人能安心嗎?他們被封了親王,拿著兵權,萬一造反怎麼辦呢?

於是就削藩。

吳三桂這哥幾個都是什麼人?那是為了滿清叛國叛族的人,為了取信滿清,甚至連明朝的永曆皇帝都用弓絞死了,要說這些人有反心,誰會信呢?

那麼問題就來了,走狗們為了主子什麼事兒都幹了,結果到了這一步,主子想削藩,讓他們丟掉兵權,回老家養老,他們怎麼辦?

那時候明朝滅亡還沒多久,吳三桂這些人估計是全天下很多漢人詛咒的對象,不過人家有權有兵,人們是沒辦法,但如果沒有兵沒有權了呢?

仇家遍天下的這些人還不會被天下人撕吃了?

沒辦法,當時的小皇帝康熙什麼都不懂,一味藥削藩,吳三桂等人眼看順從下去,就要死,那就乾脆反了吧。


吳三桂打到了長江沿岸,自己止步不前給了滿清機會

說實話,當時吳三桂等人真是不想反的,如果不是被滿清逼著,他們好端端的也就當著王爺拿著兵權生活下去了,但滿清逼到這種程度,那也是沒辦法的事兒,三藩一反,滿清當時是很受打擊,剛剛平定下來的國家再度重燃戰火,清軍反應不及,被殲滅,被擊潰的多之又多,三藩兵馬很快就打到了長江沿岸。

這個時候,所謂的“千古一帝”慌了,急匆匆的要搬家回東北老家去。

不過大家誰都沒想到的是,三藩竟然在長江止步了。

為何?就是三藩裡勢力最大的吳三桂,從內心就不想反,他只想不被削兵權,只想過過癮,他是最想劃江而治,平分天下。

這就是吳三桂的思想侷限性。

這一停止就直接導致了他最終的失敗。

滿清的勝利確實是因為吳三桂缺乏戰略眼光,企圖劃分中國

實際上當時的戰局對三藩以及各地的反清武裝是有利的,吳三桂這三個漢人最大的武裝集團一反,各地的漢人勢力也都開始點燃烽火,企圖推翻滿清勢力,正是各地星星之火,正待燎原的時候,而且滿清直接被打暈了,正是吳三桂在長江止步,企圖和滿清劃江而治給了滿清時間和機會,調集兵力,而後吳三桂病死,清軍調集兵力南下,三藩之亂終於完結。

歸根結底,吳三桂的失敗,正是因為他想和滿清劃江而治。


關河南望


此時,他可能想到的是,既然已經揹負一世罵名就不要優柔寡斷,必須一做到底。可能就是因為他太到底了,導致清朝這邊感到後背發涼,再加上20歲盛氣凌人的康熙帝天生就對三藩有敵意,讓他如芒在背,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他決定解除藩王的兵權。


吳三桂,在這個時候正和圓圓在雲南過著神仙眷侶的生活,沒有想到事情發展的如此之快,就算他跟康熙沒有感情,但必定大清江山一大半都是老吳拿下的,要是交出兵權和封地,那不是很快就會唱一首《涼涼》。

本來二次叛變根本就不是他的本意,但是形勢所逼,木有辦法,1674年60歲的吳三桂經過兩個月的猶豫還是下不了這個決心,直到兩年過後,62歲的他才再次率領20萬大軍北上。就是這兩年讓他錯失了非常寶貴的時機。



面對康熙的咄咄逼人,吳三桂老歸老了,必定軍事素養還在,有著當年拿下半壁江山的經驗,是一路推進,北上無阻。反倒是康熙這邊比較尷尬,隨著猛將鰲拜被康熙誅殺,八旗兵已經失去當年和明軍在薩爾滸的那種戰鬥力。所以,很快吳三桂就到了長江邊上,可就在這時候,就出現了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他停止了進攻,以表示反叛不是他的本義,表示只要你不奪取我的兵權和封地,我就會成為一個和藹的老人,乖乖的。這時候對比康熙吳三桂失去了他作為一個職業軍閥的重要手段,那就是野心,要是吳三桂還年輕十來歲是絕對不會出現這種很傻很天真的決定。康熙則是血氣方剛,直接殺了他的兒子和孫子(吳應熊和吳世林)表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決心。吳三桂在停留一段時後再次進攻,卻由於停留的這段時間貽誤戰機,康熙重整旗鼓集中全國的兵力。最終吳三桂失敗,康熙成功削藩。

所以吳三桂和清軍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劃江而治,只有一鼓作氣的前進,沒有停留或則後退的機會。

網圖侵刪


雜說一通曆史


中國之所以統一,經濟原因是個極為重要的因素。中國南北跨度大,氣候多樣,南方與北方之間有很大的相互需求,所以惟有建成統一的南北的政權,才符合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清朝入關時家底很薄,之所以一統江山,是因為對天下各利益集團的協調工作做到了位,再加上八旗軍戰力不錯,所以最終在利益與共丶軍事給力的作用下一統江山。

清朝的統一使得南北物產得以更廣泛的交流,各利益集團的利益成倍增加。如果此時出現一個由吳三桂領導的劃江而治的勢力,那是不符合天下人根本利益的,也是不符合歷史潮流的,因此吳三桂的滅亡是必然的。

個人認為吳三桂滅亡原因有:

1,吳三桂背棄大明,藉口沒軍餉而不回防北京,導致崇禎帝殉難,為天下士人不齒。

2,吳三桂降清後,剿殺大明勢力很給力,為廣大漢人所唾棄。

3,吳三桂並沒有統一長江以南,長江以南其他勢力當然不會支持他,而是會見機行事。

4,天下各利益集團早就選擇了清朝,所以吳三桂不可能獲得持久的人力丶物力丶財力的支持。

5,吳三桂的確有一定的軍事才能,但也並非出類拔萃,再加上他政治頭腦不清楚,凡是有點腦子的人都不會跟他。吳三桂一再背主棄德,為人談不上信義,是一個不靠譜的人,有點腦子的人不會相信他,更不會忠於他。

6,當時清廷氣勢正盛,康熙帝是一代英主,其臣下也人才濟濟。

因此吳三桂當時反清,就是找死。如果他當時不造反,主動向康熙帝妥協,結果應該會好些。


鬼影147951010


這樣說應該更為恰當:正因為吳三桂適可而止了,才最終導致身死兵敗的結局。劃江而治在當時滿清政府的統治已根深蒂固的背景下,絕對是個偽命題,要麼直搗黃龍“斬首”清帝,要麼徹底完蛋,因為和平穩定時期的造反,道義、武力、底子都處於劣勢,持久戰、消耗戰連考慮都不要考慮,反得出其不意,打得速戰速決,才有一線生機。

造反成功的典範,明成祖朱棣,就是踐行了這樣的原則,一門心思奔著南京而去,除了北京大本營,沿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繞,攻下南京,大勢已成。而兩百多年後的吳三桂,論用兵打仗絕不在朱棣之下,論前期形式更是勢如破竹,不像朱棣把腦袋掛褲腰帶上那般狼狽,之所以敗亡,或許正是少了那股精氣神兒。打到長江,六十餘歲的吳三桂鬆了口氣,給了大清寶貴的喘息時機,待到康熙調兵遣將到位,吳三桂已經敗局已定。

又過了近兩百年,一場披著“上帝”外衣的農民暴動也是一路勢如破竹地打到長江,彼時的清廷已是殘破不堪搖搖欲墜,就差最後踹上一腳,可惜“上帝之子”們沉浸在金陵的溫柔鄉里,那致命的一腳,始終沒能踹出。


易小研幸運星


一家之言,我認為不能。

首先,準備跟滿清劃江而治的我們不見得比吳三桂更聰明,他之所以不適可而止,必然有各種權衡的考慮,而這些考慮是幾百年後的我們難以深刻了解的。

其次,滿清不允許,在關外只有幾十萬人口的滿清還屢屢進犯大明,更遑論已然統治中國的滿清,八旗精銳還在,更有綠營軍團助力,還有充沛的人力物力財力以及足夠的戰略縱深,為什麼畏縮不前?

第三,老百姓不允許,到底誰才是正統的觀念已然是我們這個民族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而決出正統對於滿清和吳三桂都很重要。就當時而言,滿清所佔的優勢比較大,所以吳三桂需要實現武力上的壓倒性勝利才能取得正統的位置。因此,直搗北京,才能扔掉漢奸的名號,取得華夏君主的正統地位。

第四,戰爭不會停止,雙方一旦交手就不可能輕易停下來。雙方不僅有戰鬥慾望而且都有戰鬥的實力,所以沒有停戰的理由。如果北方蒙古攻擊滿清,南部臺灣攻擊吳三桂,或許雙方會有停戰的希望和可能。


減水書生


這個假設應該有個前提即:吳三桂不止打到長江,並全佔長江以南地區。而是應該一直打到淮河流域!!原因在於:守江必守淮!即使因為吳三桂力量和清軍勢均力敵,誰也吃不掉誰,而被迫和談,也得有這個客觀條件才行!單守長江是守不住的,並且不僅守不住,反而會因戰略守勢而加快失敗的命運!(吳三桂正是這樣失敗的)當時吳三桂本有幾個有利條件,卻都沒抓好:1,三藩起事,聲勢浩大,幾乎大半中國為之動盪!一場全局性大洗牌,看似不可避免!但是,卻敗在吳三桂的遲疑不決,妄想劃江而治上!2,吳三桂勢力很大,響應者、投機於他者眾多!此時吳要做的決不是劃冮而治之類的保守思想。而是應該直搗黃龍,從四川、湖北、江蘇各路出擊!不給清軍以喘息\\休整的機會!以擊致暴,以暴引亂!使那些潛伏於清軍內外的異志者看到希望,從而進行配合、投機!但吳三桂的穩紮穩打,不敢孤注一擲,給了清廷及清軍時間和機會!使對手逆轉了形勢!3,清廷當時正處於上升期,但是對於佔領的中國大地卻是處於鞏固期!對於這樣的對手,吳三桂若不能逼之迫和,就必須拚死一搏!況且,吳三桂佔領江南稅糧根本之地,清廷豈能容忍?!一旦吳三桂力量衰落,轉為被動,則清軍必不惜代價,致其死命!綜上:劃江而治,必是清吳雙方勢均力敵且精疲力竭之後才會被考慮!否則即便吳三桂願意,滿清也不會同意的!


每天求進步傳播正能量


首先,清廷正因藩王尾大不掉而削之。

其次,吳奸"又"反水之初的確勢如破竹,順利佔有半壁江山,但守住並擁有是和佔領有本質區別的。

吳奸經營雲南數幾十年,可說備戰不止,從未馬放南山。康熙小皇帝準備不足,因吳之世子在京做人質且招為駙馬,沒充分考慮到吳奸會舉旗謀反(其時皇帝與臣工認為頂多吳的幾個高級軍官會跳出來螳臂擋車)。也正因此,吳在聯合各方反清勢力時,清廷差點出關。

但侍清廷緩過神來,以利誘之、軍事反擊(其時滿蒙八旗戰鬥力猶在)在爭取到嶽鍾琦為清效力時標誌著清廷由敗反勝。

吳姦非輸在軍事上、物質上、人材與謀略上。吳輸在軍心、官紳士大夫身上:吳以反清復明為口號,這不是抽自己耳光嗎?!明末帝被自己親手用弓弦勒死以為清廷邀功,衝當滅盡朱明後裔的急先鋒,你反清復明誰信?你上哪弄個朱明宗室來當皇帝?!

輸于軍心是為隨其造反者皆為利字當頭,可謂牆頭草,起軍之初因準備充分勢如破竹自然沒說的,但遇上硬茬,只為圖利之人會與硬茬死磕嗎?!

官紳士大夫心如明鏡,三桂同志的覆滅是遲早的事,表面降清的不會支持吳,已降清並看清形式的更是對其下死手。劃江而治,呵呵,三桂倒是想,兵敗如山倒時還不忘過把皇帝癮,在衡陽稱帝,你都稱帝了不又抽自己一巨耳光嗎?!死期不遠,劃江而治這漢奸沒那福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