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與Uber投資人Jeffrey Wernick對話(上篇):每個人都應該是中本聰的粉絲

Jeffrey Wernick,作為一名資深自由投資人,他曾參與Uber和Airbnb的投資,更因作為比特幣佈道者被區塊鏈行業熟知。在“世界區塊鏈大會·烏鎮”上,巴比特對Jeffrey進行了專訪,今年62歲的Jeffrey告訴我們,他的去中心化的哲學信仰從23歲堅持到現在,成為一名主權個體是他畢生的使命。與投資人這個身份相比,他更像一位哲學家。

因篇幅過長,分為上下篇。本篇訪談主要涉及四個問題,包括去中心化的哲學信仰如何形成;比特幣誕生的根本原因;比特幣和區塊鏈所面臨的不同風險;當下ICO存在的諸多問題等。

【長文慎入!!!信息密度高,值得反覆研讀。我們保證你為此花掉的時間一定值得。】

与Uber投资人Jeffrey Wernick对话(上篇):每个人都应该是中本聪的粉丝

為方便閱讀,精彩觀點概括如下:

談比特幣:比特幣是現有機構失敗的結果,人們不再信任任何現有機構。沒有什麼比進入加密貨幣世界並試圖弄清楚如何建立一個新的經濟組織更有價值的了。

談中本聰:每個人都應該是中本聰的粉絲。匿名奉獻是最偉大的。一個零自我意識的人創造了一個協議來開啟這場運動,接後便銷聲匿跡,這成為了最成功的“事業”,無論是數字貨幣還是加密技術。

談危機:比特幣的風險在於算力中心化,區塊鏈的風險在於設計模型和平臺本身的中心化。許多區塊鏈是中心化的,他們所做的只是使用不同的貨幣複製現有的規則或秩序。區塊鏈領域中更多的人是在追求金錢而不是信奉哲學。這就是為什麼除了礦工,無人能改變比特幣的哲學。

談ICO:任何基金坐下來說我想要拿大量股份,然後出去談論去中心化好處的,都是騙子。他們想要的是壟斷平臺,而不是普及加密貨幣來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我希望人們都能言行一致。

以下為訪談上篇,巴比特整理,有刪減:

8btc:您第一次創業時,就決定以員工為中心來建立組織架構,授權他們去自我管理。這跟區塊鏈的底層思想相通。當時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當時就已經接觸區塊鏈了嗎?

Jeffrey:噢,我想當時我並沒有想到區塊鏈。實際上區塊鏈並不常見,因為區塊鏈更多是與比特幣相關的。但這與我的哲學原則更相關。

我深受哈耶克作品的影響,哈耶克是我的朋友。我認為哈耶克是一位不同尋常的思想家,因為他不僅僅是一位經濟學家。如今有一個領域稱作行為科學,包含行為金融學、行為經濟學、行為法學和經濟學。所以這個叫丹尼爾·卡內曼的人因其在人類認知偏見方面的研究獲得了諾貝爾獎,而實際上這方面的很多作品都是由哈耶克撰寫的。他寫了一本書叫《感覺的秩序》。所以哈耶克是編寫了一部法律,一部政治科學,他在書中還提到了生物學。

所以真正吸引我並與他交談的是他將經濟學類比於生物學。那是生物的進化。如果你仔細觀察大自然,會發現大自然以一種自組織的方式在進化著。

大自然沒有設計師。這是進化的過程。我真的考慮過這一原則,我真的不喜歡等級制度。我喜歡對等的關係。我從小就不喜歡等級關係。因此,當我在考慮創業時,我考慮到了我想要的僱傭關係類型。

那個時候我非常內向,所以與人打交道對我來說並不容易。而且我不喜歡告訴別人該做什麼。我想去一個人人都很高興、基本上能自組織起來的辦公室。我覺得如果我能找到合適的人才,建立正確的激勵結構,那麼基本上我只是員工們的領隊和導師,僅此而已。從根本上來說我希望他們能夠儘可能地想出更多方法。我想確定的是,我們所有人都有著共同的願景。一旦我們有著共同的願景,那麼公司將按部就班地、像比特幣一樣有機發展。

你可以在中本聰的論文中看到這樣的願景,但中本聰並沒有做任何事情來推動比特幣發展。 中本聰只是發了一篇論文,挖了一些比特幣,與一些人通過電子郵件交流,然後就消失了。當中本聰消失時,比特幣並不怎麼值錢。因此,自2008年中本聰發表論文、2009比特幣誕生到現在,演變就已經開始了,並不需要中本聰的參與。這一切都是有機發展的。因此,這有點像我開始創業時堅持的原則,我希望公司能有機發展。我不希望公司只與我有關,我希望公司與每個為我工作的人有關。我希望它有著一個完全扁平化的結構,因為我希望信息能順暢流通。我總是在考慮如何創立一個無摩擦組織。對我來說,答案是扁平結構。

採用扁平結構,我認為一切都會變得更加順暢。這有點像我創立第一家公司時的理論哲學構想。

當我23歲時,我很清楚自己的哲學信仰是什麼。他們基本不變地伴隨了我的一生。我62歲時仍堅持著我23歲時的哲學信仰。

8btc:看起來你好像是中本聰的忠實粉絲,對吧?

Jeffrey:是的,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是中本聰的粉絲。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已看到中本聰所取得的成就,那麼無論中本聰是他、她或是他們……你知道,歷史上從來沒有人寫出過這樣的協議,使協議的價值從零開始以比什麼都快的速度增長到上千億美元,且不給予自己報酬,也不是為了報酬而工作,而是選擇自己消失,使這一協議全然與其設計相關,而不是與其創造者相關。所以我認為這是如此的獨特。這就是我經營公司的方式,我真的不希望他們過於關注我。

實際上,當我開始有點被關注時,我感到非常不舒服。我喜歡與人交談、分享知識。但我真的不喜歡引起注意。當我第一次創辦公司時,出版物上有很多關於我的文章,尤其是《美國銀行家》雜誌,我想他們6個月內就寫了6個關於我的報道。每次當我出現在頭版報道的時候,我告訴我的合作伙伴,如果他們問我是否可以再接受一次採訪,我就會選擇拒絕。因為我不喜歡這樣。

我希望人們關注的是我的工作,而不是我。我希望自己能夠獨立於我設計的東西,因為我是不相關的,我希望人們談論我的模型,而不是談論我。所以我不喜歡他們把我和我的事混為一談。我所表達的是模型,模型是相關的,而我不是。

事實是中本聰沒有自我意識。太令人驚訝了。一個零自我意識的人創造了一個協議來開啟這場運動,接後便銷聲匿跡。這成為了最成功的“事業”,無論是你想提的貨幣還是加密技術。它們(加密貨幣)以比什麼都快的速度且完全有機地達到了上千億美元的市值。所以我不知道有誰會不佩服它。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接觸的、塑造了我的一件事就是……嗯,你知道的,首先我的身份是猶太人。我想理解反猶太主義,我想弄明白我該如何成為一個完美的人。所以我會閱讀一些關於哲學家的書籍,有點像在追尋道德完美。只是我發現,書中我讀到的許多人差不多都自殺了,所以我對自己說也許我學到的是,不要追求道德上的完美,因為你永遠做不到,你只是在自殺。儘管我不信教,我還是讀了很多猶太文學。我的意思是,我是猶太人,雖然我不遵從宗教習俗,但我還是學過它們。我非常瞭解猶太律法。一位最有名望的猶太學者告訴我們,匿名奉獻是最偉大的。所以這種無私奉獻的觀念是非常強大的,你不需要從你所做的事情中收穫任何讚譽。

所以我試圖將大多數事情在這個框架內完成。採訪我的人會注意到我永遠不會推廣我正在做的項目。我所倡導的是人們要對事物進行更深入的思考。我不推銷任何我正在做的項目或平臺。我希望做的是,讓人們深入思考,幫助、引導他們變得更加聰明,因為我真的希望,不管“區塊鏈技術”這個術語意味著什麼,去中心化的概念才是我所要傳教的。我非常相信這一概念,我決定犧牲我一生中最珍視的隱私和匿名,因為我認為現在有這麼一個機會,我這輩子從來沒有經歷過,以一種積極的方式,你知道的,去顛覆世界。這個世界正朝著中心化的方向發展,我認為這是非常危險的。所以在某些時候,我不得不對自己說,我的信念實際上代表著什麼?或者我是否喜歡說這些話以讓自己好受些?或者我是否願意犧牲對我來說非常重要的東西?所以我所做的就是,犧牲了我最珍視的東西,我的隱私,以換取推進去中心化的發展。所以對我來說這是富有哲理的。許多人不相信它,可能會認為我在胡說八道,許多人認為我胡說八道,但我真的不在乎他們。我只知道當我照鏡子的時候,我知道我沒有在胡說八道。這是我的動力所在,讓我每天奔波各地,一天工作這麼多個小時,這樣做我真的不賺錢。我知道很多人也不相信這一點,但我不在乎,我知道這是事實。

我真的致力於創造一個去中心化世界,一個更加公平的世界,一個相比等級關係、有更多關係建立在對等基礎之上、人人平等的世界。如果你因為2008年的金融危機而考慮到世界是有多麼脆弱,以及我們為減輕這場危機的後果而採取的不同尋常的措施,在我看來,這正證明了當前經濟模式有多糟糕。我們需要一個新的範式。我們需要一種新的經濟範式。這種新範式仍將包含有財產權,但與舊範式相比,其價值分佈差異很大,並且有一個更多基於合作而不是等級制度的模型。

我們已經嘗試過一個(舊的),但它失敗了。它為少數人創造了大量財富,並使一些人擺脫了貧困,但你必須考慮代價是什麼。代價是,世界上每個國家都做出了他們永遠無法兌現的承諾。世界各地的政府都提供了醫療、退休保險等社會福利,但這些政府卻沒有資金來彌補赤字。就算他們對人們徵收100%的稅,他們也仍然無法彌補財政赤字。所以這個體系是如此脆弱,每個機構都知道它是如此脆弱。如果一個國家體系不脆弱,就永遠不會有資本管制存在。如果現有體系不脆弱,比特幣也將不會存在。比特幣是現有機構失敗的結果,人們不再信任任何現有機構。而這不是加密貨幣的錯,這是機構本身的錯。

接近權力的人靠權力賺錢,這是普遍的觀念。每個國家,無論他們的政府組織是什麼,他們幾乎都是一樣的。人們希望接近權力,他們希望獲得接近權力的特權,而這一體系就是為了強化這一點而設計的。最終,許多人將被拋在後面,他們之所以被拋在後面並不是因為他們沒有創造價值,而是因為他們沒有能力去索賠他們創造的價值。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模型。人們應該更誠實地承認這是一個糟糕的模型,應該考慮一個新的模型,接受我們應該考慮替代模型的事實,並考慮去實驗。

我不知道是什麼讓人們感覺他們應該為現有的結構感到驕傲,他們使用什麼矩陣來證明這是成功的,除了他們創造的虛假數字,就像經濟真的在復甦一樣。如果經濟正在復甦,每個人的生活都將變得更好,每個人都會感到快樂。但現實是人們並不快樂。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意大利國內面臨的問題,和英國的脫歐、德國政府存在的問題…人們並不快樂。世界各地的人們都不快樂,世界上大多數人都認為他們的生活會比他們父母的更糟糕。那麼告訴我,有什麼是比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最好的在過去而不是在將來更失敗呢?這是第一代對未來感到悲觀的人。如果你看一下人們、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過去從未出現過如此高的失業率。這是一個悲劇。歐洲的一些國家,18至25歲之間的人們失業率有20%、30%、40%。就像任何企業一樣,政府也是企業,政府要做的就是提供最好的環境。他們永遠不會揭示真相,他們會展示最好的故事,而不會被指控是在誹謗或說謊。

他們的工作不是告知真相,他們不是中立的,他們有利益衝突。因此,鑑於存在如此多的利益衝突,他們想要講述一個最漂亮的故事。所以他們想要講述最好的事實,而隱藏最糟糕的事實。

三分之一的美國人工資月光,儲蓄賬戶中沒有超過1萬美元。在30到40年後,當所有這些沒有儲蓄的人退休時,我們會怎麼做?如果你正在努力工作,你有一份年薪5萬至8萬美元的工作,你可以選擇將這些錢投入股票市場,希望泡沫能夠永遠持續下去;或者你是投資於固定收益證券卻收不到利息,諸如此類。那麼你如何通過工作積累財富呢?你如何為退休攢下資金?過去的複利可以幫助你攢下退休資金,因為銀行存款的利率高於通貨膨脹率,過去通貨膨脹為零,存款利率為3%。現在我們的存款利率為零,通貨膨脹率為4%至5%。所以現在儲蓄不再有相應回報了。人們曾因儲蓄而受到懲罰,所以每個人都想依賴負債來維持生活方式。但是,當他們退休後,他們能做些什麼呢?所以這是非常可悲的情況。遺憾的是,沒有人真正仔細檢查過相關數據和信息。也許人們不這樣做是因為他們不想知道真相,因為真相是多麼醜陋。

所以對我而言,我非常希望能看到我們能真正有幫助地激發創造出另一種替代模型。我們開始擁抱代幣化和去中心化。幾乎所有政府的貨幣都失敗了。讓我們做一個沒有貨幣的實驗。我認為這是一項偉大的實驗。我歡迎每一個參與這偉大實驗的人。

我認為沒有什麼比進入加密貨幣世界並試圖弄清楚如何建立一個新的經濟組織和經濟結構更有價值的了。這幾乎就是我的動力所在。這就是當我創立我的第一家公司時,我在微觀層面上的想法,因為我從未在宏觀尺度上考慮過。

8btc: 是哪一點使你決定成為區塊鏈/比特幣的信仰者?

Jeffrey:要說清楚,我不併是一個區塊鏈信仰者,我是一個比特幣信仰者。我信仰去中心化,我希望政府對我們的財富起不了任何影響作用……嗯,說來話長。

當我上五年級的時候,老師說他想設一個班級章程。所以他們組建了章程委員會。他們選擇了4個人加入這一委員會,2個男孩和2個女孩。我是其中之一。我去找老師,說我想讀美國憲法,所以他幫了我。當我閱讀美國憲法時,我對《獨立宣言》和托馬斯·傑斐遜產生了興趣。不能說我五年級時真的對此瞭解許多,但我對這個宣言的原則及其作者有點著迷。

當我們創建班級章程時,我從老師向我解釋的文件中瞭解到,有一個版本是關於中央集權的。我在五年級的時候無法用這種方式表達,但我理解這個概念。我們創建了一個班級章程,其中班長的權力非常有限,我們試圖通過老師在幫助我們閱讀憲法時向我們解釋的那樣,以我們所能理解的方式對這些原則進行投票。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想閱讀我所能讀到的關於建國時期的一切。因為在那個時期,美國憲法除了參考古希臘時代,沒有任何歷史先例。我稱之為民主政體,儘管我們的章程體制在美國實際上被更準確地描述為是憲法民主共和制。它是一個憲法共和政體。所以我會閱讀所有的建國文件,正如我閱讀所有的聯邦文件和帝國聯邦文件那樣,因為美國的第一屆政府在革命之後失敗了。

美國依賴《聯邦條例》管治。當時沒有真正的國家,只有州聯邦。那麼州聯邦中州與州間的關係就有點混亂。但最大的問題是,一些革命領袖當時正在歐洲四處乞討為革命而戰。他們從比利時和其他國家借錢。這些歐洲國家借給了美國政府。而革命後卻沒有得到償還。

所以基本上,你們都知道的憲法會議關注的是各州政府無法建立國際信用,因為還有來自革命時期的債務。所以這就是他們推行其經濟計劃的原因。

很多人會問漢密爾頓是誰。他是創立美國銀行的人。是他把債務集中起來的。所以聯邦政府將對債務負責,而每個州也要負責部分債務。因此,他可以合併債務,集中債務,然後給予中央政府更多權力。漢密爾頓是第一任財政部長。如果你去華盛頓並前往財政部,其前面的雕塑就是阿爾伯特·加拉廷,他是托馬斯·傑斐遜時期的財政部長。加拉廷實際上是第一個減少政府債務的人。加拉廷扭轉了負債,並開始逆轉安德魯·傑克遜推行的扼殺美國銀行業後的進程。

所以我讀了那段歷史,讀到了托馬斯·傑斐遜。他警告過美國的銀行業務。在憲法中,美元本身就是一定的黃金和白銀單位。所以基本上,聯邦政府與貨幣創造過程毫無關係。當時有一個厘金稅。美元只是人們用來支付通行費的貨幣,還有另一項稅收政策,但直到1913年左右,才通過授權開始徵收厘金稅。那個時期我真的是如飢似渴地閱讀了我所能讀到的任何文獻並努力理解。對中心化的逆轉和對通過政府出資從而強化了中央集權的逆轉,對進一步利用債務來增強的反制,所有這些都是我從傑斐遜身上學到的非常有力的信息。

如果你讀到最後,你會發現憲法制定的爭議雙方是聯邦主義者和反聯邦主義者。所以,有著《反聯邦黨人文集》。那些反聯邦主義者警告說,如果沒有憲法,所有這些壞事都會發生。如果人們閱讀《反聯邦黨人文集》,就會看到他們所預測的一切就是我們如今的生活。因此,無論聯邦主義的文件描述他們是如何捍衛憲法通過的,他們都被證明是錯誤的。你知道,他們稱最高法院是最不危險的分支機構。因此,他們為我們為何沒有一位強勢的總統而辯護,他們還警告說要如何捍衛自由。他們最後被嘲笑了。

反對憲法的人不願意通過憲法。他們說:我們起步於此,就不會止步於此。我們將止步於截然不同於我們起步的地方。事實他們證明是正確的,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教育機構並不告訴要人們去閱讀《反聯邦黨人文集》。他們告訴大家要去閱讀《聯邦主義文集》,因為他們想給人們洗腦。

我不要做的事就是關注老師告訴我的事情。我只是想學習和閱讀他們不想讓我學的東西。我知道這是他們不想讓我知道的最有趣的事情。我有點早熟。有些老師可能會告訴我,我是他們在課堂上遇到的最糟糕的學生。

我們在電影中看過這樣的實驗。他們把一些學生當作守衛,把另一些學生當作囚犯,然後看發生了什麼。他們看到的證明了守衛在虐待囚犯。因此,你給予某人的權力越大,他們就越有可能濫用這些權力。每個生理學實驗都傾向於表明權力被濫用,權力絕對會腐化。我認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他們最愉快的經歷就是他們和有著同伴關係的朋友一起出去玩。同伴關係是我們最喜歡的。我們發現同伴關係是最令人滿意的。當我們發現自己身在同伴組織中,只有和同伴一起時,我們才會有足夠的同理心把大家組織得很好。我9歲、10歲或13歲時,我不能把這些意思表達清楚。但正是它形成了我的信仰體系。

自從我成年後,我想採取一種方式、尋找能賦能予我們的方法,而不是去成為受權力結構壓迫的受害者。因為我認為美國政府是一個非常專制的政府,儘管很多人不同意這一點,但這就是我的感受。成為一個主權個體是我畢生的使命。

因此,這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和我小學時的人生觀是一致的。

8btc:去年,比特幣價格大漲,因此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機構投資者,華爾街交易員紛紛轉向數字貨幣投資,您認為機構投資者的入場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會不會把加密貨幣玩壞了?

Jeffrey:不,機構投資者無法影響到比特幣。實際上我歡迎機構投資者轉向比特幣和加密貨幣。

區塊鏈與比特幣不同。對區塊鏈的擔憂是擔心算力和吳忌寒(引起)的中心化。而比特幣面臨的最大威脅是,如果吳忌寒的潛在算力突破了我們51%算力的界限,那麼他就可能通過往這一生態系統中引入雙花攻擊來摧毀比特幣,他們可能會偽造比特幣或使已經產出的比特幣無效化。你得希望他不會有那樣的動機。

其中一位比特幣開發者談到了他對挖礦中心化的擔憂。不幸的是,無論你設計什麼樣的協議,積攢權力都是人類的特質之一。因此,你總能遇到那些喜歡積累力量的人,而通常對權力最痴迷的大多數人都是精神病患者或反社會人士。普通人並不想擁有太多權力。普通人並不想控制很多人。普通人只想生存下去。他們希望能夠擁有一個像樣的家,他們想要吃得好,他們想要享受體面的假期。大多數人只希望對他人有限的控制。所以對於那些想要控制別人的人以及那些想要擁有權力的人來說,你必須考慮是什麼在驅使著他們。我認為是我們內心中最壞而不是最好的東西在驅使著我們想要擁有權力。

設計一個檢查充分且平衡從而沒有人能夠擁有絕對權力的系統是一種挑戰。即使在比特幣,您也可以看到吳忌寒具有如此多的哈希能力。如果吳忌寒真的相信去中心化,他就不會想擁有51%的算力;我們也不會在這裡試圖弄清楚他到底擁有多少算力,可以儘可能來印出多的錢,即使這意味著腐敗。如果他相信去中心化,他就會說,我擁有25%的算力,我對此很滿意,因為我賺的錢足夠多了,我不想殺掉會產金蛋的鵝。所以我不知道他的動機是什麼,但那些想擁有並追求這種權力的人總是令我苦惱。希望擁有那種類型的權力與去權力化為代表的整體是不一致的。但同樣,很明顯,這一設計中也存在著一些弱點,以致於出現了現在這種情況,現在可能擁有很大權力的人出現了。我們必須看看其他人是否會相互聯合起來,以確保他沒有擁有51%的算力。

這些機構只能期望通過擁有所有算力然後偽造比特幣來破壞比特幣。但這樣也僅僅是為了購買比特幣,他們無法破壞比特幣。他們也許能夠在短時間內操縱價格。

而區塊鏈的問題是不同的。許多區塊鏈不是去中心化的,而是中心化的。他們所做的只是使用不同的貨幣複製現有的規則或秩序。說到我要構建完全相同的模型,但我要在加密貨幣世界或一個代幣化世界而不是一個法幣世界中構建它;雖然我要讓新世界看起來跟舊世界一模一樣,我仍只是使用著不同的語言和不同的貨幣,除此之外,沒有其他任何改變。這是不具顛覆性的。所以我最擔心的是,大多數平臺本質上都是非常中心化的。那種遊戲基本上就是,我想要進行一次ICO,所以我想去大公司並給與他們特殊優惠。這樣我給了他們機會,但很多人就沒有機會了。

當人們談論去中心化平臺時,這很有趣。我不知道為什麼人們在籌集資金時不接受所有想投資的人。對我來說,如果我要做一個平臺,並且我有一群人想要投資它,我基本上只會以同樣的價格給每個人同樣的股份,我並不會把人拒之門外。如果有一些基金出來說他們對此並不感興趣,除非你讓我拿大量股份,任何人和任何基金這樣說,很明顯與他們所做的存在著直接的哲理矛盾。任何基金坐下來說我想要拿大量股份,然後出去談論去中心化的好處的,都是騙子。

我們需要做的是鼓勵人們接觸加密貨幣。但他們想要的是壟斷平臺,而不是普及加密貨幣來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我們應該歡迎任何想加入這一社區的人。如果一些小資金站出來說:我想得到加密貨幣,你能與我交易一點嗎?但項目方覺得不值得跟他們交易。當你做出中心化選擇時,你怎麼能說你相信去中心化?如果你相信去中心化,那麼就要做出符合你所代表的價值觀的事。

比特幣並不是不可知論的,但其他平臺我不確定,因為它們有各自的創造者,我不知道他們的動機是什麼。所以這與技術無關,而是與使用該技術實現目標的創造者有關。我評判這些創造者的唯一方法是看他們的行為,而不是他們的言辭。他們的行為表現在他們如何籌集資金、如何營銷他們的產品。我不會根據從他們口中說出的話來判斷他們,他們對區塊鏈等一堆事情的看法與我無關。他們通過做而不是說來表達自己的價值觀。如果他們所做的和所說的是一樣的話,那麼我會很高興。但是這個行業的大多數人,他們所做的和所說的是完全不同的。這是讓我感到悲哀的地方。

一個嚴肅的ICO研究小組發表了一項研究聲明表示,他們發現81%的ICO都是騙局,只有4%的ICO可能成功。這基本上意味著大多數人投的都是垃圾幣(shitcoin)。你必須坐下來說出拒絕垃圾幣的標準是什麼?因為他們真的準備接受大量垃圾幣。

大多數人私底下告訴我他們知道這些項目大部分都是毫無意義的。也有一些知名人士告訴我,85%或90%的項目會失敗,甚至有些人笑著說也許不止這麼點。他們認為這是個玩笑,而我不這麼覺得。

如果人們真的信奉某種東西,比如哲學,那麼他們的行為應該與其哲學思想一致。但現在他們只信奉賺錢。只要他們對此保持誠實,人們就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

在我看來,區塊鏈領域中更多的人是在追求金錢的人而不是在擁抱踐行哲學。這就是為什麼除了礦工,無人能改變比特幣的哲學。

我希望人們能誠實守信,確保他們所做的一切都符合他們所闡述的理念,而不是言行不一。他們的第一步是他們如何籌集資金,這是他們價值觀的的第一個陳述。他們是否把這些機會分給了一些人,卻沒有給另外一些人?他們是否操縱價格?鎖定了多少?他們給人們的是自己的代幣、法幣還是以太坊或比特幣?這些都是他們對他們自己、信念和激勵結構的陳述。如果他們不能很好地調整自己的激勵措施,那麼是什麼讓你認為他們可以為其他人設計出優秀的激勵結構?這些對我來說非常重要,遺憾的是人們不會問這些問題。他們只關心加入項目並分到幣,儘快推廣項目、執行項目。不是技術上存在很多問題,是這個行業本身存在著很多問題。

發文時比特幣價格 ¥44217.34

記者:萌大大、wendy

稿源:巴比特資訊( http://www.8btc.com/jeffrey-wernick-070901) 版權聲明:

作者保留權利。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巴比特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