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 卓成曦|好吃!柘荣牛肉丸与福清牛肉粉

卓成曦|好吃!柘荣牛肉丸与福清牛肉粉

牛肉丸与牛肉粉 / Beef balls and Beef powder

在福州,大家都爱吃的鱼滑与肉滑,其实就是将鱼片、肉片裹上薯粉做成的汤。在福建不同的地方,它们的制作方法都大同小异,但称呼都不同,例如福州的牛肉滑,在闽南漳泉一带叫牛肉羹,在莆田叫牛肉炝,在福清叫牛肉粉,在闽东宁德地区如柘荣叫牛肉丸⋯⋯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柘荣牛肉丸与福清牛肉粉,因为它们有着两个特殊调料的加持:小黄椒醋与酸笋。

卓成曦|好吃!柘荣牛肉丸与福清牛肉粉

1|柘荣牛肉丸

「 柘荣牛肉丸可不是大家想象中的牛肉做成的丸子,它并不是圆形的丸子。」

将牛后腿肉切成小块,但不能剁成肉泥,要用两根方形木头棒,双手各持一根轮流捶打,左右开弓,直至把牛肉打成肉浆,这样打成的肉泥里面的牛肉纤维还是互相牵连的,口感才更有嚼劲,更弹牙,若是用机器直接绞成肉泥就不会有这种口感了。

卓成曦|好吃!柘荣牛肉丸与福清牛肉粉

做牛肉丸的肉泥

肉浆中加入适量的番薯粉,用手不断来回揉搓,直到薯粉与肉泥完全融合在一起。抓起一把肉泥,用手扯成一小块一小块,放入锅内沸水中,煮至牛肉丸浮起来说明已熟,将牛肉丸捞起来放入碗内牛骨汤中,一碗热腾腾牛肉丸算是完成了。

卓成曦|好吃!柘荣牛肉丸与福清牛肉粉

下锅前的牛肉丸

卓成曦|好吃!柘荣牛肉丸与福清牛肉粉

水煮后似乎更像牛肉片

但此时的这碗牛肉尚未算完美,一定要加上一勺当地小黄椒泡制的醋才算大功告成。

宁德地区的小黄椒可是极辣的,十多年前第一次吃到它就被折服:非常辣却很香。我曾把它寄给我成都的朋友,结果他吃完就打电话来抱怨:“你寄的那叫什么辣椒太辣了,我吃了一个打嗝打了一晚上。”连四川人都受不了。

卓成曦|好吃!柘荣牛肉丸与福清牛肉粉

辣度更高的黄椒

阿贵和阿晖是我的柘荣朋友,每次到柘荣与友人相聚自不免畅饮一番,酩酊大醉,第二天醒来头昏脑涨、没有食欲,他们就会带我到牛肉丸店叫上一碗牛肉丸,多加一两勺小黄椒醋,那一口热汤下肚,肠胃一下子热起来,汤本就是加了许多生姜熬出的牛骨汤,再加了小黄椒醋,鲜酸热辣,脑门上的汗直往外冒,一下子胃口大开,人也瞬间清醒了过来。再咬一口那牛肉,不仅仅是牛肉味浓郁,那韧性弹牙的口感更是让人惊叹,怎么能把牛肉做出如此的口感,这当然得益于木棍的千百次捶打。

卓成曦|好吃!柘荣牛肉丸与福清牛肉粉

一碗柘荣牛肉丸

2|福清牛肉粉

福清牛肉粉与柘荣牛肉丸完全不同,它是将牛肉切成小块后加酱油与薯粉揉搓一起,不像柘荣牛肉丸要打成肉泥。它最大的特色是加了酸笋一起煮的,别具一格,全国独有。

卓成曦|好吃!柘荣牛肉丸与福清牛肉粉

新挖出的竹笋,剥去笋壳,切成笋片,放于陶罐中,撒上盐巴,置于火灶边,慢慢烘烤加热发酵数日,酸味与臭味皆出。与臭豆腐如出一辙,皆因植物蛋白发酵后产生了酸臭味,许多外地人一闻就会皱起眉头掩鼻而逃,还边走边说:"什么东西一股酸腐的臭味?"而喜欢的人却对它趋之若鹜。

卓成曦|好吃!柘荣牛肉丸与福清牛肉粉

酸笋是螺丝粉的灵魂

「 福清最好吃的牛肉粉叫甲骨牛肉粉,是在一个小巷里摆的摊,只在晚上时才营业。」


第一次去吃的时候是二十年前的一个夏夜,刚到巷子口就闻到一股浓浓的酸笋味,再往里走,看到地上摆着一个灯箱,上面写着甲骨牛肉粉。灯箱旁一个热气腾腾的炉灶,一个光着膀子、留着小胡子的中年男人正扯着手中的一块块牛肉往锅中放,时不时拿起放在灶台上的一瓶白酒喝几口,再往锅里倒上一些,看那满脸通红应该已喝了不少。

卓成曦|好吃!柘荣牛肉丸与福清牛肉粉

加了黄椒醋的牛肉汤

我过去和他说:“老板,来两碗甲骨,两碗牛肉粉。”老板一听就板着面孔瞪了我一眼,带我去的朋友赶紧扯了我一下,轻声对我说:“老板的名字叫甲骨,不是吃的。”哈哈,真是闹了个笑话,我以为甲骨是夹骨肉呢。

卓成曦|好吃!柘荣牛肉丸与福清牛肉粉

夹骨肉即猪脸骨上的肉

找个摆在巷角的露天小桌子坐下,一会牛肉粉就端过来了。一块块的牛肉被一层半透明的薯粉包裹着,肉块之间还夹杂着一片片白色的酸笋片。

卓成曦|好吃!柘荣牛肉丸与福清牛肉粉

一碗甲骨牛肉粉

用勺子舀一块放入口中慢嚼,浓郁的黄牛肉味,夹带着一丝红薯的清甜,而酸笋特殊的酸腐味让肉味变得更加复杂而立体,非常特别的味道,难怪开在如此简陋的环境中竟然座无虚席。

柘荣牛肉丸与福清牛肉粉,两款都是非常好吃又特别的牛肉,都值得专程到当地好好品尝一番!

红薯粉是明朝万历年间,福州长乐华侨陈振龙将红薯从当时的西班牙殖民地吕宋(今菲律宾)带回到福州并广为种植,从此八闽大地就多了许多由番薯制成的美食,而用它加工成的薯粉更是许多美食不可缺少的配料。

卓成曦|好吃!柘荣牛肉丸与福清牛肉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