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無解的“套路”:一套“組合拳”破解運營商資費網絡限制

無解的“套路”:一套“組合拳”破解運營商資費網絡限制

攜號轉網本來是保護個人消費者權益,給廣大用戶更多的選擇權,但在運營商近期一番資費調整政策的衝擊下,用戶層面捲起波浪,敏感的人群害怕運營商延續往日做法,將攜號轉網政策的實施又弄成一個變相漲價的機會,眾者議論紛紛,互相交換心得,傳遞優惠套餐資源,大有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煎熬。

其實攜號轉網政策是國家一項普惠政策,將穩定的一直執行下去,不在乎一時。

用戶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完全可以靜心研究自己現狀,觀察局勢變化,參考身邊人的選擇優劣,然後再定奪取捨。其實在聰明的用戶群中,一直存在著這麼一批用戶,在未實施攜號轉網前,這些用戶就已經通過自己的智慧選擇,提前享受到了不同運營商的疊加優勢,一套“組合拳”打得漂亮奪目,彰顯其可進可退的優勢。

一、細數優勝網絡

三大運營商手中各自經營2G3G4G幾張網,目前來說,2G3G面臨退網。

工業和信息化部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

2G、3G的退網是移動通信更新換代的必然選擇,也是當前國際上各個國家的主要做法。根據不完全的統計,由於用戶業務大多遷移到4G網絡,全球已經有100多個運營企業、通信運營商實施了2G、3G的退網,這些國家將2G、3G騰退的頻率用做新一代的移動通信部署,比如用在4G上,甚至有的國家用在5G上。2G、3G的退網,可以減輕網絡、基站、終端的成本,節約社會資源,是非常好的事情。

無解的“套路”:一套“組合拳”破解運營商資費網絡限制

尤其如中國聯通因為在頻段資源上有先天不足之憾,網絡覆蓋盲區較多,用戶減少,已加快減頻工作;而2G網齡最長,經營時長達25年的中國移動,覆蓋最廣,尤其是農村地區,莫有能及,至今在網用戶尚有2億多,一時之間難以退出,如果地處農村地區,握有一張相對優惠的8元飛享卡應該是最理想的狀態。

工業和信息化部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

總的看來,移動通信退網是移動通信網絡技術發展的一個自然的歷程,隨著4G覆蓋非常完善,我國4G網絡都已經覆蓋到98%以上的行政村,5G的商用列車已經都開動起來了,我國移動通信的網絡面臨著2G、3G退網的條件已經逐漸成熟了,例如像我們3G網絡TD-SCDMA目前它的負載已經很輕了,我們鼓勵運營企業積極引導用戶遷移轉網,將有限的頻率資源和網絡資源用到5G、4G移動通信網絡發展當中,整體降低成本,這實際上為我們用戶的降費也創造了條件,提高我們國家整個通信網絡的運營效率。

3G不用說了,聞庫司長已經說明TD-CDMA用戶數量較少,將退出市場;聯通的3G網絡WCDMA其實效果最好,但奈何3G形勢已去,退網即將,不說也罷。中國電信3G用的CDMA2000制式,因為高通的“專利稅”早已被國際社會拋棄,也因為手機制式原因,遲早是要被淘汰的。

最熱門的是4G網絡。從網上用戶吐槽總結,中國聯通4G在城市地區相對優秀,網速快、覆蓋好、評價高,而中國移動網絡覆蓋方面以規模優勢贏得廣大用戶的普遍信賴,但一些地區反應不盡然完美,時有盲區;中國電信4G被吐槽最多是掉網厲害,信號很好,而實際使用卡頓現象頻出現象較多。

無解的“套路”:一套“組合拳”破解運營商資費網絡限制

以上只是部分地區用戶個人體驗總結,總體上的評價其實解決不了所有用戶的個性需要,每個人的消費體驗所在環境不同,體驗結果也會不同。

客觀上,各個運營商的網絡建設會存在差異,因此,A運營商有網絡的地方,B運營商不一定有,反之,亦然。所以消費者的體驗結果其實已經客觀上決定了某個用戶的現實選擇,如果沒有運營商新的網絡改造引起網絡覆蓋效果改變,用戶完全可以根據自己以往的消費體驗進行選擇,不必要趕潮流,非搭上攜號轉網快車的。

二、套餐豐富,可選性強,高中低檔皆可滿足

運營商都有日租卡銷售,就是那種套內不含通信資源,用多少買多少的計費模式;而將不同數量語音、流量合併在一起打包銷售的套餐,好的方面是資費可控、購買優惠,在估量基本滿足月度消費的前提下,一般用戶都選擇使用套餐消費形式,運營商最樂意推銷的也是套餐式產品,如果在語音和流量之外,再搭上寬帶等固定業務有更好的穩定用戶在網效果,運營商將其稱為融合業務,是目前運營商最重視的業務。

套餐,原只指一整套的飯,後來也指一系列的活動等。在套餐中,賣方根據預期的目標來組合不同規格的產品打包銷售來滿足要求,買方可按個人的消費標準或口味喜好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組合套餐品種。

從套餐所含通信資源多少來看,用戶吐槽中國移動最貴,因為網絡覆蓋好因此價錢高,好價錢買好東西,用戶一般都能接受這個理念,中國移動擁有中國最多的用戶數量,不但是因為中國移動經營移動業務最早,有先入之優勢,更是因為其以優勢財力規模建網,給用戶帶來了最好的網絡體驗,這一點客觀存在,獲得廣大用戶認可。

無解的“套路”:一套“組合拳”破解運營商資費網絡限制

中國電信一向以融合業務發展最好。因為其在寬帶方面的優勢資源和較高評價,中國電信大打捆綁銷售牌,吸納了大批有綜合業務需求的用戶,網上異動用戶最少,用戶穩定性最佳,因此也形成了中國電信在融合業務方面價格最堅挺的現實,一度中國電信對外單寬帶業務不銷售,為用戶所詬病,也是因為中國電信有品性良好的寬帶資源所依賴。

無解的“套路”:一套“組合拳”破解運營商資費網絡限制

在三個運營商當中,可能最無依賴的是中國聯通。後起、後進,承擔了打破壟斷的責任,卻無法身負“英雄”的名聲,在資源、資本、人力等因素都不佔優勢的情況下,中國聯通的產品一開始品牌就被打折,因此在價格方面自覺下浮,反倒是三大運營商裡面最實惠的,在經營中用戶也普遍反應相對誠懇,玩手段、玩膩的時候少,用戶體驗感受較好。

無解的“套路”:一套“組合拳”破解運營商資費網絡限制

三大運營商針對用戶均推出高中低檔套餐,套餐內含通信資源基本相差不大,在行內同質化劇烈競爭態勢下,失範的市場環境逼迫下,互相競相降價,也曾推出類似“不限量”套餐,一時之間,以降價為手段,套餐類型繁多,各種流量包、語音包滿天飛,令用戶接應不暇,同時,也致使ARPU值快速下降;而用戶方面,消費價值不均,再加之繁雜的套餐讓消費者眼花繚亂,費用極易混淆,引來普遍不滿。

自9月份以來,運營商內部開展一輪規範競爭手段,推進高質量發展的調整工作,三大運營商很默契的統一下架低資費套餐,並進一步規範了寬帶、渠道等政策,禁止免費送,總體上套餐數量減少,資費迴歸統一,為預防畸形競爭奠定基礎。

無解的“套路”:一套“組合拳”破解運營商資費網絡限制

三、雙網雙卡待機,組合消費兼顧優長

如被廣大用戶稱道的如下經典套餐組合,可以極大地滿足消費需求:

A 移動8元飛享卡+電信29元大牛卡

B 移動8元飛享卡+聯通29元兵王卡

移動飛享8元卡:含30分鐘/月語音,10M/月流量;

電信29元大牛卡含300分鐘/月,100GB國內流量;

聯通29元兵王卡含300分鐘/月語音,40GB/月流量。

在攜號轉網前,部分聰明的用戶為了避開中國移動高資費政策又想享受其廣覆蓋優勢,採取了這種持有雙網雙卡的組合方式,達到了既滿足實惠的目的,又能在通信消費中達到通暢通話的目標,在通信資源的“量”上和“質”上,取得了全面滿足需要的快樂體驗效果。

從以上組合形式來看,二者月支出最高只有37元,最大可能也不會超過50元/月,也就是一盒煙錢,在目前一斤豬肉都上漲到30元的時候,移動飛享卡解決信號覆蓋應急需要,電信或聯通解決流量與通話便宜實惠需要,實用實惠。如果有不時之需,三大運營商還有日租卡,可以滿足。這是很理想的通信生活狀態。

無解的“套路”:一套“組合拳”破解運營商資費網絡限制

四、跨網兼收,黃金組合

雙網雙卡的最大特點是可以避開運營商在網絡覆蓋上的盲區缺陷,又能最大程度享受到實惠的價格,對一般普通用戶來說,手中同時持有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號卡,優勢明顯:

1 、最大化發揮雙網優勢

移動的信號好的優勢+聯通打電話便宜的優勢合一,兼而有之,可以說一卡握有雙網,兼顧覆蓋和價格上的優點。

2、增大覆蓋範圍

所有的網絡都有盲區,因為運營商不同的理念和實施方向,理論上講,聯通的盲區裡移動可能有信號,移動的盲區聯通可能有信號,兩者疊加,等於增加了覆蓋範圍,形成空前的覆蓋效果。

3、提前享受攜號轉網效果

因為這種組合是在用戶個人對身處環境中,不同運營商的網絡、資費政策和服務等因素綜合選擇的結果,不用攜號轉網,就提前享受到了兩個都有的優勢和長處,“原汁原味”的移動和聯通,不用費氣力離網入網,就已經享受到了攜號轉網的效果。

無解的“套路”:一套“組合拳”破解運營商資費網絡限制

4、雙保險的優勢

俗話說: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假如兩張卡都選移動,或者都選聯通,碰到盲區都是盲區,或者其中一張卡的運營商在某地出現臨時故障,兩張卡都不能用,都遭遇障礙;而同時兼有聯通和移動,除非兩個都有故障(這個幾率很小的),否則至少一個可以用,形成啥時都能用的優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