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寶寶變睡渣都是慣出來的?改善睡眠質量,謹記“3+3法則”

寶寶變睡渣都是慣出來的?改善睡眠質量,謹記“3+3法則”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有位粉絲寶媽最近向我求助,她剛生完孩子半個月,說最近都熬出來黑眼圈了。

她說自家小寶寶睡眠情況不太好,常常是隔半個小時就醒了,一天光是哄睡覺的次數就讓她崩潰。

這位媽媽還說道,聽說這個年齡段大部分的孩子都可以睡好長時間的,可她家孩子就是個“睡渣”。成天不睡覺,還總是沒完沒了地哭鬧,真快把她搞得崩潰了。

她表示自己臉上最近長了好多皺紋,甚至都開始往外冒白頭髮了。

寶寶變睡渣都是慣出來的?改善睡眠質量,謹記“3+3法則”


01“睡渣寶寶”除了習慣養成問題,與性格也有關係

其實這種現象也不在少數,嬰幼兒的睡眠問題確實容易把人熬得頭暈目眩。

那麼,小孩的睡眠情況不好,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1)寶寶變睡渣都是慣出來的?

侄子小時候就出現過這種情況,抱在懷裡時呼呼大睡,只要一放到床上,就好像放在了釘子上一樣,馬上就會醒來。

後來表姐又琢磨著,是不是放置到床上的方式不對,然後又試著現將寶寶的屁股放下來,可也是睡一會就醒了。

其實孩子喜歡被人抱著睡覺也是一種正常現象,這會讓他更有安全感,但很大程度上也是大人給慣出來的習慣。

寶寶變睡渣都是慣出來的?改善睡眠質量,謹記“3+3法則”

※小島建議:

家長可以試著買一個睡袋,將孩子包裹在內。表姐嘗試這種方法後,孩子果然沒了之前那種落地醒的情況,睡眠質量也提高不少。

2)性格使然

曾有網友調侃:哄孩子入睡難,難於上青天。

很多人都會疑惑:新生兒應該不用哄就可以睡覺,為何我家寶寶哄都哄不好呢?

有研究表明:那些表現的興奮和急躁易怒的孩子其實也很容易疲倦,但他們體內會分泌出一種對抗疲勞的化學物質。

另外,缺乏睡眠也會讓寶寶的中樞神經系統變得特別清醒。這意味著,疲倦會使孩子保持興奮的狀態,更加無法放鬆。

寶寶變睡渣都是慣出來的?改善睡眠質量,謹記“3+3法則”


02改善睡眠質量,謹記“3+3法則”

要想讓孩子獲得優質睡眠,不妨參考《中國嬰幼兒睡眠健康指南》中提到的優質睡眠3+3法則。

一、“3要”創造優質睡眠

1)孩子困了就放在床上,使其自主入睡

好多新生兒剛吃過奶後就會開始產生睏意,如果發現孩子面容疲倦,就要儘快將其抱到床上。

寶寶已經睏乏,放到床上自然就會安然入睡。

很多習慣一直抱著孩子哄睡,等孩子睡著了再放到床上。

甚至也有的寶媽表示孩子只要一放下就哭,重新抱起來後才會睡覺,這也就慢慢形成了孩子被抱著才能入睡的壞習慣。

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媽媽讓寶寶逐漸產生了依賴性的緣故。

但實際情況是,寶寶習慣被放下單獨入睡時,不但睡眠的持續時間更長,夜醒的次數也會變得更少。

寶寶變睡渣都是慣出來的?改善睡眠質量,謹記“3+3法則”

2)同屋分床,讓寶寶無負擔入睡

根據研究發現,同床睡覺的寶寶更容易聞到媽媽身上的氣味,刺激起夜吃奶的慾望,這樣不利於寶寶整晚的睡眠。

從更加科學的角度出發,家長應該儘量和寶寶分床睡覺,就算同床也不要同蓋一床被子。

成人的被子較嬰兒來說太過沉重,容易造成寶寶缺氧甚至產生窒息情況,家長太過粗心大意可能會釀成意外。

有條件的父母,還是要給寶寶單獨準備一張小床,給孩子餵過奶後,就可以將其放在床上了。

有了獨立空間的寶寶,也不再輕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可以提高睡眠質量。

3)睡覺時使用紙尿褲

嬰幼兒尿床是種正常行為,如果孩子使用的是自家制作的尿布,一旦尿溼就很容易影響到睡眠狀況。

有了紙尿褲以後,就可以讓寶寶獲得安穩的睡眠,不至於經常被迫醒來。

紙尿褲可以有效延長寶寶的睡眠時間,並減少醒來的次數。

但老一輩的人認為紙尿褲不透氣,會影響到寶寶的身體發育,所以更看好傳統的育兒方式。

紙尿褲雖不如尿布透氣,可也足以讓寶寶的皮膚呼吸,只要注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及時為寶寶更換就好。

二、“3不要”提高睡眠舒適度

1)不要採用抱起搖晃的安撫方式

《嬰幼兒睡眠聖經》認為,用搖晃和抱的方式幫寶寶睡覺,才是耽誤了寶寶的睡覺時間。

如果寶寶下次又在睡覺前哭鬧,家長可以用溫柔的撫摸進行安撫,或放些搖籃曲這樣舒緩的音樂,根本不需要抱起來搖晃。

寶寶變睡渣都是慣出來的?改善睡眠質量,謹記“3+3法則”

小孩大多喜歡被人抱在懷裡時的溫暖,也很容易對家長產生依賴性。

適當抱抱孩子沒什麼問題,會增加親子間的親密度,但抱的時間千萬不要太長,避免孩子過分依賴。

還有些家長單純出於對孩子的喜愛,一有空就抱起,卻也無形中讓寶寶形成等著搖晃和抱的方式才能睡覺的習慣。

家長要儘量避免,才能改善寶寶的睡眠習慣和質量。

2)不要讓寶寶形成吃奶——睡覺的關聯

寶寶睡前吃奶的情況完全正常,但睡覺和餵奶的時間,也必須要完全區分開。

這是為了避免寶寶形成吃奶——睡覺的關聯,養成如此習慣後,寶寶就會產生奶睡的依賴性,夜醒的次數也會增多。

如果要在寶寶睡前餵奶,時間也最好挑在一小時前,在這個過程中讓寶寶玩耍來消耗精力。

如果正在餵奶期間寶寶就睡著了,長此以往養成奶睡的習慣,寶寶也會經常在夜裡醒來。

這不僅不利於母子二人的休息,也容易導致寶寶齲齒,一定要及時改正。

3)不要干擾寶寶的睡眠

如果寶寶已經睡著了,大人就不要再發出比較大的聲響了,更不要將孩子反覆抱起或者挪地方。

另外,寶寶的小床上最好也別放置柔軟的抱枕之類的毛絨玩具,避免影響到寶寶的呼吸。

還有些家長認為,如果寶寶白天的睡眠少,晚上睡覺就會一直保持安穩狀態。

因而白天當寶寶表現睏意時,有些家長甚至會主動干擾,希望等到了晚上再一起睡,方便睡個整覺。

但這種方法是完全不可取的,還可能會起到反作用。

因而只要發現寶寶有睏意了,就要趕緊讓他睡覺,千萬別過度干擾,讓寶寶的睡眠順其自然,才不至於養出“睡渣寶寶”。

寶寶變睡渣都是慣出來的?改善睡眠質量,謹記“3+3法則”

寶寶變睡渣都是慣出來的?改善睡眠質量,謹記“3+3法則”


小島的叨叨:

醫生也提到過,高質量的睡眠不但可以讓寶寶獲得更好的生長髮育,也利於寶寶建立正確的晝夜規律。

畢竟,寶寶的睡眠情況,也和身高體重和智力發育的情況息息相關。

對於睡渣寶寶,只要家長養成良好的哄睡習慣,做到“3+3法則”,就能“睡渣”變“睡神”。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給寶寶一個適應的時間,也不要給自己施加過多的壓力,一步步堅持就好了。

關鍵詞:睡渣、寶寶睡眠、護理、3+3法則、父母課堂

孕育島,一個專業的孕產、育兒團隊,青雲計劃獲獎者。專為孕期大小事和嬰幼兒護理提供知識儲備,在懷孕或育兒期間遇到的任何疑惑,都可以通過私信諮詢,得到滿意的答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