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深圳能否取代廣州成為國內第三大城市?

我是廣州人,我在北上廣深都工作生活過。曾經我在騰訊的時候,也覺得深圳潛力無限,未來簡直拳打帝都,腳踢上海。

但經歷過四個一線城市的工作生活後,在早期深圳房價低下,機會多,是真正無所謂出身的城市,大家迫切改善生活迫切致富,很多人直到今天,深圳依然有大量年輕人口湧入,但是今天的深圳,房價高,機會相對而言並沒有以前那麼那麼多,教育醫療資源嚴重落後。

深圳能否取代廣州成為國內第三大城市?

武漢,長沙,成都等原來給深圳供應大量畢業生的城市,大學生畢業後留在本市的比例越來越高(數據可查),畢業生髮現去深圳,北京,上海房價都是那麼高,相對而言北京上海機會更多,為什麼不去北京上海?或者就留在自己大學所地,現在二線城市的工作機會同時增加了。而工作幾年,各公司的骨幹,除了騰訊華為等少數公司之外,多少公司的中層幹部能承擔起現在深圳的房價?而且在深圳安家後還在個人,深圳的企業也不好受,深圳現在產業鏈的完備是基於改革開放前期的紅利,但現在深圳地租貴,用人成本高也難(在深圳)上的。

深圳能否取代廣州成為國內第三大城市?

許多企業往東莞惠州遷徙,那後面還剩下什麼?其中許多經歷過本次疫情,很多企業會發現其實線上工作也未嘗不可,後來逐漸交替,線上工作效率會逐漸提高;

深圳能否取代廣州成為國內第三大城市?

很多人也會發現,自己有房的狀況,位置醫療保障的本質。那深圳還真有那麼吸引嗎??當然,對廣東而言,最好還是廣深一起協同發展,儘可能擴大在除江浙皖以外的南方,西南地區的影響力,輻射全國以及對東南亞,中東,非洲的影響力。

深圳能否取代廣州成為國內第三大城市?

太陽會從西邊升起,地球會裂開嗎?深圳只不過是北方在廣東參進來的沙子防止地方過度壯大,順便吸收港村資源直接為北方所用,是一個恰快錢的地方。但深圳畢竟地太小,並且沒有太多積累,綜合發展來說沒有廣州那麼穩定。而且深圳在有政策扶持的情況下也沒有把廣州完全甩下去,你就知道怎麼回事了。所以深圳要想取代廣州,一定要拿到到地擴張,不然就只能內卷(房價)化了。

再來,深圳是吃港村剩下的轉移產業加上政策和資金的扶持作為基礎發展的,所以港村好深圳好,港村不好嘛...那深圳且行且珍惜吧。廣州和深圳都依賴整個廣東人才資源做貢獻,沒說誰取代誰,除非深圳拿到地,拿不到地扯再多也白搭了。以後廣東人會越來越少的,會轉去廣闊內陸發展。因高房價逐漸出走的企業,未來如何成為第城市,也拭目以待吧。也許是這個問題是深圳的得益者問的,那就閉著眼睛再幻想一下,讓子彈再飛一會兒吧,哈哈。補充一點吧,從人口上說。新生人口現在趨勢是下降的,因此人口從變量變成存量,那麼城市日後要發展,就一定要拼命拉人口搶奪人口,穩固在自己城裡繁衍,一座城市有存量人口越多,對經濟發展越有利。那你看廣深兩地都是存儲量城市之一是變量城市,不就一目瞭然了嗎。

深圳連通在香港旁邊是要閘住香港影響擴張到省會,除了經濟方面既可以吸收港村資源直接被上面所用,限定規模的圈子防止自由經濟這種影響進一步擴大化野蠻式生長,所以從這個尺度上說,深圳越來越拿的到地膨脹,幾乎不怎麼可能,讓深圳擴展等同於廣東進一步資本化變成後花園,這是不被許的。

而深吹這種鼓吹深圳模式的,本質上就是鼓吹自由市場經濟野蠻生長模式,而內陸絕大部分是計劃,現行經濟為主題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受計劃經濟影響加劇,因此受鼓風打擊比較大。所以後面鼓吹深圳模式擴大化的,什麼用意,大家懂。其次為什麼沒有聽到深吹會diss港村,就職相關,就我所知很多人會通過深圳將身份證變成港人然後自己孩子是美籍的,所以深吹相關是不會diss一個自己合法轉移資產的渠道。這點大家懂了。diss廣東的原因,實質上深吹向往資本私有化,也就是嫌貧愛富,這就不難理解內陸學生在港受排,被內陸記者協助迴避,結果被反咬內地記者說爆出這個自己被內地人救助影響他們在港發展。本質一樣。再者,問這種問題的通常是什麼人呢,就是怕自己在深圳賭輸全部的人。大家懂的。還是那句發展趨勢,內陸人會迴流,各自建設自己省會城市這個是大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