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在越南戰爭中,美國這樣強大的軍事力量,為什麼被越南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打敗?

皓月千山


如果美國和越南單挑,那麼北越在美國手裡估計走不了一個回合。武器裝備、巨大的國力差距,不是北越人的精神原子彈能抵消的劣勢。可是,不管是巴黎,還是日內瓦,我們看到的都是北越代表咄咄逼人,美國不得不簽署了和平協議,並且匆匆撤軍。南越政權甚至哀嘆:美國軍隊去過撤走,那麼不到三個月,甚至不用等到三天,只要三個小時,北越的游擊隊就會佔領總統府。



(美國越戰紀念牆)

實際上,在美國撤軍前,西貢附近的鄉鎮,有很多地區都已掌握在北越領導的游擊隊手中,南越政權所謂的精銳部隊抓著直升機從戰場倉皇撤離悲慘景象,讓華爾街的大佬們在考慮繼續往越南這個戰場持續投入是否值得。

北越能夠在劣勢中取得對美國的戰爭勝利,不管是軍事還是政治,美國都是徹頭徹尾的失敗的,雖然北越軍隊的損失更大,但是從戰役目標來看,北越成功的達成了自己的戰略目標。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美國的戰略重心在歐洲。

1947年開始的美蘇爭霸的戰略重心,始終在歐洲,得歐洲則掌控世界。因此,北約和華約先後成立,雙方在歐洲重兵對峙。

美國鑑於深陷在朝鮮戰場的3年時間,讓蘇聯抓準時機快速恢復了實力,並在歐洲從容佈局。因此,美國在越南戰場上的投入規模一直都存在著首鼠兩端的心態,不敢一次性投入太多,擔心被越南戰場再次反噬進去。

越南戰爭,讓美國打成了添油戰術。大打不敢打,小打解決不了問題,前前後後竟持續了10多年,對美國的國際戰略造成了嚴重損害。越南戰爭在事實上讓美國在全球處於收縮防禦態勢,蘇聯則表現出進攻態勢。

二、北越背後的巨人。

北越軍隊的攻堅能力防守能力一直是短板,游擊戰是北越的拿手好戲,師承中國。中國和蘇聯成為北越背後的最大的支持者,包括武器裝備在內的各種民用、軍事物資,被以國際運動的名義大量地運到了北越境內。美國雖然幾乎摧毀了北越境內幾乎所有的重要目標,但是來自大後方的支援使得北越一直都具備著頑強的戰鬥力。


(中國支援的武器是北越主要裝備)

在另一個層面上說,北越根本不用考慮生產的問題,可以真正做到全民皆兵。北越的民粹的動員機制,也取得了最大程度的社會動員力度,正規軍和地方部隊的員額一直維持在百萬以上,且戰鬥意志頑強。美國最後也發現了這樣的問題,不管在紙面上的實力差距有多麼懸殊,北越軍隊往往能夠達成戰役目標。

三、中國的警告。

美國在北越作戰束手束腳,北緯17度線成為不可逾越的警戒線,美國軍隊在越南基本上是坐等捱打。美國陸軍不能夠深入北越消滅對手,而北越軍隊則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這在戰略上對美軍極為不利。

美國擔憂越南戰場演變成朝鮮戰場,因此美國的戰略目標僅僅是阻止紅色勢力南下東南亞,並沒有推翻北越的企圖。

如果美國在越南戰場上放開手腳,那麼意味著將與中國在雨林中再次展開一場消耗戰,就等於把美國的戰略軟肋拋給了蘇聯。蘇聯的坦克洪流可以在一個星期內開到法國的布列塔尼,美國和歐洲都不敢冒險。

四、華爾街的取捨。

美國的政治目標的達成都是服務於經濟利益的,因為美國以商業立國,商業資本的需求促成了美國的國家體制和決策機制。

對華爾街而言,普世價值固然重要,但卻是長期目標,解決的是資本主義壟斷髮展的問題,相對而言,利潤的獲取永遠是迫在眉睫的首要問題。

東南亞一帶的經濟發展在1970年代,根本看不出有多大發展,各個國家都是窮鄉僻壤,即使剪羊毛,也只能剪一些水稻等農產品。關鍵是美國也是農業大國,不缺這些糧食。

歐洲經過1945至1970的發展,已經恢復了繁榮,基本上建立起了經濟體系,美國的資本在歐洲可以獲得更多和更大的收益。因此華爾街始終關注的是歐洲,並希望通過歐洲遏制蘇聯,控制中東。

美元與黃金掛鉤,讓美國感到力不從心,美國想用美元掛鉤石油等大宗貨物。華爾街的心思,已經從熱戰轉移到金融戰了。而在金融戰領域,越南的重要性遠遠低於歐洲和中東。

華爾街不願意再往越南戰場投入了,美國國會和參議院的爭吵只是表象。

第五、戰爭捶打出來的北越軍隊。

北越軍隊從1945年開始抗法戰爭,打了9年,把一個弱小的游擊隊打成了可以組織起奠邊府大捷的正規軍。隨後,南北越分治,雙方大搞摩擦。1960年美軍介入,一直到1973年撤離。如果從二戰抵抗組織開始算起,越南則是從1941年到1973年,一直處於戰爭狀態。一兩代人都在戰火中出生、成長,軍事技能幾乎成為了本能。在民族解放戰爭的感召下,越南軍民迸發了強烈的戰鬥熱情,尚武成風。

(淡定的越南人)

復活節攻勢中的順化戰役,北越軍隊在沒有重武器支援,頂著美國的空中轟炸和南越軍隊的輪番進攻,以不擅長的城市防禦戰,堅決抵抗了兩三個月才失守。不管是攻守雙方還是國際觀察家都認為一兩個星期就可以解決的戰鬥,卻血腥的打了兩個多月,雙方都死傷慘重。當美國飛機轟炸處於無掩護狀態的北越軍隊的視頻發到美國國內時,慘烈的戰場情景使得美國人認為這不是戰爭,而是屠殺。

但即使如此,北越軍隊依然堅守如故。一個1500人的主力團,在最後撤出戰場時,只有10個人還算完好。順化城位於越南中部,不大,經此一戰,北越損失6萬餘人。所以,北越軍隊也有光榮的傳統,堪稱善戰。

美國軍隊雖然裝備精良,戰力強悍,但是達成取得戰爭目標。最後美軍撤離時的悽惶場景,足以讓世人達成共識:這是美軍的一場徹頭徹尾的敗仗。


(談笑風生的政治家)

當然,美軍的失利與20年後蘇軍在阿富汗戰場的失利一樣,都存在著國際政治勢力之間的各種較量,越南戰場,只是適逢其會而已。


而知而行的歷史


越南戰爭最高峰的時候,美軍投入了超過54萬名美國軍人在越南作戰,大約10萬到20萬名美國士兵在這個國家之外的地方參與其中。而參與這場戰爭的還有美國的一些盟友——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泰國、菲律賓和其它一些國家的部隊。

其實北越武裝在美國及其盟友面前完全不值一提。不論是武器裝備,還是軍事人員的素質,美軍都完勝北越武裝。而且,美軍還擁有制空權和制海權,可以隨時為陸軍戰鬥提供強大的火力支援。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美軍居然深陷戰爭的泥潭,雖然贏得了幾乎每一場戰鬥的勝利,卻最終輸掉了戰爭。

美軍損失5.8萬人後灰頭土臉地離開了越南。歷史學家、政治家和軍方至今仍然無法清楚回答這個問題:美國人如何輸掉了這場戰爭,雖然他們從未輸過一場戰鬥。

政治上,集權國家在戰爭動員裡體現了優勢,北越全民動員,可以把全部人力和資源投入戰爭,美國到最後撤離也找不出辦法分清北越哪些是兵,哪些是民。美國作為民主國家,對戰爭資源的組織能力和投入程度都受限制。

地理上,越南熱帶叢林和山地地形,有利於北越隱藏伏擊和物資偷運,不利於美方機械部隊快速推進,如果是無遮蔽平原地形,可能北越傷亡就要大更多;戰術上,北越通過戰鬥工事有效抵消了美國的火力優勢,減少了自身傷亡,迫使美國最終堅持不住,只能退兵了。

然而在如今尚在人世的美國大兵眼裡,越南戰爭拋開勝負,已經是一場醜陋的戰爭。

當年對越作戰的美軍某師直升機駕駛員梅森參加了美國政府發動的越南戰爭後說:“沒有人,或者任何事實能夠說服我,我們在越南乾的事情是正確的。我感到羞愧……”

由於懷疑村民掩護越共逃亡,美軍於1968年3月16日在越南美萊村進行屠殺。隔天,美國陸軍部的官方報紙《星條旗報》頭條新聞登出:美軍包圍赤色分子,殺死128人。

梅森駕駛直升機目擊屠殺經過,發現美萊村血流成河,於是降落查看。直升機於一條壕溝旁降落,梅森發現整條壕溝都是屍體和傷者,請一名陸軍中士幫忙把傷者從壕溝抬出,那名軍官卻表示會幫傷者解脫。梅森駕走直升機時,見到有美軍向壕溝開槍。

拋開勝負,這的確是一場醜陋的戰爭!


王銘葦


對於這個問題,老鷹航空談談看法吧:

首先明確一點:從古至今,一個二流三流的國家能夠在與一流大國進行對抗時,不落下風,還能保持領土完整,這背後一定有一個同樣一流的大國給予支持。

對於越南,這個背後大國就是中國,當然背後還有半個蘇聯。為什麼是半個,因為蘇聯的援助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是不如中國那樣的無私。

整個越南戰爭期間,中國提供了從大米到戰鬥機的全套物質支持,全部都是免費、無償的,此外,中國政府當時還宣佈北方17°線以北為安全區,不允許美國飛機飛越,否則中方戰鬥機就上去打下來。這就確保北方越南後方空中安全。

除了物質,我們還提供軍事訓練、顧問團幫助越南人訓練和培養軍隊,並且還派遣了醫療隊、高射炮團參戰,為其提供衛生和防空支援。

這些提供的物質支援多到八十年代都用不完,當時的自衛反擊戰中就發現越南人使用的武器和大米都是當年中國支援過去的,可見數量之大。

要知道,當年的中國也很窮,這些物質很多都是咱們從牙縫裡省出來的,最後都給了這個“白眼狼”。

沒有中國,越南早就不存在了。

OK,關於問題就回答到這裡吧。😊

如需獲取更多航空科技知識,請關注“老鷹航空”,老鷹航空堅持原創回答問題,不做如何複製粘貼。


老鷹航空


首先講,越南戰爭沒有誰勝誰敗。美國在北越戰爭上不敢打是因為政治因素,在越南的北方是中國,美國曾經在朝鮮戰爭中嘗過新中國的厲害,這次越南戰爭美國為了避免刺激中國,存在著很大的妥協。

北越能在這場戰爭中獲得大量的物資、武器、彈藥主要是有中國的支持,否則越南早就沒有打下去的資本。作為社會主義的北越和資本主義的南越,兩種社會政治形態矛盾尖銳,水火不容,這在所有的社會主義國家中,都是存在的一種現象。

從中國內戰到朝鮮戰爭,最後到越南戰爭,美國這時候由於國內反戰情緒的影響,美國最後撤出軍隊。在這場戰爭中,美國除了浪費大量的錢財,美國沒有得到實際的利益。而戰後的越南,自詡為“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簡直猖狂的不得了,這裡我看到了科威特戰爭前的伊拉克。越南在統一國內後,先後同附近的鄰國發兵,在被中國教訓一頓後,才安穩老實。

越南在多年的窮兵黷武中,在世界經濟發展的浪潮中,落後於世界,現在越南是發展中國家,人均gdp2000多美元,在經濟上越南就是個矮子,全年國內收入還沒有馬雲一個人的錢多。而現在,在武器裝備方面,越南早已淪為四流國家,曾經不可一世的局面早已煙消雲散。

歷史是戲謔人的,曾經的強國,一旦錯過一個機會,就是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喘不過氣來,在世界歷史潮流中一刻也不能落後,否則只能會隨波逐流,成為這個世界的配角。


用文章記錄歷史的縮影


00 寒江閣一道人 2分鐘前 千萬不要小看這個國家。美國之所以會在這個地方碰的頭破血流,既有盟友堅定的支持,也有它抵抗力量自身的作用。 這個國家原為中原王朝所轄的一個郡。唐朝覆滅後,它借亂局趁機獨立,並打敗了來干預的南漢軍隊,之後,無論是北宋大將郭逵的十萬大軍,還是驍勇善戰的蒙古人,都未能征服這裡。明宣宗時期,皇帝終於下令將殘軍由此地撤回,並默認了他的獨立地位。



試想,連挨的它的這樣一個龐大帝國都不能將其徹底征服,米國人遠涉重洋過來又有什麼好果子吃呢? 可是米國人做了,無數的軍人穿梭在熱帶雨林當中,並試圖搜尋越南人的抵抗力量,結果,在當地游擊隊神出鬼沒的打擊和炎熱潮溼氣候的雙重壓力下,米果始終未佔到便宜。



雙方鏖戰的整個時間段,外界向其政府輸送了大量的軍需給養,還派數十萬人力幫助其修復被炸燬的交通系統。這也對這個國家的抵抗能夠持久助力頗大。 終於,1975年,米國人徹底拋棄了他們支持的南方政權,他們的大軍開入了西貢,而米國自之前的戰爭失敗後又輸一陣,當地的政治格局又在大洗牌,誰會笑在最後呢?



參考文獻:《密戰》

《韋國清將軍傳》


寒江閣一道人


這裡打敗就是一個誤區,越南戰爭中美國當時死傷了58307人,而北越死傷約1176000人,很明顯,美國的傷亡人數是遠遠低於越南的。這並不算輸,美國國之所以撤軍,是因為國內人民反戰情緒的日益高漲,由於政治壓力撤軍的。



越南戰爭是美國繼二戰之後投入兵力最多,時間最長,傷亡最大的戰爭。擁有如此精良武器裝備的美軍可以說付出如此傷亡代價,這是包括政府國內人民都不能接受的。同時,美國又是一個比較注重人權的國家,一直到現在,美國對於士兵生命都是放在第一位的。如此燒錢又嚴重傷亡導致國內反戰情緒是不斷高漲。


1967年4月,在紐約發生了30萬人參加的反戰遊行。反戰運動開始波及美國社會各階層,以至全國陷入分裂和悲觀中。

所以撤軍停戰是安撫國內最好的辦法,同時也讓前線飽受戰火折磨的士兵得到了最好的歸宿――回家。

之所以擁有先進裝備還付出如此傷亡,一句話就可以總結,許許多多先進武器在面對多山多丘陵地帶,複雜的作戰環境下根本沒用武之地。許多地方連摩托車都進不去。坦克再厲害,開不了白搭。飛機再厲害,茂密的森林下找不到目標白搭。


壹點科譜


這個有很多因素在裡面,首先,美國當時打越南的時候,處於一種“畏首畏尾”的狀態,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全力以赴,因為美國不敢擴大在越南這邊的戰爭規模,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那場戰爭雖然是叫“美越戰爭”,直接進行軍事對抗的也是美國和越南兩個國家,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越南就一定是這場戰爭的“主角”,真正的主角在我看來其實是這場戰爭背後博弈的兩個大國,即美國和蘇聯!

所以,其中一個原因就出來了,越南戰爭發生的時間是在美蘇冷戰期間,在當時美國真正的對手只有蘇聯,而這兩個超級大國的博弈的主戰場又不在亞洲,而是在歐洲,這樣一來,就導致美國即使在東南亞這邊跟人家幹起來了,也不可能把主要精力放在這邊,因為在歐洲那邊他還需要防備著蘇聯,一旦重兵對付越南,從而導致歐洲後院失火的話,這對於美國來說才是不能忍受的,因為美國就算真的對越南下重手了,在越南境內要對上的也不會是蘇聯,而是另一個北方大國,並且楊基佬也心裡明白,在越南這種山區環境跟那個北方大國硬剛是贏不了的,到時自己在東南亞這邊搭了進去,就要擔心歐洲會不會被蘇聯給端了!

然後,北越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啊,他的後面有蘇聯這個巨無霸以及另一個大國的支持,所以像武器、糧食這樣的後勤資源基本上不用擔心,只要一心跟美國死磕就行了,也正是因為有個北方大國的實質性支持,美國的地面部隊根本做不到真正在北越的境內對其進行有效打擊,你單靠空軍有什麼用?

越南別的不多,就是山多,山地作戰環境根本就不利於美軍這種靠裝備來實現一波推的軍隊,所以,只會越打越吃力,這種戰爭泥潭擺脫不了的話,國內的反戰情緒也就越來越嚴重了!

因此,政治和經濟因素也是導致美國戰敗的原因之一,在越南的戰爭已經對國內經濟產生影響了,美國在二戰後建立並主導的“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美元貶值,就跟美國五六十年代的對外戰爭有著直接的關係,

並且傷亡的人數也隨著參戰的時間增加而越來越大,國內帶來的巨大壓力也迫使政府考慮從越南撤軍的事情,所以這就是美國為什麼在越南戰場戰敗的原因,別說美國沒輸,從戰爭的目的來看美國輸的很慘,蘇聯沒有牽制到,反而自己搞的一身騷,“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美元貶值、經濟受到影響,這還不是輸了?反觀蘇聯有什麼影響?


哨兵ZH


首先,題主關於美國曾被越南打敗的描述是不恰當的。我們知道當時的越南戰爭是以1975年的美國撤軍而結束的,從這一結果來看,美國沒有實現自已的戰爭初衷而撤軍,但也沒有被越南打敗,用“沒有取勝”來描述似乎更為準確。


從美軍的強大與越南的弱小角度來說,這一結果確實有些不合常理。小編認為其中的原因有:

1.美國面臨的國際形勢。在上世紀70年代的美蘇競爭中,蘇聯已經取得部分優勢。而美國的主要對手應為蘇聯,不應該在越南耗費太多精力;

2.美國內部的反戰力量強大。面對美國政府多年的在越用兵,許多美軍戰士的家屬以及年輕開始走上街頭,反對越戰,要求撤軍;



3.越南的團結一致。面對前有法國後有美國的入侵,弱小的越南並沒有放棄抵抗,而是團結一致,利用國內複雜的地形條件與美周旋,對美軍造成較大傷亡;


4.外部的援助。由於當時正處於兩極對抗的冷戰時期,越南的抗美得到了社會主義大國的支持,這些援助是越南得以持久抵抗的基礎。


姜運倉


美國陷入了越南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了,後來才發現這游擊戰確實耗不起,不得不承認失敗,灰溜溜的滾回美國去了!


越南戰爭美國自己說:我們沒有輸掉任何一場戰役,打仗的時候都贏了,但是戰爭卻輸了。如果美國不撤出越南,繼續幹下去,可能存在將整個美國拖垮的可能性!你們覺得呢?


而越南那是學會了游擊戰的精髓,越南這個地方全是叢林,又非常適合打游擊戰,不管是偷襲還是撤退都非常方便,美國人也是無可奈何,而且越南幾乎全民皆兵,不是兵的也是天然的偵查員,美國的一舉一動全部被盯在眼裡,很多時候特種部隊都是一下直升機結果發現被包圍了,感覺好無奈、好氣啊!


還有就是越南有後盾啊!打仗不種糧食了,有人提供給他,而且我們災荒餓死了很多人,但是卻保證他們有吃的,結果人家趕走了美國後第一件事是搶我們的島,這就輪到我們氣啊!一口老血氣得噴出來了,有木有?

知道現在的越南人什麼想法嗎?越南戰爭時,那些支援的人影響了他們發展,如果美國統一了越南,那麼他們也許就和日本一樣發達了,特別是越南的很多年輕人,恨那些支援他們的人,影響他們成為世界強國的進程,所以不要去亂援助,吃力不討好,例子可不止這一個!


狼煙火燎


揮黑狩哲認為,越南戰爭,實際上是以美國失敗為結局的局部戰爭,我首先強調的是美國失敗的原因如下:一、越南戰爭是美國的侵略戰爭,但這場戰爭的過程和結果中,美國既沒實現對越南的穩固全境佔領,又沒掠奪到任何戰略資源;二、表面看美國最終撤退了,沒有停戰協議、更沒有簽署投降書之類的,實際上這就是美國失敗的標誌,侵略的戰爭的佔領目的沒達到,這不就是失敗嗎?你總不能讓越南軍隊飄洋過海去佔領華盛頓才說越南勝利吧?反侵略就是把侵略者趕走。越南勝利了,必然就造就了失敗的承受者。

哪麼究竟美國為什麼失敗,可從以下幾點分析。

1.美國雖然是超級大國,武器相當精良,但美國時至今日仍然無法取得山地戰和叢林戰的優勢,沒有任何必勝的把握,朝鮮戰爭和阿富汗戰爭就是佐證。

2.越南的國家地形狹長,也無法發揮大規模機械化部隊的快速縱深迂迴的作戰能力。

3.越南南方河流密佈,道路泥濘,呈現了另一個不利美軍的惡劣的戰場,雖是美國軍隊的後方,但胡志明小道,則可通過鄰國向美國的後方輸送武力,令美國焦頭爛額,為避免傷及他國而擴大戰爭,美國只好忍氣吞聲。

4.外部方面,中國的支援起到了讓越軍生生不息獲得戰鬥力的作用,尤其到後期,越南就是中國武器和戰術運用的試驗場。

5.越南戰爭,美國異常孤立,連英、法都沒有正面支持。

6.更嚴重的這是場美國國力消耗戰,在越南開展叢林戰,用直升機替代了坦克,是最大規模的直升機參與的戰爭,即便小規模的戰鬥竟都要美軍通過空中開闢戰場。戰爭決勝於陸地,但美軍卻利用不了任何陸地最有優勢的戰爭資源,尤其是防禦性最好的戰壕。而且直升機很容易被步兵的普通裝備毀傷。是最現代化武器折戈沉沙之地。

7.最後尤其關鍵的是,戰爭的戰略方向的指向錯誤被發現和重新評估後,讓美國不寒而慄。美國首先佔領南越,由南向北打已經很是不易,但不斷增強的戰場的挫敗感,讓美軍每每看到最終要抵進的軍事目的地,中越界河時,會不斷喚醒美國軍人對鴨綠江的記憶。歷史往往會重演,成了美軍上至軍官下至士兵、乃至全美國普通民眾的最大噩夢。錯誤的地點、錯誤的時間、發動的錯誤的戰爭,最後的對手仍然是哪個物質衡量比較羸弱,精神衡量則無比強大的國家__新中國。戰略錯誤決定的戰爭失敗,是道義驅動歷史發展的必然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