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古代三寸金蓮看起來那麼噁心,還有人喜歡?

搞笑倉庫


裹腳也叫纏足,始於五代末。從地下發掘的文物和古文獻知道,五代以前男女的鞋子是同一形制,五代南唐後主李煜在位期間,一味沉湎於聲色、詩詞、歌舞之中,整日與后妃們飲酒取樂。宮中有一位叫窅娘的嬪妃,原是官宦人家女兒,後因家勢破敗,淪為金陵歌妓。她生得苗條,善於歌舞,受李煜的寵愛。李煜詔令築金蓮臺,高六尺,飾以珍寶,網帶纓絡,臺中設置各色瑞蓮。令窅娘以帛纏足,屈上作新月狀,著素襪舞於蓮中,迴旋有凌雲之態。李煜看了,喜不自禁。此後,窅娘為了保持和提高這種舞蹈的絕技,以穩固受寵的地位,便常用白綾緊裹雙足,久而久之,便把腳裹成了“紅菱型”,“新月型”,其舞姿也更為自然,美不勝收了 。時人競相仿效,五代之後逐漸形成風氣,風靡整個社會。

北宋時期,太平老人著<>中更進一步評論說:“近世有古所不及三事:‘洛花、建茶、婦人腳’。”可見北宋時期已經把女人裹小腳與洛陽豔麗的牡丹、建州馨鬱的香茗並指為天下之奇!南宋初年,趙令時撰詞《浣溪沙》,其中一句:“穩小弓鞋三寸羅。”從此,“三寸金蓮”成為婦女小腳的代稱。到南宋末年,婦女裹腳已經比較普遍。到元代,竟使婦女以不裹足為恥辱了。 女人裹腳不是從清代開始的,一直上推,大約產生於五代或宋初。唐朝人不裹腳。裹腳之風興盛於明清。

宋朝時只有高貴女人才裹腳,普通婦女是不裹的。而且當時對裹腳的要求只是纖直,還不至於到後世傷筋動骨那麼厲害。

據說,古代女人裹腳是因為南唐後主李煜喜歡觀看女人在“金制的蓮花”上跳舞,由於金制的蓮花太小,舞女便將腳白綢裹起來致腳彎曲立在上面,跳舞時就顯得婀娜多姿,輕柔曼妙,本來是一種舞蹈裝束,後來慢慢地從後宮向上流社會流傳,在以後,民間女子紛紛仿效,逐漸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習俗,成為一種病態的審美。

為什麼中國會流行裹腳呢?大致有兩個原因,一是統治者的意志對天下百姓的影響,另外就是文化人欣賞和讚美。裹腳就起源,就與統治者相關。據說裹腳是起源於那位吟唱“春花秋月何時了”的南唐後主李煜,他的嬪妃們用布把腳纏成新月形,在用黃金做成的蓮花上跳舞,李後主認為這是至美,於是後宮中就開始纏足,後來又流傳到民間。只要皇帝喜歡什麼,民間一定會流行什麼,唐代的皇帝喜好道教文化,唐玄宗甚至號稱自己是道教皇帝,所以,道教在唐朝達到了發展的顛峰,乾隆皇帝酷愛書法,所有推動了書法的發展,李後主喜歡小足女人,所有就流行了裹腳。關於裹腳的起源,還有幾個說法,有說是起於南朝齊廢帝妃潘玉奴,有說是起於唐末,有說是起與隋煬帝等等,但是無一例外地都與統治者們發生了關係,這也說明了這個原因。

除了統治者的意志之外,那就是文人對社會風俗的影響。古代婦女很注重頭飾,然後就腳了,成語“品頭論足”、“品頭題足”都有議論婦女的容貌體態的含義,頭和足,成為文化人眼裡女性美的一個重要標準。文化人有很多對小腳的讚美之詞,什麼“金蓮”、“三寸金蓮”、“香鉤”等等,都是文化人賦予小腳的讚美之詞,蘇東坡《菩薩蠻》詠足詞雲“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甚至還制定出了小腳美的七個標準:瘦、小、 尖、 彎、 香、 軟、 正,又總結出了小腳的“七美”:形、質、資、神、肥、軟、秀,真是博大精深。

最標準型的是3釐米寬 10釐米長 (就是所謂三寸金蓮)

裹足是中國封建社會所特有的現象,是被封建統治者所扭曲了的社會思想畸形的表現之一。太平天國政權建立後,頒佈瞭解放纏足令。但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才徹底革除了裹足的陋俗。


碼字先鋒


當一個社會以胖為美的時候,瘦子是很自卑的;

當一個社會以瘦為美的時候,就輪到胖子自卑了;

當一個社會以高個子為美的時候,個子矮的就自卑了;

當一個社會認為個子矮一點才正常的時候,高個子就自卑了;

當一個社會以白為美的時候,長得黑的就自卑了;

當一個社會以黑為美的時候,就輪到長得白的人自卑;

而當一個社會以三寸金蓮為美的時候,裹足就盛行了。

這就是“審美”的可怕之處。這就是“社會”的可怕之處。

按照當時的審美標準,有一雙大腳的女人,不但男人會笑話她,連女人都瞧不起她。

在這樣社會觀念下成長起來的人,只會認為三寸金蓮才是美的。

這就是為什麼明明我們覺得很噁心的三寸金蓮,古人會日痴如醉。

而現代文明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審美日趨多元化。

不管是胖的瘦的、高的矮的、黑的白的,都會有人喜歡。

其實想想也知道,如果美只有一個樣子,所有的人都梳一樣的髮型、穿一樣的衣服、擺一樣的pose、說一樣的話、還整容成一個樣子……這樣世界就太可怕了!


牛皮社


從實質上分析,纏足是一種較為標準的亞文化現象,纏足文化的定位非常的隱私,所以即便是當時有這種癖好的士大夫也羞於在公開場合談論這些。

纏足文化的根本在於滿足部分人的私慾

有一個比較大眾化的說法認為女子纏足能從很大程度上限制她的行動能力,這樣就可以在封建社會限制她對外接觸的機會,剝奪她和其他男子認識的可能性。《女兒經》上說:“為什事,裹了足?不是好看如弓曲,恐她輕走出房門,千纏萬裹來拘束!

但這種說法還是比較片面,纏足的根本目的其實吧就是為了滿足當時社會上某一些群體的私慾,後世很多學者認為女子纏足能夠滿足男子對女性官能的興趣及要求。

很多人認為女性的雙足正是性感地帶,古人認為女子的足小不盈握,惹人憐愛。由於足小,走起路來娉娉婷婷、扭扭捏捏,也會使男子浮想聯翩,可以“晝間欣賞,夜間把玩”

清末的中國學者辜鴻銘說:“裹腳能使血液向上流,這使臀部變得豐腴性感。”

除了辜鴻銘,清朝文人李漁竟將小腳的玩法歸納出了48種之多。如:聞、吸、舔、咬、搔、脫、捏、推等。而且他在得意之作《閒情偶寄》中公然聲稱纏足的最高目的是為了滿足當時男人的奇特慾望。

作為亞文化當中的一種畸形文化,纏足的流行邊際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深遠,即便是在清朝,纏足文化也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衰老,即便沒有民國的革新運動,纏足文化也很難在歷史上生存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