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和軍機處的職能是什麼,對加強皇權有什麼影響?

風鈴閣閣主


大家好,我是枯藤老樹,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明獨裁、清專制,故明有內閣,清有軍機處,理論上講,內閣、軍機處都是皇帝處理政務的秘書處,並無決策權,但是在皇帝無能、軟弱、懶惰的時候,明朝內閣大臣經常與權監勾結,從而繞開皇帝直接進行決策。

明太祖廢宰相制度,延續數千年的宰相制度就此終止,但是帝王精力的有限性與皇權擴大的無限性是背道而馳的,所以才會有秘書處的產生。

明內閣

明朝內閣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崇禎十七年(1644年)的皇帝諮政機構,也就是秘書處。

之後因為皇帝個人原因,內閣權力逐漸增大,內閣逐漸成為明朝行政中樞。內閣輔臣的人數為一人至七人不等,為首的便稱為首輔,如張居正,輔臣奉使出外辦事,多自稱閣部。

起初,內閣大學士只具有顧問身份,皇帝才有最終決定的權力,大學士很少有參決的機會。到明仁宗、明宣宗時期,地位日益受尊崇。自此,內閣的權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葉,夏言、嚴嵩、張居正等人執掌內閣,地位赫然成為真正的宰相,甚至比宰相還要顯赫,如張居正,可壓制六部。

然而,雖然內閣首輔有票擬的權力,但卻不得不依賴於內部太監送達批紅。首輔大學士的職權如同以往的丞相,但必須與宦官合作,才能執掌大政,如張居正結合馮保。

明朝廢除宰相制度,設立內閣制度,本質上是廢除相權,加強皇權。所有權利集中於皇帝一人,皇帝英明,則國家安定富強,如朱棣,皇帝無能,則國家黑暗動盪,如天才木匠白痴皇帝天啟。

清軍機處

軍機處是清朝機構名稱,也稱為“軍機房”、“總理處”。是清朝的中樞權力機關,類似於秘書處,在1729年因為西北軍事被雍正設立。
軍機處總攬軍、政大權,成為執政的最高國家機關。完全置於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同時,軍機處在權力上是執政的最高國家機關,而在形式上始終處於臨時機構的地位。
軍機處雖然權利不小,但是徹徹底底的聽命於皇上個人,成為封建皇帝專制獨裁的統治工具,因此軍機處的設立,加強了封建皇權。
如果喜歡小編的觀點,點個贊,加個關注,鼓勵一下唄。以後小編會多多的給各位老爺奉送更加精彩的歷史類文章哦。

枯藤老樹文明史


內閣和軍機處是加強皇權的兩種嘗試,但並不是首創,早在漢武帝時期就創立了內朝制度,以尚書作為皇帝的秘書班子,常在宮內與皇帝商議軍國大事。這與丞相為首的中央行政機構相區別,丞相的行政班子稱為外朝。放眼封建君主專制社會,加強皇權的手段就是加強內朝的權力,削弱外朝的智能,最終導致秘書機構的地位高於行政機構,而權力集中於皇帝。



明朝的內閣制度就是這種嘗試,首次廢除丞相制度,由皇帝直管行政中樞,內閣只是皇帝的諮詢機構,但因明朝後繼皇帝的不作為,內閣逐漸變成中樞機構。清朝的軍機處則很好的秉承了秘書的絕色,真正做到了集權於皇帝。

明朝內閣制度的演化

明清兩朝是我國封建社會君主專制走向頂峰的階段,明太祖藉著胡惟庸案的機會廢除丞相制度,或者說胡惟庸案就是朱元璋為了廢相而自導自演的“前戲”。

在此之後,中書省領導六部的行政格局已經打破,故而六部直接受皇帝領導,對皇帝負責,皇帝為了提高行政效率,於是就設立內閣為行政顧問,所以打根兒上,內閣就不是正式的行政機構。這就意味著皇帝一人身兼兩職,皇帝丞相合二為一,這就加大了皇權,但同時也增加了皇帝的工作量。



朱元璋是一位勤勉的皇帝,他對皇位的來之不易深有體會,所以在朱元璋時期,設立內閣只是為了提供意見,作為處理政務的參考。所以朱元璋時期也並沒有內閣之稱,只是參照宋朝設置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諸大學士,以大學士作為諮詢對象,這就是內閣的雛形。

到了明成祖時期,由於北伐的軍務繁忙,簡單的諮詢並不能幫助皇帝分擔壓力,所以就正式成立內閣,參與輔政,內閣只擁有議政權,六部擁有行政權,決策者當然還只能是皇帝。

(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

明宣宗時期,三楊輔政幫助這位年輕的皇帝梳理了治國理政的章程,從而也將閣臣的地位空前提高,內閣開始掌握“票擬”權。就是指內閣對奏章進行意見的草擬,草擬完之後,再由皇帝硃批,形成政令。這就意味著國家的大政方針開始出於內閣的意見。因為三楊同時兼任著部院尚書職位,所以也開啟了閣臣掌管實權的模板。

到了景泰年間,王文以最高監察機構長官——都察院左都御史、兼任吏部尚書的身份入閣,再次提升內閣的權力。到此時,內閣就不算一個諮詢機構了,而是一個文官集團代表機構,他們通過票擬權主導國家政策,重新構成了對皇權的威脅。



在複雜的官僚體系下,閣臣形成的利益集團背後擁有大批言官,他們是閣臣向皇帝施壓的尖兵利器,皇帝在行政上的妥協,往往只能通過另一種權力制約——司禮監!所以明朝中後期的內閣成了外朝,司禮監成了“內朝”。

司禮監掌印太監、秉筆太監代行“批紅”權,成為皇帝制約內閣的主要方式。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倘若是嘉靖皇帝這樣的權術高手,那麼這種方式確實有用,但倘若皇帝不夠精明,也就會出現宦官禍害朝政的局面。萬曆皇帝即位之初,票擬權由內閣首輔張居正主導,批紅則全由大伴馮保代替,皇權受到嚴重威脅。

(駕馭有術的嘉靖帝)

“然內閣之擬票,不得不決於內監之批紅,而相權轉歸之寺人。於是朝廷之紀綱,賢士大夫之進退,悉顛倒於其手。伴食者承意指之不暇,間有賢輔,卒蒿目而不能救。”——《明史》

所以明朝的內閣制度總體上是失敗的,它由一個秘書機構演變成權力中樞,這就失去了內閣的意義。皇帝為了制約內閣權重的問題,以司禮監宦官作為“秘書”,從而一發不可收拾,成為宦官專政的導火索。這些權力制約中,內閣與六部、司禮監形成矛盾體,首輔與次輔也形成矛盾體,這是黨爭形成的重要原因,黨爭又成為行政效率低下的致命毒藥。所以明末內外形勢窘迫的情況下,尚有言官的相互抨擊,這都是權力集團扔出的利劍,抨擊政敵的同時,也插入了大明王朝的心臟。

清朝的軍機處的產生與職能

清朝在努爾哈赤時代形成了極具滿族特色的“八王議政”制度,隨之演化成“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這是軍事民主決議的形式。它對滿清迅速強大併入主中原的意義重大,然而在奴隸主向封建王朝的跨度中,滿清統治者對明朝舊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逐步改制中樞,將皇權推向了無以復加的頂峰。

(議政王大臣會議形式)


清朝的封建化以及君主集權是在皇太極時期開始,但仍然未改變議政王會議的形式。到順治親政後,由於長期受到漢文化影響,故而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政治改革,旨在將一個軍事合議政府改變為有序的文治政府。但順治帝只進行了三年的改革就神秘去世,除了以內三院為基礎建立內閣以外,只留下“日講起居官”的陪讀秘書模板,這種模板對後世帝王的改革提供了經驗。

(四大臣)

順治帝為年僅8歲的玄燁留下了輔政體系,即非宗室親貴的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鰲拜,四位議政大臣成了他的輔政團隊。這四位輔政大臣廢除了內閣,將順治帝的漢化機制一一拋棄。當鰲拜獨大之後,輔政體系的平衡徹底被打破,他將“議政王大臣會議”以及內閣之權攬於一身,再次對皇權形成威脅。

康熙八年(1669),在滿臣索額圖、漢臣黃錫袞、王弘祚等人的支持下,清除了以鰲拜為首的政治集團。年僅15歲的康熙自此開啟了父親沒能完成的漢化改革,第一步便是重啟內閣,並將內閣制度細化完善,使其成為正式的國家行政體系中樞。

(鰲拜經典影視形象)



與明朝一樣,康熙賦予內閣票擬權,但削弱了首輔的地位,內閣大學士輕其權而重其名。然後保留“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決策權,內閣在這個時期就成為辦實事兒的行政機構,所以也就被“排擠”成外朝。

“朕不時觀書寫字,近侍內並無博學善書者,以致講論不能應對。今欲於翰林內選擇博學善書者二員,常侍左右,講究文義。”——《康熙起居注》

與此同時,康熙參照順治帝的日講起居官,從漢族文人中挑選伴讀,旨在汲取治國良策。於康熙十六年(1677年)在禁城之內設陪讀書房,這就是著名的南書房。

(南書房)



起初,南書房供職人員不得參與外朝政務,只是偶爾受皇帝特旨承擔草擬職能,可隨著三藩之亂的發展,康熙帝政務愈加繁忙,遇有急奏時召集“議政王大臣”多有不便,於是經常於南書房內以陪讀文臣作以參謀機要,將內閣外朝政務分撥至“內廷”處理,進而使南書房的職能逐漸轉變,愈加接近核心權力圈。

故而到了康熙中後期,形成了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南書房三者皆涉機要的局面,即“大事關大臣;群事關內閣;撰擬諭旨則關南書房”。長此以往,南書房因近水樓臺之便,成了皇帝的機要參謀機構。



雍正七年(1729年),雍正帝為籌備對準噶爾部的戰事,於戶部之下設立軍需籌備專項機構——軍需房。這也是參照了南書房的模式,以信任的親王、大臣做軍事行動的參謀。隨著戰事的發展,雍正帝將軍需房遷至禁宮門外,以便提升軍務處理的效率,由此也更名為“辦理軍機事務處”。

軍機大臣都是兼職的形式,雍正帝隨時召見軍機大臣詢問戰況、聽取意見、作出裁決、軍機大臣根據旨意草擬文書,不經內閣,直接發給有關官員執行。這在提高戰時軍務處理效率的同時,也削弱了內閣的權力,而軍機處只是上傳下達,皇權得到了空前強化。

(軍機處)



雖然軍機處是為籌備戰事設立,但他對雍正帝的啟發就是君主集權的重要性,所以雍正帝在之後不斷分解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

密摺制度就是最好的方式,大臣繞過禮部通呈司,直接向皇帝上報機要的摺子。這曾經是康熙帝監視江南反清復明活動的工具,曹雪芹的祖輩在江陵織造乾的就是這種監視工作。雍正皇帝為了加強皇權,將這種制度擴大化,規定凡五品官員皆賜密奏之權。

我國第一檔案館現存康熙朝密摺3119件,雍正朝的則達到4萬餘件,這無疑是增加了雍正皇帝的負擔,所以軍機處就順理成章的成為雍正帝的閱折機構,這與內閣的票擬權如出一轍。



到了乾隆時期,軍機處職能逐步增加,首先就是編制上:軍機大臣額定擴充至六人,軍機章京擴充至十六人,滿漢各半,凡有重要策令下發,由軍機處直接辦理的為“庭寄”;由軍機大臣轉交內閣辦理的則稱“明降諭旨”。軍機處在乾隆朝形成了中樞地位,將內閣推向了日常行政機構的位置。

在這種情況下,議政王大臣會議則徹底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乾隆五十八年(1793),裁撤了議政大臣的職務,決策權完全收歸皇帝。

和珅出任領班軍機大臣,憑著乾隆帝的信任,和珅要求“凡有奏摺令具副本關會軍機處”,漸而參與決策,將軍機處的權力擴大。此時已經不是秘書機構了,正如明朝的內閣,他已經形成了與皇權的威脅。



嘉慶帝完全掌控政權後,及時糾正了這個局面,通過重其職能,輕其權力的方式,削弱軍機處的權力,但並未改變其中樞的地位。嘉慶帝時軍機大臣“承命辦事”,這才算是皇帝的秘書兼跑腿,它雖具中樞職能,卻在形式上始終處於臨時機構,因此無法形成與皇權的抗衡。

從嘉慶帝到咸豐帝期間,軍機大臣的品階始終無定製,任免權完全由皇帝掌握,道光時還規定,各處發往軍機處的奏摺必須先經皇帝之手後,軍機大臣才能閱覽。

(總理衙門)



咸豐十一年(1861),隨著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成立,軍機處便失去決策權。慈禧發動辛酉政變後,開啟了以親王擔任首席軍機大臣的慣例,這雖然提高了軍機處的規格,但在慈禧掌權的期間,無論是重新設立的議政王,還是親王掌管的軍機處,都只是一個參謀機構,並無實際權力。

光緒十年(1884年),中法戰爭失利,慈禧將軍機大臣全體罷黜,以醇親王奕譞、禮親王世鐸、慶親王奕劻充入軍機,史稱“甲申易樞”。這標誌著軍機處淪為慈禧的權力工具,並沒有任何實際作用。直到宣統三年(1911年),立憲派以責任內閣取代了舊內閣和軍機處,從此再無皇帝的秘書機構。
(預備立憲)


綜上,無論是明朝的內閣,還是清朝的軍機處,從根本上都不屬於行政中樞,但在發展中都添加了行政中樞的色彩。明朝的內閣在前期有助於君主專制的加強,但到中後期發展至皇權的對立面。清朝的軍機處則較為完整的承擔了秘書角色,只是在乾隆帝時期出現了插曲,在權臣和珅的影響下,觸摸到了皇權的尾巴。所以軍機處能夠代表君主專制發展至鼎峰,而內閣算是為這個鼎峰做了鋪墊,是一次不錯的嘗試。

參考資料:《中國通史》、《明史》、《清史稿》、《康熙起居注》、《永憲錄》


棍哥觀史


內閣制度始創於明朝太祖朱元璋時期,當年他誅殺胡惟庸廢除丞相制度後,直接指揮六部百官,殫精竭慮,可事實上偌大的明帝國,就算朱元璋精力多旺盛也很難做到事事完美,於是他就必須弄個“秘書班子”,來協助自己處理政事,內閣制度就是這樣開始的了。

洪武十五年,仿造宋朝制度,朱元璋設立華蓋殿、武英殿、文華殿、文淵閣、東閣大學士,統稱為殿閣大學士,只負責顧問問詢,不直接參與政事,這就是內閣的雛形。到了明成祖朱棣時期,內閣制度正式定了下來,規定四殿二閣必須選翰林官入閣,然後按照學士、大學士逐步升遷,以多人取代秦漢以來的丞相一人。



以明史所記,朱棣之後,內閣的職責有所增長,為“獻替可否,奉陳規誨,點檢題奏,票擬批答”,就是顧問、輔弼、上書、按照皇帝的指示來批答六部的題奏,然後再下發六部執行。由於內閣沒有直接統領六部的原因,其主要權力全部集中於皇帝,加上有諫官勢力和司禮監太監的多重鉗制,所以有利於加強皇權。


到了清朝,依舊設立內閣,仿明中後期,其地位居於百官之首,可由於清朝是滿人當政,所以在清早期,議政王大臣會議才是真正的政務中心,全由滿洲貴族當任,至於內閣,則更像只是用來收買漢人人心的手段而已,其權力完全無法與議政王大臣會議相比。



清康熙年間設立南書房,將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內閣各自抽調了一部分政權交於南書房,實際上也是康熙用來集權的一種手段罷了。到了雍正時期,鑑於西北戰事持久,故在隆宗門北邊設立軍機處,專門管理西北軍務,可在西北戰事平定之後,軍機處卻因為直接受命於皇帝而保留了下來,“掌軍國大事,以贊機務”,之後繼續發展之下,就連政務也管了,而內閣、南書房、議政王大臣會議雖都保留了下來,可權力已經幾乎沒有,南書房甚至只能管理皇家書畫了。

也多虧了清朝皇帝沒一個像明朝中後期皇帝那樣慵懶不理政事,所以軍機處也沒發展成為明朝內閣那樣集較多權力的情況,是真正意義上地君主集權的頂峰。



作者/一貳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