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撤銷免徵購置稅背後 新能源物流車的洗牌之痛

光棍節當天,工信部發布了最新一批擬撤銷《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車型名單,141款自上《目錄》後,一年之內沒有產量和進口量的新能源汽車被剔除,其中包括31款新能源物流車。

撤销免征购置税背后 新能源物流车的洗牌之痛

近一年以來,被撤銷免徵購置稅似乎已經成為新能源行業的常態。僅僅從今年下半年來看,工信部就公佈了4批名單,涉及1224款新能源車型,其中新能源物流車佔據了相當一部分份額。這表示,在近一年半的時間裡,有很多新能源物流車車型沒有生產,成為了行業所說的“殭屍車型”。

一定程度上,撤銷免徵購置稅是行業的一個稜鏡,折射出行業的發展狀況,以及企業的生產動向。在大批車型未生產、被撤銷免徵購置稅背後,是產業洗牌,市場瓶頸等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1741個銷量與1530款車型的角力

目前新能源物流車正處於成長期,市場空間並不大,只有深圳、成都、西安等少數幾個市場。在前幾年快速開發下,第一波市場空間已經逐漸飽和,當前產業正處於發展瓶頸,壓力較大。今年下半年以來,市場負重前行,包括物流車以及其他車型在內,新能源專用車總銷量連續多月在千輛以下游走,雖然10月有所增長,上險數據也不過1741輛。

撤销免征购置税背后 新能源物流车的洗牌之痛

2019年1-10月新能源專用車上險數據

而與此相對的是龐大的車型體量。據瞭解,自從工信部發布具有前期歸納的2018年第五批推薦目錄以來,上榜的新能源專用車數量已經達到1530款。根據以往規律,當市場趨於穩定時,一般一個品類只能容納少數幾個品牌,因此新能源專用車車型數量已經明顯過剩。

在產業洗牌過程中,必然會有一些車型退出市場。相比其他車型市場,相對有限的市場空間和數量巨大的車型總量,新能源專用車車型洗牌會更加明顯。

(二)31款車型被踢背後的企業動向

在工信部最新發布的撤銷免徵購置稅名單中,有21家企業31款新能源物流車上榜,這些車型沒有生產的原因不盡相同,但是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幾種車型被淘汰的原因。

撤销免征购置税背后 新能源物流车的洗牌之痛

以河北長安為例,本次河北長安有6款被剔除免徵購置稅目錄,均為純電動中面EM80,動力電池配套企業分別是浙江遨優動力、星恆電源,電機為南京越博、深圳大地和,而且基本來自同批推薦目錄。

據瞭解,今年前9月河北長安新能源專用車的生產量是700餘臺,主要是EM80及純電動微卡神騏T20L。其中EM80產量不足百輛,生產型號採用北京智行鴻遠的電池以及深圳大地和的電機,另外2款採用星恆的動力電池,但產量很少。

因此6款長安EM80沒有生產,可能包含多種原因,一方面是車型數量較多,同一批次幾種配套組成形成多款車型;另一方面是因為市場的選擇或者企業的因素,最終北京智行鴻遠版本,遨優動力、星恆電源版被邊緣化。

在未生產的車型中,還有一種情況是因為企業並沒有重力。本批比亞迪也有2款車型上榜,一款是純電動微面T3,一款是純電動輕卡T7。今年前9月,比亞迪新能源專用車產量達到了將近3000輛,但是其中絕大部分是環衛車和渣土車,物流車產量只有100臺左右。

在新能源乘用車和客車領域大放異彩的比亞迪,在新能源物流車板塊同樣擁有很多準備,但是一直沒有真正發力。“在專用車版塊,我們會優先發展環衛車,物流車目前不是重點”比亞迪某市場工作人員表示。

相對於成熟的燃油車市場,以及相對容易的新能源乘用車和客車,新能源物流車市場難度大,且現階段收益有限。因此,燃油車或新能源乘用車和客車領域大車企們很多都選擇賺“熱錢”,對新能源物流處於觀望狀態。

在這種背景下,這些車企上公告和推薦目錄更多用於研發、或者為市場做儲備,並沒有大量生產的打算,因此被撤銷免徵購置稅也成了一件理所當然,並且不是很重要的事情。

(三)市場洗牌下的轉型和停產

相比於長安和比亞迪等車企的內部淘汰和自主抉擇,有些車型的出局顯得比較無奈。

在本批被撤銷的名單中,廣東聖寶汽車、廣西申龍汽車、貴州長江汽車、寧波杉杉汽車、蕪湖中騏汽車、襄陽九州汽車等車型均有1款車型在內,這些企業有一個共同點:2019年前9月,新能源專用車產量為零。

這表示,不僅僅是本次被剔除目錄的車型,這些企業的其他新能源專用車都已經停產。

現階段,新能源物流車正處於洗牌關鍵期。在產業發展前期,在高補貼和相對較低的門檻之下,新能源物流車成為車企、經銷商甚至是跨界企業逐鹿的沙場,形成“百團大戰”的景象,隨著補貼退坡,產業的發展,越來越多企業退出市場。

在這些企業中,有些企業已經轉型,例如2016年-2017年在純電動微面市場排名前幾的成功汽車已經逐漸退出市場,其工作人員表示“公司已經不再將重點放在新能源物流車領域”;還有相當一部分企業是因為已經破產倒閉,其中有些企業引發行業熱議,例如曾經體量最大,近期宣告破產的沃特瑪,有些被媒體爆出停產和經營危機,例如陝西通家,但是更多的是在無聲無息中黯然退場。

產業的成長必然會有一個整理、淘汰的過程,在大批車型被撤銷免徵購置稅的背後,有市場的優勝劣汰,有企業的生產動態和市場抉擇,同樣也有產業洗牌帶來“血腥”和陣痛。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