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帶你認識醫生眼中的抑鬱症病因

不同的人眼中的抑鬱症病因都是各不相同的。

佛學家眼中的抑鬱症是:“違逆自心、不符合自己習氣的人和事物則心中厭惡,由此產生無盡的憂惱和痛苦”;

基督徒眼中的抑鬱症是:“人因為犯罪而內疚,而罪是導致抑鬱的根源。有些的抑鬱因為信心不足,但是信心不足嚴格說也是罪。”

中醫眼中的抑鬱症是:“與情志內傷和髒氣素弱有關。情志不遂,肝失疏洩,氣機不暢,肝氣鬱結,而成氣鬱;氣鬱日久化火,則肝火上炎,而成火鬱;思慮過度,精神緊張,或肝鬱橫犯脾土,使脾失健運,水溼停聚,而成痰鬱,情志過極,損傷心神,心神失守,而成精神惑亂;病變日久,損及肝腎心脾,使心脾兩虛,或肝腎不足,心失所養,總之,當肝失疏洩,脾失健運,臟腑陰陽氣血失調,而使心神失養或被擾,氣機運行失暢,均可出現鬱證。”

心理學家眼中的抑鬱症是:“與患者的心理模式密不可分,容易敏感、多慮、多疑、急躁、完美主義等心理特質,是大多數抑鬱症患者的前提條件。”

上述這些都有自己認為的觀點,沒必要駁斥。但是抑鬱症畢竟是醫學疾病,所以我們還是來看一看醫生眼中的抑鬱症是個什麼樣子。

帶你認識醫生眼中的抑鬱症病因

遺傳因素

我們知道抑鬱症是存在明顯的遺傳易感性的,這不同於我們既往認識的遺傳疾病,並不是說發生遺傳就一定致病,但目前醫學上對於抑鬱症高發家族開展的家系研究和雙生子研究結果均證實了抑鬱症與遺傳密不可分的聯繫。

我們通常可以說,同抑鬱症患者血緣關係越接近,則有可能比一般人群更易於患上抑鬱症。所以說“遺傳” 並非是絕對的,只是發病概率提高了,也就是我在前面說的遺傳易感性。 甚至我認為遺傳易感性對於一個正常人是否發病的影響甚至要高於社會心理因素的影響。

帶你認識醫生眼中的抑鬱症病因

生物因素

很多人在說抑鬱症是單純的心理疾病,既然是心理疾病怎麼解釋抗抑鬱藥物治療有效?所以說,抑鬱症是存在明確生物學基礎的疾病。

目前上市的主流抗抑鬱藥物主要作用於5-羥色胺和去甲腎兩個通道,以上世紀80年代上市,使用最為廣泛的SSRI類藥物——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為例。首先我們知道5-羥色胺是一種可以使人感到愉悅的神經遞質,而SSRI通過阻斷神經細胞突觸間隙的5-羥色胺,抑制5-羥色胺再攝取的過程,使突觸間隙的5-羥色胺水平明顯增高,從而達到使人感到愉悅感覺,減少抑鬱症狀的作用。

帶你認識醫生眼中的抑鬱症病因

神經突觸間隙

帶你認識醫生眼中的抑鬱症病因

SSRI藥物作用機制


SSRI藥物的治療有效率在60%-80%,1年複發率13-26%,抗膽鹼能不良反應小,對心血管等臟器影響小,鎮靜作用較輕,耐受性好,服用方便。是目前我國抑鬱症治療指南的一線推薦用藥。

社會心理因素

主要的社會心理因素包括童年負性事件、應激性生活事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精神刺激”)、婚姻狀況、社會經濟狀況等。

其中童年負性事件對於成年後的發病率影響尤為重要,曾經有研究表明,存在童年負性事件 的人成年後患病的幾率是普通人的至少5倍以上。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在婚姻問題中,抑鬱症患病率在分居、離婚者中最高。

社會經濟狀況則與低收入人群缺少有效的社會支持,可能更容易遭受到一些不良的應激性生活事件有關。

至於被我們常常提及的應激性生活事件,也就是“精神刺激”更多的以抑鬱症患者的誘發因素出現,也就是發病的“導火索”。

帶你認識醫生眼中的抑鬱症病因

貧民區的憂鬱眼神

所以,醫生眼中的抑鬱症,或者說科學的抑鬱症真正病因只有遺傳因素,生物因素和社會心理因素多種因素疊加而成。作為學派其它的意見可以保留,但醫學是用來真正救治疾病的科學分支,所以答案只有一個。相信醫學!

帶你認識醫生眼中的抑鬱症病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