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中國金融》|李禮輝:加速推進數字金融與普惠金融建設


《中國金融》|李禮輝:加速推進數字金融與普惠金融建設

作者|李禮輝「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區塊鏈工作組組長、中國銀行前行長」


突發而又兇猛的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百姓生活,進而改變了企業生態。一億人在前線忙碌不停,多數人“宅”在家裡。線上交往更多替代當面交流,網絡採購更多替代鋪面購物,群體性消費幾乎全部中止。企業經營出現大範圍停滯和大面積的困難。多數餐飲店和商場一度閉門謝客,零星的線上訂單,勢必會帶來收不抵支的局面;即便恢復營業後的相當一段時間,因客流不足,虧損面仍可能會進一步擴大。客運企業更是門可羅雀,收不抵支。多數製造企業春節期間一度停產,節後復工一再推遲,相當一部分勞動密集型企業將因工人不足,導致產能下降,效益下滑。


困難面前,人們普遍認為,在17年前的2003年,我們戰勝了非典疫情,並且取得了隨後10年經濟的高速發展。如今我國的經濟實力更強,不僅可以全面戰勝新冠肺炎疫情,而且可以儘快恢復經濟活力,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我對也此充滿信心。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依靠我們的體制優勢、基礎設施優勢、產業優勢和勞動力優勢,我國必將再一次書寫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的新篇章。


金融業抗擊疫情可圈可點


這場全國性的疫情,對金融業是巨大的挑戰和嚴峻的考驗。面對這場無法預見的大考,我國金融業和金融人積極應對,表現可圈可點。歸納起來有3個特點。


一是數字金融加快擴展。


端對端服務進一步替代網點,線上支付進一步替代現金。多家銀行的手機銀行APP,滲透各類生活場景,提供線上轉賬、信用卡還款、購買理財、個人結售匯、跨境匯款等金融服務;支持全國各主要城市的水、電、燃氣等繳費業務,社保公積金明細查詢業務等。


金融機構加速應用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雲端辦公迅速推進。信貸業務的盡責、評審、放款等環節全部或部分搬至線上,通過在線文件流轉、視頻會議審核實現在線審批。


二是普惠金融加快推廣。


央行適時降低了貸款基準利率,銀保監會因應疫情調整優化信貸業務監管政策。商業銀行對工商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信貸審核,充分考慮疫情造成的階段性影響,更加註重企業的基本素質、市場定位和發展趨勢,放寬展期,降低利率,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金融機構牽頭構建數字商圈,拓展供應鏈金融,降低企業融資門檻和融資成本。基於鏈上企業之間的真實交易,整合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將核心企業信用傳遞給關聯企業,為供應鏈上下游鏈條企業提供融資、結算、現金管理、工程款支付、工資發放等“一攬子”金融服務。同時實現線上申請、智能審核、線上簽約、自動核驗放款。


三是“愛心金融”加快落地。


為解除醫護人員的後顧之憂,中國銀行等商業銀行、中國人壽等保險公司以及各類金融機構,醫務工會、慈善基金會聯手,推出“守護天使、抗擊疫情”專項健康保險計劃,為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及家屬,奮戰在一線的志願者、軍人和記者贈送高額的全方位保險保障,範圍涵蓋“新冠肺炎”、交通意外、暴力傷害、職業病等領域。80多家保險公司捐助了各種保險保障。以平安為例,平安旗下的各家保險公司為參與全國阻擊疫情的一線疾控和專業醫護人員、志願者、新聞工作者提供免費保險保障服務,總保額超過136億元。


國有大行在行動,股份制商業銀行在行動,金融系統全線都在抗疫。光大銀行等銀行以及保險公司的APP上線”抗擊疫情專屬服務區”,涵蓋專家醫生24小時在線義診、新冠肺炎實時救助平臺、確診患者行程查詢、愛心募捐通道、疫情防控平臺、消費者權益投訴等集成功能。


直面長遠影響和長期挑戰


目前疫情的集中爆發似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機制尚未全面查清,有效治療藥物尚在臨床實驗,預防疫苗尚在研發,而且病例數量尚未出現明確的拐點。因此,百姓日常生活恢復常態還需要一段時間,企業全面復工復產、產業鏈、供應鏈正常運行也還需要一定週期。雖然我們打贏這場硬仗已是定局,但對於中國金融業來說,我認為應該特別關注的是這場疫情帶來的長遠影響和挑戰。基於衛生健康的視角,我們應該認清新冠肺炎疫情揭示的新的烈性傳染病特點;基於經濟金融的視角,我們應該認清我國經濟發展新的階段性特點。


第一,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力更高,高密度、高流動性的人口結構更容易受到烈性傳染病疫情的衝擊。新型冠狀病毒的無症狀感染、間接感染、輕接觸感染均已被證實。與2003年相比,我國目前的城市化程度更高,人口集中度和密度更高,人口流動更加頻繁和密集。一旦發生惡性傳染病,就可能迅速造成大面積的烈性傳染,給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並且,即便這次疫情過後,類似的風險隨時仍有可能發生,這對金融業的專業能力和社會責任都提出了新的課題,需要我們持續地給出合格答案。


第二,服務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的主體,以服務業為主的經濟結構更容易受到傳染病疫情的衝擊。2019年,我國第三產業佔GDP的54%,對GDP的貢獻率接近60%,服務業已經成為經濟的主要支柱和增長動能。在服務業中,交通運輸、倉儲、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娛樂等行業佔GDP的36%,這些行業主要提供線下和體驗式服務,更容易受到烈性傳染病疫情的直接影響。


第三,民營企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的主體,民營企業提供了50%以上的稅收、創造了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完成了70%以上的發明專利、提供了80%以上的就業崗位、佔企業總數的90%以上,並容納90%以上的新增就業。但是民營企業佔有的金融資源,按照不同的統計口徑,只佔25%-33%,遠遠低於其經濟貢獻度。以小微企業為主的民營企業更容易受到經濟社會波動的衝擊。多是實力薄弱,現金流短缺,超過3個月的停工停產,就會造成一大批小微企業的財務惡化。在這場疫情期間,由於國家的政策指導和金融機構的定向扶持,一部分小微企業暫時得以紓困。但是,我國金融資源配置失衡的問題並未解決。為此,中國金融業的社會責任擔當,不應止於疫情期間的數字金融、普惠金融和“愛心金融”,而是要立足現實,著眼長遠,謀劃全局。


推進數字金融全面落地


這次疫情是對金融機構的全面考驗,也是對數字化金融服務的一次全面考驗。數字化能力強的,自然抗疫行動快,覆蓋面大,效果明顯。這一次,大行的優勢盡顯。但同時也湧現出了各類數字化能力強的金融機構,比如平安集團,甚至體量不大的微眾銀行等,都表現出了金融科技強而準的支持和服務能力。我認為,這次疫情提醒我們,迫切需要在以下兩方面加速推進。


一是加快技術創新,推進數字金融全面落地。


廣大金融機構都應將金融科技提到更為重要的位置。應用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數字化技術,打造端對端、點對點的立體交互的金融服務體系,打造雲辦公、雲監管的跨越空間的金融管理運營模式。金融監管部門既要主動管控技術創新、業務創新可能造成的潛在的金融風險,也要自覺避免監管技術落後、監管制度滯後可能造成的監管真空。


二是加快制度創新,推進普惠金融全面落地。


應用大數據、區塊鏈技術,可以建設數字信任機制,打造普惠金融的技術平臺。與此同時,要抓緊解決信貸機制問題和長效性制度問題。小微企業政策扶持具有即期效應,而制度創新應該立足於完善機制,長遠見效,從根本上解決金融資源配置失衡的問題。融資成本和風險成本是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核心成本,市場融資成本降低了,商業銀行才有可能進一步降低對小微企業的信貸價格。央行的貨幣政策既要實現貨幣供給總量控制和市場流動性調節的功效,又要實現降低金融市場總體融資成本的功能。多年來的貨幣政策在流動性調節方面成效顯著,今後一定時期,希望央行在市場融資成本控制方面給商業銀行留有更大的空間。在風險成本管理方面,應該堅持市場化的定價機制,金融監管機構可以管控商業銀行對小微企業貸款的平均利差幅度,而不宜限定最高利率水平。信貸定價如果無法覆蓋融資成本和風險成本,就難以持續發展。財政稅收制度也有必要對金融機構的小微企業融資業務給予稅費減免,支持金融機構為小微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