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中國金融》|民營小微融資支持經驗

導讀:

緩解民營小微企業融資難應遵循可獲得、可負擔、可持續三原則,主要目標是建立企業能以合理成本獲得融資的市場化長期機制
《中国金融》|民营小微融资支持经验

作者|李維康 王佔軍 張益綱「中國人民銀行瀋陽分行」

文章|《中國金融》2019年第24期

民營企業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對國民收入、就業、出口作出了巨大貢獻。由於規模小、治理粗放、融資結構不合理等特點,民營小微企業在融資方面長期面臨著“雙缺口”,即權益性融資缺口和債務性融資缺口。

民營小微企業的融資現狀

《中国金融》|民营小微融资支持经验

企業發展主要依賴內源融資。2019年,我們對遼寧省內14個地市開展了企業融資調查。按照隨機性和有效性原則,我們從所有調查對象中選取了25家有代表性的企業作為樣本進行分析,得出以下結論:一般來說,企業創立時間越短,依賴內源融資的比重越高,創立3年以內的民營企業內源融資佔比達90%以上。究其原因,是由於民營小微企業獲得銀行貸款支持的難度較大,銀行貸款佔中小企業貸款比重遠低於發達國家

外源融資以銀行貸款為主,可獲融資成本差異較大。從貸款融資方式來看,小微企業的融資方式仍然比較單一,主要依賴銀行貸款,佔全部外源性融資比例為92.4%。貸款方式涉及純信用、純抵押、純擔保、“抵押+擔保”,部分也反映了民間借貸及過橋等問題。從總體上看,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水平從4.45%到10.8%不等,存在較大差距。

抵質押貸款和擔保貸款是主要貸款方式。目前小微企業融資方式有信用貸款、保證貸款和抵質押貸款,其中抵質押貸款和擔保保證貸款佔比較大,分別佔全部貸款的44%和32%。就融資成本來說,小微企業在融資中的主要成本有利息成本、擔保成本、保險成本、抵押登記成本和資產評估成本。據調查,不同融資方式下的貸款利率一般為4.71%~6.09%。其中,利息成本是最大的成本構成。如果貸款中涉及擔保或抵押,還會存在擔保成本和抵押成本。對三類融資方式平均融資成本進行比較發現,信用類和質押類融資最低。

從需求側和供給側看民營小微企業融資難

從需求側看,違約率高、財務管理不規範、擔保資質差是主因。

一是中小企業貸款不僅違約率高,而且存在較多的惡意逃債行為。中小企業的不良貸款率要比大型企業高出很多。根據原國家工商總局2011年對企業不良貸款率的調查,中型企業和小型企業不良貸款率分別是大型企業不良貸款率的2.85倍和3.88倍,並且小型企業損失類貸款比率也最高,約是大型企業損失類貸款比率的5倍。二是完善的財務制度和真實有效的財務報表是決定民營企業能否獲得貸款的重要因素。財務制度是否健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財務信息是否真實,財務信息是企業經營過程和經營結果的完整記錄。多數民營小微企業經驗粗放,往往未建立完善的財務制度,這使得銀行由於缺少必要信息而難以放貸。三是以有形資產作為抵押是民營小微企業能否獲得銀行貸款的關鍵。當前我國80%以上的中小企業的貸款須提供保證、擔保、抵質押等擔保措施,其中50%以上的貸款是以抵質押方式發放的。而民營企業由於資產規模相對較小且可供擔保的資產比例較低,往往難以獲得貸款。

從供給側看,存在正規融資渠道單一、“信息模糊”推高融資服務成本、融資期限結構性矛盾突出等問題。

一是正規融資渠道單一。目前民營小微企業的貸款主要依賴國有商業銀行,現有中小銀行和其他非銀行類金融機構在貸款規模、貸款期限和融資成本上都難以滿足民營小微企業的需求。但國有商業銀行出於規避風險、追求收益的考慮,往往不願給民營小微企業提供貸款,特別是在“輕資產、高成長、高風險”科技型民營企業。除銀行貸款外,民營小微企業由於淨資產規模、信用等級、信息披露、企業治理等因素制約,在債券融資、股權融資等融資渠道上也面臨著重重阻礙。二是“信息模糊”推高融資服務成本。民營小微企業普遍在企業信息披露上透明度不高,由此帶來的“信息模糊”使得銀行很難了解企業的真實狀況,因此在對民營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時,所耗費的成本更高,風險更大。三是融資期限結構性矛盾突出。從融資供給的期限結構看,目前對民營小微企業貸款主要存在著兩方面矛盾,即短期資金供給相對充裕而中長期資金供給嚴重不足的矛盾和一次性資金供給相對充裕而持續性資金供給嚴重不足的矛盾。民營小微企業由於具有資金使用靈活、對持續性資金需求較強等特點,其融資需求與當前市場上的融資供給存在期限錯配,阻礙了有效融資需求獲得滿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