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馬直購上線,電動車購車門檻再降低?新勢力進行新零售再探索

日前,威馬汽車通過線上發佈會的形式,正式宣佈“威馬”直購已經上線。南都記者從威馬官方獲悉,較早預訂的用戶可以9.49萬元的價格擁有一輛純電動的B級SUV,大幅降低擁有20萬級別純電動車的門檻。

威馬汽車表示,該模式是針對當下新能源車的用車、購車痛點而推出,合約到期後用戶可以選擇買斷電池或讓威馬進行回購。

直購、0首付、車電分離……當下,用戶購買電動車的方式越來越多,但購車是否足夠划算,新勢力們能否運營好這盤棋,也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應對用車“痛點”推出新模式

經歷了補貼退坡後,去年下半年新能源車銷量遭遇“滑鐵盧”,新能源車市的頹勢更是延伸到2020年初,最新的銷量數據顯示,1月份新能源車銷量跌幅高達五成。

但另一方面,新能源車尤其是具備智能功能的車型,C端購買力逐步顯現,包括威馬、蔚來、小鵬、廣汽新能源等品牌車型,儘管銷量總量仍不算高,但已經成為了市場上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發佈《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徵求意見稿),表示2020年智能汽車的銷量佔比要達到50%,前述幾家新能源車企同樣是智能化走在前列的車企。

至於純電動車,之所以尚未真正大規模成為個人和家庭用戶的首選,主要有以下三大痛點,一是純電動汽車售價目前仍高於同級別燃油車,二是充電服務快捷性與便捷性有待提升,三是純電動汽車保值率低於同級燃油車。而威馬汽車認為,現有的各種模式,比較複雜,無法真正解決消費者的痛點,且無法讓消費者真正獲得實惠,因此才有了直購模式的推出,降低消費者購買的門檻。

威马直购上线,电动车购车门槛再降低?新势力进行新零售再探索

威馬直購示意圖。

南都記者獲悉,威馬直購的核心內容是,用戶能夠以低至9.49萬元(優惠期後為9.99萬元)的價格,就可以半價擁有綜合補貼後售價18.99萬元的威馬EX6 Plus 400輕享版車型。至於剩餘的費用,則與傳統的金融方案的“月供車”不同,而是用戶根據自己的用車情況,選擇0-1,500公里、1,501公里-不限里程的兩檔出行套餐,月費分別為1599元和1999元,整體來說,用戶如果開的越多,用車會更划算一些。

而合同為每兩年為一個週期,到期後用戶可以選擇以更優惠的價格續約,也可以支付尾款直接買斷電池(兩年買斷價格為3.99萬元,四年後買斷價格為1.99萬元,六年後為1元),如果車子不想開了,那麼也可以由威馬承諾保值回購,回購的最高折扣為六折,具體視車輛情況而定。

用戶是否划算?威馬虧不虧?

威馬直購的模式用擁車門檻來看,確實可以讓用戶以相對較低的價格,就能擁有20萬級別的純電動SUV。那麼,縱觀整個消費流程,用戶是否真的能享受到很大的優惠呢?

威马直购上线,电动车购车门槛再降低?新势力进行新零售再探索

南都記者也對此算了一筆賬。假如用戶A打算開兩年該車輛後再作打算,那麼A的用車費用為首付9.49萬元,A出遠門不多,選擇了1500公里以內的套餐,那麼兩年下來出行套餐費用為3.83萬元,兩年後A選擇買斷電池,再支付3.99萬元,那麼其用車的主要費用為17.3萬元,總體約為為18.99萬元車價的91%,算上出行套餐已經包含了大部分日常充電費用,那麼用戶的用車成本比一次性購買整車,要低出不少。如果A兩年後選擇不要車輛,讓威馬官方進行回購,按照5萬元(最高回購價格為6.09萬元),相當於花8萬元“租”了兩年的純電B級SUV,也比一般的租車要便宜一些。

另外,假設用戶B打算長期擁有該車輛,並且每月的出行在1500公里以上,那麼6年下來,B的用車費用22.44萬元,考慮到B的出行較多,且6年後只用1元就能買斷電池,這一方案幫B剩下了大筆充電費用,整體也比一次性購車划算。

不過,假設用戶C每月的行駛里程很少,那麼威馬的直購方案對C的吸引力就相對弱一些。

而橫向對比車電分離銷售,例如蔚來採用的模式,以及傳統的分期購車方案,威馬直購的總費用會有一定優勢,但如果用戶出行里程相對較少,且充電條件不方便,則要慎重考慮。當然,威馬也考慮到用戶的充電問題,據悉,威馬用戶通過“即客行”平臺,可以在全國超過260個城市的20萬根充電樁上免費充電,數量在未來還會進一步增加。

作為車企來說,推出更靈活的購車方式,目標自然還是為了多賣車、多擁有用戶,但這對企業的盈利也提出了相當大的挑戰。

假設威馬賣一臺EX6 Plus 400輕享版的利潤是10%,通過一般的賣車方式,威馬賣一輛新車可以賺取1.9萬元,若以前述用戶A的情況為例,威馬售賣單臺車的利潤或會降至只有數千元。

上述“簡單粗暴”的算法並不能體現真實情況,但考慮到用戶增多、運營效率提升,以及未來電池成本和整車成本的大概率大幅下降,盈利或將迎來改善,而威馬回購的車輛,也可以用於官方認證二手車、出行行業等領域使用。

但這也對威馬這樣的新勢力提出了極高要求,一是產品必須要過硬,二是隨著用戶規模的增大,威馬必須在成本和價值鏈挖掘上,再作探索。

對此,威馬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1月份直購模式“試水”時,已經收到超過四位數的訂單。同時威馬錶示,目前直購模式只在單一車型上開展,但預計未來會把這一模式延伸到更多車型上。

記者點評:新零售雖好,但打鐵仍需自身硬

同為造車新勢力的蔚來,此前通過車電分離的模式,讓消費者能以較低價格擁有一款國產豪華純電SUV,以購買一輛ES6運動版為例,選擇租用84度電的電池,車價可以立馬“減少”15萬元,達到25.8萬元,電池租用的費用為每月2500元。一方面是降低購車門檻,另一方面,也是蔚來基於自身能源管理的自信,包括換電模式等,讓用戶的用車更便捷。

而小鵬近期則在北京推出0首付購車政策,但這只是特定地區的特定時期政策,其在購車模式上也是以傳統的金融方案為主。但在疫情期間,小鵬也有意推出租車業務,稱月租低至900元,一方面有利於“去庫存”,另一方面也在加大租賃市場的探索。

至於威馬,則開創出有別於傳統金融方案和車電分離的模式,以一種類似於以往“手機套餐”的形式,再度試水新零售,且值得肯定的是,該模式還直面了當前電動車購車用車的幾大痛點。

但不論是哪種方式,對於求生存、求發展的造車新勢力來說,都面臨著用戶增長與現金流能否成正比之間的矛盾。

商業模式的創新,對汽車的生產、運營、現金儲備、上下游供應鏈管理都提出了更高挑戰,處於銷量艱難爬坡期的造車新勢力來說,既要有自己的所長和創新,但在汽車這個“重”行業裡,每一塊“板”都不能太短,否則可能會遇到新的麻煩。

採寫:南都記者 鍾鍵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