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棟樓多人確診誰是“真凶”?互不相識的他們為何同染新冠肺炎

文/金羊網記者 譚錚 符暢 豐西西 通訊員 穗衛健宣

沒去過武漢,為何被新冠肺炎病毒感染?一棟居民樓裡,為何相繼出現多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東流行病學調查專家們一直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猶如抗疫戰場上的“尖刀兵”,用科學的分析、縝密的“偵查”手段,在離病毒最近的地方,搜索著所有和病毒有關的蛛絲馬跡,抽絲剝繭般“挖”出真相,為疫情防控爭搶更多的時間,最大限度防止疫情擴散。

那麼,他們究竟是如何找到真相的?記者對此進行了梳理。

這兩個互不相識的家庭,如何同染新冠肺炎?

一個轄區內,從未有交集的兩個陌生家庭,家中所有成員近期沒有出遠門的記錄,也沒有接觸過相關疫區人員,卻齊齊被確診染上新冠肺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最近,廣州的兩個本地案例引起了疾控中心工作人員的高度關注。2月初某天夜晚,廣州市某區疾控中心收到了一份來自某三甲大型醫院的送檢病例標本,經檢測,此病例標本結果呈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疾控專家開展流行病學調查,以確認感染的來源。

同一棟樓多人確診誰是“真兇”?互不相識的他們為何同染新冠肺炎

羊城晚報資料圖 周巍 攝

確診患者A女士是廣州本地人。她表示,發病前14天沒有到湖北或武漢的居住或旅行,一直生活在廣州,也沒有接觸過相關的疫區人員。疾控調查人員按慣例,對其發病前的活動經過,以及和朋友同事的接觸情況,進行了解。除了提到年三十有外出用餐的情況外,在她身上,找不到任何證據,確認其感染來源。

很快,A女士的先生和女兒同樣出現了身體不適的情況。經過採樣、檢測,同樣被確診患上了新冠肺炎。經調查,A女士的先生和女兒,同樣在發病前14天,一直在廣州,沒有出遠門,也沒有相關疫區的人員。

這讓疾控專家們有些困惑,因此,A女士一家的流行病學調查一時也沒有結論。就在此時,同一個轄區內的另一個家庭的女主人B女士也被確診了。和A家庭相似的是,B女士也沒有疫情重點地區人員的接觸史,更沒有出過遠門。

在流行病學調查過程當中,B女士表示自己很多事情都記不清。只記得年三十下午去了花市,到一個親戚家中吃了飯。她甚至懷疑自己是被80多歲高齡的母親傳染的。因為母親1月下旬就出現了發熱、咳嗽、流涕等症狀,就醫後症狀沒有明顯改善。但在檢測中,B女士母親的結果,卻呈陰性,並未被感染。

那B女士到底是怎麼被傳染的呢?疾控專家們再次陷入了“謎團”。在流調過程中,B女士一度情緒不穩定,專家們只好問她的丈夫。經過仔細詢問,B女士的丈夫突然提到:年三十晚上,他們一家曾到某餐館吃飯。

“某餐館的名字引起我們一個工作人員警覺,有人說,這個名字很熟,好像在哪裡聽過。疾控調查人員表示,他們想起在調查A家庭時,他們也提到一家人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到某餐館用餐。這條線索,給了疾控專家們信心。他們再問A女士一家,終於發現,這兩個陌生的家庭,在不經意間,在年三十的同一個時段,選擇了同一個餐館,同一樓層的臨窗位置用餐。

可是,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們同時感染呢?疾控專家開始回溯之前的經手案例,一個湖北10人家庭到廣州遊玩,後確診的案例,進入他們眼簾。這家人居住的酒店就在這個餐館附近!專家們馬上調取了C家庭前期的流行病學調查資料,並再次打通電話。

經對方確認,大年三十同一時段,這一家人也在A家庭、B家庭就餐的餐館聚餐。根據收集的資料發現,C家庭就坐在A、B兩家中間,且三個家庭間,相聚不超過1米。

謎題終於揭開,A、B兩家並非本地病例,而是在毫無知覺的情況下,與來自疫情重點地區的人員有了接觸。無意間感染上病毒的,並不止A、B兩家。此前,佛山一名57歲的阿伯發燒被查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經疾控人員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得知,原來他在兩週前參加聚會,被5名自武漢前往廣州的朋友敬過酒,在一張飯桌上被感染。

疾控專家提醒,非常時期,聚集性活動應避免參加。畢竟友情、親情,不會因為少見一面而減少。見面事小,生命事大。

同一棟樓多人確診,“真兇”竟是“它”?

近期,廣州市某區一棟居民樓內,相繼出現了5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5人分別來自兩個家庭,其中一家有人曾乘坐火車經停武漢,另一家沒有接觸過明確的新冠肺炎病人,也沒有接觸過疫情重點地區的人,他們是怎麼感染的呢?

廣州市疾控中心專家們還原推理過程,抽絲剝繭,尋找真相。5例病例中有3例(廣州市確診病例A、B、C)屬於一號家庭成員,他們是一家三口,住在該棟樓。病例B是在1月中旬開始陸續出現流鼻涕、發熱等不適。隨後,病例C和病例A也相繼出現發熱症狀。一家三口一同就診後,被確診為新冠肺炎。

三人均表示,沒有接觸過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以及來自疫情重點地區的人員,但經過流行病學調查,疾控專家得知,病例A和病例B兩夫妻曾在1月中旬從外省坐火車來廣州找其孩子(病例C)。火車中途經停武漢,該站人流密集,上下車旅客多,推測可能因同乘旅客中,有未知的新冠肺炎病人,兩人因車廂內密切接觸而感染,後再通過家庭密切接觸傳給其孩子(病例C)。

二號家庭是同一棟樓的另一層住戶,是一對夫妻(病例D、病例E)。病例E1月下旬出現發燒,後被確診新冠肺炎,病例D是病例E的丈夫,作為密切接觸者在集中醫學隔離觀察期間,也被確診。兩人也表示,沒有接觸過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以及來自疫情重點地區的人員。

同一棟樓接連兩個家庭“中招”,其中有何蹊蹺?但經過詢問了解,一號家庭和二號家庭平時並沒有交集,互不來往,似乎沒法找到這兩家病例之間的流行病學關聯。難道二號家庭是通過其他途徑感染的?調查一時陷入了困局。

為了查明這起聚集性感染的流行病學真相,疾控中心專家對該樓的電梯、空氣、門把手等採樣分析,結果發現,一號家庭大門把手的標本,檢測結果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其餘標本結果都為陰性。這提示,一號家庭的病例可能通過咳嗽、打噴嚏、接觸等方式將帶有新冠病毒的飛沫播散到大樓的外環境中。


隨後,廣州市、區疾控中心專家利用大數據技術開展病例的溯源調查。結果發現:1月23日前,該樓的住戶基本沒有戴口罩,會徒手按電梯按鍵,並習慣按“關門鍵”以加速電梯閉門;通過細緻觀察,病例B有在電梯擤鼻涕的現象,這可能導致了新冠病毒在電梯內部播散;病例E在發病前曾兩次在病例B前後1分鐘進出電梯,且在按完電梯按鍵後隨即使用牙籤剔牙。

同一棟樓多人確診誰是“真兇”?互不相識的他們為何同染新冠肺炎

羊城晚報資料圖 梁喻 攝

將這三個發現聯繫起來,疾控中心專家推斷,病例E極可能是因為和病例B同乘電梯,由於不良的個人衛生習慣而接觸新冠病毒導致感染。之後,再經家庭密切接觸傳染給病例D。

那麼,為何電梯的環境採樣檢測為陰性呢?疾控專家表示,可能是由於時間過去太久,電梯內部也經過了多輪消毒,因此無法檢出病毒核酸。至此,這起“離奇”的新冠肺炎聚集性感染最終水落石出,原來“真兇”就是居民每天上下樓都要使用的電梯!

廣州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新冠肺炎病人如果沒有做好自我防護,佩戴口罩,其通過咳嗽、打噴嚏、接觸等方式將飛沫等散播在外環境後,極有可能使新型冠狀病毒殘留在物品表面或密閉空間的空氣中(例如上述案例中的電梯密閉空間及電梯按鈕)。

專家呼籲,廣大市民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好個人防護,保護自己的同時也保護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