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請收下這份私家車出行防護指南

導語:

過去的十幾天裡,每天醒來查看疫情的最新情況已經成為習慣。雖然我們都知道,也希望能夠在疫情還未取得好轉時居家隔離不出門,但是工作和生活還要繼續,面對節後返程、單位復工、外出採購等一系列"出門剛需",如何在開車時保護好自己和家人成為眾多車主最為關心的話題,而這就更需要大家瞭解一些私家車出行如何預防新冠病毒的知識了,快來一起學習下吧!

叮!請收下這份私家車出行防護指南


【第一招:提前規劃好路程 避免人車聚集】

疫情期間駕車出行,不管是短途還是長途都要提前規劃好路線,避免陷入人多車多的擁堵路段。尤其是在長途返程當中,要提前少喝水、多備糧,以應對不可避免的封路、檢查站、堵車等突發狀況,盡力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

叮!請收下這份私家車出行防護指南

可能會有車主問了,長途開車這麼久還不能停車、要是遇上擁堵一堵堵一兩個小時,這也太無聊了吧?其實,如今很多車型都裝配了功能豐富的車載娛樂系統。以全新秦為例,其搭載的DiLink 2.0智能網聯繫統可以下載多達300萬+APP,不止是看劇聽音樂,甚至刷抖音打王者都可實現,簡言之手機能幹的它都能幹,還不用擔心沒電,這樣你還會覺得車上時光太無聊嗎?

總之,呆車內,不扎堆,這是保障車內人員安全的首要因素!


【第二招:路況允許常通風 口罩不離口】

在較為空曠的路段,我們可以打開空調外循環,或者開啟天窗、車窗進行適當的通風換氣(注意保暖不要著涼)。但如果行駛在隧道、地下車庫或者是擁堵路段這些通風不暢、人車聚集的場合時,請打開車輛的內循環功能並全程緊閉車窗。

叮!請收下這份私家車出行防護指南

至於口罩的問題,雖然有專家表示在獨自一人開車的時候可以不用戴口罩,但我們仍然建議車主朋友們全程佩戴口罩,降低飛沫傳播病毒的可能性,尤其是如果搭載了不熟悉的"可疑"乘客時,不單單要戴口罩,更要與之保持距離,同時建議在條件允許時關閉空調內循環,適時開窗換氣。


【第三招:空調濾芯別忽視 自帶"口罩"更省心】

之所以我們在上段一再強調,開窗通風要在空曠且通風順暢的地方,就是因為很多病菌會附著在PM2.5等微粒物上,以氣溶膠形式傳播。而大家熟知的霧霾就是由數量巨多的氣溶膠微粒——PM2.5塵埃顆粒構成。人們有可能會因為吸入了懸浮在空氣中含有病菌的氣溶膠微粒而被感染。

叮!請收下這份私家車出行防護指南

因此,為車輛更換帶有PM2.5過濾功能的高效濾網便顯得十分有必要了。還是以全新秦為例,其原車自帶PM2.5高效濾網,通過三層高效複合過濾網,對直徑>0.3μm的粉塵、有害氣體、PM2.5顆粒等過濾效果達到90%以上,而且對於病菌常依附的直徑>0.3μm的飛沫及顆粒可以進行更好過濾,相當於為車輛也戴上了一副"口罩"。

值得一提的是,全新秦還採用了E0級生態環保材料,零部件、整車氣味性及VOC均優於國標,再配合PM2.5高效濾網,可以說為廣大車主打造了一個"智能健康生態艙",護車主安全出行。


【第四招:病從口入非謠言 手部衛生很重要】

手部衛生是非常容易被車內人員忽視的一點,一是因為車內衛生死角眾多,十分容易聚集細菌病毒;二是車上人員無法做到勤洗手,常常在不經意間就為細菌病毒"病從口入"創造了機會。

叮!請收下這份私家車出行防護指南

因此,我們建議大家開車外出時儘量減少手部碰觸車內外按鈕、拉手的次數,並在車內配備免洗洗手液或者消毒溼紙巾,時刻注意手部衛生;現今,不少車型都配備了語音控制系統,通過語音即可導航、調節空調、播放音樂、開閉天窗等,減少觸碰車內按鈕的頻次,為對抗疫情提供更貼心的用車服務。


【第五招:下車之後要消毒 消毒注意這8處】

用車完畢後,建議對駕乘人員經常接觸的8處細節:方向盤、門把手、換擋桿、座椅、安全帶、常用旋鈕及按鍵、整車地板以及後備廂進行消毒,如果車內有同車人員,還需要對車內整體空間進行消毒,如果車輛搭載過確認或疑似患者後,不僅要對車輛的外觀及內飾表面進行消毒,還要請專業人員對於整車進行全面消毒後,才可繼續使用。

叮!請收下這份私家車出行防護指南

當然,如何消毒也是有講究的,切記不能直接用高濃度酒精對車內進行噴灑或者擦拭,一來容易引起火災,二來對車內皮質、塑料等覆蓋件會造成不可逆的腐蝕損傷。因此,我們建議用75%濃度酒精棉片進行擦拭,之後立即用清水抹布或者無醇溼巾清理乾淨,避免額外損失。


彩蛋時間:

最後,我們還要說一項"不二秘法"——那就是"能不出門就不出門",畢竟在現階段,最好的預防辦法就是減少出門,這不僅是為自己負責,更是為他人、為社會負責。

疫情終將會結束,但在這段時間裡,我們呼籲大家合理調整自己的作息,減少外出,戴好口罩,做好個人清潔,安安靜靜做一名百毒不侵的"宅家寶貝"!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